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51781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I)一、单选题(12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8分)1.1.秦始皇一生的作为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对秦始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完成了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B.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C. 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D. 南征北战,开疆拓土,进一步拓展了华夏中国的疆域【答案】A【解析】【详解】秦始皇在位时,完成了国家统一。但是,秦朝的赋税、徭役繁重,刑法严酷,仅传位两世即走向灭亡,没有实现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故A项说法错误。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故B项说法正确。秦始皇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如颁行秦律,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等,这些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全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作用。故C项说法正确。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边境的安全,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建了万里长城,还南伐百越,统一东南和岭南地区,进一步拓展了华夏中国的疆域。故D项说法正确。2. “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 )A. 宰相有职无权B. 皇权至高无上C. 三省六部制不成熟D. 尚书省地位下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唐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可知,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经做过尚书令,故唐太宗即位后“尚书令”一职无人敢当,导致“常虚悬其缺”,体现了对皇权的“避讳”,说明皇权至高无上,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所以应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唐代的政治制度特点3. 1683年康熙帝命令清军进入台湾,对这件事最确切的的评价是 ( )A. 抵抗外来势力的入侵。B.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C. 扑灭反清武装D. 消灭明朝残余军事力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评价清军收复台湾这件事,1682年,康熙帝决定收复台湾,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进攻台湾。第二年,郑克塽投降,清政府随即设台湾府,下辖三县,隶属福建省。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至此,在清初割据了42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维护了全国领土的完整,而C和D都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进行的评价,A项不对,郑克塽不是外来势力,这是中华民族内部的分裂,所以此题答案为B。考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评价清军收复台湾要分清外国势力和中华民族内部事件,同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角度分析评价。4.4.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 重视道德的意义B. 肯定人的价值C. 强调知识的作用D. 推崇君主权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德治,苏格拉底是主张知德合一,A项是两者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孔子是对鬼神敬而远之,是有为思想,苏格拉底的思想是人文精神的体现,B项是共同点,不符合题意;孔子与苏格拉底都重视教育与知识,C项也是两者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苏格拉底是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环境下,故推崇君主的权威不符合苏格拉底,D项不同点,符合题意。所以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主张5. 柏拉图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这反映了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 )A. 理性主义 B. 个人主义C. 怀疑主义 D. 人文主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人文主义,即以人为核心,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和人的感觉是衡量世界万物好坏的主要标志,答案选D,A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 B C两项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其本质。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6. 下列关于御医之家的出身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 使其有机会出入王宫,接触广泛的文化知识B. 为其一生中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物质基础C. 使其具有良好的古代生物学、生理学素养D. 为其将来的从政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一位颇受人敬重的御医(也算是一位科学家),这使他经常有机会出入于马其顿王宫,接触到了广泛的文化知识,作为医学家后代,他从小就具有良好的古代生物学、生理学素养,这种出身和素养为他一生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是博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师,但他没有真正从政,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为D。考点: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亚里士多德早期成长经历和这些经历对其后来的影响,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7.7.1628年,克伦威尔如愿以偿,成了一名议员,并从一开始就坚决违抗国王的旨意,在英国议会中因为税收权问题和査理一世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该斗争的实质是A. 议会和国王的权力之争B.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斗争C. 维护英国传统体制之争D. 议会与国王的经济利益之争【答案】B【解析】【详解】AD只是表面现象,排除。根据所学可知,斗争实质就是议会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旧的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的斗争,故B项正确。克伦威尔不可能维护英国传统体制,故C项错误。8.8.美国国会1791年12月15日批准了宪法第十条修正案:“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分别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该修正案主要意图是扩大地方和人民权力限制联邦政府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确立宪法至上原则A. B. C. D. 【答案】C【解析】修正案是说:合众国以外的权力,除了被禁止的,各州都可以行使,这就扩大了地方和人民权力的权力。而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是对立的,所以也同时限制了联邦政府权力。因此正确,故选C。美国实行的是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则,各自依据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力,并未说明是否有超越宪法的权力,排除,故排除ABD。 点睛: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在各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和两党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这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争衡的理念。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9.9.拿破仑帝国与反法同盟间的战争最终以拿破仑帝国的失败而宣告结束。这一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A. 在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战胜封建主义的力量B.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失去人民的支持C.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区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D. 这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落后的法国的胜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实际上是要求选择拿破仑帝国与反法联盟的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帝国性质而言,它是法国大革命后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而反法联盟是欧洲封建君主组织的集团,就其矛盾的本质而言,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而B不符合史实,因为帝国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英国不等同于反法联盟,D项错误,C项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本质问题,此题答案为A。考点:一代雄狮拿破仑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深入历史现象的本质,从国家性质的角度分析问题。10.10.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孙中山认为这种现象是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A. 中国自古即以天朝上国自居,人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B. 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C. 满清专制剥夺人民政治自由,人民无从辨识国家问题D. 列强对中国采取挑拨与分化,使人民彼此猜忌与互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可以看出原因是专制统治导致人民无从辨识国家问题,故答案为C项。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是统治者,排除A项;B项是对题干内容的概括,没有说出原因,排除;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11.11.甘地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基于这种认识,甘地A. 组织了“食盐进军”B. 提出“回到纺车去”C. 提出印度自治的目D. 号召民众进行绝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甘地认为印度的经济违背了自给自足的原则,要求抵制外国商品。为此,甘地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提出“回到纺车去”的主张。故选B。考点: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点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同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12. 独立后的土耳其,在凯末尔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下,社会生活不断向世俗化和现代化迈进,尤为典型的是A. 颁布了土耳其第一部宪法 B. 工商业得到了发展C. 实现了教育与宗教分离 D. 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紧扣社会生活方面分析,只有D符合题意,A符合法制方面, B符合经济方面,C符合教育方面,都与题干无关。考点:凯末尔点评:凯末尔改革主要内容包括: 1,改革国家体制。1922年11月大国民议会宣布废除素丹制。1923年10月宣告土耳其为共和国。1924年3月废除哈里发制。凯末尔当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被称为“土耳其之父”600年之久的 奥斯曼帝国寿终正寝。1928年,土耳其从宪法中删除了“为土耳其国教”的条文。2,改革法制。废除了法规,并且以欧洲国家法律为蓝本,制定了民法,刑法,商法三大法典。3,改革经济。以国家主义为改革的指导思想,鼓励发展民族经济,建立国营企业,保护关税,控制外汇和外国投资。学习苏联,从1933年起执行经济的五年计划,这奠定了土耳其现代化军基础。4,改革文化教育。建立世俗学校,规定学校必须加强非宗教的现代化教育和民族意识教育,必须向受教育者传授西方科学技术文化和思维方式。1928年,进行了文字改革,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5,改革社会生活习俗。废除一夫多妻制和的各种陋规,提倡男女同样,妇女不戴面纱,抛弃封建时代装束,采用西装礼貌。二、材料题13.13.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至少3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至少3条, 【答案】(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2)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皇帝鼓励官员议政.士大夫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想情况即可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包拯14.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74年4月华盛顿说:“我想我可以宣布一个事实,单独或集体地争取独立,这并不是这个大陆上的哪个政府或任何人的愿望或兴趣所在。”材料二1776年华盛顿又说:“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通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我们采取这一必然会促使我们幸福的步骤,是完全应该的。”材料三(按:美国独立战争后,农民的债务增加。终于导致了1786年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在起义被镇压后。)华盛顿说:天呀,人的行为为什么竟然这样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前些日子为了建立我们今天的制度,为了建立我们自己选择和创立的制度,我们还在流血牺牲,可是现在我们又拔出刀来,想要推翻这些制度,这件事真难以解释如无道理,就要马上运用政府的力量,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世界近代政治思想史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华盛顿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材料三中,华盛顿难以解释的历史现象的实质是什么?(3)华盛顿对“以前共同奋斗,而今又反对”的这种制度认识上的缺陷在哪里?这两场斗争其实分别是什么性质的矛盾?【答案】(1)由主张不独立到主张脱离英国独立。(2)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反对人民革命运动。(3)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华盛顿没有认清人民斗争的实质是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殖民统治,而独立后的农民起义则是反对北美资产阶级的统治。【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的“单独或集体地争取独立,这并不是这个大陆上的哪个政府或任何人的愿望或兴趣所在。”和材料二中的“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通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分析回答。(2)分析材料三可知,华盛顿“难以理解的现象”是指谢司领导农民起义“想要推翻这些制度”,根据华盛顿的阶级立场分析即可。(3)第一小问,由材料三中“农民的债务增加,终于导致了1786年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并结合所学,可从农民起义与独立战争目标的不同上分析缺陷;第二小问可从二者的斗争对象上的不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