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龙的传人》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37638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龙的传人》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龙的传人》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龙的传人教案 北师大版一、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理解龙的象征意义,通过具体事例,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和各种说明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1、播放歌曲龙的传人,教师问: 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谁知道歌词中的“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2、过渡: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是龙的传人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节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出示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装饰 河蚌 佩挂 古董 毛驴 腹部 庄稼灾祸 皇帝 龙袍 金龙献瑞(1)谁有信心读对这些词语?(请一位同学朗读,相机正音,开火车读)(2)读得不错,文中还有几个多音字,你能分得清吗?肖 数 供分别请三位同学读多音字,然后组词,纠错。过渡:看来同学们将文章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字词掌握得挺到位了,但是作为高年级学生,还应有一定的概括能力,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拿不准的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预设:(一)龙到底是什么?(1)龙的传说。点拨:传说中的龙是怎样的?(似猪、类蛇、像鹿或马;集九种动物特征于一身)(2)龙不是真实存在的。总结:无论是关于龙的传说,还是写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用第一自然段中的一句话说就是,龙到底是什么呢?(二)中国人为什么自称为龙的传人?(1)龙是威力无比、无所不能的。点拨:是的,所以中国人很崇拜它(2)龙是权力的象征(3)在百姓心中,龙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总结:正是因为龙有着这些特质,所以中国人崇拜它,并自称龙的传人。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一)小组学习龙是什么。师:正如刚才同学们所说,课文主要讲了龙到底是什么和中国人为什么自称为“龙的传人”这两方面的内容。那么,你对哪一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预设一:龙到底是什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龙到底是什么呢小组合作,要求:(1)认真阅读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所读懂的内容,写在课文旁边。(3)组长汇总大家所说的内容,并推举一位同学准备汇报。(4)组内每位成员都要发言。(早期龙的形象相机出示不同时期龙的不同形象,了解龙的大致发展历程;避邪;现在龙的样子;不是真实的;图腾出示不同民族的不同图腾,配以文字解说:简单来说,图腾就是民族的崇拜对象,在原始人的信仰中,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于是就对这种动物或植物产生了崇拜,这种动植物便成了自己部落的图腾。如俄罗斯的熊图腾,印度的大象图腾,而中国人的图腾就是龙!)(二)探究中国人为什么自称为“龙的传人”过渡:这就是中国人心中的龙,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龙的传人”呢?生:在中国人的心中,龙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它还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龙又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师:你是怎么准确找到这些特点的呢?(关注中心句)你看,找到了中心句就能比较容易地概括段落或者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同学们应该学会这种方法。那么,课文是怎样写龙的这些特点的呢?1、第四自然段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说,龙是无所不能的,它是出类拔萃的,你还知道哪些带“龙”的能表达“出类拔萃”含义的成语?(学生列举)为了写出龙的“无所不能”的特点,第四自然段还用了哪些词语?(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你能读读这段吗?难怪周易中有“飞龙在天”、“云从龙”、“震为龙”说法,作为如此出类拔萃、本领之大的龙的传人,你有什么感觉?(激发自豪感)2、第五自然段师:不仅如此,龙还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皇帝就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他穿的衣服叫龙袍,他坐的椅子叫龙椅,太和殿里更是装饰这一万三千多条龙之多,(变说变出示图片)这是多么高超的艺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龙的传人,我们要传承些什么?(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3、第六自然段而在老百姓的心中,龙则是自由欢腾和完美的象征。理解四字成语,感受成语中所蕴含的含义。四、前后照应1、同学们在读课文时,有没有注意“龙的传人”在文中出现几次?分别在哪里出现的?能读一读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前后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更紧凑,突出了龙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2、作者在这两个自然段当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