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1 苏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64069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1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秋)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1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秋)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1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1 苏教版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教材第4851页(例1、例2和练习八)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5254页(例3和练习九)整理和复习与探索实践:教材第565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学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2、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和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和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难点:自主地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小数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p48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材中两种算法过程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1、课前在黑板上板书: 钢笔8元 笔记本3元4角 讲义夹4元7角5分 水笔2元6角5分 问:我们平时说价钱习惯说成几元几角几分。现在请你把它们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名说一说:8.00元,3.40元,4.75元,2.65元 这些小数哪些能化简?把它化简成最简小数。(8元,3.4元) 2、看黑板上的四样商品的价钱,请你选择两件商品并算出总价。 交流:(可能有的几种情况) (1)钢笔和笔记本一共多少钱? 口答算式和结果,板书:83.4=11.4(元) 问:这个“11”哪里来?为什么8加的是3而不是4? 补充竖式说算理(略)强调:8是整数,3是整数部分的,要和它对齐。 补充一个整数加法的竖式,说说整数加法在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特点:右边对齐。仔细观察小数加法:右边不对齐。 追问:那该对齐什么?(小数点) 补充:把8改写成8.0,体会小数点对齐。 那你做这样的题时,会不会把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0补出来? 指出:没必要补,但要注意整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对齐,小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对齐。 继续算一算:钢笔和讲义夹的总价,钢笔和水笔的总价。 (2)讲义夹和水笔的总价: 指名列式,板书竖式。观察竖式,体会“小数点对齐,就等于相同数位对齐”。 算出结果:7.40 指出:竖式上算出的结果是两位小数,写在横式上的时候要化简成7.4 (3)笔记本和讲义夹的总价: 列竖式计算,再次体会小数点对齐。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小数加法和以前学的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 (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10进1。) 要注意那些地方? (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竖式上正常计算,横式上要化简。) 3、看黑板上的信息,问:笔记本比讲义夹便宜多少钱? 指名列式,板书竖式(略) 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完成后交流得数。 注意最后题,竖式上的计算结果是3.00,如果有横式,只要写成3 2、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再订正。 第1题,小数点没对齐。第2题,得数的小数点没点上。第3题,只写了小数部分,整数部分要写0。 3、口算第50页的第1题。 指名读得数,注意能化简的要化简。 4、完成第50页的第3题。 看线段图,说说图意。看线段图分别提出加法、减法算的问题。再算一算。 三、检查预习作业。 四、学生作业:第2题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小数减法 教学内容:p.49、50的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4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减法。 2、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81.4,读,说说正确的计算方法。补充竖式,指出:小数点对齐后相加。 二、学习新知: 1、提前板书书上的4件商品的单价。 问:昨天我们利用这些信息,学会了小数的加法和简单的小数减法。 说说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后加减,化简) 举例较简单的减法:(1)4.752.65;(2)4.753.4 分别用竖式算出上面的减法,并比较不同:第2小题小数部分缺一个数位,可以补0,算50=5,也可以想5不用减,直接移下来。 2、继续看4件商品的单价,提出较难计算的小数减法问题。 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列式并板书:84.75 竖式(略)。指竖式问:这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困难?怎么解决? (引导:被减数小数部分没有,要补0,变成8.00后算。8.004.75时,可以先不考虑小数点,当成是整数减法来算) 3、验算:这题比较难,我们还可以用小数加法来验算。 补充加法验算的竖式。规范其书写格式。 4、与“4.753.4”的竖式比较:为什么两题都出现了小数部分有缺位情况,一题可以直接算,另一题却要补0后再算? (指出:被减数有空位要补0,减数有空位可以不补0。) 5、学生练习另几题较难的减法计算(做在书上)指名板书。讲评。 3.42.65 82.65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1)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2)第3题,读出上的新,并依次回答两个问题。 交流解法。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 2、完成练习八的部分题目: (1)第4题,强调做这类题的要求:对的要打“”,不能空着;错的打“”,然后在旁边空的地方订正。 再分别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2)第6题。读题后,学生把算式写在书上,再交流。 四、检查预习作业。 五、布置作业: p.50第5题第三课时:小数加、减法的练习教学内容:P50-51练习八第712题 、思考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计算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2.68= 0.860.4= 指名说说口算方法。提醒:竖式时可以把小数点对齐后加减,口算时更侧重整数部分和整数相加,一位小数和一位小数相加。要看清楚数位。 2、笔算:3.61.28= 7.183.6= 学生列竖式计算,比较两个计算。发现前面一题要补0后再减,后面一题可不用补0。 3、小马虎在计算3.56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3。正确的结果应当是多少? 教会学生用还原思想解决这类问题:4.233.56=0.67,3.566.7=10.26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 1、直接写出得数 0.830.5= 9.26= 22.8= 3.43.1= 0.730.23= 3.62.4= 学生完成后,指名交流得数。 2、第9题。观察折线统计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人的正常体温是37摄氏度左右,这是位体温偏高的病人。) 分别计算:这一天,病人的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从中午12时到下午4时,病人的体温升高了多少摄氏度? 这一天开始时与结束时,病人的体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要引导学生会看折线统计图:折线越陡说明变化越快;折线平说明变化慢。 可按段数相差的格数,找到变化情况。 相差不多的再通过算的方法来进一步确认。 3、第10题。独立解答书上的问题,再交流。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注意提问的范围:提一些需要计算的问题,不要问如“哪个最贵?”之类的问题。 4、思考题:小力用竖式计算5.1加上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2.76。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要求学生用刚才教的还原方法来解答。交流讲评。 三、检查预习作业: 对比练习: 0.170.06= 0.790.04= 1.30.03= 0.170.6= 0.790.4= 0.560.4= 要求学生看清楚位数再加减。 四、布置作业:(略)第四课时: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p.53的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体会小数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在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过计算器计算并探索规律。你在那些时候看见过人们用计算器计算的?你对计算器计算有什么感觉? 板书:准确 方便 简捷二、学习例3。 1、课前板书: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元 金额/元铅笔 1支 0.80 电池 4节 24.00文具盒 15.40 15.40书包 1个 44.70面包 3.00 6.00问:这是一张不完整的发票,说说“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算出空的格子。 填写完整后,算出总金额。 (可以用计算器算,也可以利用数据特点口算或笔算。) 2、试一试:如果老师付出100元买这些商品,应找出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 3、练一练: 用计算器计算。 三、巩固练习。1、练习九第1题。先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验算。2、练习九第2题。学生独立算出余额和合计数。3、练习九第三题。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再直接写出最后一题的得数。追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那些收获或体会?四、布置作业:练习九第4题。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第五课时: 小数加减法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p.54练习九第5-10题。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 2、综合运用有关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小数加减法的广泛应用价值,拓展知识面,培养应用意识;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口算:2.53.2 0.830.5 10.6 0.920.2 要求学生注意小数部分的不同位数,选择这样的既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方法。 直接写出得数:(第5题)2、用竖式计算:(第6题)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做在本子上。做完后,可请平时多订正的学生说说得数,有问题的再讲具体的计算过程。 二、解决问题练习: 1、第7题,要求学生看懂图的意思,明白竹竿分成了几部分,然后再列式解答。 2、第8题,简单介绍“警戒水位”及相关概念。 说说表格中的各数据分别表示什么? 指出:和如果用在某个数前,表示的是增加或减少的意思。 如果用在算式里,是表示加或减的意思。 依次加或减,算出结果,并对照警戒水位,说说哪几天的水位超过了。3、第9题,先估算,再用计算器计算。在小组里交流你的估算方法。 4、思考题: 指导学生读懂题目的意思。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 (1)分段算出每一秒的落地距离,再加起来。 (2)简单介绍等差数列求和方法,并用该方法算出和 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是否一致。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对小数加、减法计算有哪些进一步的认识?还有哪些体会或不清楚的地方?四、布置课后作业:(第10题)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单元测试: 小数加法和减法综合练习一、 填空:1、5.79.85.710( )0.22、63.810.363.810( )0.33、比 3.92 多 0.4 的数是( )4、比 4.93 少 1.5 的数是( )5、( )的一半是 6.36、甲数是 10.9,比乙数多 0.852,甲、乙两数的和是( )7、小于 1 的最大的三位小数减去最小的四位小数是( )8、根据 18.39.88.5,可以写出两道算式 18.3( ),9.8( )9、比 10 元少 1.7 元是( )元10、三位小数减去两位小数,所得的差是( )位小数二、判断: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各数的末尾对齐( )3、大于 0.1 而小于 0.2 的小数有 9 个( )4、甲数是 1.45,比乙数少 0.45,乙数是 1( )5、用小数计算 8 吨 80 千克3 吨 800 千克8.83.85(吨)( )6、5.423.789.20,小数部分末尾的 0 要去掉,所以等于 9.2( )7、0.780.0780( )8、6.436.20.20.03( )三、选择1、5.78.98.35.78.38.9 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4 角 6 分7 元 4 分( )A、7元 8角 6分 B、12 元 C、7.50 元3、把 2 米 3 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是( )米。A、2.3 B、2.03 C、2.0034、计算小数减法,不小心把减数增加 3.2,被减数不变,那么他计算得到的差( )A、增加 3.2 B、减少 3.2 C、不变5、从 10 里面连续减去( )个 0.1,结果是 0。A、100 B、10 C、10006、两数相除余 9,除数最小是( )A、9 B、10 C、117、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两位小数,和是( )小数。A、两位 B、三位 C、五位四、计算:1、口算0.70.9= 140.78= 40.04= 0.782.2= 0.80.6= 14.60.34= 10.03= 50.08= 8.243.76= 1.38.56= 30.53.05= 3.250.75= 4.13.8= 0.80.55= 0.80.45= 2、列竖式计算8.656.31= 107.64= 13.68.46= 0.991.1=3、简便计算45.55(6.8215.55) 23.758.643.36 8.545.96 34.5217.8712 .2321.63(8.59.63)17.839.57.830.5 27.385.342.624.66 4.57+3.17+3.43+5.83 3.458.716.551.34、列式计算7.07 与 3.45 的和减去它们的差,得多少?比 15.7 少 4.3 的数加上 3.54,结果是多少?甲数是 48.3,比乙数多 12.7,两数和是多少?9.8 比 2.34 与 4.36 的和多多少?五、解决实际问题:1、 妈妈买上衣用去了 23 元 5 角,比买裤子多用 8 角 3 分,妈妈一共用去多少钱?2、 班级进行跳高测验,小明跳了 1.24 米,小伟跳的比小明高 0.13 米.小华跳的比小伟矮 0.02 米,小华跳了多少米?3、粮站收购大豆 2.34 万吨,玉米比大豆多 0.42 万吨,粮站收购大豆和玉米共多少万吨?4、李老师买了三本书,价格分别是 7.80 元、5.65 元、6.20 元,他付出 20 元钱,应找回多少钱?5、食品厂一月份生产饼干 5.8 吨,以后每月都比前一个月多生产 0.2 吨,这个食品厂四月份生产饼干多少吨?6、小马虎在计算 4.25 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只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 6.28,正确的得数是多少?六、思考题: 甲、乙、丙三数的和是 10.43,甲、乙两数的和是 6.18.甲、丙两数的和是 6.7 5,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