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期末总复习-课内阅读.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161869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期末总复习-课内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年六年级期末总复习-课内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年六年级期末总复习-课内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期末总复习-课内阅读班级: 姓名:六上 (一)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 )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 )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 )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 )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 )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 )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节选自第1课山中访友)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2、选文采用 、 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 、 、 、 、 、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 )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 4、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二)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 )地往来。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 )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有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之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 )。有的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 )投以好奇的眼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了,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这房远亲的住宅。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了,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灼得熟透了。甲虫的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子,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地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一切的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的智慧才能演奏出来的!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如此勤勉地奔忙呢?选自第3课草虫的村落)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静谧( )( ) 娇小( )( ) 勤勉( )( ) 僻静( )( )2、从画“ ”句子中,你感受到了 3、在片段中的( )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4、“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了,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灼得熟透了。”这句中的“”的作用是( ):A、解释说明;B、声音延长;C、表示转折 5、片段中充满了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奇异想象和独特感受的语句抄写下来。 6、“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你能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在交流些什么呢?把它们交流的内容写下来 (三)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节选自第5课詹天佑)1、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2、用“”划出排比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3、想一想作者围绕勘测线路,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1)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 的精神。(2)选词填空。 精密 周密( )的仪器 ( )的计划 ( )的观察 ( )的勘测5、用“”划出具体描写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6、詹天佑这样做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 (四)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sng sng),只在母亲身边待(di di)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节选自第6课怀念母亲)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上横线。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终天之恨: 频来入梦: 3、为什么说“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谈谈? 4、仔细读画“ ”的句子,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写出你的体会。 5、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这个文段表达了作者 (五)(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二)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节选自第9课穷人)1解释词语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2、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 和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 。3、第二段文字细致描写了渔夫的 、 和 。4、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和桑娜是怎样的人? (六)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节选自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恍然大悟: 2、“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3、“四周围黑洞洞的”怎么理解?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5、这段话表现了_ _ _(七) “管贼吗?” “不是。走路的人口(喝 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 愉 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拿 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 猬)的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的 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凶狠)。“它不咬人吗?”“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 机灵),倒(do do)向你奔(bn bn)来,反从胯下窜(cun chun)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经过) 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 出售)罢了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选择正确(最佳)的答案,在下面划“ ”。2、解释加点的词。便是: 素: 如许: 单知道: 无端: 五色: 3、上面的文字选自课文 ,它是作者是 ,课文节选自他的小说 。4、上面的文字一二和四五自然段都加了双引号,那是写的 和 的对话。文段中出现了两处省略号,这儿都表示 ,两处破折号,第一处表示 ,第二处表示 。5、给上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6、用线画出描写“我”的想法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文中的“我”觉得 。 (八)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节选自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理解:这个比喻句把 比作 ,说明 。、“眷恋”的意思是 ,“照管”的意思是 。、仿照例子写句子。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我们热爱大海,就像 一样。我们热爱 ,就像 一样。、对文段最后一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我是这样理解的:(九)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 ,乃 ,终身不复鼓。(节选自伯牙绝弦)1、根据原文填空。2、为文中的“善”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A、赞叹 B、擅长、善于“善鼓琴”中的“善”是( )的意思。“善哉”中的“善”表示( )之义。3、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他俩是知音?用“ ”画出。4、伯牙绝弦是因为 。5、面对如此伤心、绝望的伯牙,我想说:“ 。”6、伯牙绝弦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 ”,用“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7、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听者的知音。请写出两句关于知音知己的诗句或名言名句。 六下 学弈弈秋,通国( )之善( )弈( )者也。使弈秋诲( )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 )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 )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2、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奕秋学下围棋,一人 ,一人 ,结果 。这个古诗告诉我们 的道理。3、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 )也。两小儿笑曰:“孰( )为汝多知乎?”1、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在相应的括号里。2、联系课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孰为汝多知乎? 3、两小儿辩斗时,一儿从( )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 )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 )不同。4、从文中 一句可见两小儿所辩问题的复杂性。 在辩论过程中,两小儿表现得都很 。孔子对待这个问题则表现出了 的态度。5、孔子不怕两小孩笑话,没有不懂装懂作出判断。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应了一句古话: 匆匆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时候尽(jn jn)管来着 去来的中间 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 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挽 碗 惋)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n nng)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 怜怜 冷冷)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1给开头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2分)2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3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词。(2分)4用直线画出文的排比句,这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 )。5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6这段最后连用( )( )( )( )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 )。7仿写句子。(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了。(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了。8文中大量巧用了重叠词,请照例子仿写4个这样的词。例:茫茫然 ( ) ( ) ( ) ( )9朗读这段话的感情基调是( )。 A、豪迈 B、坚定 C、感慨桃花心木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1文中画线的“不确定”分别是指( )和( )。2种树人模仿老天下雨的目的是( )。3就桃花心木而言,“很少的养分”指( ),“巨大的能量”指( )。就人而言,指在生活的不确定中能锻炼出( )。这是一种( )的表达方法。4用“语重心长”说一句话。 5你能举例谈谈什么样的人是生活在不确定中的吗? 6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选文的第三自然段后的理解。 7种树人为什么不再来了? 北京的春节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的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作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1、本文的作者是 、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 。2、除了春节,你还知道中国的传统的节日比如: 、 、 、 。3、“悬”字的部首是( ),音序是( );“悬”的意思有:挂 公开揭示 抬 无着落;无结果 距离大;差别大。文中的“悬”取第( )种解释;“实力悬殊”取第( )种解释。4、找出一个夸张句,说说这样写是为了说明_5、说明灯的数量多的词语是:_ 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_ 6、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理解,把下面人物分类。 林冲、贾宝玉、宋江、武松、林黛玉、薛宝钗、属于水浒传的有:_属于红楼梦的有:_7、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是:_8、作者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读这句话要读出什么感情呢?_ _十六年前的回忆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了。“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 我是最大的 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 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父亲立刻会意了,接着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1、请给这个文段加上一个小标题: 2、找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是指:4、这段话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通过这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这时,他心里也许在想: 为人民服务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请用“”划出本段的中心句。2、请解释下列黑体字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_或:_ 3、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_;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_。4、请把画“ ”的句子改成因果关系的句子。 _ 5、我知道的重于泰山的人比如:_ _,轻于鸿毛的人比如:_ _。(各列举三个) 6、从本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 _ 卖火柴的小女孩她赶紧擦着(zhe zho)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si shi)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她想给自己暖和(h huo)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1、 给文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2、 这段短文的作者是 作家 ,他被称为 ,我们还知道他的童话比如: 、 、 。3、联系上文,回答问题。(1)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 4、在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反的词。( )( ) ( )( )5、用“”画出小女孩子幻想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 凡卡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我会替您搓烟叶,”他继续写道,“我会为您祷告上帝。要是我做错了事,您就结结实实地打我一顿好了。要是您怕我找不着活儿,我可以去求那位管家的,看在上帝面上,让我擦皮鞋;要不,我去求菲吉卡答应我帮他放羊。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1、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挨(i i)打 挨(i i)日子 挨(i i)家挨户 着(zhe zho)火 睡着(zhe zho) 着(zho zhu)陆 揪着(zhe zho)2、“粥”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3、为下列词中的“打”选择恰当的解释。打发( ) 打酒( ) 挨打( )A殴打 B举、提 C买 D派、命令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扎扎实实( ) 哭泣( ) 照顾( ) 欺压( )5、 你从“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凡卡怎样的心情? 6、从这段话找出老板和老板娘三次毒打凡卡的动词,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动词: 体会: 7、文段中你从哪几个方面可以体会到凡卡生活的悲惨。 8、读了这个文段,你想对凡卡说些什么?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 ),变成( ),变成( ),她变成了( )。1、 按原文填空。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卓有成效 侵蚀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 ;“对人生意义的发现”指的是 。4、“淡蓝色的荧光”是什么?它怎么会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5、居里夫人在科学事业上贡献了一生,她美丽健康的容貌隐退,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你觉得这样值得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_ _ 6、读了短文,你是怎样理解“美丽”的?课文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_ 7、分别用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介绍一下玛丽对人类的贡献。感叹句: 反问句: 双重否定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纵观千百年采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注重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溯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第二自然段:从( )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 ),不断( ),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3司空见惯的意思是:( )。4第2段中加点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不能互换,为什么? 5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A例证法 B引证法 C对比论证法 D比喻论证法。6语句中“?”指 “ !” 指 句子的含义是 7读了这个片段后,你一定也有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