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V).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42273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IV)一、选择题1.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把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 )A. 研究地球的自转B. 研究一辆火车过武汉长江大桥的时间问题C. 裁判给参加比赛的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比赛打分D. 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答案】D【解析】【详解】A:研究地球自转时,在地球上不同点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故A错;B:由于火车的长度相对于长江大桥来说不能忽略,所以研究一辆火车过武汉长江大桥的时间问题时不能把火车看作一个质点,故B错;C:在研究艺术体操时不能把运动员的动作忽略掉,所以裁判给参加比赛的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比赛打分时不能把运动员当做质点,故C错;D:由于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做直线运动,木箱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所以可以把木箱看作质点,故D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D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 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B. 路程、时间、力C. 位移、时间、瞬时速度D. 位移、速度、质量【答案】A【解析】【详解】A、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路程和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错误.C、时间是标量.故C错误.D、质量是标量.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3.松原的查干湖和白城的向海同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些年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设游客甲从白城乘火车去松原,运行184km。游客乙驾车从松原火车站赶往白城火车站行程190km,如图,若二人恰好同时出发且同时到达,则甲乙在两地之间运动的过程中 ( )A. 研究甲的行驶路程时可将火车看作质点B. 甲的平均速率等于乙的平均速率C. 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D. 题中的“190km”指的是位移【答案】A【解析】【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位移和路程的区别,质点的含义以及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定义等;【详解】A、本题中路程长度远远大于火车的尺寸,所以研究甲的行驶路程时可将火车看作质点,故A正确;B、甲的路程是184km,乙的路程是190km,所以甲的平均速率小于乙的平均速率,故B错误;C、甲与乙运动的方向相反,所以位移方向相反,但是大小相等,故平均速度大小相等但是不相同,故C错误;D、由题可知,题中的“190km”指的是路程,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描述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对于这些概念一定要深入理解其定义,尤其是加强理解位移、平均速度等矢量概念的含义,注意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及看成质点的条件。4.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B. 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C. xx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发射升空,1时30分指的是时刻D. xx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这里的8时02分指时间间隔【答案】C【解析】【详解】1秒很短,但1秒也是时间间隔,A错误;第3秒是指时间间隔为1秒,B错误;xx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发射升空,1时30分指的是时刻,C正确;这里的8时02分,指的是时刻,D错误【点睛】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如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m/s2,那么(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5m/sB. 第3s初的速度比第2s末的速度大5m/sC. 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大5m/sD. 第3s末的速度比第2s初的速度大5m/s【答案】C【解析】【详解】AC:加速度为5 m/s2,知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为5 m/s,故A错;C对;B:第3s初与第2s末是同一时刻,速度相等,故B错误.D:第3s末比第2s初多2s,所以速度增加了10m/s2,故D错;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点睛】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分析判断6.如图所示,实线为两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a和b的v t图象,由图可以知道( )A. 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也相反,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B. 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也相反,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C. 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D. 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答案】C【解析】【详解】图线在横轴上方,速度均为正值,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均沿正方向,运动方向相同。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a的斜率大于零,b的斜率小于零,所以两物体加速度方向相反,a的斜率大于b的斜率,所以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基本的读图能力,关键要掌握矢量的正负表示其方向,数值表示其大小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进行判断即可7.如图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该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 开始静止,然后向x的负方向运动B. 开始静止,然后沿斜面下滑C. 开始匀速运动,然后减速运动D. 开始平面运动,然后沿斜面下滑【答案】A【解析】x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故第一段直线表示速度为零,即物体静止不动;第二段直线斜率为负,表示物体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x-t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不动,斜向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甲的xt和乙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甲在3s末回到出发点,甲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4mB. 06秒内,甲、乙两物体位移都为零。C. 第3秒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同。D. 24s内甲的位移大小为8m【答案】C【解析】【详解】A:图甲是位移时间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甲在3s末回到出发点,甲运动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为4m,故A对;B:图甲是位移时间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06秒内的位移为零,图乙是v-t图像,在v-t图像中图像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结合图像知06秒内,乙的位移也为零,故B对;C、图甲在第3秒内,速度方向沿负方向,而图乙在第3秒内速度方向沿正方向,故C错;D、24s内甲由+4m运动到-4m,所以位移的大小是8m,故D对;本题选错误的,故本题答案是:C9.下列说法中哪些是可能的( )A. 运动物体速度增大而加速度减小B. 运动物体速度减小而加速度增大C. 运动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也增大D. 运动物体速度改变的方向向左,但加速度方向向右【答案】ABC【解析】【详解】A:当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且加速度减小时,则会出现运动物体速度增大而加速度减小,故A对;B:当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且加速度增加时,则会出现运动物体速度减小而加速度增大,故B对;C:当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且加速度增加时,则会出现运动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也增大,故C对;D: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故D错;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ABC【点睛】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反应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主要由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决定.10.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的速度为B. 超声波的速度为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D.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超声波在时间内通过位移为,则超声波的速度为,故A正确;由图可知:超声波通过位移为x2时,所用时间为,则超声波的速度为,故B错误;物体通过的位移为时,所用时间为,物体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正确考点:考查了运动学规律的综合应用【名师点睛】超声波在空中匀速传播,根据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求出速度物体通过的位移为时,所用时间为,再求解物体的平均速度二、实验题11.(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它使用_电源,工作电压在_v以下,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s打一个点。如图所示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得到的,打下的点迹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4个点迹,历时_s。(2)在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步骤A 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 安装好纸带 C 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 接通220v交流电源 E. 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_【答案】 (1). 交流; (2). 6; (3). 0.02; (4). 0.26; (5). ABDEC;【解析】【详解】(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它使用的是4-6V的交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结合纸带上的点迹可知: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4个点迹,历时 (2)按照先组装实验装置,再进行实验可知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步骤为:ABDEC【点睛】打点计时器工作的电源必须是交流电源,且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不变,所以纸带上点迹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一定值, 然后借助纸带计算即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 交流; (2). 6; (3). 0.02; (4). 0.26; (5). ABDEC;12.在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图甲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1)如图甲,根据该点相邻前后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替该点的瞬时速度可计算各点瞬时速度,可得vB =1.38m/s ,vC_m/s,vD3.90m/s(2)做出小车的v-t图线(打A点是开始计时的时刻)(3)利用v-t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m/s2(4)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是0.12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答案】(1)2.64(2)(3)12.60(4)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A时小车的速度【解析】【详解】(1)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2)结合计算速度的结果建立坐标系描点连线作图如下:(3)由图象得,小车的加速度 ;(4)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对应零时刻的速度,即A点的速度。【点睛】(1)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在该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据此由纸带上的数据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2)根据求出的各点的瞬时速度,应用描点法作出v-t图象,图象的斜率是物体的加速度;(3)根据图象的物理意义可正确解答.三、计算题13.如图所示,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径为1m的半圆弧从A点沿圆弧轨迹运动到C点,用时5s,求整个过程中:(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2)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答案】(1)4m,6.28m(2)0.8m/s,1.256m/s【解析】【详解】(1)由图可知质点的位移:x=4R=41=4m,方向由A指向C;而质点经过的路程为s=2R=23.141=6.28m;(2)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点睛】本题考查路程及位移、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定义,注意路程、平均速率为标量;而位移、平均速度为矢量14.一辆汽车做以20m/s的速度行驶,前方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1)最长运动时间;(2)第3s末的速度【答案】(1)4s(2)5m/s【解析】【详解】(1)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汽车刹车加速度为a=-5m/s2 最长运动时间为(2)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第3s末的速度为: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4s(2)5m/s15.汽车在制造完成出厂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技术检测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自动检测系统记录下了该汽车启动、运行及刹车过程的数据,求:(1)汽车在第2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2)汽车在前3 s平均加速度大小;(3)汽车在第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答案】(1)3m/s(2) (3)4m/s【解析】【详解】(1) 由题中条件可知汽车在第2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3 m/s汽车在t0时的速度v00,t3 s时的速度v35 m/s.所以前3 s的平均加速度第3 s末的位置坐标x14 m,第4 s末的位置坐标为x28 m,所以汽车在第4 s内的平均速度为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3m/s(2) (3)4m/s【点睛】本题比较简单,由于汽车的运动是变加速,所以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注意用平均速度的公式 ,而不能利用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