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六课 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教案 西师大版 .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63514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六课 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教案 西师大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六课 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教案 西师大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六课 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能自读课文,了解事情梗概。2. 感知京剧艺术及艺术家的风采。教学准备1. 搜集一些关于盖叫天的演出剧照及有关文字资料。2. 教学幻灯片一张。教材简析这篇文章是略读课文,写的是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的感人故事。有关盖叫天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刻苦练艺,与其他艺术家的逸事等等。但是,这个故事最能反映京剧艺术家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建议1课时完成。 第1段:可以采取默读的方式,了解盖叫天其人及他的拿手好戏狮子楼的概况。 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第2段着重写盖叫天为救人而受伤,受伤后坚持演出的动人故事。这个故事有两个情节。第一个情节是盖叫天在演狮子楼时为了保护演西门庆的演员而致使自己的小腿骨折。第二个情节是当盖叫天小腿粉碎性骨折后,不露半点声色,仍然坚持演出,昂首挺胸,保持着武松的英雄气概直至幕落。盖叫天作为一名京剧艺术家能有这么崇高的精神与表现,实在令人钦佩。这篇课文以人物言行为主,动作描写尤为突出,适宜边读边想象。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崇高的精神世界。 为了体会好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24句中的情境描写,特别是骨折后,断骨从靴子中穿出来,鲜血染红了戏服,但是盖叫天忍着剧烈的疼痛,半跪在地上,昂首挺胸,保持着武松英武形象的动人描写。从读文中体会盖叫天刻骨铭心的疼痛以及他的高尚艺德。以感情朗读的方法来理解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把盖叫天的伤势描写与他不动声色的坚持表演联系起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正气凛然:光明正大的作风,刚正的气节。本文指表现出这种精神的样子。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最后一句话:“武松是一个英雄,我决不能让他在舞台上倒下来!”这一句话是盖叫天前面行为的精神支柱,体会盖叫天作为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对于自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维护,从中体会盖叫天爱岗敬业的可贵精神。 课后第1题: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世界。可以结合教学进行,可以先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再读前面人物的表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边读边勾画,找出描写人物语言与动作的地方。深刻理解主人公伤势的严重及他顽强的毅力,从而领会人物的崇高精神境界。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了这些内容后的感受。 课后第2题:让学生初步感知京剧脸谱的丰富多彩,知道这是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脸谱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常常把它作为公共场所乃至家庭的装饰。教学设计参考一、观看幻灯,介绍人物1. 老师出示幻灯片,介绍盖叫天其人及其京剧表演成就。2. 同学可以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盖叫天的图文资料。3. 导出课题。4. 生自读课文。二、再读课文,勾画言行1. 再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勾出文中盖叫天说的话以及他受伤后的动作。2. 再读勾画内容,体会人物的精神境界及行为表现。3. 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盖叫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行为,感受艺术家的高尚品质。三、精读课文,畅谈感受1. 进一步读课文,边读边思考。2. 对比读书。将文中对盖叫天伤势的描写以及带伤坚持表演的描写对比起来学习,深刻理解盖叫天伤势之重,疼痛之剧,毅力之顽强,精神之崇高。3. 自读、齐读,通过评价指导朗读。4. 老师或学生范读。5. 在深入理解基础之上再一次自读。6. 请学生谈谈读这些内容后,自己内心有什么感受,想对盖叫天或同学们说些什么。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真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可以谈不同看法、不同意见。7. 如果学生中有不同观点,可由此而展开稍微深入一点的讨论。不一定要统一认识,但也不应该放弃引导。8. 可以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描绘模仿表演一下盖叫天的英姿。四、落实训练,适度拓展1. 再读课文。2. 体会“活灵活现”、“正气凛然”、“兴致勃勃”等词语对于表达情意、介绍人物的作用。3. 学习运用这些词语。既可以口头说话,也可以书面造句,不作统一规定,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4. 可以适度向其他京剧表演艺术家如梅兰芳、周信芳或其他艺术家如画家齐白石等苦练基本功取得成功的故事拓展,也可以向表现这些艺术家高尚人格气节的故事拓展,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5. 可以适当选一些京剧艺术的精彩片断和一些京剧脸谱,让学生初步感知京剧艺术这一国粹的魅力。总之,教学这一课要根据学生兴趣及教学条件来确定教学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