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说课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47601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说课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说课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说课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说课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教材的主题是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整个单元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一课是它的大背景,后一课是它的延续。 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两极格局下,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通过走向联合的欧洲、迅速崛起的日本、发展中国家的星期以及中国的崛起三方面内容,反映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在教学中,应注意利用学生对时事的关心与熟悉,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能够认识准确和完整把握。 (二)三维目标 A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和中国振兴的基本史实的学习,掌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史实,理解其世界大背景和“多极化”的概念。2.通过西欧、日本、中国的崛起,理解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3.以史为鉴:从日本和西欧的发展经验中,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为民族复兴献计献策。4通过对朝鲜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各大国立场和态度的比较分析,提升学生对史实的归纳处理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解读历史信息能力。B过程与方法1.围绕主题突出欧洲为重点,讲清欧洲一体化的原因、过程、影响,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举一反三完成对日本、第三世界、中国的学习。2.采用课前合作探究,课堂师生讨论相结合,突出对史实的归纳与比较分析方法的运用。3.通过图片、新闻资料等媒介加强对抽象知识的理解。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从日本和西欧的发展中,中国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表现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原因二.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关注时事,有学习的兴趣,但对世界多极化的总体格局与发展趋势认识缺乏认识。2本课涉及知识比较广泛,学生知识整体化把握能力弱,要注意整合教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突出主题。3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地图、图片、材料或其他媒介来说明历史问题,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三、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用具(一)教学方法 以问题教学法为主,兼有情景教学法,讲述法(二)学法指导 问题探究方法、讨论方法、归纳比较分析方法(三)教学用具 课件辅助教学四、教学设计流程第一部分:导入 由时事引入本课教材,激活学生思维 5分钟 材料一 2003年1月28日,美国总统布什声称要在必要的时候动用武力解除伊拉克的武装.2003年3月20日,美国宣布开始了对伊拉克作战。材料二 世界各国的普遍意见是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俄罗斯、中国等常任理事国一直主张对伊拉克继续进行核查;包括美国盟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都坚决反对不经联合国授权对伊拉克动武,法国甚至声称将行使否决权。114个不结盟国家也一致认为,不能越过联合国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请问:思考探讨:从伊拉克问题来看,当今世界政治出现了怎样的特点? 学生发言后,教师点拔:从伊拉克问题中,世界出现了“多种声音”,多级化趋势不可逆转。(1)材料中反映出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多极化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呢?(2)多极化趋势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具体表现是什么呢?(3)对国际形势带来了什么影响呢?第二部分:突破核心 15分钟 走向联合的欧洲1944年3月,戴高乐对战后欧洲的结构提出构想,在共同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西方集团”,“它的动脉是英吉利海峡、莱茵河和地中海”。1946年9月,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演讲,号召在法德和解基础上成立“欧洲合众国”。1950年3月,阿登纳提出建立“欧洲政治联盟”的倡议,要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两大强国之外的“第三种力量”。1联合原因探讨探究问题:中世纪就有统一欧洲的思想,历史上,拿破仑,希特勒曾试着从武力上统一欧洲,结果都失败了。从二战后至今,欧洲却高度统一了。你认为欧洲统一的原因是什么呢? 要求:(1)课前查找相关资料,进行相应的总结归纳。(2)课上首先呈现相应的内容。具体原因是: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回应。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意图:培养学生的对历史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提升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意识。2过程:(1)学生讲述欧洲一体化之路.教师重点讲好:深谋远虑:1950 “舒曼计划”的提出;三位一体: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以经促政:1993欧盟面世。(2)由学生查找资料,明确欧共体的三次扩展,成员国6个到12个;到了1993年欧盟诞生了。通过上述扩展,随着成员国不断增多,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实现了货币、技术、劳力、市场的自由流通。而且由于经济上一体化程度的提升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了。3影响:问题:欧洲以惊人的速度东山再起,其意义如何? 利用资料帮助学生分析对欧洲:实力增强。 对世界:冲击两极格局。 第三部分:触类旁通 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15分钟问题一:战后,日本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政治上有什么变化?问题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原因是什么?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其主要主张有哪些?不结盟运动对国际关系发展有什么意义?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问题三:中国正在进行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你认为我们可以从日本和西欧的发展中学习、借鉴哪些经验呢 ? 上述问题教材中表述清晰,主要依靠学生来独立解决,特别是前两个问题学生可以解决。如有时间可以补充相应材料帮助分析。第三个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达成共识。经 验有三方面:第一,稳定社会(尊重差异,和谐发展);第二,发展经济(抓住机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第三,重视科技教育(重视人才,提高素质),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第四,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战略尤为关键。估计我们学生在稳定社会方面较难想到。我设计从法德历史恩怨的消除、合作的发展,日本民主改革 消除贫富差异等方面引导学生,让学生感悟到“尊重差异,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意图:掌握基础,以史为鉴,为民族复兴献计献策。第四部分:小结深化 10分钟小结:二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天下,形成两极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联合实力大增喊出了“ 欧洲人的欧洲”,日本崛起谋求政治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振兴,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同学们,今天的多极化趋势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今天的发展来源于昨天的历史。1、简述20世纪6080年代,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发展变化。利用课件展示政治力量变化的状况。2、探究问题:你认为成为世界大国要具备哪些条件?设计思路:组织学生课前进行专题调查,归纳分析调查结果,课上进行展示后进行集体讨论,形成共识。3、这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是什么呢?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动脑筋:多极化趋势是“好”还是“不好”?它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1)缓和了世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2)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3)加快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4)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供了挑战。反馈练习1、20世纪中期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是( )舒曼计划 罗马条约签定 巴黎条约签定欧共体成立 A、 B、 C、 D、2、“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 A、联合抗衡美苏 B、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 C、摆脱美国的控制 D、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3、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其根本原因是: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4、下列有关不结盟运动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B、不结盟运动一开始就把经济领域的斗争作为中心内容之一。 C、成立时把反对美苏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5、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出现的根源是( )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B、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C、美苏的衰落 D、世界政治力量结构的多极化6、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世界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等“五极”。尼克松的话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趋势?历史的对照篇主要国家对两场战争的态度和立场国家朝鲜战争伊拉克战争苏俄支持中朝作战反对中 国遭受侵略,抗美援朝反对日 本成为战争的大后方提供经济支持法 国 德国参加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反对英国参加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参加对伊拉克作战 师 与生共同完成上述表格,从中可以看出:两场战争是充分反映了二战后至今国际关系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从资本主义世界来看只有一个超级大国,那就是美 国,其他国家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纷纷倒在美国这一边。从社会主义世界来看,也只要一个超级大国,其他国家政权都是“新生儿”,他们需要苏联的保护。这 样,世界就形成了以美苏为核心对峙的两极格局。 而 当今世界格局很明显反映出了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产生这种世界格局趋势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在学生探讨后,教师明确指出根本原因是由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 极化,具体就是由于联合的欧洲、日本随着经济实力提升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不断加强;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美国实 力相对衰落趋势。意图:小结避免了平铺直叙,体现现实感和追根溯源的特点.也为下一课做铺垫。第五部分 作业 (1)设计单选题来巩固基础,训练思维。(2)搜集资料,办一次关于“多极化利与弊”辩论赛。 单选题1、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 ) A.欧共体的形成 B.日本的崛起 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D.中国的振兴2、欧洲联合的进程从1951年签订欧洲煤铁共同体条约开始,不断向前发展。推动欧洲走向联合的动力是( )同美国争夺非洲殖民地 稳定和发展西欧同苏联抗衡 摆脱美国的控制A. B. C. D. 3.”二战”后,西欧联合自强的发展进程是( )“舒曼计划” 签订罗马条约 建立六国煤钢共同体 形成欧洲共同体 A B C D 4.欧共体的建立和扩展 ( ) A.是英国积极推动的结果 B.促使法德矛盾更加尖锐 C.使成员国内部实现了大部分商品的自由流通 D.使美欧军事同盟关系破裂5.欧共体成立后,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密切的合作 ( ) 建立了关税同盟 实现了共同的农业政策 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了科技合作 实现了共同的外交政策 A. B. C. D. 6、20世纪5070年代,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客观有利条件是( )A.扫除了封建落后的因素 B.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C.重视教育 D.在朝鲜战争中得到了美国的大量订单7、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因( ) A.美苏两极格局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8.下列与不结盟运动兴起无关的是 ( )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和争夺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也安全 B.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C.西欧和日本的迅速崛起 D.新兴的独立国家谋求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9、不结盟运动奉行的政策是( ) A.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意 B.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意 C.非集团,不结盟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0、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体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税。西欧共同体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D.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