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考点探究练习北师大版必修3 .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49997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考点探究练习北师大版必修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考点探究练习北师大版必修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考点探究练习北师大版必修3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3讲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这一观点属于()A儒家B墨家C法家 D道家解析:材料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仁政主张,选择A项符合题意。答案:A2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解析:结合儒学主张,可知儒家思想也能起到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故A项错误;主张国家统一是法家的思想,但从材料中“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可知诸侯国采取法家思想是为了变法图强,没有体现要求国家统一的内容,故B项错误;结合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兴起,诸侯争霸的政治军事形势,可知法家的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实现统一等主张更适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是导致题干变化的原因,故C项正确;建立和谐社会是儒家的主张,不是导致官方采取法家思想的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C3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解析:由材料中信息可知,该题干反映的是为人处世的宗旨。A项是墨家思想;B、C、D三项都是儒家思想,但C项是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思想,D项是宋明理学的思想主张,不属于为人处世方面;故B项正确。答案:B4古人有云:治国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该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A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B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C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D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解析:题干材料中“治大国如烹小鲜”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不能过多搅动,多搅则易烂,即治大国当无为而治,该思想观点由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故B项正确。答案:B5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以上言论表明荀子()A全面解释传统儒家礼治思想B继承发展传统儒家礼治思想C已经形成君主专制的思想D背离传统儒家礼治思想解析:传统儒家注重“礼治”思想,材料中明显是对传统儒学思想进行了改造,故A项错误;材料中“隆礼至法则国有常”的信息说明荀子强调“礼法并用”,继承了传统儒家中“礼”思想,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的思想属于法家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该信息,故C项错误;荀子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继承和发展,不是背离,故D项错误。答案:B6某思想家认为:“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的治国理念是()A无为而治 B礼法并用C礼乐仁政 D严刑峻法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明君懂得这些,所以不培养仁爱之心而加强威严之势。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而材料主张“有为”,故A项错误;儒家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材料只强调“法”的作用,故B项错误;儒家孟子主张礼乐仁政,与材料强调严刑峻法不同,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法家主张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故D项正确。答案:D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解析: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法家学说经过董仲舒改造,故B项错误;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并没有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材料中未体现“民本”思想,故C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故D项正确。答案:D8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A霾是灾难的象征 B君权神授C天人感应 D自然规律解析:根据“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可知他将“天”与“人事”结合,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根据“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可知,这些“灾”和“异”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它们是天对人间的警告,提出这一理论的本意,是借助天对人间帝王起限制,威慑与警示的作用,这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故C项正确。答案:C9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而董仲舒则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一变化说明了()A“天人合一”思想深入人心B儒学发展适应了统治者需要C汉代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D先秦儒学存在重大理论缺陷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孟子认为国君犯错屡劝不听,就应该换掉他;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权的需要,孟子的言论并未体现“天人合一”思想,故A项错误;“君权神授”思想是汉武帝建立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理论依据,故B项正确,C项错误;董仲舒思想是先秦儒家学说的演变,并非表明先秦儒学存在重大理论缺陷,故D项错误。答案:B10在汉代存在的400多年里,宫廷女性参政、议政、临朝之风不绝如缕,是中国历史上女性参与政治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这反映出汉代()A儒家女性观与现实的差距B朝廷鼓励女性参与政权C女性突破了儒家纲常束缚D妇女民权运动开始兴起解析:汉代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强调“三纲五常”,妇女地位低下,而材料反映了宫廷女性可以参政议政,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朝廷的鼓励,故B项错误;宫廷女性不能代表所有女性,故C项错误;女权运动开始兴起是在近代维新变法时期,故D项错误。答案:A11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儒生群体进入政权B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C士人官僚的“规谏”D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及儒生参政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体现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说明皇权受到儒家思想的指导,故B项正确;士人官僚的“规谏”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主旨信息,故C项错误;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答案:B12汉书董仲舒传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这表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A董仲舒极力推动的结果B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儒生孝廉有利政治清明D汉武帝与大臣们都推崇儒学解析:题目问的是主要原因,董仲舒的推动只是主观原因,故A项错误;汉武帝之所以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基于国家统治的需要,故B项正确;儒生孝廉与设问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推崇儒学不能成为罢黜百家的理由,故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16分,共40分)13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后人用祭孔活动对其表达敬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记记载,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旧宅立庙,即今天的孔庙。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孔子生前所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材料二据汉书后汉书的记载,汉代的主要祭孔活动有: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亲自到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汉元帝在位时,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公元29年,光武帝派遣大司空宋宏作为特使到曲阜祭祀孔子。公元59年,汉明帝于太学及全国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材料三据新华网报道,2015年是孔子2566岁诞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山东省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了“2015年全球联合祭孔”活动。曲阜是祭孔的主会场。9月28日8时10分,万仞宫墙城门徐徐打开,浩浩荡荡的祭孔队伍沿孔庙中轴线,徐徐前行,来到大成殿前参加公祭及传统祭祀活动。世界各地的30余家孔庙、文庙和孔子纪念地一起参与祭孔活动,中央电视台以特别节目的形式,用3个小时的宏大篇幅向全球直播。(1)从材料一中可获得许多历史信息。按要求填写下表(每一领域填入一项即可)。(6分)领域信息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文化现象(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历次祭孔活动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如此祭孔的原因。(10分)(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祭孔活动有哪些继承和创新?这对儒学发展有何益处?(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政治现象”,结合材料一中的“鲁哀公下令”说明诸侯强大,孔子代表的士阶层兴起;第二小问“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一中的“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孔子生前所使用的衣、冠、车、琴”来做;第三小问“文化现象”,结合材料一中的“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来答。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结合材料二中的四次祭孔可以得出特点,皇帝亲自祭孔;以孔子后代为奉祀官主持祭孔;皇帝派遣特使专程祭孔;在各级学校祭孔;第二小问“原因”,结合秦汉政治、经济、思想和教育的举措来答。第(3)问第一小问“继承”,结合材料三中的信息可以得出沿袭传统祭孔仪式(或者重视仪式);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地点;以褒奖孔子发扬儒学为目的;第二小问“创新”,结合材料三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世界各地的30余家孔庙、文庙和孔子纪念地一起参与祭孔活动,中央电视台以特别节目的形式”作答;第三小问“益处”,可从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对世界的影响分析。答案:(1)领域信息政治现象诸侯强大(祭孔);孔子代表的士阶层崛起经济现象衣冠车琴的生产;建造房屋文化现象儒学产生;祭祀文化流行;制作使用书册(2)特点:皇帝亲自祭孔;以孔子后代为奉祀官主持祭孔;皇帝派遣特使专程祭孔;在各级学校祭孔。原因:政治上,国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需要精神支柱;思想上,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孔子更受到尊崇;教育上,各级学校的建立,崇尚孔子的教育实践。(3)继承:沿袭传统祭孔仪式(或者重视仪式);以曲阜孔庙为主祭地点;以褒奖孔子发扬儒学为目的。创新:由中国地方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共同主办;世界各地的孔庙、文庙纪念地等的共同参与;中央电视台向全球直播活动实况。益处:有利于儒学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有利于儒学走向世界,开展全球性研究与普及。(其他言之有理者,亦可得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摘编自汉书武帝纪材料三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上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8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解析:第(1)问,“主张”直接提取材料信息概括作答,董仲舒主张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庠序来教化百姓行仁、义、礼等;“主要原因”则要结合当时形势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儒家自身主张和教化的功能等方面分析。第(2)问,“措施”可直接从材料中找出,如设置五经博士、征选儒家学者做官、提倡儒学等;“作用”需结合所学知识从巩固统治、发展教育和儒学地位变化等角度分析回答。第(3)问,要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思考,归纳材料三可得出“巩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等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主要是儒学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答案:(1)主张:办学校;教化人民行仁、义、礼。主要原因:适应统治的需要;儒家重教化的传统;教化本身的功能。(2)措施:设五经博士;起用儒学家参政;兴办学校,大力提倡儒学。作用:有利于巩固统治;初步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教育体系;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3)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封建思想统治(或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更加巩固(或社会影响力更大),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束缚和阻碍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