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1单元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教案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37675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1单元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1单元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1单元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教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1单元第2课 惨烈的四年战事(教案2)【教学目标】 1、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等战役的学习,使学生深刻领悟动机和效果、战争和革命的辩证关系。 2、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3、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惨烈,明了为了防止战争,青年人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美国参战难点:革命在结束战争方面所起的作用。【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第一步:导入新课从电影侏罗纪公园说起,列举一系列主观愿望和客观结果严重背离,事与愿违,南辕北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等现象,逐步把话题转到一战:这场战争何尝不是动机和效果大相径庭的一个绝佳例证呢?由此导入新课。第二步:自主学习:设计问题,给学生自学搭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平台。在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之前,同学们有必要先解决一下一些技术性知识性的问题,以便对战场战争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和宏观的了解:1、到底是谁在打这场战争?按参战的先后顺序把他们排出来好吗?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材第9页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能助你一臂之力,可不要怠慢它呦!2、当然也并非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卷了进来,毕竟有一些国家保持了中立,写出这些让人肃然起敬的国家的名字来?3、打这场战争的国家都是在哪些地方展开的大厮杀?4、这场战争打了多长时间? 从 年到5、那么这些杀红了眼的国家到底是怎么打的呢?列举一下主要战役?活动2【讲授】新授课程 设问:普林西比是战争的始作俑者么?萨拉热窝事件是不是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复习回顾上一节的内容,总结原因,指出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是奥匈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矛盾的具体表现,只是大战发生的导火线。一、原因:1、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3、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5、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发生的原因:巴尔干地区是欧洲的火药桶,列强纷纷插手扩张势力。而俄国和奥匈帝国的争夺尤为激烈。(2)产生的影响: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刻意挑起战争,而打着泛斯拉夫主义旗号扩张的俄国支持塞尔维亚,法、德、英等欧洲大国则因各自盟国的关系参加战争,一战全面爆发。二、经过:1、开始: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法国、德国、英国等大国纷纷加入。2、相持:从马恩河到凡尔登的消耗战(1)主战场及战线:欧洲成为主战场;形成了三条战线:英法对德的西线;俄国对德奥的东线;奥匈对塞尔维亚的南线。(2)战争中心的转移:1914年,西线是中心,马恩河战役。1905年德国早已制定了两线作战、速战速决的“施利芬计划”,施利芬当时是德军总参谋长。计划的特点是右翼兵力占百分之九十,左翼只有百分之十的兵力,但在实际作战中当时的总参谋长毛奇不断修改计划,削减右翼兵力,使德军被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是一战的一个关键时刻。由一战爆发起,德军成功地侵入比利时和法国东北,兵分两路攻入法国,但是在9月5日,法国第六军向进攻巴黎的德军反击,防止法国的首都被德军占领,法军还征用了600辆出租车向前线运兵。德军被迫在9月9日至13日撤退,实质上宣告德军的施里芬计划破产,从此转入堑壕战即阵地战。1915年东线是中心,德国想要先打败俄国,但俄国国土辽阔,短期内无法取胜,因此东线陷于僵持状态。1916年,西线再次成为中心。两场重要战役,一是凡尔登战役,双方伤亡惨重,接近一百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这是一战中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惨烈的战役,但是仍然没有一方取得决定性的优势。二是索姆河战役,这次战役中英军使用坦克,使德军一时惊慌失措。这两年多来的消耗战,越来越体现出战争的残酷性,使战前人们的狂热心理逐渐被击得粉碎,各国都出现了反战的浪潮。3、转折:美国参战,苏俄退出(1)美军参战:出示威尔逊总统的图片和发言,让学生总结美国政策的变化。威尔逊在大战爆发时宣布美国中立,使美国“免受痛苦与灾难”,参战时又说美国为了“捍卫和平、民主和自由”,说明美国由中立逐渐转变立场,最终对德宣战。设问:美国为什么会改变政策?原因:美国与英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协约国战败美国利益将受到很大损失;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使形势有利于同盟国;德国采取无限制潜水艇战,成为美国参战的契机。作用:美国参战大大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改善了协约国的经济实力,使胜利的天平倒向了协约国集团一方;在美国影响下中国、巴西、利比里亚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的阵营; (2)苏俄退出:苏俄的建立:俄国因为战争激化了原有的矛盾,发生了十月革命,革命后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俄国。政策:从人民的愿望出发,也为了更好地巩固新生的政权,苏俄颁布和平法令宣布退出大战;并于1918年与德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在作出巨大让步的条件下与德国单独媾和。4、结束:德奥集团战败原因:战争能力下降,无力回天;其他同盟国纷纷投降;国内发生革命,基尔港水兵起义引发全国范围的十一月革命。结果:德皇退位,新政府与协约国签署了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但是,面对战争的惨痛后果,战胜者的胜利也失去了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小结: 一战的惨痛经过给了狂热的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分子以惨痛的教训,从1914年到1916年的消耗战死伤无数,双方都损失惨重,但德国速决战计划的破产使其陷于被动;1917到1918年协约国阵营的变化使战争发生了决定性的转折,最后战争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活动3【作业】课后作业 抄写知识点、练习册三维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