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6220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练习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据国内学者计算,中国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了13.4%,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发展情况的是()A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B第一大工业是面粉业,第二大工业是纺织业C重工业超过了外国资本D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解析:民国初期纺织业中心由长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故A项正确;民国初期第一大工业是纺织业,第二大工业是面粉业,故B项错误;民国初期重工业基础薄弱,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故C项错误;民国初期民族工业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选D项错误。答案:A21936年,中国关税收入6.36亿元,统税收入1.31亿元,盐税收入2.47亿元,财政总收入是1927年的1.5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B北洋军阀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政策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五四运动期间的反帝爱国斗争解析:19271936年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重要措施。南京临时政府存在于1912年1月至3月。北洋军阀政府存在于1912年3月至1928年底。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答案:C3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两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国际环境有利B民族独立实现C社会性质改变 D政府大力支持解析: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答案:D4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在当时()A充实银行,促进官僚资本的形成B稳定金融市场,有效防止白银外流C为改变民族工业布局提供政策支持D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解析:由材料中“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可以看出在社会经济发展较为困难时期,国民政府适时对经济进行调控,提供资金,为民族工业较快发展提供了支持。答案:D5钱理群在1948: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A官僚资本彻底崩溃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C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D民族资本迅速发展解析:从“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可以看出,民国政府实行的法币政策,造成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使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产值及比重的变化(19201936年)(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项目1920年1936年19201936年产值比重(%)产值比重(%)平均增长(%)官僚资本1.8442.22.2212.01.18民族资本2.5157.816.3288.012.41合计4.35100.018.54100.0材料二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的变化(19201936年)(货币单位1936年币值:亿元)项目1920年1936年19201936年产值比重(%)产值比重(%)平均增长(%)官僚资本6.6144.826.0963.29.0外国资本8.1355.215.1636.83.9合计14.74100.041.25100.0(1)根据材料指出哪一种资本在当时发展最快。这种资本在当时发展最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从1937年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资本”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结合相关数据回答;第二小问可结合时间和当时的背景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可从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两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可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考虑。答案:(1)最快:民族资本。主要原因: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2)基本特点: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萎缩。原因: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国民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基础巩固1“1914年2月,农工商部公布了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包括()北洋政府倡导使用国货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相对宽松中国首次出现了抵制洋货的运动政府实行了有利于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ABC D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可用排除法解答,中“首次”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A、C、D三项,选择B项。答案:B2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提倡国货的爱国运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说法错误。答案:A3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以“求强”“求富”为旗号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以满足民生为主要目的,应该以轻工业为主。答案:C能力提升4下表为19351937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指数表。促成这一时期贸易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出口/百万海关两出口指数进口/百万海关两进口指数193557661.794162.4193670675.695363.9193783889.777164.7A.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B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C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运动D经济危机对西方经济的打击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对外贸易出口逐步超过进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推行法币改革,放弃银本位制,实行外汇管制,这有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故C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后,不在时间范围内,故A项错误。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只能减少进口,不能有效地增加出口,故B项错误。经济危机对西方经济带来沉重打击,西方国家为转嫁危机,往往采取措施增加出口,应该是中国进口的数量增加,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5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抗日战争时期C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从题干材料“解放日报”“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可知是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故选D。答案:D6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对应“洋务早期,风气初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于19世纪末,对应“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春天,对应“民国初年,飙转豹变”。答案:A7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大公报载:“顾客清晨等候店铺开门,百货营业额较平时增加了3到4倍,甚至10多倍。南京路四大货物种类已残缺不全,清晨五时,中央银行已是人山人海。”这表明()上海经济发达,社会购买力强货币贬值,出现抢购和挤兑风潮经济前景暗淡,人心浮动A BC D解析:结合解放战争时期我国经济状况,由于长期战争,国民政府的搜刮,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因此不可能是社会购买力强,排除。答案:B8据国民政府经济部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A马关条约的签订 B民族工业的繁荣C抗日战争的爆发 D国共内战的开始解析:1940年正是抗日战争期间,大批企业内迁,使重庆企业数量大大增加。答案:C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向中国市场出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宗敬、荣德生创办的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19221924年,荣氏企业度过了亏损难关。材料二抗日战争期间,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日战争胜利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1)依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并简要说明19221924年亏损的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荣氏企业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因素。答案:(1)有利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有所减少。亏损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发展趋势:生产经营日益陷入困境。影响因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危害;国民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美国的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压迫;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繁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