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39883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当我们追根溯源去追寻中国文化的最初形态时,我们看到,它就是史前巫教系统以及随之而来的三代天命神学,它们同时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最初形态和总体,为中国文化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在各个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后来,当诸子百家纷纷起来冲破传统宗教的束缚,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不再与天命神学体系混而为一,从此才有了本质上完全不同于天命神学体系的各种世俗文化形态。在诸子思想体系中,人文主义的因素极大地突显,消解和转化了传统宗教的神学内容,改变了它的迷狂与非理性成分,从而在本质上有别于天命神学体系。但是诸子百家也不是一下子突显出来的,它脱胎于传统天命神学这一文化母体;同时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中也并没有完全推倒先前思想文化所取得的成果,而是在相当的程度上把它们保留了下来,使之成为新的文化形态,成为他们创立思想体系的思想酵母和出发点。只要我们具体地去分析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就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传统天命神学的影响。从传统宗教这一方面来说,当它失去作为文化整体或总体的地位以后,也并不是对世俗文化形态不再具有任何影响力。认识到宗教与中国文化的这种根源性关系,对把握两汉以后,尤其是形成了以儒释道为中国文化的整体结构以后,我们认为宗教对中国文化具有启示性的影响。无视这种影响,完全忽略中国文化的宗教性,就不可能完整准确地领会中国文化。从理论上说,宗教是中国文化的整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各种形态构成了具有内在统一性的完整的文化共同体。这是一种动态互补结构,宗教与中国文化整体之间在长期的历史行程中彼此认同,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因此当我们说宗教受制于中国文化背景,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并只有在中国文化所能提供的框架内合理地发展,从中国文化的其他各种形态中吸收养料来充实丰富自身时,同时也就表明了宗教在中国文化中不纯然只是一个消极的因素,只能被动地去适合中国文化,而是在相当广泛的领域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外来宗教传入中国文化并且经过一定程度的中国化而相融于中国文化,但它们并没有完全泯灭自己作为一种宗教形态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化中,不管是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它们具有非宗教文化形态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因此能够去补充传统文化,通过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从佛教等外来宗教的例子来看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就是宗教在相当的程度上提供了其他文化形态所无法取代的功能,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尤其是社会转型或人生发生变故之际,宗教更能显示出其特有的价值。事实上,宗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抽象思辨能力,展现人的创造性、能动性与想象力,丰富中国文化的内涵,提高中国文化的理论深度,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及其生活态度、人生价值、人格理想、道德修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如果不能在这些方面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宗教就不可能具有价值,也不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其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一些外来的宗教或教派之所以传入不久就湮没无闻,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们不能满足中国文化的某种需要,不能提供中国文化所需要的东西。(选自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有删节)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史前巫教系统而来的三代天命神学,为中国文化的诞生奠定了基石。B. 传统宗教对世俗文化形态的影响力,正是体现在它失去作为文化整体或总体的地位以后。C. 宗教与各种形态的中国文化构成了文化共同体,此共同体是完整的,具有内在统一性。D. 尤其在社会转型或人生发生变故的时候,宗教能在相当的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2.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虽然诸子思想体系在本质上有别于天命神学体系,但诸子百家又脱胎于传统天命神学这一文化母体。B. 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在相当的程度上把先前思想文化所取得的成果保留了下来,使之成为他们创立思想体系的思想酵母和出发点。C. 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只是消极的,它也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各个领域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刻的影响。D. 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具有价值的宗教,是可以在某些方面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的。3. 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只要诸子百家与天命神学的体系还混而为一,我们就不能说这是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B. 要完整准确地领会中国文化,就不能无视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具有启示性的影响。C. 宗教是中国文化的整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因为宗教和中国文化能彼此认同,相互影响。D. 在中国文化中,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之所以能够去补充传统文化,是因为它们具有非宗教文化形态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秋子红秋葵是杨家屯最漂亮的媳妇,娘家远在大山深处。由于缺水,娘家一带漫山遍野光秃秃的,农作物只长山芋和荞麦。这一年遇上天旱,山芋秧子一棵棵萎了,荞麦下不了种,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爹便托人带领秋葵走出数百里的大山,来到杨家屯,于是,秋葵便成了比自己大十岁的杨木根的媳妇。木根知道秋葵心里最怕人碰的痛处,暗想,一定要善待秋葵,不能让她伤心难过。但木根也与其他男人一样,火气一上来,轻则咆哮如雷,甚或抬手就是一把掌,“啪”的一声掴在秋葵脸上。秋葵转过身,躲着人,用手捂了脸,只让泪水从指缝间悄悄流出。这事儿若摊在村里别的媳妇身上,肯定要嚎、要闹,等嚎够了闹够了,肯定会卷起包袱回娘家。然后,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九个伯母六个婶子肯定要找上门来理论,最终,等男人上门陪够了礼道够了歉,媳妇才在娘家兄弟们的护送下,大摇大摆走进家门。秋葵娘家远,受了委屈,泪只流在自己心里。流完了,照样像往常一样喂猪、烧饭、拉土、锄麦,悉心伺候木根、孩子和公婆。转眼间,儿子小根已经4岁。春节过后,小根在街上玩,看到邻居家的叔叔用自行车驮了媳妇和娃儿去外公家。小根看得心热,急忙跑回家,扯着秋葵衣角,说要去外公家。秋葵刚才还笑着的那张脸顿时不自然起来,嘴唇哆嗉着说:“乖儿子,外公家远,明年咱们有钱了,就去外公家。”小根哪里肯听这一套,跺着脚又哭又闹,木根大喝一声,小根“哇”的一声哭了,秋葵急忙将小根搂在怀里,也哭了。这时,木根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横竖不是个味儿。后来,小根渐渐懂事了,便再也不提要去外公家的事了。再后来,家里的光景一天天好了起来,秋葵便常常念叨要回娘家。这一年,秋葵攒够了车票钱,正要商议着回趟娘家,不料公爹殁了。等埋葬了公爹,木根欠下一屁股债,秋葵便将车票钱给了木根。又一年春天,木根刚从县城火车站买了车票。夜里,小根肚子疼。秋葵与木根连夜将小根送到县医院。医生一检查,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手术。第二天,秋葵便让木根将车票拿到火车站退了。又一年春天,木根刚要去县城买火车票,就接到村长的通知,说村里引来了农田水利建设扶贫项目,供水管道途经木根的承包田,需要木根亲自规划承包田灌溉工程的实施方案。木根高兴得像个孩子,一蹦一跳地去了承包田。玉米吐缨时,秋葵对木根说:“今年粮食丰收在望,我们很快就有钱了,等收完秋,我们带上小根回趟娘家吧。爹有气管炎,娘有腰疼病,这几年也不知好了没;弟弟现在该娶媳妇了,也不知娶下媳妇没;妹子最小,不知现在还上不上学”木根抢白道:“小根不上学了?像你一样当文盲啊?”秋葵脸一红,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秋葵终于要回娘家了。这一天,秋葵和木根去了趟县城,除了买了新衣新鞋外,还给娘家的父母弟妹买回了大包小包的礼品。天刚蒙蒙亮,秋葵便烙好干粮,做熟饭菜,叫醒木根。吃罢早饭,便出了村子。秋葵背着行李,走在前头。高挑的身子一摆一摆,走得很急。走得木根出了一身热汗。上了火车,木根在行李架上放好行李,便拣靠窗的座位和秋葵面对面坐了下来。车窗外,阳光照着明媚的田野,好看极了,那些树呀房子呀电线杆呀飞似的向后退着出了火车站,换了一程大巴车,秋葵和木根走在一条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路上,秋葵的话一下子多了起来。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送给木根。木根第一次感觉,平日里温温顺顺沉默不语的秋葵,其实挺爱说话的。翻过了数座山梁,远处,有几户人家稀稀落落卧在山野里。秋葵顿时觉得这里的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也似乎更加温馨了。秋葵兴奋地指着前方,对木根说:“前面那个村子里,大梧桐树下,就是俺家。”说话时,一汪眼泪蓦然间从秋葵黑亮的眼睛中涌了出来,她不停地用袖角擦着。擦着擦着,双腿一软,跪在山梁上,放声哭了起来。木根背着行李,在秋葵身后,呆呆地站着。远方,夕阳里,一棵硕大的梧桐树隐约可见,树旁一户人家屋顶的烟囱里,一缕炊烟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纯朴那么亲切地向着满天的彩霞袅袅腾腾地飘着。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如秋葵被丈夫掴脸与村里别的媳妇遇此情况对比,突出了杨家屯一带的风俗习惯和该村媳妇的家庭地位。B.小说关于秋葵三次回娘家而未能如愿的描写,把秋葵家庭的变化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展现,既丰富了秋葵的形象,又给人以真实感。C.秋葵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路上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给木根,表现了回娘家时的兴奋心情。D.秋葵发现娘家所在的偏远深山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似乎更加温馨了,从正面表现了娘家人的生活也在悄悄改善。5.小说中的秋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6.小说是怎样叙述“回娘家”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018年1月8日,天津市海河医院“儿科停诊通知”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热传:“尊敬的患者家属:因我院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自今日起儿科不得不停诊,何日开诊尚不能确定”作为一家三甲医院,儿科医生竟然只有区区3名。否则即便有人染病,也断不至全科“停摆”:可见压垮医生的,除了疾病,更有超负荷带来的身心俱疲。而其背后,则是“儿科医生荒”的不争现实:据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目前我国城市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数仅为0.57人,农村为0.47人:而按照健康中国xx战略研究报告“到xx每千人拥有0.69名儿科医生”的目标,目前儿科医生缺口已直逼十万大关。而随着“二孩”生育高峰期的到来,儿科医生将更显紧缺:缺口不小,“补缺”更不易。据统计,全国医学院校每年仅能培养1800余名儿科医生:但就在这本就不足的“后备军”中,还不乏有人“临阵退缩”,更别说近年来屡有辞职的儿科医生:(摘编自2018年1月11日北京晨报)材料二:毋庸讳言,“儿科医生荒”早就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比较清楚:一是儿科医师的培养有缺口,二是儿科医师的职业环境有缺陷。我国的医学院校自1999年起,儿科专业停招,代之以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仅仅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中的一门课程存在。虽然在xx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开始合作恢复儿科本科招生,但儿科停招18年造成的儿科医生缺口在短时间内难以弥补。医务界常常用“高风险、高负荷、低待遇”来描述儿科医生的执业环境。据了解,目前在各综合性医院中,儿科普遍处于弱势地位。而在专科医院,高负荷的工作节奏则令儿科医师们频生去意。以此次来势凶猛的流感疫情为例,xx12月,天津市儿科门诊总诊疗人次环比增长4l,急诊总诊疗人次环比增长68。与之相应,全市儿科门诊医生每日出诊量增加了42,儿科急诊医生每日出诊量增加了36。超负荷应诊让许多儿科医生叫苦不迭。除了工作的高强度,更让儿科医师纠结的是不得不经常忍受无端的指责,承担难以预料的风险。患儿家长在“排队8小时”的过程中积累的烦躁情绪常常会在“看病3分钟”时爆发出来,抱怨、指责、谩骂,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这些职业风险成为儿科医师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是近年来儿科医师不断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摘编自2018年1月12日光明日报)材料三:(选自中国儿科医生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材料四:医治“儿科医生荒”需开综合药方,从根本上解决儿科医疗服务供需矛盾。除了千方百计稳定儿科医生队伍外,还要完善分级诊疗体制,增加医疗资源供给。目前,我国只有53.2的综合性医院有儿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儿科的仅占12.6。此外,还要加强科普宣传,缓解儿科就诊压力。不少家长一遇到孩子发烧哭闹,就抱着去医院,在治疗过程中也容易因常识和信息掌握不充分而和医生产生矛盾。对此,有关部门要做好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宣传,开通多渠道咨询热线,指导家长从容应对,不盲目扎堆医院,就医期间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摘编自2018年1月11日工人日报)7下列关于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国儿科医师紧缺的状况十分严重,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的人数偏低,这种状况在我国农村尤其突出。B目前需要增加近十万名儿科医生,才能完成国家相关战略计划,但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暂时无法满足这一需要。C高风险、高强度、压力大、待遇低等多重因素叠加,造成儿科医生不断流失,这一现状的改变需要多方位的调整。D随着两年内超过三分之一的儿科医生辞职,以及“二孩”生育高峰的到来,儿科医生紧缺的状况还有可能加剧。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材料一从天津市海河医院的“儿科停诊通知”说起,引出目前我国“儿科医生荒”这一现象,并通过一系列数据来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B材料二指出了“儿科医生荒”两大成因:一是培养机制有问题,造成儿科医生来源不足;二是职业环境有缺陷,造成医患关系日益紧张。C关于儿科医生的职业环境缺陷,材料二先将其概括为“高风险、高负荷、低待遇”三个方面,然后通过翔实的材料对这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D材料三中的两幅图具有因果关系:儿科医生中感受到每一项困难的比例均达到70,这使得他们两年内完全没有辞职计划的还不到50。E我国每年培养的儿科医生还不到两千人,而这些人中还有一部分并没有去做儿科医生,儿科医生的职业缺乏吸引力是一个重要原因。9我国目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儿科医生荒”这一难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昉,字显卿,东平汶上人。父汝明,金大安元年经义进士,官至治书侍御史。昉性缜密,遇事敢言,确然有守,以任子试补吏部令史。金亡,还乡里。严实行台东平,辟为掾。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事觉逮捕,诖误甚众,诸僚佐莫敢言。昉独别白出数百人,实才之,进幕职。时兵后,吏曹杂进,不习文法,东平辖郡邑五十四,民众事繁,簿书填委,漫无统纪。昉坐曹,躬阅案牍,左酬右答,咸得其当,事无留滞。初,有将校死事,以弟袭其职者,至是革去。昉辨明,复之,持金夜馈昉,昉却之,惭谢而去。同里张氏以丝五万两寄昉家而他适俄而昉家被火家人惶骇走避赀用悉焚惟力完所寄丝付张氏乙卯,权知东平府事,以疾辞,家居养母。中统四年,参知中书省事。商挺镇巴蜀,表为四川等处行枢密院参议。至元元年,入为中书省左右司郎中,甄别能否,公其黜陟,人无怨言。三年,迁制国用使司郎中。制司专职财赋,时宰领之,倚任集事,尤号烦重,昉竭诚赞画,出纳惟谨,赋不加敛,而国用以饶。四年,丁内忧,哀毁逾制。寻诏起复,录囚东平,多所平反。七年,转尚书省左右司郎中。九年,改中书省左右司郎中。昉有识虑,损益古今,裁定典宪,时皆宜之,名为称职。十一年,拜兵刑部尚书,上疏乞骸骨,致其事,卒。赠中奉大夫、参知政事,追封东平郡公,谥庄宪。子克遹,平阴县尹。孙振,秘书著作郎;揆,中书省左司都事;拱,常德路蒙古学教授。 (选自元史张昉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同里张氏/以丝五万两寄昉家/而他适/俄而昉家被火/家人惶骇/走避赀用/悉焚/惟力完所寄丝/付张氏/B同里/张氏以丝五万两寄昉家/而他适/俄而昉家被火/家人惶骇走避/赀用悉焚/惟力完所寄丝/付张氏/C同里张氏/以丝五万两寄昉家而他适/俄而昉家被火/家人惶骇走避/赀用悉焚/惟力完所寄丝/付张氏/ D同里张氏/以丝五万两寄昉家而他适/俄而昉家被火/家人惶骇/走避赀用悉焚/惟力完所寄丝付张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行台,“台”指在中央的尚书省,出征时随驻地而设立的临时性政务机构称为“行台”,又称行尚书台或行台省。 B郎中,是分掌各司事务,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宋代始作为医生的称呼。C丁内忧,指遭遇母亲的丧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期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称“丁忧”。D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把官职交还给皇帝,使骸骨得归葬故乡,又称“致仕”。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张昉遇事敢说话,办事效率高。经历战乱后的东平管辖郡县多,人多事多,账簿文书充斥。他坐镇官府亲自阅览案宗,处理得当,事情没有被耽搁受阻的。 B张昉善于甄别人才,管理财税。他能分别有才的和无能的,能公平地废黜和提拔官员。在他的尽心谋划下,国家不增加赋敛,财用却多了。C张昉审案能力强,对法令有见识。他受诏复官后,到东平审查案犯罪状,很多被平反。他增减古今,裁定典章法令,当时都觉得很合适,称他很称职。D张昉孝顺母亲,其子孙各有所成。他代理东平府知事时,曾因需要在家奉养母亲而辞官。 他的儿子和三个孙子虽任职不同,但都成就斐然。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事觉逮捕,诖误甚众,诸僚佐莫敢言。(2)昉辨明,复之,持金夜馈昉,昉却之,惭谢而去。(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注】罗 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注】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抒写”离愁别恨“的诗,追忆昔游,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是这首七律的双重主题。B首联叙写一年两次浏览锦江,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前值东风后值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东风喻指春天。C颔联极写所见之美。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颈联写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极言别去之难,直接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恋难舍。D“淡烟乔木隔绵州”一句,点明题旨,以景作结,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情韵悠长,余味无穷。E全诗感情真挚,形象新颖,语言含蓄而有韵味,结构严整工巧,堪称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精品。15有评价说本诗颔联“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试作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2)韩愈师说中,作者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是:“ , 。”(3)在赤壁赋中,苏子以“ , ”两句,告诉我们获得快乐其实很简单:把自然美景当作无穷无尽的资源,与朋友一同享用。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在市场环境愈发复杂的当下,卫浴企业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产品创新与售后服务两不误,才能如釜底游鱼,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毕业却不就业,虽然身无长物却又极为挥霍,上海日益壮大的“啃老族”令中国社会孝道传统经受严峻考验。这位博士学识渊博,不仅在免疫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营养学等方面也有诸多独到见解,真可谓金玉满堂。人生道路上,犯错误是难免的,但如果犯而不校,那么就一定会陷入错误的泥淖,不能自拔。近几年,叙利亚国内战争连续不断,导致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ABCD18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深圳的做法看,取消医生编制之后,政府按照服务质量、数量、患者满意等给予补贴,医生得到合理报酬,待遇不会降低。 B记者近日从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获悉,经过数月的紧张勘探,发现了面积约18平方公里的东周、汉代以容城南阳遗址为中心的遗址群。 C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质量改善速度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以价格为主的产品竞争格局亟待改变。 D司法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法治观,抵制干扰的定力,严格依法履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19. 阅读下面这段论述性语段,能更好地完成其论证的一项是( )人类学家坚定地断言:文化仅当它是独立的而非依赖的,才能有所发展。也就是说,只有当来自于它外部的压力被来自于它内部的首创精神所取代的时候,它才能有所发展。换句话说,只有民族文化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非主体文化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但是,任何把外来文化的观点强加给民族文化的做法,都会威胁它的独立和发展。同样,如果我们把每一所单独的学校视为一种独立的文化的话,那么,教育进步的关键是:_A. 每个学校要依靠独立于外来压力的内部首创精神才能有所发展。B. 某些学校只要依靠他们全体员工和学生的创造力就能有所发展。C. 学校管理人员必须随着学校发展的进程而调整自己的首创精神。D. 外来的各种有利或有害的因素必须被阻止参与学校发展的努力。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常识包含的道理并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而理论 。“两小儿辩日”中,一小儿说太阳早上比中午近,一小儿说中午离我们更近,连孔子也“不能决”。“两小儿辩日”中有“近大远小”“近热远冷”两条常识,虽然它们单独来看都是正确的,但在判断太阳离地远近时,却得出不同结论。这表明 。所谓整体解释,就是同一道理既解释了正常现象,也解释了反常现象。理论家为了提供整体解释,必须把包含在常识中的种种道理组织成系统。可见, ,只是理论用整体上的道理对世界做出整体解释,把我们对世界的识见带到更深或更高的层面。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以下两个问题(5分)寿之志三国也,纪魏而传吴、蜀。夫三国鼎立称帝,魏之不能有吴、蜀,犹吴、蜀之不能有魏也。寿独以帝当魏而以臣视吴、蜀,吴、蜀于魏何有而然哉?此寿之失也。噫!固讥迁失,而固亦未为得;晔讥固失,而晔益甚,至寿复尔。史之才诚难矣!后之史宜以是为鉴,无徒讥之也。 (节选自苏洵史论)(1)除了司马迁、班固,请写出文段中提及的另外两位史学家的姓名。(2分)(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苏洵的史评结论。(3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眼发展,将其拆除。为此,学校很犹豫。不少师生和校友表示非常关注,曾在此楼就读过的某知名作家还专程赶回母校拍照留念,并积极争取留住它。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该校校长、该知名作家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林”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xx高二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 D 2. C 3. C【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以偏概全,选项只提到“三代天命神学”,而原文是“史前巫教系统以及随之而来的三代天命神学,它们同时构成”。B项,无中生有,原文的意思是传统宗教失去地位以后还有影响力,但并不能说影响力体现在失去地位以后。C项,偷换概念,原文是“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各种形态”。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结合文本内容“而是在相当广泛的领域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分析,范围扩大。原文是“相当广泛的领域”。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强加因果,宗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不是“因为”它们相互影响。4. C (A“突出了杨家屯一带的风俗习惯和该村媳妇的家庭地位”分析不当。应为突出了秋葵的隐忍性格。B“把秋葵家庭的变化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展现”分析不当。秋葵前两次回娘家而未如愿是家庭原因,基本没有涉及到社会背景;第三次回娘家而未如愿是社会原因,是在社会背景中展现的。D“从正面表现了娘家人的生活也在悄悄改善”分析不当。这里通过描写秋葵对娘家一带天、山和空气的感受,从侧面表现娘家一带人民的生活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善。)5.温顺隐忍。挨丈夫打骂或受了委屈,泪只流在自己心里,而不像其他人一样哭闹。勤劳纯朴。她从事各种家务农活,悉心伺候家人。善良,识大体。公爹殁了,秋葵将车票钱拿出来;家里经济困难,虽然想家但始终未回。重亲情。她经常掂挂爹娘与弟弟、妹妹;回娘家时为娘家人买回大包小包的礼品。(5分,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三点给5分。)6.以“回娘家”为主线叙述故事。这样写,使小说脉络清晰,层次感强。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这样写,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故事情节在较大跨度中清晰呈现。采用简洁的对话来叙事。这样写,使叙事更加紧凑,并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插入典型的环境描写。典型扼要的环境描写增添了亲切感、真实感和现场感,赋予“回娘家”的故事以诗意美,烘托人物的心理。(6分,答对一个要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10.C11. D(“乞骸骨”和“致仕”不同。“乞骸骨”是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致仕”是交还官职,指官员退休。一般致仕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12.D(张昉代理东平府知事时是因病重辞官;“他的儿子和三个孙子虽任职不同,但都成就斐然。”“成就斐然”,原文无此意。)13.(1)有用歪门邪道蛊惑人心图谋不轨的乡里人,事情败露后被捕,牵连的人很多,各位幕僚没有人敢说话。(“乡人有执左道惑众谋不轨者”定语后置,1分;“事觉逮捕”被动句,1分;“诖误”,牵连,连累,贻误,1分;句意2分。)(2)张昉辨明原委,恢复死者弟弟的官职,死者弟弟拿着钱在夜里来送给张昉,张昉拒绝了他,他惭愧地告辞离去。(“之”,代指死者弟弟的职位,1分;“却”,拒绝,1分;“谢”,告辞,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张昉,字显卿,东平汶上人。父亲张汝明。金朝大安元年经义进士,官至治书侍御史。张昉生性谨慎周密,遇事敢说话,坚定有操守。靠父荫试任吏部令史。金朝灭亡,返回乡里。严实在东平设临时性政务机构,征召张昉为掾吏。有用歪门邪道蛊惑人心图谋不轨的乡里人,事情败露后被捕,牵连的人很多,各位幕僚没有人敢说话。张昉一人分辩放出几百人,严实认为他有才能,升任幕府官员。当时处于战乱之后,小吏杂乱,不熟悉条文法令,东平管辖54个郡县,人多事多,账簿文书充斥,没有头绪。张昉坐镇官署,亲自阅览案宗,左右应答,都很得当,事情没有耽搁受阻的。当初,有个将校死于国事,让他弟弟继任他的职位,这时被革职了。张昉辨明原委,恢复死者弟弟的官职,那个人拿着钱夜里来送给张昉,张昉拒绝了他,他惭愧地告辞离去。同乡张氏。把五万两丝寄放在张昉家到别处去了,不久张昉家失火,家里人惊慌逃避,家产器物全都烧了,只是努力保护人家寄放的丝,还给张氏。乙卯年,代理东平府知事,因病重辞官,在家奉养母亲。中统四年,参知中书省事。商挺镇守巴蜀,上表推荐他任四川等处行枢密院参议。至元元年,入朝任中书省左右司郎中,他分别有才和无能的,公平的废黜和提拔官员,大家没有怨言。三年,升制国用使司郎中。制国用使司郎中管理钱财赋税,当时由宰相兼管,配合制司郎中办事,最为繁重,张昉尽心帮助谋划,钱财出入谨慎,不增加赋敛,但国家资财却多了,至元四年,遇母亲丧事,悲痛超过礼制。不久受诏复官,到东平审查案犯罪状,很多被平反。七年,转任尚书省左右司郎中。九年,改任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张昉有见识,增减古今,裁定典章法令,当时都觉得很合适,称他很称职。十一年,拜兵刑部尚书,上书请求告老还乡,离任,去世。赠中奉大夫、参知政事,追封东平郡公,谥号庄宪。儿子张克遹,任平阴县尹。孙子张振,任秘书著作郎;张揆,任中书省左司都事;张拱,任常德路蒙古学教授。14BC 【解析】好云、山脉、河流的可爱和多情,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怀念。15颔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运用了拟人的手法。(2分)将人之情感赋予碧草、白云,春游锦城时,锦江江畔边绵不尽的芳草,对自己依依不舍,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美丽的云彩为了拘留自己,有意将楼台层层遮掩。(2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锦江景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寄托了对友人的怀念。(2分)16(1)伛偻提携(2)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7、A【解答】釜底游鱼: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此处说“卫浴企业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产品创新与售后服务两不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此处用“釜底游鱼”不符合语境;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此处用来形容“毕业却不就业的啃老族”符合语境;金玉满堂: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此处用来形容“这位博士学识渊博”符合语境;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此处用来形容“人生道路上所犯的错误”不合语境;毁家纾难: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此处用来形容“叙利亚的大量难民”不合语境;开门揖盗:揖:拱手作礼,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此处用来形容“清政府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符合语境;18C(A不合逻辑。“患者满意”主谓短语,与前面名词“质量”数量”不能并列,在“患者满意”后面增加“度”字。B语序不当。把“以容城南阳遗址为中心的”移到“发现了”后面。D成分残缺,缺少谓语,“抵制干扰的定力”改为“增强抵制干扰的定力”。)19A(这是一则类比论证。原文以“文化发展的动力”来类推“教育进步的关键”。题干论述:文化只有独立并由内部首创精神取代外部压力才能发展。题干把独立的学校类比为独立的文化,那么学校的发展应该跟文化的发展类似,即学校只有独立并由内部首创精神取代外部压力才能发展,A项表达的正是这个观点。独立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B项排除;具体做法如何题干没有涉及,C项排除。D项从反面来说,不如正面表述的A项到位)20考查语言的连贯(6分),能力层级为E级。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专为整体解释而生。从前半句来看,常识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而”字转折意味强烈,将常识与理论对比起来,所以答案为专为整体解释而生。意合即可。(2分)(2)常识包含的道理只能解释相关现实的一部分。从论证思路来看,举例的目的是为了论证常识不提供对世界的整体解释,所以表明常识只能解释部分。意合即可,2分。(3)理论和常识无所谓谁更正确。由后文“只是”“更”字推断,常识无所谓错误,两者没有谁更正确。意合即可,2分。21(1)范晔、陈寿。(2)前辈史家各有失误,完美的修史人才很难得;后代史家应以前人教训为鉴,不要只停留在批判指责的程度。22.参照xx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题目:明确收信人,旗帜鲜明地表达观点 从作文试题后的“完成写作任务”这一要求看,这道作文题就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在写作时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明确收信人。收信人可以是校长,也可以是知名作家,也可以是赞成 “保留” 者,或赞成“拆除”的人。 二是适当对以上几种人的观点作对比分析。比如“保留”者想留住历史遗迹,其用心可以理解,但不符合社全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权衡之后亮出观点:历史与传统属于过去,为了将来,为了发展必须“拆除”,这也是顺应历史的需要。 三是必须集中笔墨写好“为什么”。赞成也好,反对也好,必须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地阐明问题。赞成“拆除”,可以从以下几点作分析: 1、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时代的需要,“不破不立”,一味抱着历史旧帐,是形而上学的表现(这方面应着重阐述,事例也多)。 2、“拆”与“留”并不矛盾。“新”与“旧”,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现在的“新”将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也会变“旧”,必须割爰。必须辨证看问题。它既是矛盾又是统一的。 3、“新“和“旧”完全可以处理好,那如何处理“新”和“旧”的关系呢?可将对历史作出贡献的旧楼进行摄影,录像,制作模型等遗产留给后人。总之,赞成或反对都必须将理由讲透。 此外,写作时还应当注重书信行款格式,写信人应按作文题要求署名,不可透露个人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