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2 苏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57891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2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2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2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教材分析: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组教材以“劲舞聚焦”为专题,课文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洋溢着作者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青海高原一株柳描写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神奇的柳树,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的敬畏和赞颂之情。课文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讲了这是一株平常的却又令作者望而生畏。第二部分写了这株柳树给青海高原带来了一方风景,给人以生命力量的震撼与感召。第三部分想象这株柳树经历干旱和严寒的考验,摧毁的劫难。第四部分写的是家乡柳树相比较,赞扬高原之柳的顽强与壮丽。学情分析:柳树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事物,而且以前也学过关于咏物、表现生命力强的文章,但学生并没有接触过侧重通过环境的描写、多角度的比较来咏物并表现人生哲理的文章。因此,本文教学紧扣“神奇”展开教学,以作者的情感深化为线索来感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清文章的脉络,知道课文围绕“青海高原一株柳”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让学生深入体会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的神奇,感受这株柳树深处逆境时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4、通过课堂语言实践,逐步培养语言领悟的深刻性和正确性。5、了解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深处逆境时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板书课题)(15、青海高原一株柳),让我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说什么?生1、为什么青海高原上只有一棵柳树?生2、青海高原的柳树是什么样子的?生3、青海高原环境那么恶劣怎么会长出柳树?师:同学们有很多疑问,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学习课文,学完课文你的疑问就都解决了。师:青海高原一株柳,你对青海高原了解有多少呢?生谈青海高原环境的恶劣。师简单介绍青海高原的地址特性:(青海高原在世界屋脊的东部,这里海拔3000米以上,气候干燥,常年冻土,寒冷时温度达零下20摄氏度,寸草不生,环境及其恶劣。)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去熟悉青海高原上那株了不起的柳树吧!二、整体感知课文(初读课文,理清脉络)提出阅读要求:1、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留意课文中的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青海高原柳树的神奇)2、(1)出示词串: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广袤无垠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粗实 坚硬 苍郁 深沉 锻铸艰苦卓绝 起死回生 顽强 毅力 韧劲(2)读词语 点名读 齐读师:默读:思考一下每组词语分别描写柳树的什么?生:生长的恶劣环境。生:柳树的外形、表现出的强盛的生命力。生:柳树品质精神师:下面我们深入学习课文,探究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的神奇所在。三、深入学习课文1、出示第一、二自然段。齐读一二段,学生自己默读。(1)师:你读出了什么?生: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树生:一株神奇的柳树生:一株生长在平原,一株生长在青海高原师:再读句子,体会“望而生畏、伫立”的意思生:望而生畏:看见了害怕生:伫立:长久站立2、师:生长环境不同,一株在水边,一株在青海高原。一株平常,一株神奇。这株长在青海高原的柳树这样的神奇,令作者望而生畏。作者为什么会对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望而生畏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3-7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具体描写青海高原上这株柳的神奇所在?学生研读后回答,教师板书:恶劣环境 强盛生命力 艰难生存A、恶劣环境师:下面我们先来研读恶劣环境部分,指名朗读三四段,学生思考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阅读:(1)、抓重点词理解内容 (2)、做好阅读批注交流学习结果。师: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环境的恶劣?学生读词句,谈感受。生:“广袤无垠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 深邃的蓝天 悲壮苍凉”让学生读这几个词,这几个词让我们感受到青海高原的恶劣环境师:假如去掉这几个词,你再读读,还能体会出原来的感情吗?学生对比读文,深刻体会抓重点词语可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师:听同学们读这些词语,我不由得想起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教师吟诵古诗,引出学生对古典边塞诗词的背诵。指名背诵自己想到的边塞古诗词。师:假如你在这样的广袤无垠、寸草不生的青海高原上突然看到一高大的旺盛的柳树,你会有怎样的反应?指名说说。师:你的感觉是惊讶的,那么作者有什么表现,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赛读,读出自己的惊讶。师:同学们在自己研读时写下了什么感受,自己说说。教师指导朗读描写青海高原环境恶劣的语段。学生自己练读,指名赛读。B、1、同学们,请运用刚才我们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表现“强盛生命力、艰难生存“部分,教师出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1)、抓重点词理解内容 做好阅读批注 (2)、学生自己研读 不能自己弄懂的问题小组合作探究以解疑难2、学生研读,教师巡视指导3、师生共同汇报学习结果(1)“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学生演示两合抱粗,直观感受柳树的粗壮。学生观察教室面积,一个教室面积大约五十平方米,两个教室那么大的树阴,这株柳树的确是粗壮而高大。 (与实物想联系,感受柳树的生命力旺盛)(2)、“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砺而坚硬;生铁铁锭”“铁锭的颜色”高原气候造成的,却氧、高寒的杰作。与平原柳树的树干比较: 硬柔(3)、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嫩绿,草绿,鲜绿这是我们常见的。但这株柳树却绿得那么苍郁,那么深沉。师:柳树是这样的高大粗壮,所以课文中说它是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巍巍然,高大的样子。师:在这样高寒缺氧的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有着如此强盛的生命力,你有没有查声敬畏之情?我们该怀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指导朗读,读出对柳树的强盛生命力的赞叹!。C、艰难生存(1)、你从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中感受到什么?(2)、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大雪纷飞,在这样的环境中,你脑海中的这株柳正经受着怎样的摧毁?(3)、(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师:这株柳就在经受这样的摧毁,但它害怕了吗?(没有)(教师第一次引读)而是冻死过多少次,又,被劈断了枝干,又。(4)、我仿佛看到它在咬着牙坚持。谁读?(5)、它在熬、在挺,谁再读。(6)、它这是在和死神较劲呢?齐读。(7)、这株柳经受这样的摧毁,仅仅是难得了一次吗?你从哪儿读出?(指导读好三个多少)(8)、这三个“多少”写出了这株柳经受的摧毁是多么的多和频繁。但柳树畏怯了吗?(没有)(第二次次引读)而是冻死过多少次,又。被劈断了枝干,又。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的摧毁,却能够一次又一次。师:用了几个“又”。(9)、这四个“又”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株柳是多么执着,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也许很多时候,它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觉得自己快撑立不下去的时候,它会怎么鼓励自己?10)、正因为它有这样活下去,撑下去的信念,所以(第三次引读)11)、现在,你觉得,它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请写在黑板上。12)、指黑板上学生的板书,教师引读。这是一株 、 、 、的柳树。13)它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所以说,(齐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4、品柳树精神。师: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生:顽强的毅力和韧劲生:敢于同坎坷命运抗争。5、由物及人师:站在青海高原这株柳树前,我不由得想起一个人,他就是司马迁,司马迁在蒙冤入狱之后依然能发愤图强,写出著名的史记,同学们,你从柳树身上具有的不畏惧生存环境的恶劣,敢于同命运抗争的坚强毅力和韧劲的精神,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张海迪生:我想到霍金,他就像青海高原这株柳一样,虽然身有残疾,但是却不屈不挠,终于完成了著名的时间简史。生:海轮凯乐 借歌颂物具有的精神品质来歌颂我们身边的人,就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四、课堂小结。青海高原柳树的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只要我们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着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一定会像青海高原这株柳一样,造成一方壮丽的风景。板书: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借物喻人 环境恶劣 神 奇 强盛生命力 顽强毅力、韧劲 艰难生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