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说课稿: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64285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说课稿: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说课稿: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说课稿: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说课稿: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第一课时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我将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并且我将以此为基础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这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函数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2)学生已掌握函数的一般性质和简单的指数运算; (3)研究指数函数,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4)为研究对数函数打下基础.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发现,以及指数函数图象与底数的关系.二、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以此为指导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简单应用;2、过程与方法: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三、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同化.2、学法分析本节课所面对的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在思维习惯上还有待教师引导,本节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教师将带领学生创设疑问,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四、教学过程分析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把整个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创设情境,形成概念;发现问题,探求新知;随堂训练,共同提高;归纳小结,拓展深化;布置作业,学以致用.1、创设情境,形成概念在本节课的开始,我设计了如下问题情境:(1) 问题:一张白纸对折一次得两层,对折两次得4层,对折3次得8层,问若对折 x 次所得层数为,则y与x 的函数关系是:(2) 一根1米长的绳子从中间剪一次剩下 米,再从中间剪一次剩下 米,若这条绳子剪x次剩下y米,则y与x的函数关系是:此时教师给出指数函数的概念,即函数(a0且a1) 叫做指数函数,定义域为R.教师将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定义中规定a0且a1呢?对a的范围的具体分析,有利于学生对指数函数一般形式的掌握,同时为后面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埋下了伏笔.在给出学生定义之后可能会有同学感觉定义的形式十分简单,此时教师给出问题,打破学生对定义的轻视,你能否判断下列函数哪些是指数函数吗? 在学生判断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时指导,学生体会哪些是指数函数的过程也是学生头脑中不断完善对定义理解的过程.教师提醒学生“指数函数”的定义是形式定义,必须在形式上一模一样.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对定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时教师把问题引向深入,研究一个函数,就是要对一个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发现问题,探求新知.2、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指数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具体函数,所以在这部分的安排上我更注重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即应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去探索一个具体函数,所以我设置了以下三个问题,(1)怎样得到指数函数的图象?(2)指数函数图象有什么特点?(3)通过图象,你能发现指数函数的哪些性质?以这三个问题为载体,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发现问题,探求新知阶段,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1)函数图象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完成表格,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 =2x和y =(1/2)x的图象.最后教师在多媒体上将这两个图象给予展示,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占用过多时间,又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交流的乐趣.此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观察图象的特点,得出a1和0a1这两种情况在图象上的特点.这里,我将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体验,从而得出结论.在此环节中,学生对具体的函数进行观察归纳,通过合作交流,加之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将具体化为抽象,并感受了对底数的分类讨论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了重点的突破.(2)根据图象研究性质我将给出表格,引导学生根据图象填写.让学生充分感受以图象为基础研究函数的性质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表格的完成将会使学生体会到很大的成功感,也将学生思考的热情带入高峰.3、随堂训练,共同提高例题讲解例7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值的大小(1) 1.72.5 , 1.73; (2) 0.8-0.1 , 0.8-0.2; 同底指数幂比较大小(3) 1.70.3 , 0.93.1. 不同底指数幂比较大小,利用中间量进行比较.课堂练习(1)课本P59 第题(1) (2)(2)比较两数大小 0.8-0.3 , 4.9-0.14、归纳小结,拓展深化在小结归纳中我将从学生的知识,方法和体验入手,带领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又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3)你能将指数函数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吗?让学生在小结中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这一部分我的设计意图是回顾知识,拓展深化.5、布置作业,学以致用课堂练习:练习:第1,2,3题五、小结五个环节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问题为驱动,使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由表及里,逐步深入,进入对指数函数更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