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槐乡的孩子》教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40237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槐乡的孩子》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槐乡的孩子》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槐乡的孩子》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槐乡的孩子教案 冀教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散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体会一些词句的表达效果;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认读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领会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理解“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2.通过朗读、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语言特色,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热情好客、潇洒豪放的品格。3.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体会农村孩子的品质,体会具有乡土气息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结合语段,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的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教学难点:找出文中关键的词句,品析语言的魅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任务:正确认读并会写要求会写的生字,掌握相关的词语。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情境导入1.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槐乡,那里每到六七月份,满山遍野的槐树便开了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槐乡不仅景色美,而且还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孩子。(出示课题)2结合图片及课前准备的资料学生介绍槐树、槐花。(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设计意图:赏槐树、槐花的美丽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近距离感受槐乡的美丽。】二、检查预习1.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如“酿”读ning,不要读成ling;“塑料”的“塑”读s,不要读成su。)2.认读生字,用生字组词,提高对字义的理解。3.小组合作读文。(1)结合预习情况组内说说不理解词语。如:旋涡惹眼显山露水耷拉暮霭笼罩满载而归草垛(2)组内解决不了的词语做上记号,然后全班交流。4.重点指导写字:咸、蒜、炒、惹、钩、碌。【设计意图:为后面的阅读理解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对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也进行了训练。】三、自读自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哪两部分?【设计意图: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预设:课文重点介绍了五月和八月的槐乡。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槐乡五月。第二部分(第五至十自然段):槐乡八月。2.找出每部分的中心句。预设:“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3.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引导。4.槐乡和槐乡的孩子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划出有关语句,标注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指导学生准确地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为理清脉络做好准备,同时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课时课时任务:深入感悟槐乡的美景,感受了槐乡孩子的幸福快乐及美好品质。一、深读感悟(一)情境导入:出示一组图片展示槐乡的美景槐花图片及诗句(槐林飘香一湖月夜渚流光,万树琼花浮暗香。心醉不知归去路,欲把草畔做寝床)。诗美,景美,槐乡的孩子更美。课文以“槐乡的孩子”为题,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两个季节的槐乡?(五月八月)板书。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了解那里的孩子。【设计意图:图片及古诗引入,创设浓浓的诗一般的意境,让孩子们在上课伊始就沉浸在美的氛围中,让学生置身于槐乡,感受槐乡之美,引起学习兴趣,为阅读学习奠定认知和情感上的基础。】(二)出示中心话题: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写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从中看出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勾画出有关语句,体会着读一读,在句旁边做批注。1.小组合作交流。2.师生交流,学生汇报,师生适时评价。【设计意图:注重文本,注重感悟,让学生通过默读批注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把中心话题分成两问体现了阅读的层次性,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步步深入,情感步步提升。】“五月”部分的预设预设一“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在肩上的小辫儿。”1.指名读。2.从第一句话,你读出了什么?(槐花“多”、“白”)3.(课件出示槐花图片)引导学生抓住“抱、挂披散”等词语观察两个比喻句,想象玉雕的圆球和小辫似的槐花。观察的角度一样吗?(由远及近,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槐花的润泽精美以及槐花的俏皮和充满灵气那美丽的样子,人见人爱)指导反复读,感受作者细腻的写作手法,对拟人与比喻的理解,使槐花的形象具体可感。让学生抓住动词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真实生动的画面。4.小结:不管是远看还是近看槐花的姿态总是那么美那么可爱,那么谁能把槐花的美和可爱试着读出来。指导朗读5.联系实际,运用以上方法结合图片大胆想象,补充完成下面的句子(课件出示):那的槐花像;那的槐花如;那的槐花【设计意图:槐花的形状千差万别,课文仅仅列举了两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槐花各种不同形态的美,拓展语言充实课文内容。让文本的画面与学生的想象有机的结合,升华情感。】预设二“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噼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1.发挥想象,说话练习。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噼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引导:“嗡嗡嗡”小蜜蜂在说些什么呀?从孩子们“啪啪啪”的脚步声中,你又听到了什么?2.槐花真香啊!不仅把小蜜蜂引来了,还把孩子们引来了,嗡嗡嗡、啪啪啪,响成了一片。这场面多欢快,多热闹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3.(课件:以诗歌的形式出现)请你轻轻跟着读。【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引导孩子发挥想象,拓展、对课文内容补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预设三“这时候的槐乡连风花丛中。”(课件出示)1.体会“浸”字用法。(“浸”字生动传神,夸张手法,从“浸”字中可以感受到整个槐乡的天上地下、四面八方处处花香充溢,浓郁醉人,大人、小孩、村庄、田野,都沐浴在香海里了。)2.多香的槐花呀!同学们都快要陶醉了!指名读。预设四“好客的槐乡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怎么做的?(体会槐花和香气四溢、香得醉人。)“临走时,的槐花蜜。”(热情好客体会槐乡孩子外表美、心里美。)(课件出示槐花饭)指导读,体会槐乡孩子生活的自由、自然美。小结:五月对于槐乡的孩子来说,槐花带给他们的远远不止是绝美的风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是无穷的幸福与快乐。所以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板书:幸福快乐满意。“八月”部分的预设预设一找出描写槐米的句子。穿插介绍“槐米”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体会槐米的可爱:用途、换学费)预设二(课件出示)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讨学费的,他们的学费是用槐米换来的。(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预设三(课件)“鸡儿热的耷拉着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儿热的吐出舌头,躲在树阴下直喘粗气;蝉儿热的不知如何是好,到处扯着嗓子乱叫。”“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那一幅很美的劳动画面。”1.读句子体会这几句对动物的描写:道尽了八月的天气炎热,更衬托出槐乡孩子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2.引导学生从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就知道午饭简单、从黎明到傍晚就知道劳动时间长。(体会出槐乡的孩子非常热爱劳动,不怕热,不怕辛苦,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指导朗读:在八月槐乡孩子在树上削槐米捡槐米,你削我捡团结协作,多么美的一幅画面,谁来朗读一下让我们闭眼想想一下那画面是怎样的。【设计意图:结合课文,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通过学生与文本对话,感受槐乡的孩子们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小结:孩子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过着丰富充实的生活。预设四(课件出示)“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月落槐梢,劳累了解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老槐树心疼地伸出手臂为他们遮住露水,并轻轻的哼着谁也听不懂的歌。1.引导体会: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的表情中体会出孩子们以苦为乐,是幸福快乐的。槐乡人培育了槐树,槐树庇护着槐乡的儿女,如父母疼爱着自己的儿女。多么温馨的画面啊!2.指导朗读:让我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体会槐乡孩子的幸福快乐。小结:劳动创造财富,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二、拓展阅读背篼黄昏,蜿蜒的山道上,打柴的孩子归来了。他背着满满一背篼柴禾。他背着五彩的晚霞,他背着大山给他的慷慨馈赠,他背着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收获。山风一路上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山溪一路上对他说着悄悄话;鸟儿们一路上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村子,炊烟袅袅升起,飘过了林梢。他知道,那是妈妈高高扬起的手臂,在呼唤自己。他加快了脚步,拐过一道弯,绕过一道坎,走过一截窄窄的田埂,跨过小石桥,走进了村子,走进了自家的小院。他放下沉甸甸的背篼,轻轻呼出口气儿,掏出一捧鸟蛋,笑着,给了围上来的邻家小弟弟。他拿着几个红红的山柿子,放在门槛上坐着的小妹妹手上。他把一小捆药材交给爷爷,托他明儿去镇子里换几个钱他想自己积攒下学期的学费哩。然后,他温驯地让妈妈撩起围裙一角,揩去汗涔涔小脸上的泥渍。他抬起头,抿着小嘴徽微笑。哦,在山里,打柴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1打柴的孩子背篼里有些什么?2说说本文与槐乡的孩子有什么相同之处。三、选择练习1槐乡的孩子爱家乡、爱劳动,在劳动中得到了快乐。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此时,你想对槐乡孩子或槐乡、槐米、槐花说些什么?2仿写练习“鸡儿热得耷拉着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儿热得吐出舌头,躲在树阴下直喘粗气;蝉儿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到处扯着嗓子乱叫。”仿写一段话描写你眼中的天气热。(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板书设计:槐乡的孩子五月幸福快乐(满意)勤劳、懂事八月吃苦耐劳(繁忙)辛苦、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