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9 二氧化硅和硅酸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64038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9 二氧化硅和硅酸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9 二氧化硅和硅酸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9 二氧化硅和硅酸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19二氧化硅和硅酸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碳酸(H2CO3)和硅酸(H2Si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者均为弱酸B两者均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C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D两者受热时均可以分解解析:硅酸不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错误。答案:B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的是()焦炭纯碱碳酸钙氢氟酸硝酸氢氧化钾氧化钙氮气ABC D解析:根据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硅不与水反应,也不与除氢氟酸外的酸反应,它可与碱性氧化物和强碱反应,高温时可以被炭还原成单质硅。答案:C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往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2OH=HCOBH2SiO3与NaOH溶液混合:2OHH2SiO3=2H2OSiOC石英砂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取水玻璃:SiO22OH=SiOH2OD往水玻璃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H2OCO2=H2SiO32NaCO解析:往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NaHCO3,所以A正确;由于H2SiO3为弱酸,且不可溶,故应写化学式,B正确;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它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所以C也正确;碳酸比硅酸的酸性强,所以往水玻璃中通入CO2可制得硅酸,Na2SiO3和Na2CO3均溶于水,应写成离子形式,并且可以消去Na,所以D不正确。应写为:SiOCO2H2O=H2SiO3CO。答案: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具有导电性,故常作光导纤维材料B由于SiO2是酸性氧化物,故可用HF雕刻玻璃C水晶的主要成分为SiO2D在瓷坩埚中可熔融Na2CO3解析:SiO2作光导纤维与导电性无关,并且SiO2不导电,A错误;SiO2与HF反应与SiO2是酸性氧化物无关;瓷坩埚中含有SiO2,在高温时与Na2CO3反应,D错误。答案:C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i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B水晶项链、石英钟都是硅酸盐制品CSiO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与CaO发生反应DSiO2不溶于水,而CO2可与水反应,生成H2CO3解析:水晶项链、石英钟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不是硅酸盐制品。答案:B6下列变化中,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Na2SiO3H2SiO3 BSiO2Na2SiO3CH2SiO3SiO2 DSiO2H2SiO3解析:二氧化硅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答案:D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SiO2不溶于水,故H2SiO3不是SiO2对应的酸,或者说SiO2不是H2SiO3的酸酐BCO2通入水玻璃(Na2SiO3溶液)可以得到原硅酸CCO2通入饱和氯化钙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DSiO2的俗名叫水晶解析:酸酐是指含氧酸分解失去水分生成的酸性氧化物,其中酸酐和对应含氧酸中的非金属的化合价是相同的。由于H2O3O2H2O,所以SiO2是H2SiO3的酸酐,A错;CO2和Na2SiO3溶液能反应:CO2Na2SiO32H2O=Na2CO3H4SiO4,B正确;CO2和氯化钙溶液不反应,C错;二氧化硅的俗名叫硅石,而不叫水晶,水晶只是二氧化硅的一种晶体形态,D错。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8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由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2SiO3,可知SiO2不是H2SiO3的酸酐B由SiO22CSi2CO,可知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CCO2通入Na2Si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知酸性H2CO3H2SiO3DSiO2可与NaOH溶液反应,也可与氢氟酸反应,可知SiO2为两性氧化物解析:酸酐是指含氧酸失去水生成的酸性氧化物,且酸酐与对应的酸中的非金属元素化合价相同,所以SiO2是H2SiO3的酸酐,A项错误;反应SiO22CSi2CO不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该反应能发生在高温时C的还原性大于Si,B项错误;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生成H2SiO3胶体,符合强酸制弱酸的规律,证明酸性:H2CO3H2SiO3,C项正确;D项中SiO2除HF外不能与其他的酸反应,SiO2为酸性氧化物,不具有两性,D项错误。答案:C9证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确方法是()A加入过量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B加入过量烧碱溶液,观察是否有固体溶解C加热至高温,观察是否有气体冒出,是否有硅酸钙生成D先加入过量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NaOH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解析:SiO2不溶于盐酸但可溶于NaOH溶液,CaCO3溶于盐酸且生成CO2。A项只能证明石灰石存在;B项只证明SiO2存在;C项将固体混合物加热至高温,无法观察到是否有气体生成,因为只有在水溶液中才可以看到气泡,更不能看到有CaSiO3生成。答案:D10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CaCl2溶液浓Na2SiO3溶液Ca(OH)2溶液饱和Na2CO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A B C D解析:根据酸与盐反应的规律,CO2通入CaCl2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过量的CO2通入浓Na2SiO3溶液中有白色沉淀H2SiO3生成;CO2通入Ca(OH)2溶液至过量会发生如下反应:Ca(OH)2CO2=CaCO3H2O,CaCO3H2OCO2=Ca(HCO3)2,最终生成Ca(HCO3)2而无沉淀;过量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Na2CO3H2OCO2=2NaHCO3,生成的NaHCO3溶解度比Na2CO3溶解度小而有结晶析出。答案:B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高温时与Na2CO3反应产生CO2,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可生成H2SiO3,说明H2SiO3的酸性有时比H2CO3强,而有时比H2CO3弱BSiO2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所以SiO2是两性氧化物C氢氟酸不应装在玻璃瓶中DNaOH溶液、Na2SiO3溶液应装在带玻璃塞的磨口玻璃瓶中解析:A项强酸制弱酸适用于常温水溶液里的复分解反应,不适应于高温非水体系的反应;除氢氟酸之外SiO2与其他强酸(H2SO4、HNO3等)均不反应;D项NaOH溶液、Na2SiO3溶液可盛放在玻璃瓶中,但不能用玻璃塞,应用橡皮塞。答案:C1210 g含有杂质的CaCO3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 0.1 mol,则此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AKHCO3和MgCO3 BMgCO3和SiO2CK2CO3和SiO2 D无法确定解析:10 g CaCO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完全反应时恰好可放出0.1 mol CO2。若其中含有杂质,则应是一个产生CO2的能力强(等质量的情况产生比CaCO3更多的气体)和另一个产生CO2的能力不如CaCO3或干脆不产生CO2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符合该条件的只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0分)硅石和石英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前者是结构疏松的SiO2,后者是结构致密的SiO2,二者成分相同,结构不同,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别,具有不同的用途。由石英制取硅胶,有以下三个步骤,试写出每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1)用NaOH溶液溶解石英_。(2)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沉淀不再产生:_。(3)微热,浓缩硅酸溶液,加热蒸干溶液,并使固体完全分解:_,写出硅胶的一种用途:_。解析:(1)石英的主要成分是酸性氧化物SiO2,SiO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2NaOHSiO2=Na2SiO3H2O。(2)过滤,除去石英中的杂质,得滤液为Na2SiO3(aq),硅酸钠是弱酸盐,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iO3。(3)微热,H2SiO3(aq)浓缩,聚合为胶体,加热硅酸溶胶脱水,生成多孔硅胶:H2SiO3H2OSiO2。答案:(1)2OHSiO2=SiOH2O(2)SiO2H=H2SiO3(3)H2SiO3H2OSiO2干燥剂(或催化剂载体)14(10分)如何用所提供的试剂和方法除去各混合物粉末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将所选答案的编号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内。(如果不需补加试剂,则对应答案栏可空着)可供选择的试剂:A盐酸BNaOH溶液CO2DH2OECO2可供选择的操作:分液加热高温灼烧过滤结晶粉末状混合物所加试剂主要操作(1)SiO2(CaCO3)(2)CaCO3(SiO2)(3)NaCl(SiO2)(4)SiO2(Fe2O3)(5)SiO2(H2SiO3)(6)SiO2(Na2SO4)解析:(1)因为SiO2除了溶于氢氟酸外不溶于其他酸,而CaCO3溶于盐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所以,该小题的答案为:A;。(2)根据SiO2能溶于NaOH溶液,即SiO22NaOH=Na2SiO3H2O,而CaCO3不能,所以,该小题的答案为:B;。(3)因为NaCl溶于水,而SiO2不溶于水,所以该小题的答案为:D;。(4)因为SiO2不溶于盐酸,而Fe2O3溶于盐酸,即Fe2O36HCl=2FeCl33H2O,所以该小题的答案为:A;。(5)因为H2SiO3受热分解生成SiO2,即H2SiO3SiO2H2O,所以该小题的答案为:不加试剂;。(6)因为SiO2不溶于水,而Na2SO4溶于水,所以该小题的答案为:D;。答案:(1)A(2)B(3)D(4)A(5)不加试剂(6)D15(10分)如图是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其中B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其对应的单质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是相似的。(1)试推测A_、C_、F_(写化学式)。(2)试写出以下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BA_;CEF_。(3)在B碳AD的反应中,碳的作用是_,当生成1 mol A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解析:(1)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所以B为SiO2;SiO2在高温下与碳反应得到的是硅与一氧化碳,而其中只有硅可与氯气反应,所以A为硅,D为CO,G为SiCl4;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得硅酸钠,所以C为Na2SiO3;而E是由CO得到,从反应的过程看,应为CO2,所以F为硅酸。(2)在这两个反应中第二个为离子反应,所以要写成离子方程式的形式。(3)在SiO22CSi2CO反应中,碳是还原剂,而且当有1 mol Si生成时,转移电子数为4 mol。答案:(1)SiNa2SiO3H2SiO3(2)SiO22CSi2COSiOCO2H2O=COH2SiO3(3)还原剂4 mol16(11分)A、B、C、D四种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只由表中的八种离子组成,且四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各不相同。阴离子Cl、SiO、OH、NO阳离子H、Ag、Na、K已知:A溶液呈强酸性,且A溶液与B、C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D的化学式:A_,B_,C_,D_。(2)写出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请选出适合存放A、C、D溶液的试剂瓶的序号:溶液ACD试剂瓶序号解析:因都为易溶于水的化合物,故Ag一定与NO组成AgNO3,H不会与OH或SiO组合,故应与Cl组成盐酸,则A为盐酸,因A与B、C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且B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则B为Na2SiO3,C为AgNO3,剩余的一种物质D为KOH。答案:(1)HClNa2SiO3AgNO3KOH(2)SiO2H=H2SiO3(3)17(11分)某学习兴趣小组想利用高岭土(其主要成分是Al2O32SiO22H2O)制备新型的净水剂。实验流程如下:其中滤液C就是欲制备的净水剂。试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混合物A、B,滤液C、沉淀D的主要成分:A_;B_;C_;D_。(2)写出高岭土与纯碱加热熔融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3)该实验中,熔融高岭土、纯碱的混合物可以选用的坩埚有_。A玻璃坩埚 B瓷坩埚C氧化铝坩埚 D铁坩埚解析:加热高岭土与纯碱的混合物,发生的反应为Al2O3Na2CO32NaAlO2CO2、SiO2Na2CO3Na2SiO3CO2,因此根据转化关系可知,A为偏铝酸钠和硅酸钠的混合物,B为硅酸和氯化铝的混合物,C为氯化铝,D为硅酸。因上述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硅、氧化铝均能与碳酸钠反应,所以熔融高岭土时只能选用铁坩埚。答案:(1)偏铝酸钠和硅酸钠的混合物硅酸和氯化铝的混合物氯化铝硅酸(2)SiO2Na2CO3Na2SiO3CO2Al2O3Na2CO32NaAlO2CO2(3)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