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58433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届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届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尽管古代中国家庭在生活方式、习惯、作风上各有特点,但严于礼法、以礼法齐家,则是古代中国家庭家风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主要特征。古代中国的家庭礼法,是由家庭人际交往和家庭生活活动的一系列的规矩和行为模式构成的。每个人都要严格地按照礼法行事,这是实现家庭内部整合、保证和谐家庭生活正常运行,借以维护良好家风的重要原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庭生活也不例外,父子间、夫妻间如何相处,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和礼法。古代家庭礼法起源于商周,到了汉代基本定型,宋代后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演变。总的来说,古代家庭礼法是根据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原则来制定的,是具体体现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生活行为规范。所以,各地区、各家庭的礼法,大同而小异,只是在具体做法上有所差别罢了。不管家长多么注重言传身教,启蒙读物如何通俗易懂,违反礼法的现象总是难以避免,所以对违反家庭礼法者要进行相应的处罚,以警示其他家庭成员。郑氏规范中就规定:对违反礼法者,一是罚拜;二是痛打;三是告官并从家谱中除名,如三年能改的,可再上家谱。一些大家族,也有类似的处罚。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制定了对违反礼法者的严厉处罚的郑氏规范中,也强调了传统的中庸之道,“立家之道,不可过刚,不可过柔,须适中”。于成龙的治家规范中说得更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父子不忍,则乖天伦;兄弟不忍,则成吴越;夫妻不忍,则鱼水反目。”就是说,大家相互之间都要忍让,从这个意义上说,礼法足有弹性的。忍,就是对人要宽容,要讲忠恕之道。这是古代中国人际伦理的精髓。不过,古代中国家庭的礼法之所以长期被人们接受、实行,主要并不是由于它具有弹性,更重要的是,这些礼法是建立在人情伦理特别是亲子之情、手足之情、夫妻之情的基础上的。这从礼制、礼仪的原则就可以看出:“亲亲”、“ 疏疏”,即亲属关系越近,相互间的礼节越繁琐; 亲属关系越远,相互间的礼节越简单。古代中国家庭礼法,也是适应家长专制型家庭和大家族家庭价值取向的产物,所以它较片面地强调妇女、卑幼的顺从。只有实行这些礼法,才能使家长专制家庭、大家族家庭减少冲突,正常生活。如果家长专制型家庭要转变为民主型的家庭,这些礼法就要相应变革了,所以,清末民初的革新志士猛烈抨击传统的家庭礼法,这是很自然的。 (选自古中国生活,有删节)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家庭人际交往、家庭生活活动的有关规矩和行为模式,构成了古代中国家庭礼法。 B. 脱胎于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原则的古代中国家庭礼法起源早,定型于汉变化于宋。 C. 古代中国家庭礼法大同小异,违反礼法的家庭成员一般会受到相应形式的处罚。 D. 以人情伦理为基础是古代中国家庭礼法能够被人们长期接受并奉行的重要原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古代中国家庭礼法虽然有严惩违反家庭礼法者的规定,但也追求中庸,主张对违反家庭礼法者尽量宽大处理。 B. 严于礼法、以礼法齐家成为古代中国家庭家风基本价值取向和主要特征,这跟古代中国家庭的特征有重要关系。C. 作为古代中国人际伦理的精髓,“忠恕之道”也适合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父子、兄弟、夫妻之间都要“忍”。 D. 第四段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论述了古代中国家庭礼法被接受和施行的原因不仅在于它有弹性,还在于它有人情。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家庭中每个人严守家训则家庭和谐,社会中每个人严守国法则社会安定,古代中国家庭礼法在当今仍有一定现实意义。B. 从一般的家庭礼法看,亲属关系越近的人相互之间的礼节规范越繁琐,亲属关系越远的人相互之间的礼节规范越简单。C. 违反家庭礼法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是因为古代中国家庭礼法的弹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家庭礼法对家庭成员的约束力。D. 在家庭生活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和礼法需要“因时而变”,不然可能会受到“猛烈抨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王鼎钧你用了三页信纸谈祖国山川,我花了一个上午的功夫读中国全图。正看反看,横看竖看,看疆界道路山脉河流,看五千年,看十亿人。中国在我眼底,中国在我墙上。山东仍然像骆驼头,湖北仍然像青蛙,甘肃仍然像哑铃,海南岛仍然像鸟蛋。外蒙古这沉沉下垂的庞然大胃,把内蒙这条横结肠压弯了,把宁夏挤成一个梨核。地图是一种缩地术,也是一种障眼法。每一个黑点都放大,放大,放大到透明无色,天朗气清,露出里巷门牌,让寻人者一瞥看清。出了门才知道自己渺小,过一条马路都心惊肉跳。现在,在我眼前,墙上的中国是一幅画。我在寻思我怎么从画中掉出来。一千年前有个预言家说,地是方的,你只要一直走,一直走,就会掉下去。哥伦布不能证实的,由我应验了。看我走过的那些路,以比例尺为证,脚印为证。披星戴月,忍饥耐饿,风打头雨打脸,走得仙人掌的骨號枯竭,太阳内出血,驼掌变薄。走在耕种前的丑陋里,收获后的零乱凄凉里,追逐地平线如追逐公义。那些里程、那些里程呀,连接起来比赤道还长,可是没发现好望角。一直走,一直走,走得汽车也得了心绞痛。回想走过的这一路,我实在太累,实在希望静止,我羨慕那些树。走走走,即使重走一遍,童年也不可能在那一头等我。走走走,还不是看冬换了动物,夏换了植物,看最后的玫瑰最先的菊花,听最后的雁最先的纺织娘。四十年可以将人变鬼、将河变路、将芙蓉花变断肠草。四十年一阵风过,断钱的风筝沿河而下,小成一粒砂子,使我的眼红肿。水不为沉舟永远荡漾,漩涡合闭,真相沉埋,千帆驶过。我实在太累、太累。说到树,那天在公园里我心中一动。蟒蛇一样的根,铁柱石雕一样的根,占领土地,竖立旗帜。树不用寻根,它的根下入泉壤,上见青云,树即根、根即是树。除非政伐肢解,花果飘零,躯干进锯木厂,残枝堆在灶石。那时根又从何寻起,即使寻到了根,根也难救。我坐对那些树,欣赏他们的自尊自信,很想问他们:车在这里有抱怨没有?想生在山顶和明月握手?想生在水边看自己轮回?讨厌、还是喜欢树上那一群麻雀?讨厌、还是喜欢树下那盏灯?如何在此成苗?如何从牛蹄的甲缝里活过来?何时学会垄断阳光杀死闲草?何时学会高举双臂贿赂上帝?谁是你的祖先?谁是你的子孙?湖边还参差着老柳。这些柳,春天用它的嫩黄感动我,夏天用它的婀娜感动我,秋天用它的萧条感动着我。它们和当年那些令我想起你的发丝来的垂柳同一族类。它们在这里以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亭亭拂拂,如戈杖而矜,如持笏而立,如伞如盖,如泉如瀑,如须如髯,如烟如雨。老家的那些柳树却全变成一个个坑洞。它们只不过是柳树罢了,树中最柔和的,只不过藏几只乌鸦泼一片浓荫罢了!中国一直在我的墙上,可你很难领会我的意思。我们都是人海的潜泳者,隔了一大段时间才冒出水面,谁也不知道对方在水底干些什么。在人们的猜疑编造声中,我们都想凭一张药方治对方的百病。我怎能为了到蛾眉山上看猴子而回去?泰山日出怎能治疗怀乡?假洋鬼子只称道长城和故宫,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他的梦里到底有些什么?我哪有心情去看十三陵?你曾说中国不能只是在我的墙上。可“还乡”对我能有什么意义呢对我来说,那还不是由一个异乡到另一个异乡?还不是由二个业已被人接受的异乡到一个不熟悉不适应的异乡?我离乡已经44年,世上有什么东西,在你放弃了他失落了他44年之后还能真正再属于你?回去,还不是一个仓皇失措张口结舌的异乡人?中国,只是在我的墙上。【注】王鼎钓,旅美华人,散文家。4.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地图是一种缩地术,也是一种障眼法”一句,道出了作者的无奈慨叹:面对地图似乎能“一瞥看清”自己的故乡,但现实中却难觅故园。B. “泰山日出怎能治疗怀乡”一句通过反问形式,强调了文章的主旨,即“近乡情怯”的担忧,不愿回故乡是怕惹出更浓的乡思的心结。C.文章抒写了缠绵又复杂的乡愁,揭示出内心渴望追根溯源和这种渴望难以实现的矛盾,这与作者游子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D.作者在文章中综合运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既使自己的情感表达更加直接、真实,同时又使文章具有对话感,亲切而又自然。5.作者为什么“羡慕那些树”?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 (5分)6.“中国在我墙上”作为文章标题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近日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书法教育的状况堪忧。首先,中小学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其次,“双姿”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再次,学生普遍缺乏写好字的心态和习惯,多数不在意字写得不好;最后,“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提出,1988年成立的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20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的经验,各地应借着“书法进课堂”的东风,扩大书法特色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中国教育报xx年10月25日12版,有删改)材料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目前,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呢?现有的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需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广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接受问卷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中,配备有专职书法教师的占1877%,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的占2718%,由美术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56%,没有配备书法教师的占2845%。缺乏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教师这一现实也在另一项统计结果中反映出来,高达483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附表:学校书法教师配备情况选项小计比例A有专职书法老师25018.77%B由语文老师兼任36227.18%C由美术老师兼任34125.6%D没有书法老师37928.45%要解决书法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学校书法教师。(冯善亮,周凤甫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节选)xx1月)材料三当前教育部稳步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成绩显著。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但在继续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江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对全省35所中小学抽样调查显示,86%的学校因没有书法师资、教材等问题,开设的书法课走过场,形同虚设。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卢中南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建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开设书法课的情况全面调查,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的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成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xx到校巡管,检查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对书法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使书法教师专职化。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训练目标,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有相对严格的书法课程。卢中南说,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家庭,合力形成严密的书法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中国艺术报xx03月06日7版,有删改)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三则材料都发表在教育部发布重要文件之后,三者都密切关注我国教育方针和政策,并及时献言献策。B材料二和材料三显示,专职教师在书法教师中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最突出的问题。C“如何加强书法教育”,材料一和材料二重视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作用,材料不仅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监督,也提出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D三则材料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并且告诫读者,中国的书法教育必须加强,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书法教育进课堂的问题,而且都认为开展书法教育迫在眉睫,亟需获得社会高度重视。B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了抽样调查数据,材料一虽能分析书法教育现状,但客观性略为欠缺。C材料一对书法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内容具体;材料二是调查报告,数据分析详尽客观;材料三专访专家,突出受访者个人观点。D三则材料的背后,是国家对于书法教育的要求,也是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材料具有时效性和广泛的现实意义。E材料的语言风格因读者群体而有所不同。材料二主要面向教育界,简洁严谨;材料一和材料三主要面向普通读者,通俗易懂。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举措。(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韩雄字木兰,河南东垣人也。雄少敢勇,膂力绝人,工骑射,有将率材略。及魏孝武西迁,雄便慷慨有立功之志。大统初,遂与其属六十余人于洛西举兵,数日间,众至千人。与河南行台杨琚共为掎角。每抄掠东魏,所向克获。徒众日盛,州县不能御之。东魏洛州刺史韩贤以状闻,邺乃遣其军司慕容绍宗率兵与贤合势讨雄。战数十合,雄兵略尽,兄及妻子皆为贤所获,将以为戮。乃遣人告雄曰:“若雄至,皆免之。”雄与其所亲谋曰:“奋不顾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义下荣亲戚今若忍而不赴人谓我何既免之后更思其计未为晚也。”于是,遂诣贤军,即随贤还洛。乃潜引贤党,谋欲袭之。事泄,遁免。时太祖在弘农,雄至上谒。太祖嘉之,封武阳县侯,邑八百户。遣雄还乡里,更图进取。雄乃招集义众,进逼洛州。东魏洛州刺史元湛委州奔河阳,其长史孟彦举城款附。俄而领军独孤信大军继至,雄遂从信入洛阳。时东魏将侯景等围蓼坞,雄击走之。又从太祖战于河桥。军还,仍镇洛西。东魏东雍州刺史郭叔略与雄接境,颇为边患。雄密图之,乃轻将十骑,夜入其境,伏于道侧。遣都督韩仕于略城东,服东魏人衣服,诈若自河阳叛投关西者。略出驰之,雄自后射之,再发咸中,遂斩略首。除河南尹,进爵为公。寻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河南邑中正。孝闵帝践阼,进爵新义郡公,增邑通前三千八百户,赐姓宇文氏。世宗二年,除使持节、都督、中徐虞洛四州诸军事、中州刺史。雄久在边,具知敌人虚实。每率众深入,不避艰难。前后经四十五战,虽时有胜负,而雄志气益壮。东魏深惮之。天和三年,卒于镇。赠大将军。谥曰威。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奋不顾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义/下荣亲戚/今若忍而不赴/人谓我何/既免之后/更思其计/未为晚也B奋不顾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义/下荣亲戚/今若忍而不赴/人谓我何/既免之/后更思其计/未为晚也C奋不顾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义/下荣亲戚/今若忍而不赴/人谓我何/既免之/后更思其计/未为晚也D奋不顾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义/下荣亲戚/今若忍而不赴/人谓我何/既免之后/更思其计/未为晚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古人幼时取名,成年取字。在他人面前说自己一般说名,以示谦虚与礼貌。B太祖:与文中大统称呼一样叫做庙号,是帝王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C公:古代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D谥: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雄有立功的志向。他在孝武西迁的时候率领属下六十余人于洛西举兵,数日之内就达一千人,与河南行台杨琚形成犄角之势。B韩雄为人有担当。在他与韩贤交战时,兄长和妻子、儿女都被韩贤捕获,即将被杀掉,韩雄主动前往敌军中营救亲人。C韩雄在军事上很有才干。他派都督韩仕穿上东魏人的服装,假称从河阳叛变,使得郭叔略骑马出城,乘机杀死了郭叔略。D韩雄深受太祖赏识。韩雄拜谒太祖后被封为武阳县侯,并被派遣返回故乡图谋大举动,后又随从太祖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每抄掠东魏,所向克获。徒众日盛,州县不能御之。(5分)译文: (2)雄密图之,乃轻将十骑,夜入其境,伏于道侧。(5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注】故关:故乡。风尘:指社会动乱。14. 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 “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B. “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 “暮雪”照应“寒云”,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C. “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D. “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E. 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15. 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在写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之后,提出总结性看法的两句是“ , ”。 (2)出师表中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湖南娄底新化县青山乡的村民最近掀起了“挖宝”热潮,据说当地山上的球形石头是有科研价值的“化石蛋”。对此,相关责任人表示,“化石蛋”一说为不经之谈。旅游景点不仅应该给游客展现当地的优美自然风景,更要展示当地文明有礼的人文风貌,让游客真正放松身心。在这一点上,丽江等国家5A级风景区理当率先垂范。近日,两会重点讨论了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经济问题。政协委员厉以宁认为,在经济建设步履维艰的情况下,我们既不能丧失信心,更不能掉以轻心。因符合现代低碳生活的理念又极大方便市民生活,共享单车自投入使用以来广受好评,但也有部分别有用心之人散播谣言,说共享单车是博人眼球的面子工程。宁波医院帮助救治无望的老人完成最后的心愿已让社会倍感温暖,无独有偶,不久山西也报道了类似的例子,一名护士紧抱手术前紧张的老人进行了半个小时的安抚。写文章讲究行云流水,讲究思路清晰且情感充沛,若是一味为显示才学而编字造词玩弄文法,就难免让读者心生厌恶,不忍卒读。A. B. C. D.1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检方在调查中发现,不但朴槿惠向崔顺实泄露了国家机密,还涉嫌与崔顺实等人同谋,强迫国内大企业为Mir财团及K体育财团出资。B. 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xx起,成都将对各区县空气质量改善情况排名及奖惩措施,各项措施也将更加强制“逗硬”。C. 在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指挥下,绵阳警方经过努力,一个涉及全国31个省市的专业盗骗汽车团伙被成功打掉,挽回经济损失9814万元。D. 无论从案件发展的戏剧性、复杂性、特殊性看,还是从纠错过程的时间长、难度大、关注多看,聂树斌案都堪称中国司法的标志性案件。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A. 您约我明天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公司参观事,因我有急事,现只好改期再谈。B. 令郎在这次数学奥数竞赛中获得满分,多亏老师您的精心指导,我们全家十分感激。C. 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此事一时难以定夺,望你钧裁。”D. 拙作奉上,自已总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在身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膳食纤维与矿物质元素七大营养素中,矿物质占身体重量的比重不超过5%, 。矿物质参与人体各项的酶活动、体液平衡及能量补给等生化反应。 ,会影响到免疫功能或内分泌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也可能造成情绪失衡、抗压性减弱、记忆力衰退或对环境不适应等现象。但这些元素人体无法自行制造, 。因此,人类的食物里要含有均衡且足够的矿物质。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成功是由自强不息铸造的奇迹。电影摔跤吧!爸爸中的女主角吉塔最终在摔跤场上的成功,完全取决于日常大量枯燥的训练。成功就像是一朵小花,需要用你的坚持、你的努力、你的激情等去细心培育。人生如同一场战斗,只有在战斗中取得胜利、名利双收,才能算是成功的人生。作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像吉塔一样付出辛勤的汗水,就也能如她一般,取得最好的成绩。吉塔最终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日常大量枯燥的训练。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一个乡村支教的老师,带着乡下的孩子们,用一把吉他,以歌的形式,唱出了一曲婉转动听的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一夜4000万播放量,堪称制霸网络。此诗为什么能如此打动人心?请就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阿左旗高级中学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 (“定型于汉变化于宋”错,原文:到了汉代基本定型。) 2A (“对违反家庭礼法者尽量宽大处理”无中生有。)3C (强加因果。“违反家庭礼法的现象并不少见”与“礼法的弹性”关系在原文中未谈及,从事理上讲,二者可能有关系,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 B这句并非表现作者“近乡情怯”的担忧,这也不是本文的主旨。5. 树可以静止,一直停留在出生的地方,而自己却一生漂泊行走太累;树不用寻根,根和树为一体,而自己却远离了自己的根故乡;树有自尊自信,对自身处境和遭遇从不抱怨,而自己却难以坦然面对生活。(每点2分,答对两点给4分,三点都对给满分。)6. 从情感方面看,能够更形象地抒发一个离开故乡44年的漂泊者对于“还乡”的感慨,不断寻觅故乡,但故乡只是“在我墙上”,沧桑变幻,物是人非,有国却没了家,表现内心的无奈与惆怅,矛盾与纠结。从行文思路上看,“中国在我墙上”贯穿全文,作者由看墙上的中国地图,引发出对于“根”的追问,对“还乡”意义的理解,最终感慨“中国只是在我墙上”,引人思考。从表达技巧上看,一语双关,“中国在我墙上”既指中国地图挂在墙上,也指故乡对“我”而言仅仅停留在墙上,可望而不可即,一般意义上的“还乡”对“我”没有任何意义,抒发出了作者内心的感慨。(任意从两个角度作答,每点3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 B试题解析材料二显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都缺之。8. CE试题解析A.“迫在眉睫”于文无据;B. 没有调查数据,不能证明“客观性略为欠缺”;D. 没有显示“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9. 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提高书法教师地位。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书法专职教师“入职名额编制”。提高学科地位。建立书法学科评价机制,加大奖励力度。寻求社会支持。与书法团体合作,聘请并培训有专长的人员担任学校书法教师。【试题解析】本考点主要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主要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独立思考,多角度发掘作品的内蕴,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0. D【解析】原文标点:奋不顾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义,下荣亲戚。今若忍而不赴,人谓我何。既免之后,更思其计,未为晚也。11. B【解析】大统不是庙号,是年号12. B【解析】“韩雄主动前往敌军中营救亲人”与原文不符。13.(1)每次袭掠东魏,所到之处皆有所获。部众势力一天天强大,州县无法抵挡。(得分点:“抄掠”“所向”“日”各1分,大意2分) (2)韩雄暗中算计,轻装率领十名骑兵,乘夜潜入郭叔略的境地,埋伏在路边。(得分点:“密图”“轻将”“夜”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韩雄字木兰,河南东垣人。韩雄少年时果决勇敢,膂力过人,善于骑马射箭,有将帅之才。当魏孝武帝西迁时,韩雄就慷慨激昂,有立功的志向。大统初年,韩雄率领属下六十余人于洛西举兵,数日之内,聚众达一千人。与河南行台杨琚形成掎角之势。每次袭掠东魏,所到之处皆有所获。部众势力一天天强大,州县无法抵挡。东魏洛州刺史韩贤将情况上报,邺城派军司慕容绍宗率兵与韩贤合势讨伐韩雄。交战数十次,韩雄兵马越战越少,其兄长和妻子、儿女都被韩贤捕获,准备杀掉。韩贤遣人对韩雄说:“如果韩雄来,全部赦免。”韩雄与亲信计谋说:“我奋不顾身而博取功名,本来希望向上表达申明忠义之心,下使亲人外戚荣耀显贵。如今如果忍心而不去,人们将会说我呢?亲人被赦免之后,再思谋计策,还不算晚。”于是到韩贤军中,当即随韩贤回到洛阳。暗中招引韩贤党羽,打算偷袭韩贤。事情败露,只得逃跑。当时太祖住在弘农,韩雄前去拜谒。太祖嘉许了他,封他为武阳县侯,食邑八百户。派遣韩雄返回故乡,图谋更大举动。韩雄于是招集义军进逼洛州。东魏洛州刺史元湛丢下州城逃向河阳,长史孟彦举城归降。不久,领军独孤信率领大军开到,韩雄随独孤信入据洛阳。当时东魏将领侯景等人包围蓼坞,韩雄将其击退。又随从太祖战于河桥。大军撤回后,仍然镇守洛水以西。东魏东雍州刺史郭叔略与韩雄边境相接,是个很大的祸患。韩雄暗中算计,轻装率领十名骑兵,乘夜潜入郭叔略的境地,埋伏在路边。派都督韩仕在郭叔略所据之城以东,穿上东魏人的服装,假称从河阳叛变,投奔关西。郭叔略骑马出城,韩雄从后面射他,连射两箭皆中,于是砍下了郭叔略的脑袋。被授为河南尹,晋封公爵,随即又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河南邑中正。孝闵帝登基,晋封新义郡公,食邑增至三千八百户,赐姓宇文氏。世宗二年(560),授为使持节、都督以及中、徐、虞、洛四州诸军事、中州刺史。韩雄久在边境,全面了解敌人虚实。每次率军深入,不惧艰难险阻。前后经历四十五次战斗,虽然有胜有负,而韩雄志气愈加豪壮。东魏十分害怕他。天和三年(568),在任上去世。追赠大将军。谥号为“威”。(二)古代诗歌阅读14.CD试题解析C应为感叹自己,D“委婉含蓄”错,应为“直率明白”。15.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感叹身世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每点2分,答对3点满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2)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三、语言文字运用17.B试题解析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做示范,这里用错对象。步履维艰:多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指创业经营艰辛。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有不可告人的企图。无独有偶: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一般用于贬义,这里贬词褒用。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忍心读完,这里望文生义。18.D试题解析A项语序不当,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主语 “朴槿惠”之后;B项成分残缺,在“排名”前添加谓语“实施”;C项中途易辙,将“经过”放在绵阳之前。19.D试题解析A“光临”是对客人用的敬辞,对于自身只能说 “到”“去”。B“令郎”是对方的儿子,此处应为自己的孩子,可为“犬子”。C“钧裁”是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20.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一且人体缺少足量的矿物质必须从饮食中摄取(每空2分,共6分)21. 成功的人生不一定就只是取得胜利、名利双收只付出辛勤的汗水不一定就能取得最好的成绩22.这是一首人生励志的小诗。苔虽然在阳光不能照到的地方, 又那么渺小。到了春天,它一样拥有绿色,拥有生命。花开微小似米, 但却一定要象牡丹一样尽情绽开。 因为在苔的心中,他和牡丹拥有同样的大地也同样头顶广阔的天空。无名的花,悄然的开着,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彩。就算这样,它仍然那么执著的开放,认真的把自己最美的瞬间,毫无保留地绽放给了这个世界。这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可取的一种佳境。苔花的生长环境很差,是白日不到处,但它却靠自己生命的力量顽强地生长。他的花虽然很小,但也要像牡丹一样开放。值得苔花骄傲的是,它是靠自己的力量生长开放的,而牡丹虽然硕大美丽,却要靠人栽培。在大自然中,只要是花,它都有开放的权利,因为自然界不止是为名花奇卉而存在。其实,袁枚在这里是借苔花来写人。再卑微的小人物,也有生存的权利,也有自己的理想,也想圆自己的梦。毕竟这个世界并非只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