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42213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VI)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9小题,每小题3分,共57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关于动量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B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C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速度大小也相等,则它们的动量一定相等 D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那么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2两个相向运动的物体碰撞后都静止,这说明两物体原来的( ) A速度大小相等 B质量大小相等C动量大小相等 D动量相同3.一个笔帽竖直放在桌面上的纸条上,要求把纸条从笔帽下抽出,如果缓慢拉出纸条笔帽必倒,若快速拉出纸条,笔帽可能不倒.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缓慢拉动纸条时,笔帽受到的冲量小B.缓慢拉动纸条时,纸对笔帽水平作用力小,笔帽也可能不倒C.快速拉动纸条时,笔帽受到冲量小D.快速拉动纸条时,纸条对笔帽水平作用力小4.一群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射的光线为( )。A3条 B4条 C5条 D6条5 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1,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时吸收紫光的频率为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若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则()A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1h2B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1h2C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2h1D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2h16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A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能产生光电效应B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D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7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是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在实验中他发现粒子(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 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甚至有的被反弹回C绝大多数不发生或只发生很小的偏转,有极少数发生很大的偏转,个别甚至被弹回D绝大多数发生很大的偏转,甚至被反弹回,只有少数穿过8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显示了下列哪些情况 ( ) A原子内存在电子 B原子的大小为mC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它的全部体积上D原子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9氢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氕 H、氘 H、氚 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B.它们的核外电子不数相等C.它们的核子数相等 D.它们的中子数相等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玻尔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11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B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C 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D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12.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1.4天有7/8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A 11.4天 B 7.6天 C 5. 7天 D 3.8天13. 放射性同位素钍232经、衰变会生成氡,其衰变方程为ThRnxy,其中()A.x1,y3 B.x2,y3 C.x3,y1 D.x3,y214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估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A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B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D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15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主要原因是 ( ) A分子间隙已很大 B分子时刻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本身有大小 D分子间有斥力16当甲、乙两物体相互接触后,热量从甲物体流向乙物体,这样的情况表示甲物体具有()A较高的热量B较大的比热容C较大的密度 D较高的温度17下列关于热力学温标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力学温度的零度是273.15 ,叫做绝对零度B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和摄氏温度的每一度大小是相同的C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永远达不到D1 等于1 K18一定质量的0 的水在凝结成0 的冰的过程中,体积变大,它内能的变化是()A分子平均动能增加,分子势能减少B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分子势能增加C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加D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减少19下面有关机械能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也大B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必增大C物体降温时,其机械能必减少D摩擦生热是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和不选得零分)20.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C.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D.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21较大的悬浮颗粒不做布朗运动,是由于 ( ) A液体分子不一定与颗粒相撞 B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对颗粒冲力的平均效果相互平衡 C颗粒的质量大,不易改变运动状态 D颗粒分子本身的热运动缓慢22关于分子力,正确的说法是 ( )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万有引力的表现 B分子间作用力是由分子内带电粒子相互作用和运动所引起的 C当分子间距rr0(r0平衡位置)时,随r的增大,分子间斥力和引力都在减小,合力表现为引力 D当分子间距大于10-9 m时,分子间作用力几乎等于零2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0.05 kg的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0=200 m/s打中一放在水平地面上A点的质量为m=0.95 kg的物块,并留在物块内(时间极短,可忽略),随后物块从A点沿AB方向运动,与距离A点L=5 m的B处的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v1=8 m/s,碰后以v2=6 m/s的速度反向运动直至静止,测得物块与墙碰撞的时间为t=0.05 s,g取10 m/s2,则A.物块从A点开始沿水平面运动的初速度v=10 m/sB.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36C.物块与墙碰撞时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266 ND.物块在反向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热Q=18 J3、 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24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原子量为64,通过估算可知铜中每个原子所体积为_ m3(铜的摩尔质量为6410-3kg/mol)25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当温度降低,内能随着_。冰冷的冰块具有内能,当温度升高,内能随着_。将该冰块从一楼移动到四楼,它的内能将_。(填不变,减少,增大)得分26.在水平力F=30N的作用力下,质量m=5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若F作用6s后撤去,撤去F后物体还能向前运动 秒时间才停止。(g=10m/s2)四、计算题(共18 分,解答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7(6分)若U俘获一个中子裂变成Sr及Xe两种新核,且三种原子核的质量分别为235.0439 u、89.9077 u和135.9072 u,中子质量为1.0087 u(1 u1.66061027kg,1 u相当于931.50 MeV)(1)写出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得分(2)求一个U俘获一个中子裂变完全裂变所释放的能量是多少MeV?(取两位有效数字)28.(12分)汽车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正前方停有汽车,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两车碰撞时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碰撞后车向前滑动了,车向前滑动了已知和的质量分别为和两车与该冰雪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后车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大小,求得分(1)碰撞后的瞬间车速度的大小(2)碰撞前的瞬间车速度的大小1D 2C 3C 4D 5D 6D 7C 8D 9A 10C 11D 12D 13D 14B 15D 16D 17D 18D 19D 20AD 21BC 22BCD 23ABD24 1.210-29m3 25 不变 减少 增大 26 12s27(1)U+Sr+Xe+10;(2) m=(235.0439+1.0087)-(89.9077+135.9072+101.0087)=0.1507u; E=0.1507u931.50MeV28(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