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三专题 记念刘和珍君.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6566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三专题 记念刘和珍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三专题 记念刘和珍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三专题 记念刘和珍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把握文意,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2通过文本重点内容的问题探讨,学生能够理解部分关键语句的含义。过程和方法1文本研习 着重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在此基础上,理解关键文句, 进而把握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问题探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文本的阅读,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2感受鲁迅直面忍受的精神【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分析,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解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部分关键语句的含义。【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部分关键语句的含义。【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导入:鲁迅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二、 背景介绍:1、见课文注释 2、惨案发生后,一些反动文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制造种种流言,污蔑爱国青年。血腥的镇压、无耻的造谣污蔑,激起鲁迅先生的满腔愤怒。在此情况下,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对自己的学生刘和珍以及在这次事件中蒙难牺牲的爱国学生的痛悼与怀念之情,同时也是为了揭露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同敌人进行更有效的战斗。 三、自学导案1、积累词语长歌当(dng)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之情。当,当作。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桀骜(ji o)锋利:倔强而又锋芒毕露。桀骜,性情暴烈不肯屈从。攒(cun)射:用箭或枪炮集中射击。(zn积攒)殒(yn)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2、通读全文,理清总体思路。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有哪几个自然段集中叙述了有关刘和珍其人及其遇害的事?(明确:三、四、五节。)(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交代写作缘起。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2、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四、分析局部思路写作缘由(1、2)悼念刘和珍君 控诉反动政府 痛斥走狗文人 唤醒麻木庸人 记念主体(3、4、5) 追述生平事迹 概括惨遭杀害 详写遇难经过教训和意义(6、7) 劝戒徒手请愿 激励奋然前行四、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五、布置作业: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三专题 记念刘和珍君一、感知人物形象:默读一、三、五节思考: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章写了她哪几件事?明确:1、“毅然预定”莽原全年 虽然生活比较困难,但是她思想要求进步,追求真理,2、“能够不为反抗” 不屈于势力,有斗争精神 3、“黯然至于泣下” 对学校的前途,对同学的未来深深的忧伤,有责任感4、“欣然前往”执政府前请愿 敢于斗争,有着一腔爱国热情5、始终微笑,态度温和 乐观 和蔼善良二、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2、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3、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4、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5、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6、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理解: “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二)、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 间。 1、理解:愤怒。控诉段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2、语段理解 从理清思路入手解读难句: 遇到难句,只要把它放到思路中去,就容易理解了。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一把钥匙。所谓“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就是根据思路去解读。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于我的痛苦,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1“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2“深味”,深深的体味。3“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浓黑”修饰“悲凉”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视可触,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4“快意”,感到痛快。(三)、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1、“必要”,在于唤醒苟且偷生、麻木忘却的“庸人”,让人们牢记这笔血债。2、理解和把握第二节语段的思路: (1)齐读第二节,思考思路。 明确:第一自然段共5个句子,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两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应该定位在: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2)文中“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都是指什么人? “庸人”即乎庸之人,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死难的烈士有所哀痛,但他们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容易忘却历史教训。他们苟且偷生,客观上起着维持这“似人非人世界”的作用。 “苟活者”指有一定是非观念,不忘怀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他们“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有走向斗争的可能。 “庸人”和“苟活者”有所不同,“席人”是作者批评的对象,“苟活者”则是被烈士们的斗争勇气、牺牲精神所感召,并能看到希望的人。“苟活者”中包括“苟活到现在的我”,是作者的谦词,是为了反衬刘和珍“为了中国而死”的光荣。 “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他们尽管在政治上和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有根本的区别,但他们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冷漠,甚至把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几乎不寄希望。(3)背诵第二节。四、小结 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缘由,痛悼他对自己的学生刘和珍以及在这次事件中蒙难牺牲的爱国学生,同时也是为了揭露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五、作业第三课时一、理解第四节作者的思想感情1、理解和把握第四节的语段的思路: 齐读该节,该节主要讲什么?分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 (共13句) 明确:本节主要记述惨案概况,指出刘和珍等人是被反动派虐杀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流言诬蔑;-悲愤号召。悲叹思想统治令人窒息,发出冲破沉默的吼声。2齐读第四节。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理解: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概括了反动政府的残暴和死难青年横遭虐杀的惨状;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概括了走狗文人的无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抒发了作者愤激之情。4、语段理解(1)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2)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意思是一个民族之所以衰亡,之所以如此被压迫而默无声息,就正是由于反动统治者下劣凶残的迫害所致,这是对反动派的滔天罪行的愤怒控诉。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居然昂起头来,反诬被套害者为“暴徒”,制造杀人的理由,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2)意思是鲁迅呼唤人民不要在沉默中灭亡,而要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号召人民起来反抗斗争,我们民族才有希望。二、理解第五节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段理解1、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情感 痛彻反动政府的凶残,赞扬爱国青年的沉勇友爱。2、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伟大、伟绩、武功 运用反语 用来讽刺中外反动派的暴行。 三、理解第六节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段理解1、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就是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在残酷的流血斗争中前进的,只有不畏流血牺牲才能换来革命的胜利,必要的代价是必须支付的。2、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请愿不能推动历史前进,我们应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更大的胜利,尽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牺牲。另外,请愿,况且又是徒手的请愿,本不该流血的,然而却流了血,足见反动派凶残下劣到何等地步了。 四、理解第七节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段理解1、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情感 表达了他对自己的学生刘和珍以及在这次事件中蒙难的爱国学生的痛悼与怀念之情,同时也揭露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2、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苟活者苟且偷生的人 真的猛士革命志士鲁迅深信,人们会在这次流血事件中得到教育、鼓舞,会摆脱麻木状态,觉悟起来,进行斗争;革命者则将会更坚定地奋勇前进。这一句突出、深化了主题五、小结 本文的主旨记念刘和珍君是述评”三一八”惨案,鲁迅先生借记念刘和珍作为切入的角度,笔触涉及了四个方面的对象,即爱国青年、反动势力、真 的猛士以及处在中间状态的“庸人”,在对他们的分析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六、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