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对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情况的介绍和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关心政治的素质,认识到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关.通过对当今世界动荡局势的介绍和分析,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珍惜现在的幸福、安定的生活的观念。2、通过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介绍和讨论,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应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通过世界多级化趋势下,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的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3、基本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情况及其原因和影响。了解两极世界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变化趋势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多级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及其影响。【教学步骤】1. 课前布置预习课本知识,通过搜集有关资料,思考下列问题: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什么变质?我们应汲取什么教训?当今世界有哪些地区危机?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怎样? 2. 结合视频、图片、文字资料以及课本知识,研讨思考题。 3小结,布置课后习作。【教学方法】教:引导研讨法、谈话法、讲解法、观看资料片、展示图片和有关文字资料。学:自主学习与分组合作探究。【作业设计】1、结合课本基础知识,设计选择题和简答题,巩固基础知识。2以世界多级化趋势的中国为题,写一篇论文。内容包括:世界多级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对中国带来哪些影响?中国应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剧变,学生可能会出现不正确的观点,老师要加以引导,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正确观点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恐怖主义要加以全面的介绍,防止学生对此有不正确的认识。学生对中国在多级化趋势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问题的讨论,可能不会很深刻和全面,老师要加以引导。【建议讨论的问题】如何看待战争?如何看待恐怖主义?世界多级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对中国带来哪些影响?中国应如何应对?【案例描述】 这节课的内容既涉及到一些比较现实敏感的问题,又要求有比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在上课之前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希望能给学生更多的比较直观的、有说服力的第一手材料,而不是纯粹的说教和机械的结论。 首先,我先说:大家知道,在二战后,曾经建立起了以苏联为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而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余年之久的苏联国旗落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了。苏联的解体,不仅给原苏联各共和国带来了一系列政治上、经济上的冲击,而且对东欧、对整个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将向何方发展?世界形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有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会不对社会主义阵营的那场剧变不关心,它一定会给中国许多启示。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苏联是怎样解体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是怎样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 我这样一说,我发现学生立即就提起了兴趣。 然后,我给学生3分钟阅读一下课文,了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我对课文做了一些处理,总结说: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开始了全面改革。前两年主要是经济改革,但没有取得成效;1987年开始进行政治改革。戈尔巴乔夫在其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强调“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最充分地展现我们制度的人道主义性质”,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这次改革导致苏共的分裂和苏共法定领导地位的丧失。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从1989年开始,大多数国家纷纷实行多党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很短的时间内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下面请大家通过图片了解一下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剧变。我发现学生反应各不相同,我就说:大家看到了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剧变的情况各不相同,请大家结合苏联的改革、自身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及世界局势的变化各个方面,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有哪些?在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学生思维能力还需要提高,有的只注意东欧自身的原因,想不到外部的原因,有的只想到政治的原因,想不到经济的原因,我都给以了引导。我觉得课堂讨论问题,一方面是掌握和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讨论问题,提高历史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思路。这样,才能达到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的目的。最后,我总结到:原因有这么几点:1、苏联特殊背景下所形成的模式对他们的影响。2、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群众的不满情绪。3、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4、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5、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等等。然后,我又让学生再看课文,了解苏联解体的过程。在学生看完书之后,我总结了课本知识: 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修改宪法,取消苏共法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总统。紧接着立陶宛宣布独立,之后,又有10个共和国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8月公布的新联盟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这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动认可和苏联瓦解的开始。条约20日签署,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软禁了戈尔巴乔夫,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就是“八一九事件”。 “八一九事件”是苏联高级领导人发动的试图阻止苏联解体的政变,但是,事与愿违,这次事件却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叶立钦掌握了政权。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要求取消苏联。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国家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联体首脑会议。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职务,当晚克里姆林宫降下了苏联国旗。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到此,学生基本上了解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相关知识,我觉得学生可以进行课堂讨论了,我就提出了下列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我还是从思路上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在总结中让学生清楚老师的思路。内部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离开这一点,历史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学生也就对历史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对于老师来说,要能够把历史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讲解,积极引导学生用历史知识去理解和分析现实问题,决不能有意地回避现实,那怕是敏感的历史或现实问题。当然,这需要老师对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充分的准备,也需要老师具备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思辩能力,老师应该具有在课堂上迎接挑战的勇气和自信。于是,我提出了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从中我们应吸取哪些教训? 如何正确看待这一事件?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我都用理论和事实加以引导和纠正。教训: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是社会稳定的前期,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共产党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地位。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走出一条有本国特色的、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过时。苏联社会主义建成后,用19年的时间,还是在帝国主义的包围、干涉下,就使一个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俄国,变成了一个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位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切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生产力的极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制度也要进行不断的更新。我们现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能使中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我的分析,大部分的学生能够端正思想,起到了培养正确世界观的作用。并且,我提出在课下继续讨论,我有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由于第一目用了较长的时间,我对第二目的内容重点进行了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动荡的局势,感受战争带来的灾难和对人类发展的危害。对两极格局的瓦解的原因及其影响,只做了一般的总结。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特点: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和平与动荡局面并存。 原因:多极化的加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联系,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所以和平是主流。但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国际力量对比失去均衡,使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加上恐怖主义危害世界,所以世界并不太平。之后,我提问: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上都出现了哪些地区危机?学生课前都做过一些资料搜集,他们提出有“中东危机”、“海湾危机”、“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波黑危机”以及“9.11事件”等等。我都用大量的图片加以展示,我并不是有意渲染战争气氛,而是为下面的讨论铺垫。于是,我提出了大家讨论的问题:如何看待战争?学生的观点大概有以下几点:战争是“残酷的”、“野蛮的”、“落后的”、“愚蠢的”、“是手段最直接的”、“是最有效的”、 “是必须的”、“是瞬间可以毁灭一切的”、“是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是会严重破坏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 “是为了获取利益的”、 “是政治家为了自己的野心而发动的”、“是人无法交流而产生的”、“是矛盾激化的结果”等等。讨论的结果令我非常满意,我也给以学生及时的鼓励,我说:你们分析的非常全面和深刻,由于你们出色的表现,使我原来准备的课件显得是那么的浅薄,我都不好意思打出我的课件,使我的认识也得到了提高,我会为有你们这样出色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同时,我也感到了上课的压力,促使我以后更加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之后我总结到:战争是矛盾产生而又没能沟通导致激化的结果,是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而争取利益的、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非常剧烈的人类活动,是最原始的解决矛盾的手段。它可以瞬间毁灭一切美好的东西,使人们所有的愿望和理想化为乌有。每当战争来临的时候,都是对人类智慧和成熟的考验,而每次战争的爆发,都是对人类莫大的嘲笑和讽刺。原始时代,人们解决矛盾的唯一手段都是战争,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学会了依靠交流解决矛盾。我相信,在若干年之后,当人类的文明高度发达的时候,那一时代的人,一定会嘲笑我们这一充满战争的时代,一定会嘲笑我们这一时代所充满的战争,他们会为我们的愚蠢而感到不可理解。处在战争环境中的人们把和平看作奢侈品,我们生活在和平中的人,更应该珍惜和平的环境,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维护和平。当然,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解决,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我说这段话的时候,我显得非常激动,我的话也感染了学生,学生也感染了我,在课下备课时,我不可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话,只有在课堂相互感染的氛围中,老师的激情才能被激发出来。所以,课堂是老师和学生相互影响、情感交流的场所。我希望通过讨论,使学生对战争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珍惜生活的思想观念。当我课件打出“9.11事件”和本.拉登的图片时,课堂上出现了一片骚动,甚至有的学生把拉登看作偶像,我觉得有必要对恐怖主义进行讨论。于是,我提出问题:怎样看待恐怖主义?通过讨论,时学生认识到:恐怖主义是针对平民的暴力袭击,是一种反人类的活动,严重影响了世界和平。它不分对象,没有地域的概念,没有开始的时间,更没有结束的时间。当然,强权政治也是其发展的客观原因。世界人民应该共同反对恐怖主义。第三目“多级化趋势加强”,课堂还有12分钟,比我计划的时间超了三分钟,我决定让学生看书,自己总结下列问题,不再讨论。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和影响?格局特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 原因:苏联解体后,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学生很快就比较完整地完成了,用剩余的时间我提出了最后的讨论问题:苏联解体,世界多级化趋势的加强,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应该怎样应对?大家讨论得十分热烈,我总结到:影响: 中国可以填补前苏联留下的政治空白,发展自己的政治势力。意识形态的对抗相对减弱。有利于中国利用各种政治势力的矛盾。有利于中国吸取苏联的教训。中国也得到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其它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加深。意识形态的对抗继续存在。应对: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总之,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一定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也提高了学生应用历史知识分析和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习历史的兴趣。最后,我总结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崩溃。两极格局的结束,一方面使“一超多强”格局呈现的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另一方面,世界形势发生新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建立和平、民主、多样化的国际社会的理想还任重道远。【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想在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的能力,重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学生热爱和平,珍惜生活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振兴民族的历史使命感,也提高学生关心政治的公民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