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桂林山水》教案 语文S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39513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桂林山水》教案 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桂林山水》教案 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桂林山水》教案 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桂林山水教案 语文S版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八个生字。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并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理解、表达,特别是在头脑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景象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模式教具:多媒体课件桂林山水风光图或相关的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家陈淼到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去看一看那里的山水风光。(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心中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由质疑,教师随机归纳、补充,梳理出学习本篇课文所要探究的重点问题。)预设:桂林山水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怎么来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设疑自探1、自由读课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工具书解决。 2、通读课文,注意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及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预设: 重点字音:屏障 嶙峋提示“啊”字读音的变化:在普通话中,“啊”在句子末尾的读音会受它前一个字的读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在本课中“啊”就这样读: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真奇啊(呀);真秀啊(哇)真险啊(哪)。 重点字形: 无(瑕) 波(澜) 峰(峦)翡)翠竹(筏) 3、理清课文的条理及主要内容。课文的中心句是哪句?围绕中心句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说课文叙述的顺序及内容。 三、“提示”引路,自读探究1 、布置学生自学。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林山水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怎么来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找到答案后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填充表格。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四、多元对话,解疑合探一)同桌交流。与你的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要互相倾听、纠正和补充。(二)班级汇报。A、感悟水的特点及写法 1、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请你用简单的词语概括。随机板书:静、清、绿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这三个特点的?读出自己画的句子。3、比较句子、感悟特点、领悟写法。1)出示: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话写得好?为什么? (2)引导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3)教师小结:“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这只是概括地笼统地点出特点;到底“静”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绿”到什么程度?“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则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先概括后具体。 4)、仿照课文中的句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小溪里的水真_啊,_花坛里的花真_啊,_今天的天气真_啊,_5)这段话,除了运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外,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说一说。(预设:排比、打比方等) 4、课文第二自然段在描绘漓江水的特点时,还运用了哪些写法?你是从哪里判断出来的?运用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预设: 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从“却”字看出来;作者拿“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与“静、清、绿”的漓江水做对比,突出了漓江水具有独特之美;作者运用这一写法,先声夺人,引人入胜。5、感情朗读: 过渡:如此优美的语言,如此细致的描述,大家难道不想美美地读一读吗? 1)先听老师读,大家闭目想象画面。2)带着自己的想象朗读这段话。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读)4)引导学生评价,以评促读。 导读预设: 读这句话时,“真”应读得稍重些,“静”字读得稍慢,“清”略显示轻快,“绿”读得更加明快。读这一句话,整体感觉要轻缓,富有起伏。)5)漓江水的美,让我们再次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师朗读上半句,同学们朗读下半句。6)自主背诵。7)古往今来,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为无数的画家所倾慕,为多少诗人所赞叹而作家陈淼却被漓江水独特的美所陶醉。请同学们深情吟诵课文第二自然段。(8)欣赏着如诗如画的漓江,我们不由得赞叹桂林的水甲天下!、感悟山的特点及写法 过渡:漓江的水是如此美妙,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把目光投向桂林的山吧! 1、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用简单的词语概括。随机板书:奇、秀、险2、你对哪个特点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谈谈体会。3、出示图画,结合画面,理解“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4、重点理解“奇”的特点。这里的山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据资料记载,漓江两岸的奇峰,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摆开架势啄斗的公鸡。碧莲峰的山体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书僮山很像一个古代捧书而立的书僮,螺蛳山周围有一道道盘旋的螺纹,活像一只尾巴朝天的大田螺。还有一处山景叫“罗汉晒肚”,像一个敞胸露肚的罗汉坐在江边休息。桂林的山还有哪些形态呢?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照课文内容说一说。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5、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你认为在写法上,这两个自然段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交流、评论、总结。预设: 都是先运用对比的写法,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然后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采用排比句式及打比方的方式,生动地描绘出这些特点;都能够从视觉和感觉上来概括特点等。6、感情朗读: 水亦美,山亦美。让我们尽情地朗读,读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吧。1)、自由朗读。2)、指名读,评读: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请说说理由。你想怎样来读?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3)同学们,泰山的雄、华山的险、香山的“火”,一个特点就足以让我们欣赏、品味,而桂林的山它集“奇”“秀”“险”这些特点于一体。人们怎能不说:桂林的山甲天下!C、感悟山水交融之美。1、指名读所画句子。2、体会特点及写法:你认为桂林山水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绘。3、小结:观赏桂林山水,一般是从桂林市区到阳朔,航程有80多公里,沿途所见都是这样的美景,这一路的风景又怎是一幅画所能画完的呢?所以给作者给游人给我们的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板书)4、感情朗读同学们,课文的语言很美!让我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播放“高山流水”音乐)生各自练读,指名配乐朗读。5、小结: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融;水绕山环,山青水秀,诗情画意、乐趣无限,所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就连没有去过桂林的我们也由衷地赞叹“桂林山水甲天下”!(擦去“甲天下”后的?)五、拓展延伸,提升认识1、当代著名作家贺敬之也曾经这样深情地赞美桂林山水(多媒体出示桂林山水歌开头部分的诗句,师生深情吟诵)师: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生:神姿仙态桂林的山师: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生: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师:水几重呵,山几重?生:水绕山环桂林城师:是山城呵,是水城?生:都在青山绿水中2、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也一定很想来赞一赞这“甲天下”桂林山水吧!请同学们试着吟一首诗,或者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3、引导学生在插图旁写话,然后交流。六、审视文本,放胆质疑(质疑再探1回顾课文,自主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最大收获是什么?预设: 1从内容上谈;(2)、从写法上谈;(3)、从情感的陶冶上谈;2浏览课文,质疑再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桂林山水的特点及作者描山水特点的写法这两个问题自己是否都明白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名话是怎样来的?桂林的山为什么那样奇特?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相互解疑。七、自主编题、巩固运用(拓展运用1、自编题: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编题。(自编题建议: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语言积累、写法运用、字词巩固等方面设计自测题)2、组织学生自我解答或相互解答。教师查看学情,收集典型测试题。3、在班级交流典型测试题,引导学生评价;教师结合年段学习目标及课文的学习目标,适当补充检测题。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