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 政治史考点精练 专题09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6303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 政治史考点精练 专题09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高考历史 政治史考点精练 专题09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高考历史 政治史考点精练 专题09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9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考点图解】【名师点拨】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多元一体: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2.议会至上: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以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3.国王至尊: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力有限,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二、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1)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 5(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答案】D【解析】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并未完全剥夺,因此国王“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这与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无关,故A项错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反映出国王已经不可能专权,故B项错误;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内阁不对国王负责,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国王仍然保留“媾和与开战的权力”等某些名义权力,故D项正确。6(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答案】D7(2013江苏单科1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答案】D【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中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中等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政议政,由此引发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从中获取较大权益。故D表述符合题意要求。ABC均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不是工业革命引发的。9(2013海南单科11)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答案】D【解析】考查学生对君主立宪制的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虽然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但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按照宪法,没有国王的印章是不合法的,才会出现银行审计长发现未盖章国王印信,拒绝支付的事,故选D。10(2013上海单科16)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 )A征税问题 B宗教问题 C民族问题 D战争问题【答案】A11(2012北京文综卷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权力的分析能力。“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用明确的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但是英国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大臣的权力。12(2012海南单科卷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答案】C【解析】题干中“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说明责任制内阁制度中的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因此,C项正确;A项“主要原则”说法错误;B项“享有平等权力”说法错误;D项“政党之间的斗争”说法错误。 21(2009广东理基23)历史学爱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A第一部成文宪法 B多党制的议会 C总统制 D君主立宪政体【答案】D【解析】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政体开始确立。22(2008上海单科共同部分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前,反对国王专制统治的阵地在( )A议会 B三级会议C教会 D大陆会议【答案】A【解析】B项属于法国,D项属于美国,C项与本题无关。23(2008海南单科13)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答案】A 24(2008上海单科B组12)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 )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 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D议会对内阁负责【答案】C【解析】光荣革命后英国政体由君主制演变为君主立宪制。故选C。25(2008上海单科共同部分23) 司汤达小说中的人物曾说:“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以来,贵族头街已成为无用之物。”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 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 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答案】A 【解析】本题以文学家的名言入题,考查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实力,因此,司汤达所说是正确的。26(2007海南单科9)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足指(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答案】C 【解析】英国在17世纪所确立起来,并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积极影响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 28(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7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图8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8分)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2)概括综合。(4分)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29(2009江苏单科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材料二 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三 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及其政治根源。(2)据材料三 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答案】(1)具体原因:乔治三世指使下院剥夺威尔克斯议员资格;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的惨败;国王个人干预造成英国在处理北美问题上的重大失策。根源:乔治三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的限制。(2)使命:扩大选举权;进行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影响: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30(2009上海单科32)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1)按照英国清教徒革命的发展进程将上述图像排序,并据此概述革命期间的政体变化。(2)詹姆士一世和玛丽、威廉一世的权力一样吗?说明理由。(3)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 【答案要点】(1)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君主专制;英国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恢复了君主制;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其他答案。(2)答案1:未能运用核心知识作出解释。不一样。詹姆士一世是专制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玛丽和威廉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议会成为政治统治的中心。答案2 :仅运用边缘性知识作出解释。不一样。詹姆士一世在经济上实行重税政策,严重侵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玛丽和威廉不得为天主教徒,不得随意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等。其他答案。(3)答案1:结合图像,从历史资料与历史解释的视角回答。从图像中的人物、服饰、场景等判断,图像记录了历史,展示了大最的历史细节;图像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历史。答案2 :仅从历史资料与历史解释的视角来回答或只就图像本身进行回答。图像记录了历史,展示了大量的历史细节;图像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历史。从图像中的人物、服饰、场景可以看出图像记录了历史。其他答案。 6.(2017广西玉林摸底)1649年,当英国人民看到查理一世身首异处时,数以万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1660年,查理二世返回伦敦时,受到民众夹道欢迎;1689年,威廉和玛丽在英国登陆时也是如此。这反映了英国( )A.历史上并没有民主的形式和传统B.社会一直有制约王权的巨大力量C.广大民众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D.王权与议会的矛盾斗争非常激烈【答案】C7.(2018山东菏泽月考)光荣革命后,英国两党领袖在联合政府中争执不休。1694年,威廉三世罢免了一批托利党大臣,建立了辉格党占优势的政府,其中由最受威廉三世宠爱的几个辉格党大臣组成内阁。这一史实说明当时英国( )A.君主立宪制已名存实亡B.国王的行政权没有受到约束C.内阁是国王的秘书机构D.议会对王权仅起到有限制约【答案】D8.(2018山东济南期中)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其中第二条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坚持同罗马教会交往者,均无资格按前举法令宣誓加冕。凡可以继承王位者,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应丧失继承的资格。这反映了( )A.议会立法限制国王宗教信仰自由B.权力中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英国以法律手段完善王位继承制D.英国立法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答案】D【解析】王位继承法主要是对可能继承王位者的要求,A项错误;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权力中心的转移,B项错误;英国的王位继承影响英国的民主政体,用明确的法律规范王位继承制度是资产阶级为了巩固民主制度的一种手段,而非为了完善王位继承制,C项错误,D项正确。 141861年,伦敦有家报纸报道称:“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9/10的议案是通过政府之手。”材料表明当时英国( )A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较大B议会上院的势力明显衰落C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D统治阶级的政策趋于一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的政体。题干中“下院9/10的议案是通过政府之手”体现了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较大,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上院的势力发展如何,故B项错误;英国没有确立分权制衡原则,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15有学者认为:“英国政体是典型的立宪君主制英国政体体现的权力关系首先是国王作为虚位元首凌驾于各实质权力之上,行使形式上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大权。在实质权力部分,拥有立法权的议会下院作为民选代议机构产生首相及其领导的内阁”这表明近代以来的英国( )A英王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B立法权高于行政权和司法权C英王的行政权和司法权平行D从1689年开始英王就是无权虚君【答案】B16.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1688年“光荣革命”至19世纪初期,英国地方行政机构始终保持着某种自治的特征。1835年,市镇法颁布,取消200多个老的市镇自治团体,实际上是清除和排挤了教会及地方地主贵族势力,基本上实现了市民的自治。1888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又被称为郡议会法。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日常工作都是由议会下设的各个委员会负责处理。1889年,颁布了苏格兰地方政府法,1894年又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把过去教区的一切行政职能均交给民选的议会管理。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导致地方官员和地方行政开支的大量增长,这需要中央财政支持,增强了地方政府对中央的依赖性,减少了地方的独立性。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地方政府制度演变的特点。(8分)(2)根据以上材料,请结合英国与近代中国的有关史实阐述钱穆观点的合理性。(17分)【答案】(1)特点:地方政府有长期的自治传统;地方政府通过议会以法律的形式取得或扩大自己职权;中央以立法和财政手段控制地方;地方的独立性日益减少。(2)观点:政治制度须根植于本国国情。英国政治制度的建立基于国情,既继承传统又有创新。1688年“光荣革命”后,继承了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限制王权的传统,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法在王上的原则,后来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等法律解决政治矛盾。1835年市镇法、1888年地方政府法、1894年区、教区、乡议会法既保住了地方自治的传统,同时又用立法的形式不断地调整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有效地完善了政治制度,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持续繁荣。 中国自古以来建立的是专制制度,没有民主的传统。1840年后,中国也没有出现如西方那样的思想启蒙运动,为专制制度服务的儒家思想仍占据主流地位。宗法制仍是维持当时中国农村稳定的重要制度。19世纪中期后,民族资产阶级提出向西方学习,力图建立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制度。先后出现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掀起的戊戌变法运动,希望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力图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但均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任何国家在学习他国先进政治制度时必须植根于本国国情。【解析】(2)按照题目要求,应该首先提炼出钱穆的观点“政治制度须根植于本国国情”;接着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论述,就英国来说,它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传统加创新,把大宪章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市镇法地方政府法等法律文件在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等方面的作用梳理出来,强调它们保证社会安定与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就中国来说,按照钱穆的观点,应先指出传统的专制制度,然后指出近代以来,民族资产阶级虽然学习西方,但是由于国情不同,照搬的结果只能是失败。最后做出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