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大气环境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65371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大气环境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大气环境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大气环境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考点突破1. 掌握太阳辐射及其到达地球以后在地面与大气之间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2. 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效应。3. 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并能解释相关现象。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大气的垂直分层;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3.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四种辐射之间的关系;4. 大气的温室效应。难点:1. 大气的受热过程;2. 大气的保温效应。一、大气的垂直分层(一)大气圈:环绕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其下部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上部边界约在高空20003000千米处。(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因纬度而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因季节而异:夏季高,冬季低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所以低纬对流层高度高于高纬。同一地区的对流层高度夏季高于冬季;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该层,易成云致雨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从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该层中2227千米处存在臭氧层,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该层上热下冷,大气稳定;水汽、杂质少,气流平稳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利于高空飞行高层大气从平流层顶到3000千米的高空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大气密度极小距地面远,受地球引力小该层80500千米处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作用形式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波长范围作用特点实例吸收臭氧(平流层)紫外线吸收强烈,有选择性,对可见光吸收少水汽、CO2(对流层)红外线反射较大颗粒尘埃、云层各种波长均被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越强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散射空气分子、微小尘埃波长较短的可见光(蓝光、紫光)向四面八方散射,有选择性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颗粒较大的尘埃、雾、小水滴各种波长均被散射无选择性阴天时的天空灰蒙蒙的(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概念图中字母性质意义地面辐射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又持续向外辐射能量,形成地面辐射I(地面辐射)J(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K(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大气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即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少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射向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H(大气辐射)G(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三)大气的受热过程过程具体过程热量来源1太阳暖地面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2地面暖大气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3大气还地面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四)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1. 纬度因素 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纬度不同 太阳光线照射水平地面的角度不同 强度由低纬 从低纬向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径长短各异 向两极递减 两极递减2. 下垫面因素下垫面状况不同 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不同地面温度不同使世界各地地面辐射的变化与纬度变化不完全一致。3. 气象因素(1)空气密度大小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2)空气的洁净程度空气洁净,云雾量少,能见度好,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随堂练习】天空呈蓝色,云为白色的原因分别是( )A. 散射和反射 B. 吸收和反射 C. 吸收和散射 D. 反射和散射答案:A思路分析: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对蓝光、紫光的散射能力最强,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云的直径比较大,能反射所有波长的可见光,所以看上去是白色的。例题1 (上海崇明二模)下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1)一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 ()Ab增强Bd增强Ce增强Dc增强(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aBb和fCcDd(3)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与这一现象相关的箭头字母是 ()AaBbCdDf思路分析:图中c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e表示被反射的太阳辐射,f表示被吸收和散射的太阳辐射,a表示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d表示地面辐射。第(1)题,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火山灰,火山灰会将大量的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所以会使e增强。第(2)题,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d。第(3)题,多云的夜晚,云量会吸收地面辐射增温,从而使大气增温,产生大气逆辐射即a,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答案: (1)C (2.)D (3)A例题2 (北京高考)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大气中( )A.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B.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D. 出现雾霾,会导致在夜间减少思路分析: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大气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会导致减少;二氧化碳具有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的作用,地面辐射属于红外线长波辐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降低,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减少;出现雾霾,在夜间增加,这是因为雾霾中含有大量微小颗粒物,在白天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反射等削弱作用强,从而降低白天的气温;而在晚上,雾霾天气的出现,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夜间气温高。答案:B【高频疑点】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可以分析解决许多实际问题:1. 阴天时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是什么?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2. 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3. 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4. 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5. 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这是由于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6. 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这是由于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综合拓展】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热。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地面辐射冷却所致。下图表明了这种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离地面愈远,降温愈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图b);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图c);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图d、e)。危害: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差,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