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周考试题.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43528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周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周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周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三次周考试题一、单选题(30*2=60分)1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中细胞的状态、染色剂及生物材料的选用,全部正确的是( )实验标号实验名称细胞的状态染色剂生物材料1观察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活细胞甲基绿吡罗红人口腔上皮细胞2观察线粒体死细胞健那绿人口腔上皮细胞3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死细胞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洋葱根尖细胞4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死细胞龙胆紫(或醋酸洋红)蝗虫精母细胞A. 实验1 B. 实验2 C. 实验3 D. 实验42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最初是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结构蛋白。其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据图可推测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R基上的氨基有15个B. 该肽链水解时,水中氢的去向是形成氨基C. 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378个密码子D. GFP是由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加工并由高尔基体分泌的3给兔子喂养某种食物后,在其体内检测出了来自该食物的微小RNA,这种RNA不能编码蛋白质,但可与兔子的M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结合,并抑制它的功能,最终引起兔子患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微小RNA与M基因的mRNA的基本单位都是核糖核酸B. 微小RNA被吸收进入兔子体内,可能需要载体的协助C. 微小RNA通过影响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引起兔子患病D. 微小RNA与M基因的mRNA结合时,不存在A与T配对4对某细胞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测,该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 )A. CO2+H2O(CH2O)+O2 B. 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C.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D. ADP+Pi+能量ATP5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体、酶和部分激素都属于蛋白质 B. tR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C. HIV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D. 蓝藻细胞中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6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提示:小麦种子中富含淀粉等多种有机物,萌发的小麦种子产生的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A. 1、3、4、5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 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C.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7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噬菌体、HIV和人体神经细胞共有的元素是C、H、0、N、PB. 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C. 常吸入汽车尾气,可能在体内积累Pb等元素,因此Pb是人体需要的D.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如Fe、Mn、Cu、Ca等含量虽然很少,但不可缺少8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是RNA结构 B. 丁图中含有一个肽键C. 丙物质可能参与乙物质的构成 D. 丙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9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若上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四种基本元素含量,则同等质量的大豆和花生中,大豆中含有的比花生多B. 若上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四种化合物的含量,则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属于C. 若上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四种化合物的含量,则晒干的小麦种子胚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D. 若上图表示的是活细胞中的四种基本元素含量,则地壳和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由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10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一定氢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几乎没有差异C. 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不能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多种色素,参与能量转化的过程11据最新报道,国内某女大学生感染了“网红细菌”MRSA,该细菌对26种抗生素都毫无反应,患者经医院抢救21天,最终脱离危险。关于MRSA叙述正确的是( )A. 网红细菌与动物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细菌有细胞壁B. 网红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 网红细菌是滥用抗生素造成的细菌的抗药性变异D. 可根据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判断细菌的存活情况12下图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根据乙侧耗能的情况可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 图示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相同C. 图中a和b不是静止的,其运动的特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D. 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影响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13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将温度从25提高到30时,a、d点在纵轴方向上均上移B. 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 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D. c点时该植物的02产生量为N1一N214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适宜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保存,以保持其最高活性B. H202分解实验中,加热、Fe3+、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依次增强C. 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加D.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产生ATP的过程都伴随H的生成15如图甲为在一定浓度CO2缓冲液、其它最适条件下培养的植物,图乙的a、b为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量相对值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图乙表示甲图完全培养液中镁离子的浓度,由a到b的变化说明植物对镁离子的吸收的相对速率小于对水分的吸收相对速率B. 若图乙表示甲图中植物叶肉细胞内C3化合物的变化,则a到b可能是突然停止光照或光照减弱C. 若图乙表示在对甲图植物遮光处理后的呼吸速率由a到b变化,则可能是适当升高了温度D. 若图乙表示甲图植物光合速率由a到b变化,则可能是适当提高了CO2缓冲液的浓度16图1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图2表示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速率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05点和2024点B. 图1的阴影部分可表示619点有机物的积累量C. 图2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D. 图2的C点时,每个细胞合成ATP的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17下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发酵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B. 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C. 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D. 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18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B. 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C. 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厌氧菌D. 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19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应用的主要微生物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B. 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C. 都需添香辛料和盐等佐料,以提高产品的口感D. 果酒制作需要控制无氧条件,果醋制作需要注意通气20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必须密封的原因是 ( )A. 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掉 B. 防止水分过分蒸发C. 防止坛内蔬菜萎蔫 D. 防止氧气进入坛内抑制发酵21为获得优良的发酵食品,实验室在三支试管中培养了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下图中甲、乙、丙三支试管的菌种及其发酵食品对应正确的是( )A. 甲试管:酵母菌果酒、乙试管:醋酸菌果醋、丙试管:乳酸菌泡菜B. 甲试管:醋酸菌果醋、乙试管:酵母菌果酒、丙试管:乳酸菌泡菜C. 甲试管:乳酸菌泡菜、乙试管:酵母菌果酒、丙试管:醋酸菌果醋D. 甲试管:醋酸菌果醋、乙试管:乳酸菌泡菜、丙试管:酵母菌果酒22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B. 发酵初期,泡菜坛口要先敞开一段时间,利于乳酸菌大量繁殖,后期盖好坛盖,并注满水C. 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可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D. 温度过高、盐用量过低、发酵时间过长,会导致亚硝酸盐含量不断增加23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B. 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C. 等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进行倒平板D. 待平板冷却凝固510 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24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 微生物在培养基表面生长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形成的菌落C. 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物质,比如培养酵母菌时,要添加维生素D. 含伊红美蓝试剂的培养基可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呈现蓝绿色25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测定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的数量,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比如细菌要选用104、105、106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B. 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C. 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D. 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26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使用的培养基已经灭菌并调节过pHB. 步骤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C. 中每次划线前后都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D. 步骤操作时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27下列有关菌种保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B. 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C. 临时保藏菌种的培养基不需要定期更换D. 长期保藏菌种时,各取lmL灭菌甘油和培养菌液混匀后保存在-20冷冻箱中28在自然环境中常常是多种微生物混杂在一起,要对其中的某种微生物进行研究,就必需获得其纯培养物,以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干扰。下列关于微生物纯培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B.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常用的两种方法C. 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D. 平板划线法可以采取连续划线的方法使微生物均匀分布29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不变红B. 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产生氨和二氧化碳C. 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D.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0 35恒温培养2448小时30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石油成分“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步骤中,培养液中需加入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B. 步骤中,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充分振荡,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C. 步骤是利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图中所示接种环最少灼烧5次D. 步骤中每一区域可重复画几次,但1区和5区不能出现交叉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某研究小组以番茄植株为材料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甲图中,与P点相比,导致Q点单株番茄光合强度较低的外因主要是_(写出二种)。 (2)图乙中,C点时叶绿体内ATP的移动方向是_,F点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3)将对称番茄叶片的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侧之间的物质转移。经黑暗处理后,在适宜光强下照射12小时,从两侧截取等面积的叶圆片,烘干后称重并计量为a和b(单位:g),则截取的右侧叶圆片12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为_g。(4)给番茄植株浇灌H218O,一段时间后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请写出它们在细胞内转化的基本途径:_(用箭头加文字的形式)。32图1为某植物所在密闭大棚内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2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A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图3为25时,a、b两种植物C0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 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是_,对应图2中的_(用a、b、c、d表示)点。(2)图3中,对于b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小时,平均光照强度在_k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长。对于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25和30。若使温度提高到30(其他条件不变),图中P点移动方向为_。(3)要测定植物在温度为A、光照强度为d时的真正光合速率,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植物置于_条件下,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温度为A、光照强度为d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NaHC03溶液或C02缓冲溶液,所测得数值为_。 33进入冬季,部分城市出现严重雾霾,与秸秆野外焚烧有一定关系。为破解秸秆处理瓶颈,微生物专家力图通过微生物降解技术使秸秆能尽快腐烂掉,增加土壤肥力。缓解环境污染。试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1)专家研制的降解秸秆的催腐剂是十余种能分解纤维素的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的组合。其中_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者不同。(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以将_分解为_。(3)微生物专家为从发黑的树干上分离出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高产菌株,制备了选择培养基,将菌液进行一系列_,从而得到单个菌落, 再采用_方法进行鉴定,得到图的菌落。那么,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填图中序号)。(4)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用_试剂对纤维素分解产物进行定量测定。34在魅力中国城初赛竞演的“城市味道”环节中,黔东南以家乡的味道为主题,通过酸汤鱼、五彩姐妹饭等十几道特色农家菜,展示了黔东南州最具特色的城市美食,回答下列问题。(1)“酸汤”是通过天然发酵而成,参与该发酵过程的主要微生物是_。(2)制作酸汤常用到煮沸的水和米汤,将水煮沸的目的是:_,米汤相当于液体培养基,可以为微生物提供水和_等营养。(3)酸汤发酵初期,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增加,亚硝酸盐在_和一定的微生物作用等特定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_。(4)出坛后的酸汤,若不及时食用,一段时间后会在其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这是_(填微生物名称)繁殖引起的,与进行酸汤发酵的主要微生物相比,该微生物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_。(5)在酸汤制作时,密封之前向发酵液中加入少许优质的酸汤母液,这样做有什么好处?_。参考答案1C 2A 3A 4C 5B 6D 7A 8C 9D 10D 11D 12B 13A 14C 15C16D 17C 18C 19C 20D 21D 22C 23A 24A 25C 26 B 27C 28D 29A 30C31 (1)光照强度、CO2浓度 (2)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叶绿体、线粒体 (3) ba (4) H218O C18O2C3 (CH218O)或H218O C18O2(CH218O)32 (1) 乙和丙 c (2) X 右移 (3) 黑暗或遮光且在A温度下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差值(净光合作用速率) 33 (1)细菌 (2) 纤维二糖 葡萄糖 (3) 梯度稀释 刚果红染色 (4) 发酵产纤维素酶实验 斐林试剂34 (1) 乳酸菌(乳酸杆菌) (2) 适宜的pH、温度 亚硝胺 (3) 酵母菌 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具有核膜) (4) 提供优质菌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