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框题过关检测 体味文化.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55681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框题过关检测 体味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框题过关检测 体味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框题过关检测 体味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框题过关检测 体味文化一、选择题12017年12月12日,知名语文刊物咬文嚼字杂志发布2017年度十大流行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共享”“有温度”“流量”“可能假”“油腻”“尬”“怼”“打call”入选。这些词语代表了一定的民意和情趣,反映时代特色、记录社会形态,表达人们对社会的感受和生活的态度。这表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B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于一定的文化C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D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解析:选A“这些词语代表了一定的民意和情趣,反映时代特色、记录社会形态,表达人们对社会的感受和生活的态度”。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A项符合题意;经济、政治决定文化,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社会实践决定文化,但文化发展与社会实践不一定同步,D项错误。22017年12月13日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纪念南京大屠杀80周年。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出席,南京全城默哀。举行国家公祭日活动说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促进民族和国家发展ABC D解析:选B举行国家公祭日活动是为了铭记历史,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前行力量,说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反映出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正确且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错误。3一卷书香,一杯茶香,茶和书安静地交汇,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图画,给人以从容淡定之感。这说明人的文化素养()A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流露,是纯自然的东西B要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来培养C是由人的价值观念决定的D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方式解析:选B品茗读书,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人们可以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B项正确;文化不是纯自然的东西,而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A项错误;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能对文化起决定作用,C、D两项错误。4忧国忧民、兼济天下、志存高远这些中国传统文人崇高博大的文化精神是通过具体的人格与行为来体现的,而优秀的人格和社会行为,也在不断丰富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这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文化通过社会行为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优秀文化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A BC D解析:选A“这些中国传统文人崇高博大的文化精神是通过具体的人格与行为来体现的”,表明通过社会行为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正确且符合题意;“而优秀的人格和社会行为,也在不断丰富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文化,正确且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错误。5书信是有情物,每一封书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在手写书信传统逐渐逝去的今天,见字如面电视栏目,用书信打开历史,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汲取精神养料。从这一现象中可以体味到()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书信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应该与时俱进地发展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根基,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C D解析:选B通过书信带领人们重温记忆,汲取精神养料,这说明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正确;书信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文化传播的途径,错误;通过电视节目来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记忆,咀嚼书信中的故事,这说明文化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更取决于其传播的广度,正确;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并不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错误。62018年4月22日,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公布获奖名单,中国影片红海行动获得最佳视觉效果奖。电影在使广大影迷获得精神上的洗礼与享受的同时也展示了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宣传了真善美及勇敢拼搏的精神追求。这体现了()文化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人们创造文化同时也享用文化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A BC D解析:选B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真善美及勇敢拼搏的精神追求通过电影红海行动体现出来,这体现了文化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以经济、政治为基础,不选;人们制作了电影红海行动并从该电影中获取精神滋养,这体现了人们创造文化同时也享用文化,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不选。 二、非选择题7社会实践是文学的唯一源泉,作家从事文学创作,首先必须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从对生活的审美感受出发。他们的生活积累越深厚,就越能培育出丰硕的果实。作品也才能更加鼓舞人心,支撑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简要说明文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的社会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据此审读材料找出其对应的有效信息,然后结合材料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和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两个层面,论述文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答案: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作家从事文学创作,必须投身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优秀文学作品是人们团结奋斗的精神食粮,能够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促使一个民族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