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40821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 以下做法符合宗法制核心特征的是A. (商)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B. 长子泰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古公卒,季历立C. 文王舍伯邑考之子而立武王(次子发)D. (周)孝王(懿王王弟)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2在电影秦始皇中出现了当时郡守的活动场景,正确的设置是 A把自己的职务传给嫡长子 B在向丞相汇报工作C在辖区内建立武装 D在接受宰相的任免3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C消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4王定保在唐摭言中提到:“三百年来,科举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喻显贵)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由此可知该制度A打破了贵族特权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提高了官员素养 D实现了社会平等5“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A传达皇帝旨意 B参与行政决策 C总领全国政务 D负责监察百官6. “(东印度)公司觉得,总是从中国买茶叶,而自己的商品却在中国打不开销路,长期下去与中国人做贸易就挺亏,而且由于硬通货不足,英国商人每每需要从墨西哥或南美等地运来鹰洋、白银才能跟中国人做生意,这样做太费事了。于是,他们希望用一种新的替代物来打破这种贸易结构的不平衡。”这种“替代物”是()A. 鸦片 B. 棉纱 C. 枪炮 D. 蒸汽机7. “19世纪中期,英国拥有空前绝后的机会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可以按照自己的主张,与较不发达的经济体建立联系可以毫无顾虑地对那些拒绝按它的意愿进行贸易的国家使用武力。”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英国拥有“机会”是因为率先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B. 英国的“意愿”是以自由贸易的名义推行殖民扩张C. 英国对拒绝其“意愿”的中国使用武力并割占香港D. 英国“在全世界扩大势力”包括获得北美新法兰西8、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英国:“我们终于可以减免税率了!” 德国:“我们的军舰可巡查贸易啦!” 日本:“伙计,把机器搬到中国去!”A. B. C. D.9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它促成了中国民族认识的改变,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10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11溥仪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A.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 B.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C.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意味着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完成 12. 1919年,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陆徽祥致电政府称:“此事于我国领土完全及前途安固,关系至巨.不料大会专横至此。”“大会专横”表现在列强A.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D. 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13.作家魏巍曾写道:“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飙带背后,是皑皑雪山、茫茫草地、滔滔江河,是饥饿、寒 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A.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B.成为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C.粉碎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 D.拉开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14、据载,山西太原有个前清举人叫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民国二十六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A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B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C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5美国时代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其粉碎了日本侵华时间表的是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平型关大捷16 把敌人这个既重要而又薄弱的战略后方,变成了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南可进退长江,威慑国民党统治的中心;西可直出汉水、大巴山,叩击川东门户。这样的战略态势A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 B出现在淮海战役结束后C得益于进军大别山的行动 D表明国共决战的时机成熟17. 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 进京赶考 B、力挽狂澜 进京赶考 日出东方 灯塔指引 星火燎原C、日出东方 星火燎原 力挽狂澜 灯塔指引 进京赶考D、力挽狂澜 日出东方 进京赶考 星火燎原 灯塔指引18.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不同时期共颁布了四部宪法: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下列关于1982年宪法评述正确的是A. 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B. 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C. 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初步建立 D. 使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法治化19.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谈至两岸关系时曾说:“相合则旺,相离则伤,相反则荡”。两岸关系“相合”是基于A. “一个中国”原则 B. “一国两制”构想C. “和平统一方针 D. “平等协商”精神 201969年3 月,中苏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毛泽东认为:“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610 月,陈毅等四位元帅应中央要求,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提交了对目前局势的看法等报告。陈毅等人对“目前局势”的战略性建议最有可能是A积极改善中美关系 B争取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推动中日两国建交 D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21.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基于新安全观的周边外交大战略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交往积极参与地区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A. B. C. D. 22.斯皮瓦格尔认为:“雅典贵族统治的改变是从梭伦之时开始的。”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改革措施是A.鼓励发展工商业 B.设立五百人会议C.实行财产等级制 D.制定“陶片放逐法”23公元前242年,罗马增设外务大法官,处理外国人和罗马市民之间以及外国人相互间事件,其主要职责为“依据其职权给予或不给予诉讼当事人以诉讼权、抗辩权或准予恢复原状等,使合法而不合理的权利丧失其法律上的保障,而使合理而不合法的关系则获得事实上的保护,如同合法的权利一样”。这表明在罗马境内A公民与非公民无区别B万民法取代公民法C外国人获得司法保障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4、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古罗马法的具体规范对后世有普适性效果B古罗马法的法律技术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C古罗马法已经确立了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D古罗马法蕴涵的精神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25、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指出“英国政体的有效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紧密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整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A、君主 B、议会 C、最高法院 D、内阁26. 根据“光荣革命”后建立的政治制度,英国由少数贵族掌管政权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陈旧的制度”被淘汰是通过A. 权利法案颁布 B. 责任内阁制形成C. 1832年议会改革 D. 两党制度的确立27. 美国制宪之父麦迪逊曾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就美国1787年宪法看,材料体现的原则是A. 中央集权与分权制衡 B. 联邦制与民主共和C. 邦联制与分权制衡 D. 邦联制与民主共和28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是因为()A它是在欧洲历史上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B它是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下工人自发的起义C它是工人阶级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动的起义D它是在法国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爆发的起义29从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以及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反封建性 B民主性 C普选制 D法制化30、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他主张( )A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B建立农民阶级革命政权C彻底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各阶级政治协商制度31、在解放全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暴动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底失败32. 20世纪60年代的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该国际组织是()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华沙条约组织 C. 不结盟运动 D. 欧洲共同体33、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描述道:“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旗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对材料中所说的“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描述准确的是A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B多极化趋势出现C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形成34.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B. 无产阶级的辛勤劳动C. 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D. 电力发明的广泛应用351796年,一位美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的传染,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材料表明A圈地运动使得城市中人口剧增 B 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未顾及儿童 D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卷 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其中第36题12分,第37题12分,第38题14分,第39题12分,共50分) 36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请回答:(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4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在地方上推行行省制的原因?(1分)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2分)(4)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2分)37、法治取代人治,民主代替专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八表: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权利法案材料三 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1787年宪法材料四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文献出处(1分)及其局限性。(1分)(2)据材料二,指出权利法案体现的原则(1分)及确立的政治体制。(1分)(3)据材料三,概括美国体制权力运行的特点。(1分)阐述这种权力运行对美国民主政治产生的作用。(2分)(4)由材料四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借鉴哪个国家的民主体制?(1分)此法颁布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1分)(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到的作用。(3分)3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摘选自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材料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摘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材料三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材料四日本在7月初正式解禁集体自卫权之后,安倍又开始了另一个重大行动,就是展开争取让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行动。日本共同社的报道称,日本将与有着相同目标的印度、巴西、德国加强合作。安倍将于近日访问巴西,他准备在与罗塞夫总统会谈中确认“希望一起实现入常,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安倍还将在9月1日举行的日印首脑会谈上展示团结一致,为获得国际社会的更多支持而倾注全力。摘选自高望日本“入常”搞错了方向请回答:(1) 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1分)该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1分)(2) 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举出日本侵华罪行三例。(3分)中华民族能够“报仇雪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3) 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的直接原因(1分)和最深远意义分别是什么?(2分)(4) 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争取“入常”的目的。(1分)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变化对当前我国开展外交活动有何启示?(4分)39中美分别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世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材料二 在尼克松访华前不久,1971年10月15日,中国就加入了联合国,这表明了追求和解引起的反响。美国赞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反对任何国家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的态度,即使不是消除,至少也是限制了苏联进攻中国的可能性中美和解使北京得以购买美国的飞机、科学仪器等中国现代化所急需的东西。学者、记者、运动员、科学家和官员的交流,方便了观念和知识的相互流动,改变了22年互不往来的状态。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 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原因。(5分)(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3分) 泰州田家炳中学xx高二选修班调研历史试卷(必修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DBDAAABCBCBDCAA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CDAAACCDDCADDA3132333435CCBCD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其中第36题12分,第37题12分,第38题14分,第39题12分,共50分) 36.(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3分)(2)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4分)(3)元朝疆域辽阔。(1分)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2分)(4)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2分)37.(1)出处:十二铜表法;(1分)局限:不平等(或保护贵族利益)。(1分)(2)原则:议会至上。(1分)体制:君主立宪制。(1分)(3)特点:分权与制衡(或三权分立)。(1分) 作用: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独裁局面的出现,维护了民主制度。(2分)(4)借鉴:美国。(1分)目的:以法律形式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1分)(5)是政权稳定的基石;是民主政治的保障;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3分)38. (1) 马关条约。(1分)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1分)(2) 罪行:“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等。(3分;言之有理亦可)根本原因:全民族抗战。(1分)(3) 直接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1分)意义:实现两国人民的睦邻友好,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2分)(4) 目的: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分)启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中日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应加强国际合作,寻求互信和共同的战略利益;警惕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任答4点,4分;言之有理亦可)39.(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竞争;美国国内的呼声;利用中国遏制苏联;维护美国霸主地位。(5分,任答四点)(2)影响:提高国际地位;遏制苏联;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科技文化发展。(4分)(3)因素: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综合国力;国内形势;国际局势。(3分,任答3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