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 村景教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65995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 村景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 村景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 村景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 村景教案 冀教版【教学目标】1.会读本课“藤、结、衬、傍、赏、煮、酒、烹、盏、读”10个生字,会写“村、结、傍、农、茶、池、灯、读”8个生字。2.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素材】 1.有关菊花的简介。2.有关莲藕的介绍。3.有关江南的资料。4.有关教学图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藤、结、衬、傍、赏、煮、酒、烹、盏、读”10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村、结、傍、农、茶、池、灯、读”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去过乡下吗?你去过的农村是什么样子的?生自由抢答师:今天想不想和老师走出城市,到江南的乡村去玩一玩呢?2.(课件出示2)(课件播放32页插图)通过观察图画你发现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一位作者还把江南生活写成了诗歌,想不想读一读?(板书村景)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1这些生字娃娃走到了江南的乡下,你们看看,它们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自由读课文,要求:a.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读通顺。b.这首诗歌共有几小节?2生字娃娃着急了,它想和小朋友们见面,出示生字,生词。 生字:(课件出示3) 藤、结、衬、傍、赏、煮、酒、烹、盏、读 词语:(课件出示4)瓜藤 酒家 傍晚 结果 读书娃赏菊 煮酒 烹茶 渔村 采莲女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认读生字。a.找生领读。b.男女生比赛读。c.指个别生读。 4.交流记字方法。这些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呢?(1) (课件出示5)煮、烹: 都是熟字加“四点底”,读“zh和png”。(2)(课件出示6)藤:是“草字头”加“滕”,我就知道它读“tng”。 5.生字娃娃们又回到了课文中,再读读课文,看是不是比刚才读的更熟练。三、听读录音,感知诗意1.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提醒学生边听边思考:诗歌写了什么地点、看到了哪些事物。2.让学生借助标点句号,给诗歌分小节,并交流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教师明确:诗歌共分4个小节。(课件出示7) 让学生充分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看到的情景。全班交流。 4.再齐读课文。5指导背诵。(1)学生讨论背诵快的好办法,自由背。理解里面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背诵。如:结生 有无 赏观 煮烹(2)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片背诵。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村、结、傍、农、茶、池、灯、读”。(课件出示8)观察这些字的笔顺。看字在田字格中占得位置,怎样写才好看? 师范写,让生伸出手指一起写。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2.指导书写“村、结、傍、农、茶、池、灯、读”,方法同上。3.教师指导写字要领:(课件出示9)“村、结、傍、池、读”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课件出示10)“茶”是上下结构,草字头占1/3。4.让学生描红,描完在练习本上书写。5练习:边读边写。留意学生的书写姿势,及时纠正。关注学生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及时进行修改6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课外作业新设计一、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菊花:j hu j h观赏:n shn un shn 读书:d sh d s瓜蔓: gu mn gu wn二、先注音,再组词。结( )( ) 衬( )( ) 赏( )( ) 酒( )( )洁( )( ) 时( )( ) 常( )( ) 洒( )( )三、“傍”是( )结构,偏旁是( )答案: 一、j hu un shn d sh gu wn二、 ji 结果 chn 映衬 shng 观赏 ji 喝酒 ji 洁白 sh 小时 chng 非常 s 洒水三、左右 单立人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背诵课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巩知识,导新课1朗读课文。 说一说本课向我们介绍了怎样一个场景。生:课文把我们带进了那带着新翻泥土气息的、飘着草木清香的乡村。生:课文展现了静谧的乡村美景和和睦优美的生活情景。2听写生字。 二、读中悟,悟中读1师:刚才大家读得可真棒,老师也想读了,看谁听得最认真,并且边听边想“你感觉乡村的景色怎么样?”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头脑中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赏读全文。(课件出示12)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朗读。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出来。生:(课件出示13)“蔓生豆,藤结瓜,绿叶衬红花。”在我脑中是一幅植物旺盛生长的情景。(板书:豆、瓜 绿叶、红花)生:(课件出示14)“山有色,水无沙,渔村傍农家。”我体会出那里是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很美。(板书:山、水 渔家、农家)生:(课件出示15)“赏菊又观竹,煮酒再烹茶。”我体会到那里是村民的生活安逸、宁静。(板书:赏观 煮烹)生:(课件出示16)“半塘池边采莲女,一盏灯前读书娃。”我体会到那里人们很勤奋,生活很幸福。(板书:采莲女读书娃)4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朗读并体会情感。师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对田园风光和自然风光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和睦优美的江南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5指导背诵。(1)学生讨论背诵快的好办法,自由背。(2)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片背诵。三、拓知识,求延伸1.读了这篇文章,大家一定爱上了这个江南的小乡村。你去过农村吗?能把你看到的景色讲给大家听吗?(课件出示17)生:远处,农民伯伯在田间劳动。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了农民朋友家。我和农民朋友的几个孩子去玩耍。我们来到了一个两岸种满竹子的池塘,去看那一群可爱的鸭子,一个农民拿着一些饲料在喂鸭子,他把食物扔到很远处,小鸭子一下子就游到那里,争先恐后地吃起来。接着,我们去养鸡的地方,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草地上捉虫子吃,一只公鸡像一名守护它们的卫士一样在四周大踏步的走来走去,威武极了!2.其实古人也写了很多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请同学们查找一些有关诗词,进行欣赏、摘抄、背诵。(课件出示18)课外作业新设计一、按要求填空。 生( )(填近义词)观( )(填近义词)有( )(填反义词)二、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菊( )竹 ( )酒( )茶( )莲( )书三、根据课文填空:蔓()豆,藤()瓜,绿叶()红花。山()色,水()沙,渔村()农家。()菊又()竹,()酒再()茶。半塘池边()莲女,一盏灯前()书娃。答案:一、结 赏 无二、(赏)菊 (观)竹(煮)酒 (烹)茶 (采)莲 (读)书 三、蔓(生)豆,藤(结)瓜,绿叶(衬)红花。山(有)色,水(无)沙,渔村(傍)农家。(赏)菊又(观)竹,(煮)酒再(烹)茶。半塘池边(采)莲女,一盏灯前(读)书娃。板书设计豆、瓜村 景美 绿叶、红花渔家、农家景 生活美 赏观煮烹采莲女读书娃课后反思:1.村景这篇韵文格调轻快,语气蝉联,语言清新,从田园山水写到乡村人物,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勾画出静谧、和缓、诱人、自然的乡村风光,洋溢着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喜悦、挚爱的感情。教学这篇课文,就是要学生读韵文,想情境,仿佛亲身游历,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激发学生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对大自然挚爱的情感。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首先要求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制成资料卡片,课上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江南生活的图片、照片或资料。教师补充一些图片资料,丰富了学生对江南生活的了解,唤起学生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学生反复诵读,有了情感体验以后,我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边读边想象,你的头脑中好象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给大家描述描述。”这一问题的提出,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学生纷纷发言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虽然孩子们的语言并不优美,但是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看到的景色比什么都美。他们把对语言的感悟变成了有形的画面,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也对课文有了进一步感悟。 2.由于二年级孩子小,语言积累还不够丰富,所以描述起来需要老师的指导。我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不断地帮他们补充,孩子们兴趣盎然,越说越想说,越说越爱说,最后,我把孩子们所描述的用优美连贯的语言组织起来,说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再一次感悟语言的魅力,使画面在他们的头脑中再一次活了起来,不但感觉身临其境,而且浮想联翩,激发了学生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对大自然挚爱的情感。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差,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训练。说课案村景说课稿一、说教材村景是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 9课。作为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主题下的第一课,是一首以儿歌形式呈现的文章。学生读起来会朗朗上口。本课要求认识 10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孩子,读一首儿歌并达到背诵并不算难事。但是教师要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并在认读生字的过程中读通句子,就是一个训练的重点。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已经积累了一些认字方法,并有一定的在生活中积累汉字的能力,但还有许多方法他们没有接触过,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解决生字后,再逐渐达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说教法学法为了落实好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我将识字任务放在首位,主要采取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边识字边读文,两个目标共同达成。四、说教学程序1.教具。课下鼓励学生大量收集资料和图片,为更多的了解江南农村,为更好的理解课文作准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利用生字卡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合作意识,注意强化字形。2.导入。第二课时巩知识,导新课1朗读课文。 说一说本课向我们介绍了怎样一个场景。生:课文把我们带进了那带着新翻泥土气息的、飘着草木清香的乡村。生:课文展现了静谧的乡村美景和和睦优美的生活情景。2听写生字。【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反复朗诵,体会江南乡村的美丽,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美。】3.中间环节。读中悟,悟中读1师:刚才大家读得可真棒,老师也想读了,看谁听得最认真,并且边听边想“你感觉乡村的景色怎么样?”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头脑中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赏读全文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朗读。生:“蔓生豆,藤结瓜,绿叶衬红花。”在我脑中是一幅植物旺盛生长的情景。生:“山有色,水无沙,渔村傍农家。”我体会出那里是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很美。生:“赏菊又观竹,煮酒再烹茶。”我体会到那里是村民的生活安逸、宁静。生:“半塘池边采莲女,一盏灯前读书娃。”我体会到那里人们很勤奋,生活很幸福。【设计意图:这一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交给了学生,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4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朗读并体会情感。5指导背诵。(1)学生讨论背诵快的好办法,自由背。(2)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片背诵。【设计意图:课件的演示,弥补了孩子们生活体验的不足,开拓了视野,带入了情境,使学生对此景此情此文产生了朦胧的美的体验。趁热打铁的朗读,更是使学生陶醉其中。】拓知识,求延伸1.读了这篇文章,大家一定爱上了这个江南的小乡村。你去过农村吗?能把你看到的景色将给大家听吗?2.其实古人也写了很多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请同学们查找一些有关诗词,进行欣赏、摘抄、背诵。【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4.板书设计。村 景美 绿叶、红花山、水渔家、农家景 生活美 赏观 煮烹 采莲女读书娃通过板书使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5.小结,作业布置。第一课时的作业以字词为主,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字词。第二课时的作业以词语和课文理解为主,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以及词语在课文中的运用。同课异构创新教案教学设想: 讲生字的音形结合起来认识生字,渗透形声字识字方法,联系已经会写的字以旧代新来学习本课的生字,并在组词说话中对生字加以运用和巩固。在朗读中体会成语的意思以及韵律美,从源远流长的成语历史中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生字主要采用拼音识字、卡片识字、朗读课文识字、学生相互交流认字经验以共同提高。 .指导书写八个生字,重点指导其中的六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字形,把握左右结构字的规律特点把字写规范、美观。 .运用多中方式朗读成语,朗读方式主要采用:齐读、对读、赛读等,在朗读中感悟成语的意思。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到过江南吗?想不想去看看?2播放有关江南的录像片。3师小结:我们北方的孩子见惯了高楼大厦,看惯了柏油马路,可对于江南那“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活有些陌生。不过没关系,今天我们就走到江南去看看“村景”。4板书课题:村景以录像引入本课,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结合学生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的经验世界,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课前搜集资料,制成资料卡片,丰富了学生对江南生活的了解,唤起学生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这一做法,也将综合学习三中制资料卡片的学习方法渗透、落实到了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二、揭示目标 本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3.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8个。我们比四场比赛来达到目标,首先我们比文中的字音谁读得最准。三、先学后教板块一:第一次“先学后教”(正确地朗读课文)自学指导1.师:同学们快快打开书,认认真真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 (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识字能力较差,接受较慢的学生)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3.同桌互读课文,教师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板块二:第二次“先学后教”(会认字)1.去掉拼音让学生读课文。2.出示带拼音词语。3.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检查组内识字情况,力求做到“组内所有的人认识所有要求认识的字”,全读对的同学奖给一张小笑脸。(尊重其个性化的选择,培养其自主识字能力、合作意识及良好的识字习惯。 去掉拼音让学生读课文,强化学生对生字的再认。建立小组评价机制,把检查识字情况安排在小组内进行,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板块三:第三次“先学后教”(流利的朗读课文)1.师:刚才大家读得可真好!读完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想法?想说些什么?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谈想法,不要脱离文本。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想象课文情境。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或感受,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有一定的道理,就应该得到肯定。)4.随机指导朗读。配乐读。板块四:第四次“先学后教”(会写字)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编有趣的儿歌来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若遇到学生难认的字可从汉字的起源去指导。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自主识字的能力。村、结、傍、池、灯、读: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左窄右宽。(从汉字的起源去指导,既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 教学资料备课资料1.菊花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 ,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已达千余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菊花在世界切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产量居四大切花之首(屈连伟),切花要求花型整齐,花径712cm,花色鲜艳,无病虫为害,叶浓绿,茎通直,高80cm以上,水养期长.切花菊可地栽,株距1213cm,行距约15cm.每平方米达50株,需设网扶持,以保植株直立.菊花可促成和抑制栽培,长日照季节,每天17时至次晨9时遮光,每天日照10小时,至花蕾现色时停止遮光,可提前开花.短日照季节每天控制日照长度14小时,可控制花芽分化,延迟供花时间。和樱花同为日本国花。2.莲藕知识介绍藕是莲藕的地下茎的膨大部分,莲藕属睡莲科。莲藕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秋、冬及春初均可采挖。藕呈短圆柱形,外皮粗厚,光滑为灰白色或银灰色,内部白色;节部中央膨大,内有大小不同的孔道若干条,排列左右对称;体较重,质脆嫩,在我国食用栽培的莲藕,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藕用种。其根茎较肥大,外皮白色,肉质脆嫩,味甜,产量高,结莲子不多;第二类为莲用种,莲较小,肉质稍带灰色,品质较差,但结果多,主要采收莲子。作为蔬菜食用以藕用种为主。莲藕,微甜而脆,十分爽口,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是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上好的食品和滋补佳珍。3. 有关江南的资料江南”既是自然地理区域,也是社会政治和人文区域。可从以下三个角度看:历史:先秦至隋朝,往往指湖南、湖北、江西一带。唐太宗元年,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包括贵州、福建部分等地。唐玄宗后,“江南”广义化,指湘赣浙沪全境与鄂皖苏长江以南地区,即长江中下流的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苏州、安徽等以南包括福建、云南、贵州。元代始,“江南用于行政区划,清代仅指江苏与安徽的统称;而文化意义上越来越狭义化,转指传统的江东、吴或三吴地区。地理:广义的包括了上海、江西、湖南、浙江全境,及江苏、安徽、湖北三省长江以南地区。福建北部地区有时也被称为江南。狭义的多指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岸等地,包括江苏省的南京、苏州、镇江、常州、无锡等南部地区,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等北部地区和上海,皖鄂南部的池州、宣城、芜湖、黄山、荆州、鄂州、武汉和湘赣的南昌、长沙、岳阳、常德、九江、上饶、景德镇、益阳等北部地区,大至以环太湖、环洞庭湖、环鄱阳湖区域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人文:从唐宋起所赋予江南的文化,让江南从一个地理名词真正变为一个包含着美丽、文气与富庶,被世人不断向往和憧憬的词,是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文化概念的“江南”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鱼米之乡、风景秀丽、才子佳人、白墙青瓦、小桥流水、恬静内秀、唐诗宋词等。它是相对于中原文化、边垂文化的。随着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到了北宋中期,江南经济已经成为全国经济最重要的核心地位,而如今的长江三角洲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小江南”基本是苏州、浙江、安徽、上海。文人骚客歌咏的江南,如忆江南、江南春、望江南、江南逢李龟年等,都集中在南京、杨州、杭州等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以“堆金积玉地,温柔富贵乡”的美名成为是江南颇具特色的城市。江南还有许多著名的书院。四大书院有三个位于江南,即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其它还有紫阳书院、象山书院、丽泽书院、东林书院、明道书院、茅山书院等。四大名园有:南京瞻园、无锡寄畅园、苏州拙政园和留园。三大名楼有: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练习:1.读拼音,写词语。cn jng ch bin h ch dng gung d sh bng wn2.多音字组词:蔓wn( ) 结ji( )观gun( )mn( ) ji( ) gun( )3.先组词,再写话。景 (风景) 这里的风景可真美呀!农 ( ) _读 ( ) _结 ( ) _4.课文内容我清楚。蔓生豆,藤结瓜,绿叶衬红花。山有色,水无沙,渔村傍农家。赏菊又观竹,煮酒再烹茶。半塘池边采莲女,一盏灯前读书娃。(1)这段文字中出现的颜色有_、 _。(2)请你从文中找出几组近义词,写在下面括号里。( )( ) ( )( ) 参考答案:1.村景 池边 喝茶 灯光 读书 傍晚2.蔓wn (瓜蔓 ) 结ji(结果 )观gun(观众)mn (蔓延 ) ji(结束 ) gun(道观)3.农民 我的爷爷是农民。 读书 我们要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结伴 我们每天结伴上学。4. (1)绿 红(2)有无 半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