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9月模块诊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我国某地平均气温等温线图”,完成下列各题。1. 甲乙两地的地形类型分别是A. 山地、盆地 B. 盆地、山地C. 河谷、山地 D. 山地、高原2.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 1000m1667m B. 1333mxxmC. 1333m1667m D. 1667mxxm3. 丙地的气温可能是A. 2 B. 4 C. 2 D. 0【答案】1. B 2. B 3. D【解析】考点:主要考查了等高线。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形的判断和相对高度的计算。【1题详解】甲中心温度高、四周温度低,高度与温度相反,说明甲处低、四周高,为盆地地形;乙中心温度低、四周温度高,高度与温度相反,说明甲处高、四周低,为山地地形。故B正确。【2题详解】甲的温度大于4C小于6C,乙的温度大于-6C小于-4C,甲乙两地的相对温差为大于8C小于12C,根据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C,可以算出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1333mxxm。【3题详解】两条等值线之间有闭合等值线圈,是当闭合线圈上的值等于大值时,闭合线圈内的值大于大值,当闭合线圈的值等于小值时,闭合圈内的值小于小值。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图中闭合曲线处于2C和0C之间,因图中未标数值,则丙取值范围为2C丙丙0C,故只有D正确。北京时间某年9月20日14时左右,一辆轿车行驶在我国某城市的环线上(下图),车里的乘客发现前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正后方照射进车内,后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正左侧照射进车内。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 该时段,车辆行驶在图中环线上的A. 甲路段 B. 乙路段 C. 丙路段 D. 丁路段5. 该城市可能是A. 哈尔滨 B. 北京 C. 天津 D. 乌鲁木齐【答案】4. A 5. 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的视运动。【4题详解】根据题中条件北京时间某年9月20日14时左右,此时太阳直射的位置在赤道略偏北的位置,那么在北京时间14时左右,我国大陆的各地太阳都位于偏南的位置照射过来,根据题中条件“车里的乘客发现前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正后方照射进车内,”说明太阳此时是从正南方向照过来,汽车是在向正北的方向行驶,因此可以把乙和丙排除。再根据条件“后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正左侧照射进车内。”,说明行驶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并且是方向向左转了,因此可把丁排除,只有甲是符合条件的。【5题详解】据上题可知北京时间9月20日14时左右,太阳从正南方向照过来,说明当地此时是正午,据此可知当地位于北京的西侧,区时相差2个小时,符合条件的只有乌鲁木齐了。哈尔滨在北京的东侧,排除。北京、天津与北京时间接近,排除。【点睛】太阳视运动是高考的一个难点,其规律如下:总部位于杭州市(30N,120E)的我国某棉纺企业xx斥资2.18亿美元在M国的甲地(下图)投资建造纺纱厂,其原棉和劳动力来自M国,产品销往中国、南美洲等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 4月18日该企业总部要向位于甲地的分公司发送一份电子邮件,定于18日早上9点(当地时间)甲地分公司上班时能收到,不考虑网络延迟等问题,总部最晚应该在什么时候发送(图中纬度数是35、33,图中经度数是81、78)A. 17日19时 B. 18日9时 C. 18日23时 D. 19日9时7. xx4月30日,该工厂生产的第一批纱线经查尔斯顿港运抵杭州。这一日,杭州与甲地相比A. 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 甲地的白昼时间较短C. 两地正午的物影方向相反 D. 两地的日出方位相反【答案】6. C 7. A【解析】【6题详解】图中甲地位于81W,属于西五区,当西五区18日9点时,北京时间(东八区)是18日22时,因此总部最晚应在18日23时发达,C正确。【7题详解】4月30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杭州位于30N,甲地位于35N,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A正确;甲地纬度高,白昼时间较长;两地都位于直射点北方,正午的物影方向相同;两地的日出方位都是东北。【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水面的海拔高度,浅层地下水水位的起伏形势通常与当地地表一致且催生地下径流,而地下水“埋深”则是指其相对于地表的埋藏深度。下图示意苏州市xxxx浅层地下水平均水位与平均埋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 苏州市地势A. 西南高东北低 B. 东南高西北低C. 西北高东南低 D. 东北高西南低9. 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浅层地下水流速最大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10. 图中丁地的海拔约为A. 5.2m B. 2.8m C. 4m D. 1.2m【答案】8. C 9. D 10. A【解析】【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浅层地下水水位的起伏形势通常与当地地表一致,读图中地下水水位线数值可知苏州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故C项正确。【9题详解】由材料“浅层地下水水位的起伏形势通常与当地地表一致且催生地下径流”可知,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类似,地势落差越大水流越快。在图中地下水位线越密集则代表地势落差越大,读图可知,乙处水位线最为密集,地下水流速最大,故B项正确。【1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一地的海拔高度等于该地的地下水位高度加上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故丁的海拔高度为4.0+1.2=5.2m,答案为A项。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1. 下列关于该处地质事件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下沉沉积岩浆入侵挤压褶皱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B. 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入侵抬升侵蚀下沉沉积C. 下沉沉积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D. 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12. 图中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A. 石英岩 B. 大理岩 C. 板岩 D. 片麻岩【答案】11. D 12. B【解析】【11题详解】根据图示地质构造,该地有沉积岩分布,说明经历过沉积作用;有褶皱发生,说明经历过地壳的挤压运动;该地发生了岩浆侵入,且晚于沉积岩层;岩层没有连续,说明发生了岩层的断裂;最后发生了下沉的沉积作用。结合选项,带入到图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可知D项正确。【12题详解】据图可知,处岩石位于侵入岩附近,说明是岩浆在侵入到岩石中发生了高温作用导致岩石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处地层的岩石原本为石灰岩,经高温的烘烤作用,形成变质岩大理岩,故B项正确。xx6月中旬以来,乙地区连续多日阴雨天气,甲地区发生多次严重森林大火,并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3. 关于两地区此季节气候特点与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 甲地区伏旱,受夏季风影响 B. 乙地区梅雨,受湿润西风影响C. 甲地区炎热干燥,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乙地区伏早,受热带气旋影响14. 图中板块边界类型与宏观地形A. 消亡边界岛弧 B. 生长边界海沟C. 生长边界海岭 D. 消亡边界裂谷【答案】13. C 14. A【解析】【13题详解】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区域轮廓可知,甲地为地中海气候,6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乙地位于中国长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受准静止锋及夏季风的影响,湿润多雨。据此选C。【14题详解】图中板块边界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为消亡边界,图中显示这里岛屿呈串珠状分布于大陆外缘,属于东亚大岛弧,据此选A。【点睛】环太平洋地区为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较为活跃,属于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带。板块的消亡边界多为山脉、岛弧等,板块的生长边界多形成裂谷或海洋。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5. 仅考虑太阳辐射影响,图示甲处地貌未来最先可能演变成A. 背斜山 B. 背斜谷 C. 向斜山 D. 向斜谷16. 该岩层在乙处出现缺失的原因最可能是A. 受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 B. 受挤压岩层破碎被侵蚀C. 因流水堆积岩层被覆盖 D. 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17. 丙处岩层与周围明显不同,其最可能是A. 花岗岩 B. 石灰岩 C. 砂岩 D. 黏土【答案】15. C 16. A 17. A【解析】【15题详解】由同一沉积岩层在甲处的埋深判断,在甲地中部埋深大,两侧埋深小,所以岩层中部向下凹陷,属于向斜构造;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向斜槽部岩性坚硬,风化速度慢,所以最先会演变成向斜山,C项正确。【16题详解】根据同一岩层的连续走向,乙处是背斜构造,该岩层向上拱起,受张力岩层破碎易被外力侵蚀,拱起部分出现缺失,故A项正确。【17题详解】丙处岩层与周围明显不同,黏土是风化沉积物,D项错误;石灰岩、砂岩都是沉积岩,与丙两侧的岩性一致,B、 C错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与沉积岩不同,故A项正确。玛珥湖是多次岩浆上升过程中遭遇地下水,在喷发前发生爆炸形成洼坑并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往往成群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玛珥湖一般具有四周封闭完好、湖水较深、湖面平静、生物较少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下图为玛珥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8. 玛珥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变质作用 B. 岩浆活动 C. 地壳运动 D. 流水堆积19. 玛珥湖中的水主要来自于A. 雨水和地下水 B. 地下水和河流水C. 冰川融水和河流水 D. 冰川融水和雨水20. 玛珥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是A. 生物残体 B. 河流携带的泥沙C. 早期喷发的火山灰 D. 风力沉积物【答案】18. B 19. A 20. C【解析】本题组考查火山形成的湖泊地貌及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解读能力。学生需要关注材料中的“喷发前发生爆炸形威洼坑并积水而形成”、“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等字眼,并注意图示中湖泊沉积物中多火山灰及伴随火山喷发产生的沉积物等。【18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玛珥湖是多次岩浆上升过程中遭遇地下水,在喷发前发生爆炸形威洼坑并积水而形成的,多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因此玛珥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火山喷发即岩浆活动,选B。【19题详解】根据材料,玛珥湖中多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地势低凹可以收集雨水,地下水丰富,因此,玛珥湖中的水主要来自于雨水和地下水,选A。【20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玛珥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是火口沉积物、爆发角砾岩、火山筒位居中间,因此火山喷发物如火山灰将会是最早的沉积物,据此选C。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的河流解冻日期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1. 甲地河流的解冻日期可能是A. 4月 6日 B. 4月15日C. 4月26日 D. 5月2日22. 与其它河段相比,西宁市附近河段冬季不封冻,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 海拔低、气温高 B. 全球气候变暖C. 落差大、流速快 D. 城市废水汇入【答案】21. C 22.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题1判读出甲地是山地是关键。甲地为山地,气温较低,因此甲地河流解冻日期应晚于平原地区,根据闭合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判读原理,可推测甲地解冻日期。小题2要明确西宁市平均海拔在xx米以上,冬季气温低,无人为干扰状况下的河流易结冰,城市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汇入河流,使得河流增温,不易结冰。【21题详解】由甲地附近河流分布状况可知,甲地为山地,气温较低,因此甲地河流解冻日期应晚于平原地区,根据闭合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判读原理,可推测甲地解冻日期应晚于4月21日,由于分布图中日期间隔为10天,则甲地解冻日期应在4月21日至5月1日之间。结合选项可知,甲地河流的解冻日期可能是4月26日,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22题详解】西宁市平均海拔在xx米以上,冬季气温低,无人为干扰状况下的河流易结冰,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整个河段,而不是西宁市附近河段冬季不封冻,B错误。流经西宁市附近河段的河流落差小,流速慢,故C项错误。城市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汇入河流,使得河流增温,不易结冰,故D项正确。故选D。智利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27S和109W交会点附近,是典型的海洋孤岛,人口5806人(xx年),面积163.6km2。荷兰人于1722年4月22日“复活节”这天登陆该岛,故命名为“复活节岛”。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3. 当地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源最可能为A. 河流水 B. 地下水 C. 湖泊水 D. 海水淡化24. 1722年4月22日荷兰人在该岛可能看到的自然现象有A. 日落西南 B. 牛羊成群C. 石灰岩广布 D. 海浪东侧高于西侧25. 关于复活节岛的成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海底火山喷发 B.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C. 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D. 珊瑚虫遗体堆积【答案】23. C 24. D 25. A【解析】本题以太平洋地区示意图复活节岛南岛北岛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自然地理知识的把握【23题详解】图中的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显示该岛屿拥有很多湖泊,岛屿是孤岛,面积小,地形有起伏,岛上无大河,地下水也不会丰富,但因为受到东南信风的影响,岛上降水较多,湖泊水量充沛,可以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源,据此选C。【24题详解】1722年4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地位于南半球,日落西北,故A错;当时区域畜牧业不发达,不可能牛羊成群,B错;区域的基岩主要是岩浆岩,C错;岛屿的东部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风力大,降水多,故东侧海浪可能高于西侧,选D。【25题详解】复活节岛是火山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从边界开裂处涌出,喷出海平面后冷凝形成且由等高线的示坡线可以判定该岛上拥有大量火山湖,等高线显示岛屿东、北和西南有三处闭合等高线,形态圆形,可判断岛上有若干火山,据此推断该岛属火山岛,选A。其它选项排除。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6. 图示区域夏季盛行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南北温差大C.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 大气受热膨胀上升27. 甲海域渔获量较大的时间段是A. 3月至5月 B. 6月至8月C. 9月至11月 D. 12月至次年2月28. 图示四个海区中,密度流最明显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26. C 27. B 28. B【解析】【2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北印度洋季风的成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印度洋夏季吹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西南季风的成因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以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造成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答案选C,A排除,其他选项均错误。【27题详解】夏季索马里半岛的沿岸海域盛行西南风,把近岸处表层海水吹离海岸,引起深层海水因补偿而上升,形成强大的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为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因为6月至8月在夏季,其他均不是夏季,只有B正确。【28题详解】密度流主要是由于海水盐度不同而造成的洋流。红海是世界盐度最大的海域,故密度流最明显的地方在乙处的红海与曼德海峡之间,选B。【点睛】从洋流的性质分,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从总体上看,不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都属于暖流,这是由于该海域位于热带范围之内,水温常年较高的缘故,其道理与位于低纬度的赤道洋流属于暖流是一样的。但是,位于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则有例外。其冬季为索马里暖流,夏季为索马里寒流。这是因为夏季索马里半岛的沿岸海域盛行西南风,把近岸处表层海水吹离海岸,引起深层海水因补偿而上升,形成强大的上升流,并使水温显著下降,洋流属于寒流。风速廓线是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曲线。风速通常随离地面高度增大而增加。增加程度主要与地面粗糙度和温度梯度有关。达到一定高度后,地面的摩擦影响可忽略不计,该高度称为梯度风高度。梯度风是不受地表影响能够在气压梯度下自由流动的风。图示为不同粗糙度情况下的风廓线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9. 同一海拔高度上城市风速小是因为A. 城市建筑物密度大增加地表摩擦力 B. 乡村和郊区气压差大C. 城市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摩擦力小 D. 乡村和郊区植被覆盖率高30. 城市风速慢会导致A. 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B. 污染物扩散速度减慢C. 乡村和郊区污染加重 D. 乡村和郊区风速加快【答案】29. A 30. B【解析】考查城市风速小的原因及影响。【29题详解】根据材料提示,风速通常随离地面高度增大而增加,达到一定高度后,地面的摩擦影响可忽略不计,说明在较低高度上,摩擦大,风速就小。在同一海拔上,城市建筑物高、密度大,因而增加地表摩擦力,对风的阻力就大,所以城市风速小于郊区和乡村,A正确;由材料可知,风速增加程度主要与地面粗糙度和温度梯度有关。因此城市风速的大小与地表摩擦力的大小有关,与乡村和郊区气压差的大小无关,B错误;城市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摩擦力小,造成风速大,与题意不符,C错误;乡村和郊区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摩擦力大,造成风速小,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A。【30题详解】热岛效应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城市区域气温较高的现象。因此只要有风存在就会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风速减慢对热导效应的影响会减弱,热岛效应会加强,A错误;风速减慢,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减慢,B正确;城市风速不一定会直接导致乡村和郊区污染加重,C错误;乡村和郊区风速主要取决于气压差,D错误。故选B。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1. 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A. 升高,增强 B. 升高,增强C. 降低,增强 D. 降低,增强32. 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答案】31. D 32. B【解析】试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3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结合图可知尘埃颗粒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使北极地区气温降低,D正确。【3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影响北极地区的温度,夏季北极地区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因此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国家地理频道“探寻欧洲河流”摄制组到欧洲采访,历时一年,绘制出欧洲四条河流的相对流量(单位:万立方米/秒)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3. 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的是A. B. C. D. 34. 、四条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分别为A. 雨水、高山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B. 高山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雨水C. 雨水、雨水、高山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D. 雨水、高山冰川融水、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答案】33. D 34. A【解析】【3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方式。欧洲西部受西风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分配较均匀,受其影响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而图中河流变化大,在冬季出现了断流,夏季流量大,是因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由冰川补给;在春季流量大,是由于春节气温回升,积雪融水补给,补给量受气温影响较大。故选D。【34题详解】河流夏季径流量较小,冬季径流流量较大,应位于欧洲南部,受地中海气候影响,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夏季流量大,是因有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春季流量大,是因有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应位于欧洲西部,受温度海洋气候影响,以降水补给为主。故选A。图示为西亚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5. 若图中A地有大量的沼泽地,则该沼泽地的成因可能是A. 靠近海洋,降水量大 B. 地势低,有大河流经C. 温度低,蒸发量小 D. 地势低,有地下水出露36. 图中B地是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区,有关该农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B. 农业地域类型以乳畜业为主C. 绿洲农业是本区农业的特色 D. 地势平坦,耕地资源丰富【答案】35. D 36. C【解析】【35题详解】图中A地位于西亚,属于热带沙漠地区,全年高温少雨;据图,A地没有大河流经,故ABC错。A地有大量沼泽最有可能的成因是因为近海区域,地势低,有大量地下水出露,据此选D。【36题详解】图中B地位于阿拉伯半岛中南部,属于内陆沙漠地带,降水少,地表多为荒漠景观,有水源地带可以发展绿洲农业。【点睛】沼泽的成因一般有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面积水多,但蒸发量小;下渗功能微弱等几方面原因。蒸发弱一般考虑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也可以是地势高,气温低蒸发弱;下渗弱往往是地下有不透水层或地下有冻土层等;地面积水多,有可能是降水多,也有可能是河流汇入多,还有可能是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所致。为了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韩国首尔市打造水循环利用系统,欲将首尔市打造成“水循环城市”。图示为韩国首尔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7. 首尔城市的水循环系统中A. 城市出现内涝主要是自然原因导致的。B. 参与人类社会水循环的水大部分来自河川等地表水C. 人类社会水循环量等于自然界水循环量D. 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保护深层地下水38. 下列做法对环节X有阻碍作用的是A. 植树种草,提高城市绿化 B. 加快城市化进程C. 降水强度增大,持续时间加长 D. 平整土地,疏松土质【答案】37. B 38. B【解析】【37题详解】城市内涝主要是降水异常和排水系统不完善造成的,而X环节为下渗,故排除选项A;参与人类社会水循环的水源主要来自河川径流,但不可能将自然界的水全部用于人类社会水循环,因此人类社会的水循环量要小于自然界的水循环量,故排除选项C;图中显示浅层地下水对深层地下水有补给作用,加强浅层地下水开采会减少深层地下水补给,不利于深层地下水的保护,故排除选项D;根据图中人类社会水循环,参与人类社会水循环的水循环主要来自河川等地表水,B正确。故答案选B项。【38题详解】由图可知X环节为下渗,平整土地,疏松土质和植树种草有利于增加下渗量;降水持续时间加长也是利于增加下渗量,加快城市化进程会导致地面硬化增加,从而阻碍雨水下渗,故答案选B项。【点睛】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的特点。调节径流,加大了蒸发量和降水量。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堤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入渗,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入海年径流量,但对海洋来说,从总量上变化不大,相对海洋给大陆的水汽输送量影响是比较小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量增加、降水量增加。围湖造田,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洪抗旱的能力,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同时严重破坏了水产资源,使产量大幅度下降。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是有利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现平均深度18米。青海湖流域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9. 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A. 入湖径流减少B. 外泄河道被阻断C. 入湖盐类物质增多D. 湖水蒸发加剧40. 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A. 湖水上下扰动加剧 B. 阳光透射深度增大C. 湖底释放热量增多 D. 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答案】39. B 40. A【解析】【39题详解】读图,结合材料分析可知,青海湖原来通过河流与黄河水系相通,青海湖水有进有出,水体能够与外界交换,因此,此时的青海湖为淡水湖,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河流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此时青海湖与黄河水系不再相同,青海湖外泄的通道阻断,湖水不再与外界水体进行交换,湖水排泄的方式主要靠蒸发,常年积累,导致湖水的盐度升高,成为咸水湖。由此可以判断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外泄河道被阻断,故答案选B项。其它选项排除。【40题详解】秋季开始,温度开始逐渐降低,受外界大气温度的影响,表层湖水降温快,深层海水降温慢,从而导致表层水体和深层水体之间进行交换,进而促进了表层水体和深层水体之间热量的交换,因此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变小,故答案选A。其它选项排除。【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气候因素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即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洋流因素同一纬度海区,有暖流经过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盐度偏低。河流径流注入因素有大量河水汇入的海区,盐度偏低。另外,高纬度海区结、融冰量的大小(有结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高;有融冰现象发生的海区,盐度偏低)、海区的封闭度(海区封闭度越强,盐度会趋于更高或更低)、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等也能影响到海水的盐度高低。各个因素具有时空不同的变化,因此海水的盐度高低也具有时空的差异。(影响湖水盐度的因素除洋流因素外与其相似。)二、综合题。41.阅读图甲、图乙及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陆湾”,是大海退却后被两列山脉环抱的一片陆地。燕山、太行山围合形成河北湾、北京湾都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风水宝地的条件,它们都是中国的风水宝地。(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 历史发展到今天,曾经的风水宝地成了生态灾难区(如下图乙所示)。我们所赞美的“北京湾”、“河北湾”全都变成了“雾霾湾”。中国最好的风水宝地沦陷的不仅是空气,还有河流水系。翻看河北地图,会看到河北大地上河网遍布、河流纵横,可是当你亲临其境,行走或驾车行驶在河北平原时,就会发现这些河流早已名存实亡,最大的两个湿地白洋淀和衡水湖都靠人工调水维持一定的水面。(1)结合材料一,请从自然地理要素角度分析河北湾被称为“风水宝地”的原因。(2)据材料,简析河北湾成为雾霾湾的原因。(3)面对河北湾水资源紧缺,请你为当地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措施。【答案】(1)夏季,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雨热同期;冬季,寒冷的西北季风被太行山和燕山阻挡,季风越过山脉下沉而增温;三面环山,众多河流汇聚环绕,水源充足;在山麓地带形成众多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较充足(任4点)(2)众多钢铁厂、水泥厂等重化工企业集聚,大量排放污染物;机动车尾气排放;秋冬季农田焚烧秸秆;山麓地带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任3点)(3)培育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利用效率,推广循环经济;进一步实施跨流域调水;开发普及海水淡化技术;宣传节水意识(任3点)【解析】【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燕山和太行山从北面和西面、东北面将北京、河北围合起来,让它向着东南面敞开。中国东部地区是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从海洋吹来温暖湿润的东南风,冬季则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干燥偏北风。“河北湾地形的好处如下:夏季,北京湾对着温暖湿润的东南风敞开怀抱,让其长驱直入,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带来了降水,降水和夏季较高的气温结合在一起,被称为雨热同期”,这对农业很有利。夏季风吹到太行山和燕山脚下,沿着山坡逐渐抬升,水汽冷凝形成降水,降水又在山区形成一条条河流从山里流到平原,河流不仅带来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水,还带来了泥沙和砾石,这些泥沙砾石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冲积扇又连接起来,形成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因此风水宝地的“中堂”中不能缺少萦绕的流水。冬季,季风从北方吹来。寒冷的偏北风被高大绵延的太行山和燕山山脉阻挡,季风即使越过山脉也会因为下沉的过程而增温。所以太行山和燕山脚下比较温暖。该地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较充足。(2)从雾霾的来源和地形来分析。当地雾霾源多,三面环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3)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的节水措施可以从发展节水农业和种植耐旱农作物分析;工业的节水措施可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来分析。也可以从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等进行分析,但成本都是较高的,其实“节水意识更重要”。42.图示中的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图,图乙是图甲中方框内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丙是区域内两地日平均日照时数统计图,图丁是区域内科罗拉多大峡谷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图甲中A、B两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2)分析西雅图和丹佛两地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异及原因。【答案】(1)径流季节变化B河大于A河,B河夏季流量(较)大(出现汛期);含沙量B河大于A河; B河有结冰期,A河没有结冰期。(2)丹佛各月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大于西雅图,冬季(冬半年)差值更大。原因:西雅图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阴雨天气多,丹佛受山地阻挡,阴雨天气少,丹佛冬季阴雨天气远少于西雅图;丹佛地势较高,空气较稀薄;冬半年西雅图的昼长小于丹佛。【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某区域图、等高线地形图、两地日平均日照时数统计图以及区域内科罗拉多大峡谷景观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特点、日照时数差异及原因分析,注重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水量大小、水位高低、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图中A、B两河从海陆分布、经纬度位置、地形等因素来分析,由图可知,落基山脉为河流的分水岭,B河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A河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B河大于A河,B河夏季流量大,出现汛期;含沙量B河大于A河;B河有结冰期,A河没有结冰期。 (2)从区域内两地日平均日照时数统计图分析其差异,原因与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关,冬半年差异更明显。由图可知,丹佛各月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大于西雅图,冬季(冬半年)差值更大。原因主要是,西雅图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阴雨天气多,丹佛受山地阻挡,阴雨天气少,丹佛冬季阴雨天气远少于西雅图;丹佛地势较高,空气较稀薄;冬半年西雅图的昼长小于丹佛。4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雷州半岛,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最高处海拔259米。日前,雷州半岛是我国重要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菠萝有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的特性,以年均温24-27,年雨量1000-1500毫米生长最为适宜。雷州丰岛最南端的徐闻县菠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xx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徐闻县菠萝产量与往年相比减产40%。下图示意雷州半岛位置。(1)雷州半岛年平均雷暴天气日数过百,是世界著名的两大雷区之一。从气象气候的角度分析雷州半岛多雷暴的原因。(2)分析雷州半岛年平均降水量约1488毫米,但存在缺水现象的原因。(3)指出徐闻县菠萝种植易遭受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防治措施。【答案】(1)雷州半岛地处热带,日照强烈,气候湿热,空气对流旺盛;三面环海,常年海陆温差大且夏秋多台风,因而雷暴较多。(2)降水季节分配不均而且年际变化大;河流短小,蓄水能力差;水流速度快,且蒸发强盛;水利工程不完善。(任3点)(3)易受台风、低温冷害、旱涝灾害的影响。(任2点)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培育、推广优良品种等。(任2点)【解析】【详解】(1)这和雷州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雷州半岛位于北纬21152120,东经1092211027之间,纬度较低,地处热带,阳光强烈,气候炎热,空气湿度大,空气对流旺盛;三面环海,常年受海洋性季风影响,海陆温差大;且夏秋多台风,所有产生雷暴的必要条件都完美具备了,雷暴自然就多了。(2)雷州半岛属于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而且年际变化大。半岛面积小,导致河流短小,蓄水能力差。区域水流速度快,且蒸发强盛。水利工程不完善,对季节变化的调节能力差,所以存在缺水现象。(3)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洪涝、寒潮、干旱等方面;徐闻县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东临太平洋,夏季多台风登陆,带来狂风和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冬季受偏北季风影响,往往发生低温冻害。防治措施主要有加强监测和预报;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培育、推广优良品种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