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最后一模试题 (I).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35472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最后一模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历史最后一模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历史最后一模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最后一模试题 (I)24西周由周公开始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格化,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的“周礼”。这主要说明“周礼”A. 植根于原始礼仪和宗教 B. 源于周公加强皇权的需要C. 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D. 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25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A. 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B.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C. 明道德之善的情怀 D. 求科学之真的精神261727年,清政府推行开豁贱籍的政策,宣布取消山西乐户、浙江惰民、微州伴当(仆人)、宁国府世仆等“贱民”的贱籍,户口统一编入正册,使“俾得奋兴向上,免至污贱终身、累及后裔”。这一举措A. 是对传统封建等级秩序的彻底否定 B. 促进了社会流动和统治秩序稳定C. 减轻了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D. 改变了传统“因业而贱”的职业观2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形成了只有外国商人才能享受的“子口税”特权。无论进口洋货或出口土货, 交纳子口税后,一律免征内地税;而子口税的税率远低于内地税。子口税制度A. 增加了清政府的收入 B. 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C. 便利了外国商品倾销 D. 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28武昌起义发生后,最早用“革命”来称谓并且连续密集报道的是民立报。1911年10月13日,申报开始持续报道辛亥革命,此后,各地报刊纷纷刊载相关消息。事发一个月后,即有专论此事的中国革命史出版,提出:“此次革命甫越数星期,响应人数已非一处。”以上史实说明A. 革命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B. 革命促进近代报刊兴起C.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 民国政府注重舆论宣传29“二五”计划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工作方法六条:要求计划做三本帐,中央做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对外公布,第二本则是则成的计划,不对外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账就是中央的第二本帐,这在地方式必成的,地方的第二本账也是期成的。由此可见A.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严重 B. 中央部分纠正左倾错误C. 经济非正常发展态势明显 D. 调整八字方针初见成效30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无需借助文本的传播,主要是口耳相传,也不受官员士大夫和道德的规范,按照实际生活表现民众的真情实感,编成各种民歌、民谣等,在通衢闹市演唱、传播,以致从官员到民众对皇帝非议成风”。这实际上是A. 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 B. 民众追求民主政治的体现C. 封建小农经济逐步解体的反映 D. 市民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31下表为1952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领域的计划目标。这主要反映了建国初期领域增长目标年均增长率工农业总产值51.1%8.6%工业总产值98.3%14.7%农业及副业总产值23.3%4.3%A. 国家工业基础薄弱 B.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C. 出现经济冒进思想 D. 忽视农业基础地位3219581979年,世界机器设备和化工产品的出口占出口贸易的比重分别由19.9和5.5增加到27和7.9。同期,在初级产品出口中原料的比重降幅最大,其次是食品,它们分别由14.8和19.9下降到7.2和10.4。这表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A.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有所发展 B. 世界各地区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C. 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日益严重 D. 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最大3317至18世纪的英格兰人们曾以喝啤酒和麦芽酒的形式喝掉他们谷物总产量的一半,后来他们又转向喝中国茶,茶水里还要添加从牙买加舶来的食糖,从最低层的农民到最高层的贵族,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而且消费量极大。材料反映了当时英格兰A. 生产力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 B. 开始崇尚东方人的生活方式C. 贵族与平民的界线日益模糊 D. 积极发展与东方的海外贸易341925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我们参加民族运动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民主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这说明中共认识到A. 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B. 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艰巨性C.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 D. 国共合作中应保持党的独立性35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的3年内,流入墨西哥的外国直接投资达300亿美元,是过去25年外国直接投资的近一半;同时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总额1994年为510.6亿美元,xx年则达到1430亿美元。材料表明A. 墨西哥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发展 B. 墨西哥农副产品更具竞争优势C. 对等的关税税率促进美墨贸易增长 D. 金融是美国对墨投资重点领域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王阳明(14721529年)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意识活动,便不存在客观事物。他又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王阳明强调“致知必在于格物”,“致知”是要求“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物”是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摘编自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等材料二1517年,路德(14831546年)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维腾堡教堂门口,反对罗马教皇在德国发行赎罪券。路德认为,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只有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有真正善良的行为。路德指出,只有圣经才是信仰的唯一权威,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可以用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路德宣称,国王有权管理和处置教会财产,日耳曼的金钱不能送给罗马教会。他提出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自己的教会,罗马教廷不得干涉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阳明和路德的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阳明和路德思想主张产生的相同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意义。41(12分)儒学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君巨、父于、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黄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有天理自然之安,无人欲陷溺之危。朱子语类卷十三第二十二条材料三万历初,神宗之待张居正,其礼稍优,此于古之师傅未能百一;当时论者骇然居正之受无人臣礼。夫居正之罪,正坐不能以师傅自待,听指使于仆妾,而责之反是,何也?是则耳目浸淫于流俗之所谓巨者以为鹄矣!又岂知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黄宗羲原巨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儒法两家地位的变化趋势。(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的核心主张,并说明朱熹思想的文化地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和以前传统儒家思想相比,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有何发展?42(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近几年清明节期间,我国红色旅游持续增温,成为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也是当今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方式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实践渠道。分析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在清明节期间持续升温的原因。(二)选考题(共5小题,共25分)44(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改革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关于社会转型,一是指体制转型;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有人认为“对于鲜卑族的灭绝,孝文帝有责任,因为是他将鲜卑族的一切符号抹去,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转型。(6分)(2)以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9分)45(15分)【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极端残酷性以及交战各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使人民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到战争后期,反对战争、要求和平成为一些国家发生革命的重要动力。“和平、面包、自由”是1917年的俄国革命、1918年的德国革命和奥匈帝国境内革命的普遍口号。战后欧美各国的反战与和平运动得到了大发展。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尝试保障和平从而保护列强利益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应运而生。在英国,由于大战后长期的经济不景气,民众和他们的领导人都不想再有新的战争,不论这种战争是由谁挑起的以及英国是否应该为正义而战。这种民意,对英国绥靖政策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思想与社会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曾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然而,仅仅过了20年,另一场大战就在1939年爆发。美国历史学家H斯图尔特休斯在其颇有影响的著作欧洲现代史中认为:“正是第一次大战,使得欧洲社会不可能在旧基础上重建。这次战争为未来洗好了牌;它造成一种人们无法维持国内国际稳定的局面,从而下一次大战终于不可避免。”摘编自徐蓝一战史研究的新问题新进展新观点(1)根据材料,说明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认为第一次大战是“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46(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16世纪末,中国本土有识之士与一些来华的传教士结交,徐光启是其典型代表。徐光启一生涉及数学、农学和天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编纂泰西水法,整理农学,汇编成农政全书。他将西方科学通过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发现客观规律的逻辑推理方式概括为“由数达理”他不满足仅仅对事物表面现象进行经验性观察,试图发现事物的“所以然之故”。他在编纂崇祯历书时说;“每交食时夕臣曾题请身往测候,必得其真时刻。”他认为:“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摘编自吴斗庆徐光启与近代中西科学思想对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徐光启传播西学的国际和国内文化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的科学精神。历史部分24-28:DBBCA 29-33:CAAAA 34-35:DA40.(1)王阳明:心即理;人性本善;致良知;反省内心等。路德: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理性思考等。(2)背景:国内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工商业的发展、新兴城市的兴起和新的市民阶层的形成;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理论发展需要等。意义:都强调了人的思考的重要性、提倡理性思维,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缓解阶级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对后来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41(1)主张:三纲五常;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大一统。趋势:儒家思想吸收各派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2)核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文化地位:成为维护封建制度的官方正统儒家思想,长期影响后世。(3)发展: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认为臣与君名异而实同,是平等的。44(1)经济上,废井田,奖励耕织,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奖励军功,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促使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度过渡。(6分)(2)评价: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鲜卑族融入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对孝文帝改革不应该否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9分)45(1)原因:一战让人们认识到战争的极端残酷;一战加深了各国的经济危机;国际联盟的建立;反战与和平运动的发展。(2)说明:一战打破了欧洲社会的原有秩序;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及其引发的政治危机;绥靖政策的纵容。46(1)背景文艺复兴的进行推动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西学逼步东渐;国内理学日益僵化,中国封建士大夫空谈心性,脱离社会实际。(2)科学精神:注重逻辑推理,探究事物的本质原理;反对主观臆断,提倡怀疑和实证精神;主张经世致用,提倡科技为社会发展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