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35644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I)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题表中)1(2分)xx年7、8月,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培养基或培养液直接培养病毒B病毒在繁殖过程中仅利用了宿主细胞的原料C病毒与硝化细菌共有的结构是核糖体D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2(2分)图中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和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3(2分)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底物浓度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B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CP对该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D曲线比曲线先达到反应平衡4(2分)下面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5(2分)下列基因中属于等位基因的是:()A基因C和基因DB基因A和基因aC基因e和基因eD基因R和基因R6(2分)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他属于下列何种细胞()A肝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卵细胞D第一极体7(2分)与有丝分裂相比较,不属于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A在一定的发育阶段和一定的场所进行B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C子细胞的遗传信息组合可能是不同的D复制后的DNA随着丝点的分裂而分开8(2分)下列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是()ABCD9(2分)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如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男性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其母亲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0(2分)若一个家庭已有4个孩子,三男一女,那么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子的几率()A0BCD11(2分)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ABCD12(2分)从发现DNA是遗传物质,到揭示DNA的双螺旋结构,经历了许多科学家较长的探究历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同时还能够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DNA中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通过碱基配对形成氢键连接在一起的DDNA分子通常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其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13(2分)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细菌体内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1P和32S,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2P和35S,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A和1B和0C和0D和114(2分)在双链DNA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A=B=CA+T=G+CDA+G=T+C15(2分)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16(2分)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17(2分)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A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B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C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D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18(2分)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B过程均可在细胞核中进行;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细胞内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过程,子一代含15N的NDA占100%D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19(2分)有人把分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形象地分为“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表达下列属于“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是()AATP水解酶BRNA聚合酶C膜蛋白D血红蛋白20(2分)某基因含有b个碱基对,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n条肽链,已知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形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小为()ABCD(m)1821(2分)已知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顺序是GAU,它所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AGATBGAACCUADCTA22(2分)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354,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A58对碱基B59对碱基C177对碱基D174对碱基23(2分)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ABCD24(2分)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血友病(伴X隐性遗传)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A1BCD25(2分)如图所示为细胞内物质合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为转录,酶为DNA聚合酶B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为复制,原料为核糖核苷酸C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转录,原料为脱氧核苷酸D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二、第卷(共50分)26(16分)囊性纤维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跨膜蛋白(CFTR)异常,支气管黏液增多,细菌滋生造成的如图是CFTR合成过程部分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是,其功能是形成的主要场所是(2)细胞器的名称是,在图示生理过程中产生水的原因是(3)请写出CFTR形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4)基因突变导致个体患上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为(5)下列关于遗传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BGTA肯定不是密码子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tRNA上只含有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Em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小鼠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27(12分)如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示内容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与暗反应是相互联系的,光反应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填图中的序号)(2)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的关闭,光合作用的原料供应不足,导致暗反应中含量降低,最终光合作用效率下降(3)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应,以降低农作物的(4)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结果在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5)请写出图中的结构简式28(10分)小狗的毛皮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如图是小狗的一个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2的基因型是(2)欲使1产下褐色的小狗,应让其与表现型为的雄狗交配(3)如果2和6交配,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4)让显性基因D控制的某性状的雄狗与正常雌狗杂交,得到了足够多的F1个体如果F1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则F1个体的性状表现为:如果F1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个体的性状表现为:29(12分)据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部位(2)图中的1、5分别是、(3)假如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链上的一段(M)中的A:T:C:G为2:1:1:3,能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4)如果以A链的M为模板,复制出的B链碱基比例应该是安徽省淮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xx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题表中)1(2分)xx年7、8月,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培养基或培养液直接培养病毒B病毒在繁殖过程中仅利用了宿主细胞的原料C病毒与硝化细菌共有的结构是核糖体D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解答:解: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用培养基或培养液直接培养,A错误;B、病毒在繁殖过程中不仅利用了宿主细胞的原料,还利用了宿主细胞的能量、场所等,B错误;C、病毒为非细胞生物,没有核糖体,C错误;D、病毒只含有DNA或RNA,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病毒的代谢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病毒和其它细胞生物的区别以及离开了寄主细胞就无生命活动的特性2(2分)图中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和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分析题图:结构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结构是中心体,分布于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结构是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的功能不同;结构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解答:解:A、结构含有DNA,能进行DNA的复制,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而和结构是核糖体,只能进行翻译过程,不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只有A和U的互补配对,故A错误;B、此细胞含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但此细胞含有中心体,有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故B错误;C、结构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只能直接利用丙酮酸,故C正确;D、图中中心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等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3(2分)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底物浓度可影响酶促反应速率B若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则A点持续上移CP对该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D曲线比曲线先达到反应平衡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分析曲线图:1、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化合物P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单一变量为是否加入化合物P,对照组不加P,即曲线;实验组加P,即曲线2、图中曲线在曲线的下方,说明化合物P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解答:解:A、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能影响反应速率,A正确;B、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若该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则反应温度升高后A点会下移,B错误;C、由图可知,加入化合物P的一组,其反应速率低于没有加化合物P的一组,说明化合物P对淀粉酶有抑制作用,C错误;D、曲线的酶促反应速率快,比曲线先达到反应平衡,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2分)下面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指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3)且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适用于真核生物中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解答:解:自由组合定律指的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知识点有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适用范围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要求考生能够熟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和发生的时间,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5(2分)下列基因中属于等位基因的是:()A基因C和基因DB基因A和基因aC基因e和基因eD基因R和基因R考点: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一对基因一般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来表示,如A和a据此答题解答:解:A、基因C和基因D是非等位基因,A错误;B、等位基因一般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来表示,如基因A和基因a,B正确;C、基因e和基因e是相同基因,C错误;D、基因R和基因R是相同基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等位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等位基因的概念及等位基因的表示方法,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6(2分)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他属于下列何种细胞()A肝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卵细胞D第一极体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细胞中5条染色体形态大小各异,为非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说明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解答:解:A、肝细胞为体细胞,是有丝分裂形成的,故A错误;B、初级卵母细胞含成对同源染色体,故B错误;C、卵细胞不含染色单体,故C错误;D、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属于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分析细胞分裂图象能力7(2分)与有丝分裂相比较,不属于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A在一定的发育阶段和一定的场所进行B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C子细胞的遗传信息组合可能是不同的D复制后的DNA随着丝点的分裂而分开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具体描述做出判断解答:解:A、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个过程中所特有的分裂方式,如雄性动物性成熟后,在睾丸中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A错误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B错误C、有丝分裂的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亲代和子代细胞遗传信息相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子细胞的种类是2n(n=同源染色体对数)种,则遗传信息组合可能是不同的;C错误D、复制后的DNA随着丝点的分裂而分开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对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8(2分)下列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是()ABCD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首先在减一间期需要进行DNA的复制,使DNA含量加倍;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DNA含量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后DNA含量又减半解答:解:A、该曲线表示的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的变化曲线,A错误;B、该图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DNA数量的变化曲线或一条染色体上DNA数量的变化曲线,B错误;C、该曲线中通过复制使DNA加倍,两次分裂后最终使细胞中的DNA含量减半,可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含量变化,C正确;D、该曲线可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DNA数量的变化曲线,要求考生能够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NA含量变化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等,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区分层次的考查9(2分)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如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部分染色体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男性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其母亲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伴性遗传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基因型为AaXbY,其中含A和a的为常染色体,含b的为X染色体,另一条是Y染色体该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说明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AaXBXb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细胞中含46条染色体,所以此男性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B、精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分化而来,而四分体的形成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以在形成此精原细胞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四分体,B正确;C、由于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儿子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所以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其母亲,C正确;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2分)若一个家庭已有4个孩子,三男一女,那么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子的几率()A0BC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是XY型,其中男性为XY,女性为XX男性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两种精子,含X的和含Y的,比例为1:1;女性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种含X的卵细胞因此,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是男孩或女孩的几率为解答:解:一对夫妇已生三男一女4个孩子,是由于后代数目少,有偶然性,不符合1:1的比例但由于精子的类型有两种,比例为1:1,所以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子的几率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1(2分)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先求出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种类,再求与亲本表现型一样的个体的比例解答:解:已知Aa和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AABB、AAbb、aaBB、aabb4种表现型不同的纯合子,4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1:1,其中与亲本(AaBb)表现型相同的纯合子为AABB,占纯合子总数的概率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及预测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概率计算的能力12(2分)从发现DNA是遗传物质,到揭示DNA的双螺旋结构,经历了许多科学家较长的探究历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同时还能够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DNA中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通过碱基配对形成氢键连接在一起的DDNA分子通常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其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 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是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错误;C、DNA中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通过碱基配对形成氢键连接在一起的,C正确;D、DNA分子通常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其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要求考生了解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掌握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3(2分)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细菌体内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1P和32S,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别含有32P和35S,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那么从细菌体内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A和1B和0C和0D和1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新的噬菌体的蛋白质是用细菌的蛋白质为原料重新合成的,因此所有新的噬菌体中都不含35S,都含32S;一个含有32P的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利用31P作为原料复制一次形成的噬菌体都含有32P,复制三次只有2个噬菌体含有32P,占总数的=解答:解: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不进入,所以子代噬菌体中含32P,不含35S由于噬菌体繁殖的原料都是细菌的化学成分,所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都含有32S又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一个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后,产生23=8个子代噬菌体,因此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2分)在双链DNA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A=B=CA+T=G+CDA+G=T+C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这2条链是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形成基本骨架,位于外侧,碱基在内侧,双链DNA分子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由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知,双链DNA分子中,A与T相等,G与C相等,因此双链DNA分子中,A+G=T+C,但是A+T不一定与G+C相等故选:C点评:运用数学模型的理解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5(2分)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已知一条链上A:T:G:C=1:2:3:4,即A1:T1:G1:C1=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2:T2:G2:C2=2:1:4:3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则A1=T2=10,T1=A2=20,G1=C2=30,C1=G2=40,即该DNA分子中A=T=30个,C=G=70个据此答题解答:解:A、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含有腺嘌呤30个,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21)30=90个,B错误;C、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中A=T=30个,C=G=70个,则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C正确;D、该双链DNA分子含有100对碱基,比例已经确定,其碱基排列方式小于4100,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根据题干信息计算出该DNA分子中四种碱基的数目,再结合其延伸规律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6(2分)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D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考点: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真核细胞中,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要的条件:(1)模板:DNA的两条母链;(2)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3)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4)能量(ATP)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要的条件:(1)模板:DNA的一条链;(2)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3)酶:解旋酶和RNA聚合酶;(4)能量(ATP)解答:解:A、真核细胞DNA的复制和转录都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A正确;B、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转录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B正确;C、DNA复制过程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而转录过程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C错误;D、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以DNA为模板,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和转录发生的场所、所需的条件(模板、原理、酶等),并能将两者进行比较和区分,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考生要学会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相似知识点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17(2分)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A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B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C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D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由于密码子改变,则转运RNA改变,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决定的氨基酸可能不变,也可能改变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 3个相邻的碱基,共有64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不决定氨基酸一种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来决定解答:解:t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tRNA上的反密码子也发生改变;一种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来决定,即存在密码子的简并性,则氨基酸不一定改变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密码子、转运RNA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8(2分)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B过程均可在细胞核中进行;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细胞内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过程,子一代含15N的NDA占100%D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其中是DNA的复制过程;是转录过程;是翻译过程;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是RNA的自我复制过程;是翻译过程,其中、和过程只能发生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解答:解:A、是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是逆转录过程,需要逆转录酶,A正确B、是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B错误;C、将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DNA的复制过程,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DNA均含有15N,C正确;D、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为AT、TA、CG、GC,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为AU、TA、CG、GC,过程中的碱基配对为AU、UA、CG、GC,由此可见,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同,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图,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并明确、和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识记DNA分子复制过程,掌握其半保留复制特点19(2分)有人把分化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形象地分为“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表达,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表达下列属于“奢侈基因”表达产物的是()AATP水解酶BRNA聚合酶C膜蛋白D血红蛋白考点:细胞的分化 分析:“管家基因”表达的产物用以维持细胞自身正常的新陈代谢,即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奢侈基因”表达形成细胞功能的多样性,即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才表达由此可见,细胞分化是奢侈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据此答题解答:解:A、ATP水解酶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不属于奢侈基因,A错误;B、RNA聚合酶基因几乎能在所有细胞中表达,不属于奢侈基因,B错误;C、膜蛋白基因在所有的细胞中都表达,不属于奢侈基因,C错误;D、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属于奢侈基因,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为题材,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理解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信息,明确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组织细胞中才表达20(2分)某基因含有b个碱基对,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n条肽链,已知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形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小为()ABCD(m)18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已知某基因含有b个碱基对,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n条肽链,已知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根据基因的表达过程中DNA:RNA:氨基酸数=6:3:1,则氨基酸数为,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X,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肽键数=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可得:m=X18(n)求得X=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关蛋白质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题的比例在近几年的xx届高考题中有所增加,应该引起学生的重视21(2分)已知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顺序是GAU,它所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AGATBGAACCUADCTA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反密码子和mRNA上相应的密码子互补配对,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密码子与模板链上相应的碱基互补配对解答:解: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顺序是GAU,它所转运的是亮氨酸,所以亮氨酸的密码子是CU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CUA)是由GAT转录而来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能正确判断密码子、反密码子和转录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之间的关系,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正确答案22(2分)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354,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A58对碱基B59对碱基C177对碱基D174对碱基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1、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2)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2、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翻译过程中,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是DNA(基因)中碱基数目的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解答:解:(1)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110氨基酸个数(氨基酸个数1)18=5354,计算可得氨基酸数目为58个(2)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该多肽含有58个氨基酸,若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58+1)62=177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能根据题干数据计算出氨基酸数目;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答题23(2分)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分别计算Aa、BB、CC的基因概率,相乘即可得到解答:解:根据遗传学的相关知识可得,AaAa,后代出现Aa的概率为;BbBB,后代出现BB的概率为;CcCc,后代出现CC的概率为所以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学生会运用分离定律解答自由组合规律问题24(2分)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血友病(伴X隐性遗传)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A1BCD考点:伴性遗传 分析: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儿子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母亲,据此答题解答:解:表现型正常的夫妻生出了一个血友病的儿子,由于儿子患血友病,所以母亲是携带者,说明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HXh和XHY,所以他们所生女儿的基因型为XHXH或XHXh因此,该女儿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伴性遗传及遗传等知识,应用性较强,难度不大25(2分)如图所示为细胞内物质合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为转录,酶为DNA聚合酶B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为复制,原料为核糖核苷酸C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转录,原料为脱氧核苷酸D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解答:解:A、甲是DNA,乙为RNA,则为转录过程,酶为RNA聚合酶,A错误;B、甲是DNA,乙为DNA,则为复制过程,原料为脱氧核糖核苷酸,B错误;C、甲是RNA,乙为DNA,则为逆转录过程,原料为脱氧核苷酸,C错误;D、甲是RNA,乙为蛋白质,则为翻译过程,原料为氨基酸,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结合图解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二、第卷(共50分)26(16分)囊性纤维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跨膜蛋白(CFTR)异常,支气管黏液增多,细菌滋生造成的如图是CFTR合成过程部分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是tRNA,其功能是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形成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2)细胞器的名称是核糖体,在图示生理过程中产生水的原因是氨基酸形成肽链时发生脱水缩合而产生水(3)请写出CFTR形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DNAmRNACFTR(4)基因突变导致个体患上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5)下列关于遗传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CD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BGTA肯定不是密码子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tRNA上只含有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Em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小鼠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CFTR合成的翻译过程示意图,其中为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且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是tRNA,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是mRNA,主要是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2)细胞器是核糖体,能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因此图示生理过程中能产生水(3)CFTR是一种蛋白质,其形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DNAmRNACFTR(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基因突变导致个体患上囊性纤维病,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5)A、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A正确;B、密码子在mRNA上,肯定不含碱基T,因此GTA肯定不是密码子,B正确;C、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C错误;D、tRNA上含有多个碱基,其一端相邻的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D错误;E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因此m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小鼠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E正确故选:CD故答案为:(1)tRNA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细胞核(2)核糖体氨基酸形成肽链时发生脱水缩合而产生水(3)DNAmRNACFTR(4)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5)CD点评:本题以CFTR为素材,结合翻译过程示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过程及条件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或物质的名称;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识记密码子的概念、种类及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7(12分)如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示内容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与暗反应是相互联系的,光反应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填图中的序号)(2)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的关闭,光合作用的原料供应不足,导致暗反应中C3含量降低,最终光合作用效率下降(3)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应降低,以降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4)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结果在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胡萝卜素(5)请写出图中的结构简式APPP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光合作用根据是否需要光,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主要的物质变化是水的光解产生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暗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主要的物质变化是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2据图分析可知:该光合作用过程图解中,A是光反应阶段,B是暗反应阶段,C是CO2被C5固定形成C3,D是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其中是O2,是,是ATP,是CO2,是(CH2O)解答:解:(1)在光反应过程中,色素吸收光能将水光解产生与氧气,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光反应产生的和ATP用于暗反应过程中还原C3,故光反应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2)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的关闭,光合作用的原料CO2供应不足,CO2固定的少,产生的C3减少,而C3的还原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降低,最终光合作用效率下降(3)当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植物光合作用较弱,合成的有机物较少,可以适当降低温室内温度,通过降低细胞呼吸的酶的活性,降低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来提高农作物产量(4)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原理,是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扩散速度不同而分离色素,结果在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由于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故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5)据图分析:图中表示ATP,结构式为APPP,只有在磷酸基团之间才形成高能磷酸键“”故答案为:(1)(2)C3(3)降低 呼吸作用(4)胡萝卜素(5)APPP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结合细胞呼吸、色素提取、ATP结构式进行考察,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及能量变化,需识记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每种物质变化的反应方程式、各阶段进行的场所及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等相关知识28(10分)小狗的毛皮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如图是小狗的一个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2的基因型是AaBb(2)欲使1产下褐色的小狗,应让其与表现型为黑色或褐色的雄狗交配(3)如果2和6交配,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4)让显性基因D控制的某性状的雄狗与正常雌狗杂交,得到了足够多的F1个体如果F1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则F1个体的性状表现为:F1所有雌性个体表现该新性状,所有雄性个体表现正常性状如果F1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个体的性状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