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奇妙的冬天教案4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42229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奇妙的冬天教案4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奇妙的冬天教案4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奇妙的冬天教案4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 奇妙的冬天教案4 北师大版【活动目标】1.了解冬天的特点,形成探究的兴趣。2.通过观察、记录、绘图、实验等活动探索问题,形成科学的态度。【活动准备】(一)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较快地适应了小学生活,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并且获得了寻求、搜集、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能够进行探究活动。学校的周边环境中有较好的教学资源与优势;学校周围城乡居民的聚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广的资源;能反映四季变化的渭河小河滩又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场地。由于年龄的特点,面对寒冷,班上有将近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有畏惧的心理,但冬天的许多奇妙现象又让他们喜不自禁,所以本主题想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自我保健的常识,发现和探究奇妙的自然现象,帮助他们在活动中勇于面对寒冷的挑战,提高生存能力。(二)物质资料准备1.反映冬天景色、介绍动物冬眠和动物过冬的多媒体课件。2.做实验所需的玻璃杯、玻璃片和热水。3.学生课前观察冬季里人们的变化(穿戴上、用具上、皮肤上)及动植物的变化。【活动时间】2课时。【活动过程】(一)课前准备1.在家长买菜时顺便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蔬菜。2.在放学路上注意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3.早上起床后留心观察窗户上的玻璃有什么变化。4.听家长讲有关动物冬眠的故事。(二)朗诵诗歌,导入新课1.朗诵诗歌。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冬天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首诗,迎接冬爷爷的到来。(课件出示小诗冬爷爷在哪里)您在哪儿,冬爷爷?您藏在了白白的雪中,还是躲进了亮晶晶的冰里?快出来吧,冬爷爷!请您和我们一起玩,共同分享健康和快乐。2.导入新课。师:冬爷爷在哪里呢?前段时间,同学们开展了寻找冬爷爷的活动。现在,我们一起再来找找冬爷爷,好吗?(三)冬爷爷来了汇报会师:你见到冬爷爷了吗?它已来到了我们的身边。1.四人一组介绍自己的发现,然后全班交流。生1:我穿上了棉衣棉裤。生2:我戴上了棉手套。生3:我围了毛围巾。生4:妈妈给我买了新棉鞋。生5:妈妈洗完衣服手通红通红的。生6:弟弟的手生冻疮了。 2.讨论家里的变化。生1:我家供上了暖气。生2:我家生了火炉。生3:我家晚上睡觉要用电热毯。生4:爸爸怕上火睡觉用热水袋。3.教师展示冬天景色的图片。 师: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想法?生:我觉得冬天的雪景太美了!师:在冬天,你最喜欢干什么?生:玩雪!师:雪既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也给我们的祖国大地带来了美丽。教师逐一展示图片:哈尔滨冰雕、东北树挂雪景、黄河雪景、玄武湖湖边雪景等。教师逐幅介绍画面,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景的感情。(四)科学考察队1.教师组织学生建立“小小科学考察队”。红花队:观察花。绿树队:观察树木。青草队:观察各种草。 白金队:感受水温及金属物。2.教师出示考察要求:(1)它们跟以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不能影响其他班级同学的学习。3.分组行动,进行考察。红花队:哪些花开了?哪些花谢了?绿树队:哪些树的叶子落了?哪些树郁郁葱葱?青草队:草坪中的草有哪些变化?白金队:现在碰到水和金属物的感觉和以前一样吗?4.交流、汇报考察成果。红花队:腊梅花、水仙花开放了。菊花、牡丹、玫瑰都谢了。绿树队:杨树、柳树、槐树、梧桐树的叶子落了;松树、柏树、冬青树郁郁葱葱。青草队:草坪中的草都枯萎了。白金队:现在碰到水和金属物,手感觉特别凉。(五)“失踪者”之谜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考察中大家表现得特别棒,我们都知道了奇妙的冬天给植物们带来了许多变化,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可爱的动物们在干些什么。教师出示动物过冬的画面,要求学生认真看。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燕子往南飞、青蛙在洞里睡大觉、小蚂蚁准备粮食过冬、蛇也在洞里。师:想一想,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生:因为冬天来了,天变冷了,它们要过冬了。师:像青蛙、蛇这样的过冬方式就叫冬眠。青蛙、龟、蛇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和水分缺乏的时候,卧在洞里不吃不喝,等到第二年春天,再恢复正常的活动。蛙类是冷血动物,它本身的温度能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在外界的温度特别低的时候,它的新陈代谢作用也很缓慢,处于休眠状态。即使不吃不喝,也能维持生命。(六)破解“白气”之谜1.师:我们大家都一起做这个动作(呼气),你发现了什么?(有“白气”呼出)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2.按组分发玻璃杯、玻璃片,教师分组倒入热水,学生观察玻璃片。(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师:为什么玻璃片上有水汽?你能解开“白气”之谜吗?(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师:用手摸一摸看玻璃上有什么?生:我摸了摸全是水珠。师:这是怎么回事呢?生:是水变成的。师:但是我们并没有在玻璃上浇水呀。生:那应该是空气中的水变成的吧。生:应该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变成的。师:对了,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咱们还是听听电脑博士是怎么说的。电脑显示: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有很多看不见的水蒸气,它们一遇到冷的东西就会变成小水珠。如果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它们还会变成冰呢!现在你们知道了玻璃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了吧。师:你们还看见其他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的现象了吗?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白气”是这样形成的?生1:烧水时有白气。生2:蒸米饭时有白气。生3:夏天吃冰淇淋时有白气。(七)教师小结结束活动师:其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只要你能多问个“为什么”,多去观察思考或做小实验,就能找到答案。(八)活动拓展 延伸教材在家长的帮助下,找找自然界的奇妙现象,说说为什么。点评点评一该案例以新课程标准为设计理念,以开发课程资源为宗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主线,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案例中能体现尊重学生的自主表现、自主创造的能力。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合作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体验到成就感与自豪感,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点评二教师的作用在活动中如何发挥呢?例如,在学生分组考察植物变化时,教师应关注什么,怎样给予学生帮助?在汇报的时候,教师不能只注意考察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用什么方法考察、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等。总之,教师应当在活动之前有所考虑,活动中有所作为,活动后有所思考。 点评三“学情分析”反映出教师对学生很了解,能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学校周围的环境实况设计活动,而不是泛泛而谈。需要注意的是,活动目标不能过分拔高。本案例提出“形成探究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这在一两节课中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修改为“增强探究的兴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则比较合适。科学探索活动的节奏太急了一点,教师很快地抛出了正确答案而没有充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如对玻璃片上有水珠的现象。学生说:“那应该是空气中的水变成的吧。”“应该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变成的。”显然他们并没有来自实验的依据。因为无论是“白气”(由人体内呼出的气)还是来自热水的水蒸气,都还不足以说明空气中本来就存在水蒸气。而这时教师不是对学生的答案提出质疑以造成必要的认知冲突,却立刻总结:“对了,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这妨碍了学生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探索。包括后来学生说烧水、蒸饭时有白气,吃冰淇淋时也有白气时,教师也没有抓住机会再启发思考。另外,从整个活动中看不出课前准备的4条要求有什么意义。如要求“早上起床后留心观察窗户上的玻璃有什么变化”,却没有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发现与课堂上的探索结合起来;要求“听家长讲有关动物冬眠的故事”,教师却自己讲了一遍,不知道与家长讲的有没有什么地方不同,或者是否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