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46613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 第卷 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24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 汉字起源与宗法制密切相关 B 西周分封制度影响深远C 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文化核心 D 宗法观念的形成与发展25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 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从材料来看,范仲淹对当时科举制的看法不包括 A.几乎失去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B.应在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C.其公平性已经受到普遍质疑 D.导致天下危困“乏人”局面26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江苏南浔的“湖丝”不仅远销国内边远市镇,而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的铁器“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 资本主义萌芽促进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 商品流通突破了狭隘的地方市场C 商业繁荣促进工商业市镇兴起 D 海禁政策松动促进海外贸易发达2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果丰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人民创造出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以下是关于上述文学体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 诗经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下层人民的呼声B 唐诗风格各不相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等C 宋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 明清小说主要以小说这种文学体裁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自豪感28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这反映了A 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 B 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C 。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 D 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29.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罄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该现象直接反映出A.女性裹足己引起舆论普遍关注 B.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C.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 D.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30电影无问西东主人公之一沈光耀的原型沈崇诲在“淞沪会战”中壮烈牺牲。在这场会战中,国民党中央军主力悉数投入,湘军、桂军、粤军、东北军、西北军等纷纷奔赴前线,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中国人民踊跃支援。这表明淞沪会战A 消弭了国民党军阀之间的嫌隙 B 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C 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高 D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这里“消失”的原因应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实现32梭伦改革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公职人员很少有完全独立的权力,如执政官除行使行政权力之外,还要行使一定的审判权,正如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是A 人民主权 B 三权分立 C 权力制约 D 轮番而治33二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宣称:“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这一“目的”的措施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推行杜鲁门主义C. 缔结关贸总协定 D.实施马歇尔计划34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这说明实行高福利政策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B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C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D富人乐于输纳35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舞台上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如G20峰会、APEC峰会、欧盟峰会、“金砖四国”峰会、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这反映了A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 发展中国家谋求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逐渐加深D 区域集团化是实现全球化的步骤和途径 42(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7年至1937年,虽然国民政府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但却努力继承孙中山先生重建国家的遗志。国民政府推行货币改革,用银元代替银两,与推行纸币(法币)为合法货币。国民政府以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为后盾,从1928年到1929年,同美、德、英、法、日签订了平等友好的关税协定,根据这些协定列强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陇海铁路在1934年延伸至西安,1936年粤汉铁路竣工,铁路路网从八千公里延伸至一万三千公里。各省公路建设、现代航空、水上轮渡事业都有骄傲的发展。工业化方面,一些轻工业如棉纺织业、面粉制造、钟表、水泥和化工制造等领域也出现颇大的进展。但是,国民政府忽视了古老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困苦。国民政府未达成财政均衡,而是靠赤字开支来维持。年复一年的预算不平衡导致了滥发纸币,这在后来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促使1949年国民政府的经济崩溃。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的萌动是国际环境影响的结果,但仅仅是一种萌动,无法迅速发展起来。30年代的国民党政府,实施一党专政,排斥民众参与,对民主政治打压扼杀;知识分子的讨论只是昙花一现的理论喧嚣。政府的“贫困化”也是制约这次现代化发展的因素。这种“贫困化”不仅是财政上的破落,更是中央权威的缺失。国民政府是形式上的全国统一政权,但内部帮派林立、战乱不断,难有权威和效力。而同一时期苏联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恰恰得益于建立了强有力的政府。秦正为萌动与选择: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走向(1)根据材料一 归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近代化的主要成就,并概括其存在的问题。(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状况,分析这次现代化运动仅停留在“萌动”状态的原因。从中可得出什么启示?(13分)4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这是一幅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简图,它体现了中国近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发展进程。根据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发展。(要求:观点明确,对该简图表述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据册府元龟上所列资料统计,唐朝各位皇帝下发有关养老诏令的次数多达73次。唐代继承了汉代给老人“赐杖”、“免税”等诸多做法。据唐大诏令集,唐太宗在“即位赦”中特别提出,“八十以上各赐米二石,绵帛五段;百岁以上各赐米四石,绵帛十段。”唐朝还曾有过一项“补给侍丁”制度,开元七年户令规定的配给标准是:“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九十给二人,百岁三人。”唐代还有“精神养老”一说,就是奉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不能让老人不开心。倪方六中国古代各朝养老制度(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尊老养老的特点。(9分)(2)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唐朝厚养老者的原因。(6分)历史答案部分24D 25C 26B 27D 28D 29C 30C 31A 32 C 33D 34C 35C42.(1)成就:成功进行币制改革,统一了货币;实现关税自主;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轻工业等领域有较快发展(8分)问题:忽视急需的农村社会改革;实行不负责任的财政赤字政策(4分)(2)原因:维持一党专制,政府缺乏权威,脱离人民群众;官僚资本的压榨;社会动荡不安;受日本侵华的影响;脱离中国国情(8分)启示: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现代化的开启有待于民众的广泛参与;现代化的实行必须有政府的有力推动;现代化的选择务必要从国情出发;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有利的国际环境(5分)43观点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推动民主政治运动的发展。(4分)评析: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结果失败。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到中国,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五四运动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8分)观点二:近代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变革运动,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分)评析:19世纪60年代,中国洋务派把林、魏“师夷”的思想加以发展和实践,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早期维新思想发展为康梁维新思想,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的深入开展,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形成了三民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了辛亥革命。革命后的政令和思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的民族觉醒,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民革命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关税主权,整顿经济秩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8分)45(1)特点:政府高度重视;措施较为完善;注重精神养老。(或答尊养、物养、侍养、精神养老。)(9分,每点3分)(2)原因:政治上:教化百姓,维护统治;经济上:经济繁荣,物质丰富;思想文化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重视孝道的儒家思想。(6分,每点2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