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整合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34838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整合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2019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整合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2019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整合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一大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二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大领域:生活习俗、交通、通信、大众传媒。二、重大历史线索1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次序时间历史背景表现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中的衣、食、住、行变化尤其明显第二次辛亥革命前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第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市生活有保障,但农民温饱问题未解决第四次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1)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是根本因素。鸦片战争后,列强把西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移植到中国。(2)政府政策的影响。清政府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地区开办商埠,发展近代工商业。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改变传统社会风气的法令。(3)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推动。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4)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着旧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生活的演变。(5)先进中国人主动地吸收西方文明。三、题型应用体验因果关系类选择题题型解读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典型例题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技法攻略审题干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审限定词主要原因析选项本题以“易服”为背景迁移考查维新变法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D项命题错误,所以排除;C项不是主要原因;A项材料没有体现,所以排除。针对训练120世纪20年代后,中国的旗袍由宽松肥大演变到合身适体。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受西方服饰的影响 B审美观发生重大变化C新潮女性日益增多 D裁剪和工艺突出女性的曲线解析:中国旗袍的变化直接受到西方服饰的影响,故A项正确;审美观发生的变化影响旗袍的变化,但不是直接原因,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裁剪和工艺的变化影响旗袍的变化,但不是直接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A2中国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清末民初广东顺德、中山、南海等地,盛行女子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风俗,这些女子称为自梳女。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风俗逐渐近代化B程朱理学对女性的束缚削弱C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D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解析: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习俗是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