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热点聚焦.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53520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热点聚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热点聚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热点聚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三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背景材料考点对接实施精准扶贫,实现共享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利益和幸福出发,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并要求: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实践证明,精准扶贫是我国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重要举措。五年来,我国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这一可喜成绩更坚定了我们全面消除贫困的信心!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再次把精准扶贫提高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开启了脱贫攻坚的新征程。这次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确保全面小康社会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坚决不留“锅底”。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亲自挂帅,走遍了所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内50多次考察有30多次涉及扶贫,并对扶贫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创新演练1为实现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深入开展脱贫攻坚,M市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果。由此可见()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国民经济运行财政资金是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的关键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ABCD解析: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对扶贫进行宏观调控,不是调控国民经济,不符合题意;财政资金是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关键,说法错误;M市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表明财政能缩小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2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中多次提出,让人民在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下列措施中能直接体现“获得感”的有()协调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扩大就业让劳动者更加有尊严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A B C D解析:让人民在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就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让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维护,符合题意。与材料不符合。答案:B3M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5.45%,2015年,县政府立足当地实际,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发挥旅游资源富集优势,探索“旅游民俗文化”的特色产业发展机制,让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变为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该县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引导部分农民把土地流转给专业化农业公司,每亩地每年可以获得800元流转金,土地租金每3年递增50元。农民还可以到公司上班,每天获得80元劳务收入。2016年创新“互联网”扶贫思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特色产业“上网触电”。2017年底该贫困县成功摘帽。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县精准扶贫措施的合理性。解析:首先,分析材料,找出该县实施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然后与教材相关知识对接。结合材料,从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发展特色产业、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拓宽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等角度分析。答案:(1)政府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规划了产业布局。(2)发展特色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3)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扩大了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4)创新扶贫思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宽了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