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十三讲 原电池原理及应用(一)学案+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56213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十三讲 原电池原理及应用(一)学案+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十三讲 原电池原理及应用(一)学案+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十三讲 原电池原理及应用(一)学案+课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十三讲 原电池原理及应用(一)学案+课时作业【考试说明】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能写出常见的简单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教学设计】一、原电池1、概念:原电池是将 能转变为 能的装置。2、实质: 3、构成条件:思考与交流:下列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_Fe AgFe H2SO4Fe Cu酒精Fe C NaClCuZnSO4稀H2SO4稀H2SO4A B C D E F例1: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HCl ( aq ) + NaOH ( aq ) = NaCl ( aq ) + H2O ( l ) H 0B、2CH3OH ( l ) +3O2 ( g ) = 2CO2 ( g ) + 4H2O ( l ) H 0C、4Fe (OH)2 ( s ) + 2H2O ( l ) + O2 ( g ) = 4Fe (OH)3( s ) H 0D、2H2 ( g ) + O2 ( g ) = 2H2O ( l ) H 0例2:某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Fe = 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组成是( )A、正极为铜,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B、正极为碳,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C、正极为铁,负极为锌,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D、正极为银,负极为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二、原电池工作原理1、分析Zn-Cu原电池,回答下列问题:在ZnSO4溶液中,锌片失去电子而逐渐 ,形成 进入溶液,电子经导线流向 ,溶液中的 得电子被还原成 。这一变化可以表示如下:锌片: 铜片: 思考与交流:电池装置中盐桥的作用是什么?2、原电池中电荷的移动方向外电路: 内电路: 3、电极的判断(1)根据电极材料: (2)根据电极反应:(3)根据电子流动方向或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 (4)根据反应现象:例3:将两个铂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即构成CH4燃料电池。已知通入CH4的一极,其电极反应式是:CH410OH8e=CO32-7H2O;通入O2的另一极,其电极反应是:O22H2O4e=4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 B.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燃料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D.该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补充KOH感悟高考:1、(09福建理综)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加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4、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例4:银器皿日久表面逐渐变黑色,这是由于生成硫化银,有人设计用原电池原理可除去硫化银。其处理方法是:将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注入一铝制容器中,再将变黑的银器放在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黑色会褪去而银不会损失。试回答:在此原电池反应中,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正极发生的反应为 ,反应过程中产生臭鸡蛋气味,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感悟高考:2. (09广东化学14)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感悟高考:3.(xx年高考海南化学卷)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2Ag(aq)Cu(s) = 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盐桥XYACuSO4溶液电流计(1)电极X的材料是_;电解质溶液Y是_;(2)银电极为电池的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电极流向_电极。【教学反思】第三十三讲 原电池原理及应用(一)(课时作业)1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A原电池中电解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B有两根导线将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连接C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生成物为电子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电子转移2实验室用锌片、铜片和AgNO3溶液组成了原电池,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A2H+ + 2e-=H2 BZn -2e-=Zn2+ C2H2O + O2 + 4e-=4OH- DAg+ + e-=Ag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形成原电池后,原电池中的阳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4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 + Cu2+= Zn2+ + Cu,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ACuZnZnCl2BCuZnCuCl2CZnCuZnCl2DZnCuCuCl25关于右图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是负极,铝片上析出无色气体。 B.石墨是阳极,石墨棒上析出黄绿色气体C.溶液中两电极间产生白色沉淀。D.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最后沉淀溶解。6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在这种电池中:铝合金是阳极 铝合金是负极 海水是电解液 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 B CD7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C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D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8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电池负极反应为 A. B.C. D.9以Li2CO3和Na2CO3熔融物为电解质,一极通入CO,另一极通入CO2和O2,组成燃料电池。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B负极反应为:CO4OH2eCO322H2OC正极反应为:O24e2O2 D负极反应为:COCO322e2CO210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e + OH- = NiOOH + 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12345678910班级 姓名 学号 11、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 = 4LiCl +S +SO2。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 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12、(xx年高考天津卷10)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主要形式是 ,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 (用a、b 表示)。(2)负极反应式为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 。(4)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2Li+H2=2LiH LiH+H2O=LiOH+H2反应中的还原剂是,反应中的氧化剂是。已知LiH固体密度为082g/cm3。用锂吸收224L(标准状况)H2,生成的LiH体积与被吸收的H2体积比为。由生成的LiH与H2O作用放出的H2用作电池燃料,若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