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 第三单元 王安石变法单元总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39172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 第三单元 王安石变法单元总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 第三单元 王安石变法单元总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考历史 第三单元 王安石变法单元总结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王安石变法单元总结(三)一、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比较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不同点中心内容整顿吏治富国(理财)改革程度局部改革经济、军事、教育全面改革相同点目的解决社会危机(直接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根本目的)性质地主阶级的封建改革特点在当时皇帝支持下自上而下进行的,有曲折性、复杂性结果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而失败二、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中的土地政策1.商鞅变法制定了“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等措施,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2.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按一定标准,将国家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荒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即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这一措施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缓和了阶级矛盾。三、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1.相同点(1)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2)变法都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4)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2.不同点(1)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2)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3)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四、对封建主义性质改革的总结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目的是建立或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一场改革运动。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1)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为挽救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对其内部政策的调整。(2)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由清朝地主阶级洋务派实行的学习西方先进军事和生产技术的一场运动,就整体而言,是清政府为了应对内忧外患而在内政外交方针上所作出的调整。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发生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洋务运动则发生在近代时期。它们的改革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并对当时及以后的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典例】 (2015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材料二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第一步:审题意第(1)问注意材料一反映的王安石变法的法令及其实施的目的。第(2)问,注意“社会转型”的表现及“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第二步:抓关键第(1)问,第一小问法令,注意材料一的信息“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第二小问目的,注意材料一中“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的信息。第(2)问,第一小问表现,注意材料二“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信息;第二小问简析,从王安石变法背景,即积贫积弱和社会矛盾等角度来回答。第三步:扣知识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目的和影响参考答案(1)法令:方田均税法。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 解答非选择题常见失误及解决办法近年来高考试题大多通过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来命制试题,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运用材料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掌握好解题技巧是高考中“水平正(超)常发挥”的关键,应特别注意解答非选择题的常见失误及解决办法:1.答题没有思考的过程,看到题目就写,没有完整的答题思路。解决办法:在初读材料的基础上,注意审题,看清问题的具体要求,然后带着问题细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主题,了解材料的层次结构;对应材料内容,思考材料内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2.不按题目要求做题,审题不清,随意性大。解决办法:认真审题。审题意紧抓“题眼”,揣摩题意,审题型辨别题型,确定方法;审题分注意题分,看分作答,一般来说,分多的题目答案要点多,分少的题目答案要点少。3.答题时忽略材料的作用,不能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材料。解决方法:注意将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充分分析和利用材料。4.角度单一、重复。解决方法:注意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分析问题。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他希望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其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以发展财政经济为核心。其理财思想和实践对后世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王安石变法四年之中,前法尚未真正落实和巩固,后法就接踵而至。有些地方预支青苗钱是发放实物,而归还时却要求交纳现钱,由于物价上的差异,农民可能受双重损失;有些州、县以多贷款为有功,难免出现强迫贷款的情况。朱柏铭、郑备军改革经验教训王安石变法理财得失谈(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变法的首要措施。指出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王安石在农业方面的理财举措。(3)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在推行变法中存在的问题。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概括;第二小问,根据导语和材料信息,从政府收入、农民负担、土地兼并等角度分析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农业”相关措施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信息,从改革进程、用人、农民利益等方面分析。答案(1)措施:理财。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抑制土地兼并。(2)举措:免役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3)问题: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农民利益受到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