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上册浙教版语文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165908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上册浙教版语文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四年级上册浙教版语文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四年级上册浙教版语文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上册浙教版语文全册完整教案及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能力训练点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德语渗透点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二、重点及解决办法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解决办法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观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文片断,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发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五、教具准备赵州桥彩色投影片,赵州桥栏板的录像带,文字投影片,生字词卡片。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赵州桥)(二)看图议桥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1. 出示生字卡片,要求读准字音。2. 理解生字。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绘制图样,就叫设计。冲毁:冲破。3. 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4. 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让学生读。5. 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 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周桥的什么?2. 小组讨论交流。3. 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周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4. 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周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五)学习第二自然段。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句概括地写赵周桥非常雄伟。第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使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板书:雄伟桥长桥宽】读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板书:没有桥墩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板书:既又】对照板书有顺序地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导语: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绍,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2、深刻理解语言。出示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第二自然段的句)理解“创举”。字典中的解释:开始做。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投影忠的第二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赵州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桥怎样:(桥很坚固)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导语: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的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3、朗读训练。4、对照板书练习背诵。(六)总结、扩展1、总结:学习第1、2自然段我们知道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仍然那么雄伟,那么坚固,真不愧为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老的桥梁。2、扩展。(1)赵州桥在()省()县。赵州桥也叫()桥,它是()朝石匠()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有()多年了。(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又()。(3)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闻名?(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预习第3自然段。预习提纲:(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2)描写了几种龙的姿态?(3)“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第二课时(一)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三自然段。(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读第三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话的第2 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他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本文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5、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6、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7、研究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画的都是龙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栏板上只有这3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栏板上有许多幅图案。这3幅是最精美的。)作者只描写了3幅是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8、朗读训练,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9、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美观的(对照版书: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具体写栏板上图案很精美,又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最后写所有的龙真像活的一样。)10、按这个顺序练习背诵。(三)学习第4自然段。1、齐读第4自然段。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智慧:聪明。才干;才能、本领。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再引导学生面对全文思考这个问题。(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3、造句练习:参加,而且。(四)总结、扩展。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朗读全文。背诵2、3自然段。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学习生字的字形。七、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查字典理解生字词八、板书设计桥长雄伟桥宽没有桥墩赵州桥坚固一个大桥洞创举既又4个小桥洞有的美观精美图案有的所有的真像活了一样还有的2敦煌莫高窟一、教学目标、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为我国璀璨的古代艺术而骄傲。、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段的意思。、能背诵课文第、两个自然段。二、教学重、难点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两段的意思。三、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看图片引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什么呢?先让我们来看几幅图画。(播放敦煌莫高窟的幻灯片)、学生交流讨论,对,它就是敦煌莫高窟(请学生简单介绍)。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到这个神秘的地方去看一看。(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意思;尽量划出能表示每个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指名朗读(请学生找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教师以此检查自读效果)、交流各段表示中心意思的句子,教师挑中心词进行简单板书。塑像精美艺术宝库壁画艳丽多姿(三)深入学习课文、两段、学习第段指名配乐朗读,其它同学边听边感受画面内容,体会画面上主要在画什么。交流讨论,并从文中找出对应语句。朗读体会比较朗读、a她提起腿,伸出两臂,把琵琶举到脑后拨琴弦。b她轻提着腿,舒展两臂,把琵琶高高地举到脑后,拨动琴弦。引导学生找动词从而体会画面女子舞姿的优美。学习课文第一句,由背景来感受壁画的艳丽多姿。、学习第段学生写感受看了这样的壁画你会有什么感受呢,请你把它写下来。交流所写感受学习课文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的感受,那么文章的作者游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最后一个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栩栩如生的画面内容。、背诵、两段学生自己准备检查背诵情况(可由学生自己选喜欢的段落来背诵)(四)教师小结,渗透情感教育(五)布置作业、积累、两段、上网搜集有关信息,编份手抄报、从第段中任选一场景,画一幅图画3元帅和小棋手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能在词语中正确辨析多音字“场、弹”;会读写13个词语。2、能用“指导、鼓励”造句;能正确理解“我输了?不!我赢了!”的意思。3、能抓住“我赢了,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小棋手。”这一重点句,理解全文内容。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大元帅”对“小棋手”勇敢无畏的赞美之情。二、教学重点:抓住“我赢了,我终于终于发现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小棋手!”这一重点句,理解全文的内容。这个句子一方面说明陈毅元帅善于发现人才,另一方面赞扬了聂卫平的“勇敢无畏”。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我输了?不!我赢了!”这句话的意思。四、教学安排:2 课时 第课时一、教学内容:1、读准并会写本课的生字,读通课文。2、通过读课文正确理解“我输了?不!我赢了!”这句话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二、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一读课文。1、看老师写一个词语元帅,你会读这两个字吗?看到这两个字你有什么想到了什么?再看老师写一个词语小棋手,你觉得棋手应该是最擅长干什么?2、揭题,通过预习,你能告诉大家,课题中的元帅和小棋手各是谁?3、师简介:陈毅是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大元帅,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都为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聂卫平呢,老师读一段文字,你就能感觉到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师:聂卫平,出生于北京一个围棋世家,父母亲和外祖母都是围棋爱好者。他和姐姐聂姗姗、弟弟聂继波从小学棋,在北京少年围棋赛上被称为“聂氏三小将”。他13岁就夺得全国少年冠军;1973年,进中国围棋集训队;在第三届全运会上,获得全国冠军。后来,他作为中国围棋代表团成员,在访问日本的比赛中,取得了7战6胜1负的4、激疑:你想,一个大元帅,一个小棋手,如果在棋盘上展开一场战争,结果会如何呢?根据学生发言,到底是谁赢了呢?读一读课文,并找出理由。二、反馈小结,二读课文。1、学生发言。板书:赢赢两人都赢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句子:“我输了?不!我赢了!”这句充满矛盾的话是谁说的?又是什么意思?2、师小结,进一步激疑:请再读课文,找一找他们各自的“赢”分别赢的是什么呢?二读课文,他们两人羸的各是什么呢?三、三读课文,了解大意。反馈问题2:他们两人“羸”的各是什么?(1)你认为聂卫平赢的是什么?(棋艺)(2)大元帅赢的又是什么呢?(发现了)板书。学生自己查字典理解“勇敢无畏”(3)说说“我输了?不!我赢了!”中,陈毅元帅所说的输,是输了什么?赢,又是赢了什么?5、到现在为此,你能用上课题,以及老师的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学生各自准备,指名说。四、小结激情,确立下节课的研读目标。1、请你再认认真真地用心读一遍课文,用心去感受你更喜欢文中的元帅还是小棋手?学生发言。2、小结:不管你喜欢谁,总有你的理由。下节课我们再请你们从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找出你更喜欢元帅或小棋手的原因。五、巩固字形,完成作业本字词练习。 第课时一、教学内容:1、能用“指导、鼓励”造句;2、能抓住重点句“我赢了,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小棋手!”,理解全文内容,体会小棋手的勇敢无畏及大元帅对他的赞美之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教程:一、复习导入,造句练习。1、指名领读文中的生字词。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里面总共只出现了这两个人物吗?板书:指导、鼓励你能用上这两个词,说说老雷与聂卫平,元帅与聂卫平之间的关系吗?3、谁是本文的主要人物?上节课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二、开展研读,展开训练。1、确立各自研究的对象:元帅或是小棋手。2、根据自己的选择先找出文中写元帅或小棋手的句子,读一读,注意体会,你从中似乎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元帅或小棋手。3、学生自学,可以相互讨论。4、全班交流,并请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写在黑板上。以下各步随机:A、小棋手。(1)“我知道,你是个带兵大元帅!”重点朗读指导。(2)“小卫平下围棋真本领。”理解:示弱。(3)“小卫平爽快地答应了更勇敢。”想像说话:小卫平是如何爽快地答应的。(4)“小卫平用小手能收回吗?”你能边表演边有感情地来读一读吗?表现小卫平的勇敢无畏。(5)“真认输了吗?”大元帅。以读代讲。B、元帅。学生自由发言,重点抓住元帅对小棋手的赞赏:(投影出示)(1)陈毅很高兴地说:“蛮厉害!蛮厉害!咱们再摆一盘!”(2)陈毅一听大笑起来:(3)“我输了?不!”注意体会,陈毅元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你从哪里看出来?(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标点符号去体会。)你能通过读来表现陈毅元帅的情感变化吗?5、分角色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内容练习朗读。再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四、总结全文,完成作业。1、看板书,请你来总结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发现。用上句式:我喜欢(),因为()。2、同桌合作有感情地读读全文。3、说说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4、完成作业本作业。和太阳比赛早起教学目标:1、 会正确地拼读课文中注音的字,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语的。2、 能在诗中划出具体表现“我和太阳比赛早起”的词句,能说出第三节是怎样具体描写“太阳升起来了”的情景的。3、 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对大自然、对太阳、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并能背诵全诗。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教学目标:1 能找出重点词句,理解第1、2、3节诗歌。2 会正确拼读生字音节,读准多音字“露”,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找出重点词句,理解第1、2、3节诗歌教学过程:导入方案1一、整体感知1、 老师配乐朗读,学生感受2、 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学生谈感受3、 试读全文导入方案2一、揭示课题,指导预习。1、齐读课题,理解题意。2、试读全诗,读准生字的音节。3、给诗歌小节编序号,想想每个小节的主要意思。二、反馈自学1、分节朗读,并正音。2、说说读后感受: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三、研读1、2小节。1、齐读第1节。(1)思考:从哪些词句看出,“我们”是在和太阳比赛早起?(2)讨论:哪个句子写出“我们”早起?(当当我们离开帐篷)(3)指导表情朗读下面的句子。“我们离开帐篷,轻轻地走过它们身边”。这句中的“它们”指谁?“轻轻地”说明了什么?(“它们”指正在沉睡的森林、花草、小岛和白兔。“我们”是一群有礼貌的孩子,悄悄起来,轻轻地走。所以要读得轻缓一些。)2、指名朗读第2节。(1) 讨论:“我们”怎样奔上山顶?是在什么时候奔上山顶?(这节中“穿过”、“跨过”、“沿着”、“奔上”这几个动词写得确切,与“树林”、“小溪”、“小路”、“山顶”搭配恰当。)“你看”和“你才脸红”中的“你”分别指谁?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你看”的“你”指一起登上山顶的小伙伴。“你才脸红”的“你”指太阳即将升起的“云彩”。可见这时太阳还没升起。这节要读出轻快幽默的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第1、2节,说说这两小节的意思。四、指导阅读第3节。1、齐读思考:(1) “太阳升起来了”的情景是怎样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2) 讨论:“别嚷!”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中怎样形象生动地写出太阳升起的情景?“花草树木”“小鸟”这时是怎样的心情?(“别嚷”表达“我们”屏息凝视等候太阳升起的激动心情。“露出头顶,露出眉毛和眼睛,露出笑睑”,最后“跳起来”,把它拟人化了。太阳升起来了!“花草树木”“小鸟”都非常兴奋,实际上是写“我们”兴奋的心情。)(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齐读第1、2、3小节。 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第4、5小节。2能背诵课文,表达对大自然、对太阳、对祖国更加热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背诵课文,表达对大自然、对太阳、对祖国更加热爱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1、2、3小节。二、齐读第4、5小节。1、 讨论: 什么叫“仪仗队”? “我们”以怎样的心情迎接太阳,迎接更美妙的一天?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看课文插图,体会插图上的少先队员登上山顶看日出的自豪、激动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自豪感和对大自然、对太阳、对祖国的爱,朗读这两节。三、指导背诵课文。1、逐节朗读,概括小节意思,找出重点词语。2、同桌互相背诵。3、指名背诵。配乐朗诵。四、小结,完成有关作业作业:1、回答课后问题2、 有感情背诵课文3、 收集几首歌唱祖国的诗歌,进行朗诵比赛。综合性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登山看日出的活动。(暂定:初阳台)转告教学目标:1、 能听清并记住别人要你转告的话的要点。2、 能简要地、正确的地把要求转告的话说清楚。3、 认识“转告”这项训练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激发学生参与听说训练的兴趣。教学难点:听话时,记住要点;说话时,说得正确、简要。特别是转告时,有时要转换人称,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方案1:创设情景。上课铃响,语文老师暂不进班,请其他老师进班级,问学生:“你们班的语文老师呢?”学生:“还没有来,您有事吗?”老师:“请转告你们班的语文老师,下午一点半在会议室开会,请他带上纸笔准时参加。谢谢!”(1)当学生七嘴八舌转告时,揭题:转告(2)生活中碰到过这样的事吗?教师简介“转告”。方案2:出示:转告(1) 请学生说说对“转告”的理解。什么是转告?重要吗?(2) 让学生说说这方面的经历,谁要你转告什么话。谈谈体会与经验。二、怎样学会转告。1、 看短文。说说读后感受: 在这个故事中,谁请谁转告什么话? 他是怎样向妈妈转告的? 为什么妈妈晚饭后只能去东街找沈叔叔问个明白?2、 教师小结重要性。(小事转告不清,会增加麻烦;大事转告不清,更加糟糕。)三、明确转告要求。1、自学课文第二部分,整理要点。讨论后要明确3点。(板书)A、 要听清、记住别人要你转告的话。(特别是事情的时间、地点以及有关的人、物的名称、数量等。)B、要有礼貌地听别人要你转告的话。没听清的地方,要问清楚。C、转告时,要转换人称,话要说得简明扼要。四、听录音,练习转告。1、 录音:邻居转告李峰(1) 听第一遍录音,说说王敏对邻居说的话。例:阿姨,原来我和李峰约好,请他买两张星期天下午的开国大典的电影票,可是,我妈妈已经给我们买好了两张星期六晚上六点半的电影票。所以,星期天的电影票就不用买了。请您转告李峰。对不起,麻烦您了,谢谢!(2) 听第二遍录音,说说邻居转告李峰同学的话。例:李峰,王敏来找过你了,你不在。她要我转告你:她的妈妈已经给你们买好了两张星期六晚上六点半开国大典的电影票。原来请你去买两张星期天的票,现在不用买了。2、 录音李伯伯转告胡老师(1)讨论:李伯伯接到一个什么内容的电话?(2)指名说说李伯伯转告胡老师的话。例:胡老师,你女儿幼儿园来电话,你在上课所以没请你接听。你女儿病了,已送进人民医院观察室,病情不太严重,请放心。下班后请你直接去人民医院接你女儿回家。五、根据学生创设的生活情境,上台表演,练习转告。(自由组合)板书设计: 转 告听话时听明白、记住要点(时间、地点)说话时简明扼要、转换人称写留言条教学目标:1、 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要写留言条,掌握留言条的书写格式,学会写留言条。2、 进行尊师教育,在教师节能以实际行动慰问老师。重点:学习留言条的书写格式和完成课后题2。难点:把需要给对方留言的内容,用简明扼要的话写下来。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要写留言条,掌握留言条的书写格式。2、 进行尊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一、揭题,明确要求。1、复习学过的条据,说说各自的作用。2、今天我们学写一种新的条据。它的书写格式和借条、领条、收条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学习时要注意区分。二、组织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自学要求。1、认读生字,理解新词。2、读通课文,准备回答课后问题1。3、 检查自学。(1) 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 指名说说词义。质疑解难。三、学习第一部分。组织讨论:(1)联系课文回答课后1。(2)跟借条、领条比较有什么异同点?相同的地方:正文的第一行要空两格位置,最后要署名,并写上日期。不同的地方:借条等中间要写明是什么条据,而留言条不用。留言条开头要写称谓,其他条据不用写。四、学习留言条的格式。1、 读课文中的留言条。2、 讨论:这留言条是写给谁的?是谁写的?正文共几句话,留言的内容是什么?3、 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后提问: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张虹写的留言条确实有用处?4、 各自读课文。 第2课时教学目标:掌握留言条的书写格式,学会写留言条。教学过程:方案1一、复习。1、 指名说说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写留言条?2、 留言条的格式是怎样的?二、学写留言条1、 指名读课后2(1)A、讨论:这段话讲了一件什么事?这张留言条是写给谁的?留言条的内容是什么?是在什么时间写的?B、模仿课文,试写留言条。注意人称。林艳同学:你好!今天上午,我到你家来想向你借一本小学生常用成语词典。可是不巧,你不在。我准备晚上6时再来借书。请你在家里等我,谢谢! 你的同学 李强 9月5日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2、学写2(2)的留言条。A、自学准备,用不同的记号划出要素。B、在自学的基础上独立完成。C、指名两位同学上台板演。集体评议,订正。爸爸、妈妈:你们好!班主任陈老师告诉我们,原定后天下午看电影,改为今天下午。所以,我大约要在5点半才能回家。请爸爸、妈妈放心。你们的儿子 陆云9月6日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三、布置作业:1、 修改留言条。*2、自己根据实际生活选择内容写留言条。方案2一、 试写留言条1、 老师读课文第一段2、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试写留言条二、 交流1、 出示几份不同的留言条。进行交流:与课文对比,有否出入(格式、内容)2、 讨论:写留言条所要注意的事项。三、 学写留言条(过程同上)1、 课后练习22、 读题-明确要求-独立完成-集体评议-订正四、 作业(同上)板书设计:以实物投影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