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34684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方圜(gun) 溘死(k) 颓圮(p) 拊(f)心B. 修姱(ku) 谣诼(zhu) 玉玦(ju) 目眦(z)C. 垝垣(gu) 靡盬(g) 濡(r)缕 忤(w)视D. 蚩蚩(ch) 愆期(xin) 彘(zh)肩 刀俎(z)【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方圜(gun)”应为“方圜(yun)”,B项,“谣诼(zhu)”应为“谣诼(zhu)”,D项,“愆期(xin)”应为“愆期(qin)”。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训练、记忆相结合,以记忆为主。本题所先字词皆出自课内,建议考生落实好课内基础知识。2. 下列选项中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尔卜尔噬 夙兴夜寐 不胜杯杓 秋毫无犯B. 信誓旦旦 雨雪霏霏 卒起不意 慷慨羽声C. 鸷鸟不群 芳泽杂揉 星辉斑斓 激扬文字D. 屈心抑志 民生多坚 峥嵘岁月 风华正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噬”应为“筮”,古代用蓍草占卦叫做“筮”。C项,“揉”应为“糅”, “混杂”的意思。D项,“坚”应为“艰”,“民生多艰”指人民的生活艰难。点睛: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汉字的能力,记时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语音辨识法,通过朗读词语,发现词中字的书写错误;字形辨识法,在我国汉字中,形声字占了绝大多数,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语义辨识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用字是否正确;结构分析法,借助词语的结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或者说做到“字不离词”;语境辨识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本题所选词语皆出自课内,采用语境辨识法比较恰当。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B.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C.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D.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C项,璧还:敬语,原璧退还,用于归还原物或推辞谢绝赠品。使用正确。A项,失陪:客套话,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对方,多指中途先走。此处用于别人不陪自己,不恰当。B项,寒舍:谦词,指自己的家。此处用于指对方的家,不得体。D项,千金:用于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之意。此处用来称自己的女儿,不得体。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在海外追逃行动的强大压力下,中国“红色通缉令”头号嫌疑犯杨秀珠走向穷途末路,正在考虑放弃申请政治庇护,准备回国受审。虽说自驾车游览野生动物园景区是一种刺激、新潮的游览方式,但不曾想动物园养虎遗患,有游客不守规则并因此丢掉了性命。xx,北京22家市属医院将全部实施非急诊全面预约制度,不过,为打击号贩子而全部取消现场放号,又有因噎废食之嫌。“供给侧”改革在实践中不可能一挥而就。因为它是对过去30多年改革注重需求端的重大思路调整,是一项长周期经济改革。在以“物欲”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的驱使下,科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人对自然的破坏也发展到无出其右的地步。以改变“思想贫困”状态为重点,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扶贫,相比之下见效虽慢点,却不失为脱贫釜底抽薪的良策。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穷途末路: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养虎遗患: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此处望文生义,使用错误。因噎废食: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使用正确。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此处使用对象错误,应为“一蹴而就”。无出其右:没有人能超过他。此处褒贬失当,应为“无以复加”。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符合语境,使用正确。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B. 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正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大调整。C. 截至目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登记在册的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6位,平均年龄都超过80岁,他们的证言是珍贵的历史资料。D. 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收益。【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根据显示”句式杂糅,去掉“显示”。C项,“平均年龄都超过80岁”不合逻辑,“平均”与“都”矛盾,平均数应为确数。D项,“推动企业广泛收益”搭配不当,把“和企业广泛收益”改为“给企业带来广泛收益”。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_,_,_。_,_,_。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地体验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干“三个因素决定”,紧承的应是、两句,因里有“它们”“这三者”承接词,这个很容易发现,所以排除B与C两项。接着要考虑的是与两句的关系:句言三者影响有好有坏,因为有“坏”,才想“摆脱”,所以句说的是面对“坏”的办法,加之句中有“它们”这个承接词,所以句在句之后。点睛:本题以排序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把握所给文段的基本内容,将所给需要排序的句子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二、文言文阅读:7. 下面是对加点词语解释,其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孔:很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 教训:教养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刚刚好长太息以掩涕兮 涕:眼泪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奉献出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以:用来的办法 体无咎言 咎:罪过、过失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课内实词的含义。“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的意思是“我们贫贱人家养育了这个女儿,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适:出嫁。“荆轲奉樊於期头函”意思是“荆轲捧着装着樊於期头颅的匣子”,奉:通“捧”,两手捧着。“体无咎言”的意思是“没有什么灾祸”,咎:灾祸。8. 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皆白衣冠以送之A.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 伏清白以死直兮C. 足以荣汝身 D. 范增数目项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现象。所给例句中,“白衣冠”是名词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子。A项,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B项,死:动词为动用法,为而死。C项,荣:形容词用作动词,使荣耀。D项,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暗示。故答案应为D项。9. 下列各句特殊句式类别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大王来何操A.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 不吾知其亦已兮C. 不然,籍何以至此 D. 夫晋,何厌之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例句“大王来何操”是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应为“大王来操何”;A项,既是省略句,又是状语后置句,正常的语序应为“举所佩玉玦以(之)三示之者”;B项,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应为“不知吾其亦已兮”;C项,“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为“籍以何至此”;D项,“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正常的语序是“有何厌之”。因此答案应为A项。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下列小题。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性素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太宗甚礼遇之,常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时后兄无忌,夙与太宗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勋,委以腹心,出入卧内,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怿。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阙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徵谏曰:“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八年,从幸九成宫,染疾危惙。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曰:“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删改)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B. 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C. 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D. 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11. 下列文化常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例如晋文公是重耳的年号,建安是汉献帝年号,唐太宗是李世民的年号。B. 名字,名是生下来不久时所取以供长辈呼唤;字则是举行冠礼时所取,以便在与人交往的场合用来自称。名与字在意思上经常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所以字又叫“表字”。例如屈原,名平,字原;项羽,名籍,字羽。C. 妾,伺候夫君的女子,其身份和地位低于正妻,有卑微、服从之意。古代女子自称“妾”或“贱妾”是对自己的谦称,属于第一人称。D. 己卯,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干,天干,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支,地支,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长孙皇后爱好读书,知书达理。太宗想要与她讨论政事,但她却认为,作为女人,不可参与政事,拒绝和太宗讨论。B. 长孙皇后吸取汉朝吕后家族、霍光家族的前车之鉴,不愿兄弟子侄担任高官。她一再向太宗请求不要将兄长长孙无忌任命为宰相。C. 长孙皇后节俭朴素,在世时所用的东西,仅仅够用而已,临死前,还向太宗表明节俭下葬的心愿,不愿劳费天下百姓。D. 长孙皇后为人大度,赞赏爱护正直的大臣。魏征建议减少皇后女儿的嫁妆,皇后不仅不生气,还私下派遣使者赏赐给魏征财物,表彰他的正直。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2)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作为太子,担忧的应该是自己优秀的品德没有养成、美好的名声没有远扬,怎么去担忧自己所用的器具物品少了呢!(“所患、何忧也!”)(2)如果皇帝采纳忠言,那么世间百姓就会安宁;如果皇帝拒绝忠言,那么国家政事就会变得紊乱。衷心希望陛下好好思考这句话,那么对于整个天下来讲,都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儿。(“杜之、诚愿、详之”)(3)做大事情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辞”,比喻句式、“为”。)【解析】10. 试题分析:由上文可知,画线部分是皇后即将离世时与太宗告别的话,“生”“死”是相对的,“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中间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项;“今死不可”与语境不一致,故也可排除D项;比较BC两项,“自古圣贤”和“惟无道之世”是相对的,故“惟无道之世”后应断开。据此可确定答案为B项。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A项,“晋文公是重耳的年号”不当,晋文公是谥号;“唐太宗是李世民的年号”不当,唐太宗是庙号。B项,“以便在与人交往的场合用来自称”不当,“字”是在与人交往中让别人敬称自己。D项,天干地支解释反了。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 试题分析:D 项,“还私下派遣使者赏赐给魏征财物”表述不正确,由原文“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可知,皇后请示过皇帝,才派人送礼物给魏征,并不是“私下派遣”。点睛: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没有赏析的内容。解答时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语句,一一对应。选项的叙述或分析的错误一般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有: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人物的事迹张冠李戴;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错位;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凭空添加,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关系。答题时注意“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差别和重点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言中经常省略主语,所以注意辨析省略主语,区分“人物”,总体关照段首的“时间”“地点”,区分“事件”表述是否错误等。1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所患”,担忧的;“何忧也”,怎么去担忧呢。(2)“杜之”,拒绝忠言;“诚愿”,衷心希望;“详之”,好好思考这句话。(3)“顾”,顾虑;“细谨”,细枝末节;“辞”,讲究;“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句,人家正像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句末语气词。参考译文:唐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皇后小时候喜欢读书,即使匆忙之中也一定遵循礼仪规则。生性朴素节俭,凡是所穿衣服所用物品,只取所需罢了。太宗很是礼遇她,常和她讨论到赏罚的事情,皇后回答说:“母鸡在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我是妇道人家,怎么敢干预听闻国家政事呢?”太宗一定要和她说,皇后最终没有回答他。当时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一直与太宗是布衣之交,又是辅佐太宗的开国元勋。太宗把他当做心腹,让他在寝宫出入,准备把朝政托付给他。皇后坚决不同意,经常利用机会奏报说:“我已经是皇后,尊贵已极,实在不愿兄弟子侄出现在朝廷上。汉代的吕家霍家,可以作为深刻的教训。我只愿圣朝不要让我的哥哥成为宰相。”太宗不听,最终任命长孙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皇后又私下让长孙无忌苦苦请求辞职,太宗不得已同意了,改授长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皇后才感到欢喜。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对皇后说:“东宫器用缺少,想奏请添置。”皇后不听,对太子说:“作为太子,所担忧的应是品德没有养成,美名没有远扬,怎么担忧器具物品缺少呢!”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太宗特别钟爱她,等到将要出嫁的时候,皇帝命令有关部门准备的嫁妆比长公主多几倍。魏徵劝谏说:“昔日汉明帝时,将封赏皇子,皇帝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同先帝的儿子一样呢!我们称呼长公主,确是因为她比公主尊贵,感情虽有差别,道义上却无等级区别。如果让公主礼超过了长公主,道理上恐怕不行,希望陛下三思。”太宗退朝以后把他的话告诉了皇后,皇后叹息说:“曾经听说陛下重用魏徵,却不知道其中缘故。现在听了他的劝谏,确实是一个能用道义限制主上私情的大臣,他可以称得上是正直社稷之臣。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皇帝采纳忠言,那么社会(百姓)就会安宁;如果皇帝拒绝忠言,那么朝政就会紊乱。衷心希望陛下清楚地明白这个道理,那将是天下幸事。”皇后因此请求派遣中使带了五百匹帛,到魏徵家来赏赐给他。贞观八年,皇后跟随太宗来到九成宫,染病生命垂危。即将离世,与太宗告别说:“妾活着既然没有对时世有益,现在死了也不能厚葬。况且葬就是藏,是想让人看不见。自古圣贤的人,都崇尚节俭薄葬。只有无道的乱世,才大起山陵,劳动耗费天下人,被有见识的人嘲笑。只请求就着山形埋葬我,不用起坟,不用棺材,所必需的器物服饰,都用树木泥瓦,节俭送终,这就是您不忘我了。”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在立政殿过世,那时年龄三十六岁。三、古代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白居易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注】 爇(ru):焚烧 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14.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首句中的“催”字形象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也写出诗人的感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B. 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C. “雁默先烹”引用了典故,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D. “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E. 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体现了白诗一贯的风格。1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4. AC 15. 盛年不再的感叹:时光易逝,年老多病,青春不再。有才无法施展的喟叹、愤懑:积极施展才能而引火烧身,不积极表现又被打压。命运无常的愁苦、无奈:面对祸福,不能掌控,只好借酒浇愁。【解析】14. 试题分析:A项,“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错。“穷阴急景坐相催”写又到岁暮,光阴飞逝,催人老去。“催”是催促的意思,突出了光阴无情和飞快逝去的情状,不能起到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C项,“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妒忌而先被淘汰 ”错,“为不才”的意思是因为没有才能,所以“雁默先烹为不才”应是“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15. 试题分析:本题可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壮齿韶颜去不回”,健壮的身体,青春的容颜一去不回,表达出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膏明自爇缘多事”膏火自己燃烧起来是因为显露的才华太多,“雁默先烹为不才”大雁不能鸣叫先被应烹煮,是因为没有本领,诗人自己空有满腹才华不知如何施展,也无处施展,表达出诗人对自己有才而无用武之地的愤懑之情;“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祸福都无法控制,只能借酒浇愁了。点睛: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下列小题。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释】本诗为诗人从园田居迁居至南村不久后创作的作品 将:岂 纪:经营16. 下列对本诗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A. “春秋”应含一年四季之意,“佳日”则亦兼及农闲之时。“登高赋诗”正是诗人的本色。这两句是诗人半耕半读生活的真实写照。B.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是一个生活场面,意思是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一起,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是写闲暇时的情景:思念的时候,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聚集在一起时,谈谈笑笑没有满足。D. 最后四句是诗人对南村生活的感慨和对劳动生活的认识:田园生活是多么惬意,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E. 全诗看似平淡无奇,却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邻居们经营耕作,时时相聚,乐于和他们朝夕共处的图画。17. 本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情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6. BC 17. 诗人主要用白描(或细节描写)手法,通过登高赋诗、过门相呼、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等生活场景的描写,来表现农村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纯真而质朴的友情(或者表现与邻人融洽相处的情味以及农村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息).【解析】16. 试题分析:B项,“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不当。“有酒斟酌之”一句中“斟酌”应为“倒酒、喝酒”之意,并非“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项,“是写闲暇时的情景:思念的时候,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等理解和本诗的感情基调相背。“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写的是诗人和相亲邻里互相串门,一起饮酒,围坐谈笑,关系十分融洽。全诗的基调是快乐的。“披衣”,应为披上衣服起来谈笑。点睛:17. 试题分析:这首诗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描写,比如: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运用白描手法,既写了室内生活,也写了室外的生活;既写了躬耕的辛劳,又写了赋诗言笑的畅快。另外,典型细节描写恰到好处的运用,也是这首诗的一个明显的特点。“过门更相呼”,活脱脱地写出了朋友之间兴趣盎然、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相思则披衣”,写出了邻里之间相思的迫切情状。诗人在最后强调“衣食当须纪”,使全诗的蕴含更加丰富。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一般认为,诗词“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分别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如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如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组织答案时要先总述后分析,先明确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本题所给诗歌“表现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情趣”时主要运用了描写手法,考生结合诗句分析即可。四、名句名篇默写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诸葛亮出师表中劝谏后主,也劝谏后人不要看轻自己。这个句子是:“_。”(2)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_,_。”(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_。(4)卫风氓中描写女主人公热恋时见到氓时高兴的诗句是:“_, _。”(5)鱼我所欲也中,表明自己对不合乎礼义的高官厚禄持否定态度的句子是:“_,_。”(6)屈原离骚中表明自己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_,_。”【答案】 (1). 不宜妄自菲薄 (2). 造化钟神秀 (3). 阴阳割昏晓 (4). 谣诼谓余以善淫 (5). 既见复关 (6). 载笑载言 (7).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8). 万钟于我何加焉 (9). 忳郁邑余侘傺兮 (10).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大先生赵 威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是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的时候。薄暮下,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趿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要饭的来了,给口吃的吧。”三婶仔细一瞧,是个讨饭的。只见他端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给完吃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给口吃的就行。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聊着聊着,又知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小缺个先生。就这样,凌木匠留在了我们村,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称他为“大先生”。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却总认为自己的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讲越糊涂,化简单为复杂了。渐渐地,就不受娃们待见,老是捉弄他。一开始,大先生气得直跺脚,骂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后来,习惯了,也便没了火气,只顾讲他的,哪管下面乱成一锅粥?大先生是文人,文人最瞧不上文人,他总是跟我们讲,历代风流才子中只佩服李白,还是半个。他说李白一半是诗,一半是酒,他最讨厌喝酒,也便只佩服半个李白了。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嗓门提高了,像是要争辩,说:“你们想想,床在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思乡,背井离乡嘛!”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用浑浊的目光向我投来赞许之意,似乎还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儿。第一件作品,就是把祠堂里的旧课桌搬回家,拆掉,打磨,又合到一起,变成一口棺材,严丝合缝。漆了好多遍,晾干,放到厢房里,是留给自己的。不教书了,自己也老了,大先生认为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只等着哪天躺进去了,身为木匠,那是一生最大的幸福。可是,他想不明白的是,自己却越活越精神。想不明白的事不只这一件。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大先生补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到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不干了,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块,现在不教了,怎么还拿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跟他掰扯了半天,也没讲明白,命令道:“国家的政策,不拿也得拿!”大先生的眼睛又变得浑浊起来。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买了好多木料,做了结实的课桌椅,给镇上的学校送去。再后来,还设了助学金,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选自人民日报xx2月22日)19.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本文开头描写大先生却以“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的“绝活儿”呈现其木匠形象,颇能吸引读者,并引出下文对大先生不平凡经历的叙述。B. 文中写大先生“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可见其精明能干,一肚子墨水,有学问,这也是他成为村里人心中尊贵的好艺人和先生的契机。C. 本文多次描绘大先生眼睛“变得浑浊”,分别表现了他对三婶的感激之情、李白诗句触动了他思乡之情、对国家给他发放退休工资的感恩之情。D. 文中的“我”是线索人物,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更加真实地表现了一个乡村普通人物的悲喜人生,同时也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20. 大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1. 小说最后写道:“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见解。【答案】19. B 20. 落魄的乞讨者:早年逃荒乞讨,寄住他乡。手艺精湛的木匠: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更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有知识有学问却不善言辞、一丝不苟的教书先生: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有高见,肚子里的学问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善良、知恩图报的慈善家:用每月领到的钱做了结实的课桌椅送到学校去,还设了助学金。 21. 示例:结构上:照应前文,强调大先生对“床前明月光”中的“床”的解释可以在辞海中找到依据。人物形象上:作者写这句话既突出了大先生“一肚子墨水,有学问”,又表现了大先生教书认真负责,坚持己见。主题上:突出了作者对大先生教书育人的深切怀念。【解析】19. 试题分析:B项,“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可见其精明能干,一肚子墨水,有学问”分析错误,从这一句话看不出他“一肚子墨水,有学问”。点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细节鉴赏。其中A项分析小说开头部分的作用,B项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C项分析小说中的细节描写,D项分析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通读全文,关注细节。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小说刻画人物的个性特点与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分析主人公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明确主旨,关注手法。结合小说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2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作用,可从结构完整、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角度进行分析。从结构上看,结尾补充辞海中对“床”的解释与上文大先生对“床”的解释是相同的,这就起到了呼应上文使结构完整的作用;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辞海对“床”的解释证明大先生的说法是正确的,从而也表明大先生确实有学问,突出了大先生的形象;从表达主题的角度来看,“我”特意去查了辞海,并得到了和大先生一样的解释,也表现出“我”对大先生教育方式的肯定和怀念。六、作文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尽管日子平淡,但每个人的一点喜好、一点闲情以及身上那美好的品质,都使自己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让人看到了满满的希冀。请以“凡人小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答案】凡人小事“轰隆隆”一声炸雷惊醒了睡梦中的我,我起身走近窗台,方才发现已是清晨,只是那漫天的乌云遮住了黎明的霞光,万物似乎还都笼罩在黑夜当中。漫天风雨中,这座小城仿佛是怒海狂涛中随波逐流的一叶扁舟。我正想离去,茫茫雨幕中却突然有微光闪烁,我不禁一怔,心想:谁会在这种暴雨天气出来?他又出来干什么?离去的步伐顿时停了下来。雨从空中倾盆而下,雨中的微光时隐时亮,苍天仿佛鼓足了力气想要摧毁雨幕中的光芒。微光正缓缓的靠近,我隐约看到一个人影在雨中蹒跚前行。几分钟后,微光已移至楼下,我这才发现那人原来还托着一辆自行车。可为什么他不骑车呢?可能这狂风暴雨中连车也骑不稳了吧!“轰隆隆”又是一声惊雷,风呼啸着在城中肆虐,雨如万马奔腾般从空中泻下,如果诗仙太白面对此景一定会感叹“疑是银河落九天”吧!突然,雨中的身影摔倒在地上,那身影在雨中不断地挣扎,想要站起,我不禁为他担心起来。风一直刮,雨不停下,仿佛想要压垮那人一样。终于,雨中的身影缓缓站起,托着车走向我们楼道,可能是要避雨吧。几分钟后,我正要回屋,一阵敲门声忽然响起。我一愣,心想:这种天气谁会来我家呢?我带着疑惑打开门,只见一人站在门外,雨水顺着他的衣角不停地向下流,地上的水已积聚成一条小溪。抬头看去,雨水顺着他的脸不停地流下,他的左颊上有一道伤痕,血正缓缓地渗出。我正疑惑着这人是谁,他将身后的绿包拽至身前,只见上面印着“中国邮政”四个已泛白的大字。我不禁恍然大悟,原来是邮递员。只见,他将冻得发抖的手缓缓伸入包中,艰难地掏出一份用尼龙布裹住的报纸,递进大门的铁栏杆,艰难的对我笑道:“小朋友,这是你们家的报纸。”我闻声一怔,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我打开铁门,对他哽咽道:“叔叔,进来避避雨吧!”他不禁一愣,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对我摆摆手:“不了,不了,我还要去给别人家送报。”说着便缓缓地走下了楼。漫天风雨中,我望着那远处离去的微光,泪水悄然流下脸庞生活中有着无数的凡人,发生着无数的小事,但是,正是这些凡人小事一次又一次感动着我们!【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则材料加命题的作文,审题难度不大。命题是“凡人小事”,文体没有限制,因此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写记叙文就要叙写平凡人所做的平凡事;写议论文就要表达对“凡人小事”的看法,谈出从“凡人小事”中受到的启迪或获得的感悟。材料来中“喜好闲情美好的品质,都使自己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让人看到了满满的希冀”提示考生,要写的“凡人”必须是有个性、有特点、有美好品质、有着积极人生态度的小人物,所写之事虽是小事却也必须是积极的,能够给人们以希望的事。由此看来,材料也就限定了选材的范围和主题。总之,考生作文中只要选择平凡人和平凡人做的小事,通过记叙或议论,来表达出积极向上的主题,就都是符合要求的。点睛:命题作文具体立意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是什么”的角度:思考所给标题的内涵是什么。例如本题可以叙写生活中具体的人和事来告知读者,“凡人小事”是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事;(2)“为什么”的角度:思考所给标题内容的合理性,例如本题就可以从“凡人小事”能给人什么样的认知和感悟来写;(3)将“是什么”“为什么”的角度结合起来,深入展现所给标题的内容。例如本题就可以先写“凡人小事”是什么人和什么事,然后通过记叙或议论,展示“凡人小事”是如何让人看到希冀的,写出所选凡人小事的特殊性、感人性、难忘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