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156659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更好地把握教材,了解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一、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按单元形式整体设计和编写,采用“教案式”编排体系。全书共6单元,2个复习单元。每单元分“ABC”三个部分。教师可自由地选择并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一)、本册教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2、能听说、认读(包括动物、食品、数字、同学、家庭成员、数字等6个话题)的单词,并能简单的运用;3、能听、做、演游戏;4、能听、做TPR活动;5、能学会书中的小制作;6、能唱书本里的英文歌曲;7、能听、说、唱书中的歌谣;8、能完成8个形成性评价活动;9、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10、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二)教学重、难点:1、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2、活用四会句型;3、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二、教学目标1、强调语言运用本套教材吸收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运用功能的培养。教材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等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2、注重能力培养力求用生动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渗透学习策略目标鼓励学生能动思考,主动做事,自动调整学习方式发掘他们积极求知,努力进取的潜能。3、突出兴趣激发从内容、形式、方法、插图及装祯设计等方面都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选择话题充分考虑小学生的需求。4、重视双向交流选编了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识。5、融合学科内容十分重视在学习内容上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兼容并蓄,精选学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兴趣的,最易学会的,最有普及价值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知识内容,融如语言材料之中。6、重视灵活扩展运用有效的编排形式,使教师充分发挥特长,使学生能够各得其所。7、实现整体设计运用整体系统的合理编排力求达到各阶段的教学内容与目标自然衔接,以确保各阶段的顺利过渡。三、学生分析三( 一)班共有学生 32名,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对英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日常对话用语和一定量的词汇。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有一定的困难,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本学期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教学方法与措施1、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形成学习对话的良好氛围。 通过复习与新授对话内容有联系的已学过的对话,为新对话教学作好辅垫,并可以以此导入新对话教学。从而达到以旧引新,更好地为新授打好基础。对话的方式可以有:教师与全班对话(个别学生也可),或是让学生问候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对话。2、以学生为中心,设置场景,表演对话。 在教学对话前为学生设计场景,营造氛围,诱发学生的语言动机。让学生发言,教师稍稍加以引导,将他们的句子串联成对话。请学生跟读。然后操练几遍,便可让学生在设置的场景里进行表演,充分利用道具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而下面的学生当“观众”并打分,并请打分的同学说说为什么打这个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更能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怎么说?对不对?应带怎样的表情?怎样演会更好?学生无论是表演的还是看表演的,都会在打分时找到他们需要的答案。 3、通过娱乐、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小学生中,就是在高年级的学生还是非常爱玩。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对话教学中,设计各类竞赛、游戏。让学生在比中学,猜中学,玩中学,唱、跳中学。如:藏卡片、快看快说、快听快指等。印象会特别深。4、注重在教学中,运用手势。 把一些单词、短语、甚至是句子与手势或是肢体语言相结合,让学生全身活动,手脑并用,即加深了记忆,又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 第五周 Unit 1 - Unit 2 第六周 - 第八周 Unit 3 - Recycle 1 第九周 - 第十一周 Recycle 1 - Unit 4第十二周- 第十四周 Unit 4 - unit 5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Unit 6 - Recycle 2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复习考试 、3、3年上期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双板桥完小 罗丽红 为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通过对本册教材深入研究和分析,结合学校计划精神和学生的实际,特制定本学期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总体目标: 从学生身边环境熟悉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生活中有特色的环境,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绘画表现技能,学会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设计、想象、创造的能力。 要求:实际是基础,想象是延伸,教师要用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来引导和影响学生,培养文明、朴素的观念,让学生沿着一个健康、文明的审美轨道创新、开拓,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四大领域:造型表现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欣赏评述领域,综合探索领域。四类中仍以“造型表现领域”为主要教学内容,约占总教学量的三分之二。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培养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 为适应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造型表现课:通过画、剪、撕、贴等方式, 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 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 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四、教学措施: 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 推行发展性评价,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探究, 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 在玩中学, 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方面: 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1、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2、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大胆创造,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3、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4、灵活改进示范过程的传授方式,活跃课堂气氛。5、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并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6、拓展教学思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其次、学生方面: 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五、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能力:作为一名兼职美术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对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多研究新的美术动向,阅读和学习美术教学的有关资料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大胆尝试,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本学期的教改课题确定为“美术创新教育的试验与研究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教育对象面向全体学生,旨在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运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获得感知、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技术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303年上期二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双板桥完小 罗丽红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同学20人,女同学17人。大部分同学有责任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只是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二、教材分析二年级下册共编成8个主题单元,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充分考虑到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并开展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作为全新的教材,此书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的基本理念: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2、以审美为中心;3、以文化为主线;4、加强实践与创造。三、教学目的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5、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6、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四、教学措施1、把每个学生的发展摆在第一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唱、多听、多动、多想、多说,在音乐实践中获得学习音乐的愉悦和能力。 2、要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他们在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享受成功,不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 4、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音乐教学,发挥音乐教师各自特长,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努力实践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理念。5、总结每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在下一节课中增加练习,对学生感兴趣的、能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总结出来,加以提倡发扬。6、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反思,想相应的对策,可以向其他老师请教并交流。五、教学进度和活动安排周 次 唱 歌 听 赏 课时第1周 天天好心情 快乐小舞区 1课时第2周 绿色的祖国 小树小树快长高 2课时第3周 阿里里 阿细跳月 2课时第4周 布谷 春天来了 2课时第5周 小企鹅 南极点播传北京 2课时第6周 大鹿 2课时第7周 叮叮咚 布娃娃弹琴 2课时第8周 我给太阳打电话 种太阳 2课时第9周 六一的歌 阿里阿西 2课时第10周 咏鹅 静夜思 2课时第11周 五一放假第12周 箫 2课时第13周 夏 晚风 2课时第14周 在暑假里 2课时第15周 城堡音乐活动 2课时第16周 幸福拍手歌 2课时第17周 复 习第18周 考 试 0303年上期二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双板桥完小 罗丽红一、教材分析: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三年级下册总共9课,分别是春天的歌、我们的朋友、童趣、音乐会、牧童之歌、爱祖国、老师的歌、爱和平、家乡美。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易听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二、教学目标: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5、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6、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三、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4.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四、教学措施:1、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认真写好教案。2、 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35-40分钟要效率。3、 充分作好课前准备,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认真上课,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5、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6、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7、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8、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9、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10、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11、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12、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14、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学习音乐。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五、教学安排:周次内 容教 时课 时21、课堂常规1.聆听春2.聆听春到沂河121.表演嘀哩嘀哩131.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121.表演花喜鹊和小乌鸦141.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2.表演顽皮的杜鹃121.聆听赛马15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121.聆听猜调2.表演木偶的步态舞161.表演摇船调121.聆听游击队歌2.聆听苗岭的早晨171.聆听匈牙利舞曲2.聆听那不勒斯舞曲121.表演我是小音乐家182.表演嘹亮歌声121.聆听孤独的牧羊人2.表演剪羊毛191.聆听牧童短笛121.表演小小羊儿要回家1101.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2.聆听红旗颂3.聆听救国军歌121.表演一个妈妈的女儿1111.表演只怕不抵抗121.聆听我爱米兰2.表演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1121.表演甜甜的秘密121.聆听飞来的花瓣1131.聆听小小白歌2.表演每人伸出一只手121.聆听欢乐颂2.表演友谊花开万里香1141.表演山里的孩子心爱山121.聆听洞庭鱼米乡2.聆听乡下的阳光3.聆听黄土高坡1151.表演全都认识我22复习1-2课16复习3-6课2217复习7-9课2218期末考试22 0303年上期一年级思品教学计划双板桥完小 罗丽红一、教材分析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特征,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有关规定编写,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本册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以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本册教材编排着四个单元:我爱我家;我的生活好习惯;爱心行动;火热的夏天。分16课主题活动。这四个主题活动以家庭生活为核心,以情感为线索,逐层展开,逐步深入,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负责.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爱,体验爱,表达爱,从而升华对家庭的情感。二、教学目标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父母,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使学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父母的表现,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仅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7、通过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安排和选择,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三、本册内容的重、难点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2、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四、学情学生状况本班学生全部来自农村,活泼好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但学习欠勤奋。出于大多数同学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的,因此个别学生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五、教学措施、方法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及早适应学校生活。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合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要注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学生的认识。3、重视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5、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6、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六、后进生转化措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平常的行为进行适时教育。更多的采取谈心式教育,以引导为主。七、优秀生辅导措施通过表扬鼓励使得优秀生更能进行自我监督。.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