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34114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一、单选题(每题2分,30个题共计60分)1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铅蓄电池2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中的下列粒子数可能发生改变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 C质量数 D电子数3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含元素最多的族是第B族 B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C第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D短周期是第一、二、三、四周期414号元素S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A第二周期第A族 B第三周期第A族 C第三周期第A族 D第三周期第A族5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AH2D2 B14N14C C16O17O D金刚石石墨6.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A.为了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7钾的活动性比钠强的根本原因是()A钾的密度比钠小 B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多一层C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气化 D钾与水反应比钠剧烈8.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 如图所示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化学反应中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C.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D. 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9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的是()A原子的核电荷数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子数 D原子的中子数10下列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核外电子排布正确的是() 11下列关于碱金属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碱金属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C在空气中加热均能生成多种氧化物 D碱金属与水反应,均漂浮在水上面12. 电解池中,阳极的电极材料一定 ()A. 发生氧化反应 B. 与电源正极相连 C. 是铂电极 D. 得电子13元素的以下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A化合价 B原子半径 C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D相对原子质量14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苛性钠 B碘化氢 C硫酸 D醋酸15. 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 H131.3 kJmol1表示()A. 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B. 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C. 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吸热131.3 kJD. 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 kJ1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绝对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A. SO2(g)O2(g)SO3(g)H98.3 kJ/molB. CH4(g)2O2(g)=CO2(g)2H2O(g)H802.3 kJ/molC. 2H2(g)O2(g)=2H2O(l)H571.6 kJ/molD. CO(g)O2(g)=CO2(g)H283 kJ/mol17.C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C表示的是()A.核外有13个电子,核内有6个质子 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C.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质子 D.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 18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酸碱中和反应 浓硫酸稀释 固体NaOH溶于水 H2在Cl2中燃烧A. B. C. D. 19.在298 K、100 kPa时,已知:2H2O(g)=O2(g)2H2(g) H1Cl2(g)H2(g)=2HCl(g) H22Cl2(g)2H2O(g)=4HCl(g)O2(g) 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H3H12H2B. H3H1H2C. H3H12H2 D. H3H1H220.下列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21. 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B. 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 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D. 原电池中正极一定是不活泼金属22. 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 CH4(g)2O2(g)CO2(g)2H2O(l);H0B. HNO3(aq)NaOH(aq)=NaNO3(aq)H2O(aq);H0C. 2H2(g)O2(g)2H2O(l);H0D. 2FeCl3(l)Fe(s)=3FeCl2(l);H0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B铅蓄电池是一次电池C二次电池又叫蓄电池,它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D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储存在电池内24酸性锌锰干电池在放电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Zn2MnO22NH=Zn2Mn2O32NH3H2O。在此电池放电时,正极(碳棒)上发生反应的物质为()AZn B碳棒 CMnO2和NH DZn2和NH25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往往因电化学过程而被腐蚀,下列反应式在钢铁的吸氧腐蚀过程中不存在的是()A. Fe2e=Fe2 B. 2H2OO24e=4OHC. 2Fe2H2OO2=2Fe(OH)2 D. Fe3e=Fe326. 下列金属防护属于电化学保护的是()A. 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 B. 涂油漆C.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D. 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27某短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A一定是第A族元素 B一定是金属元素C一定是化合物中呈2价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28下图是锌片和铜片在稀硫酸中所组成的原电池装置,c、d为两个电极。下列有关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的过程中,d电极上产生气泡 B电池工作时,溶液中SO向d移动Cc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池工作的过程中,溶液中SO浓度基本不变2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NH3分子的电子式: BN2的结构式:NNCO原子的结构模型: DMgCl2的电子式: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电解池两个电极材料可以相同。A. B. 仅 C. 仅 D. 仅卷二、非选择题(3个小题,共计40分)31(每空4分,共计16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2)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为_。(3) 表示的是(写粒子符号)_。(4)写出一个由1、7、17号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32(每空4分,共计12分)(1)甲烷通常用来作燃料,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若用甲烷氧气构成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试写出该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33.(每空4分,共计12分)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 kJ/mol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 kJ/mol(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CH4与NO2生成N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2)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NaOH溶液120.220.323.7220.320.523.8321.521.624.9完成下列问题: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_,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 安达田中xx下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高一化学(理)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30个题共计60分)1.A 2.D 3.A 4.B 5.C 6.B 7.B 8.A 9.D 10.C 11.B 12.B 13.D 14.A 15.C 16.D 17.D 18.C 19.A 20.C 21.C 22.B 23.C 24.C 25.D 26.C 27.D 28.B 29.A 30.B卷二、非选择题(3个小题,共计40分)31(每空4分,共计16分)答案(1)13(2)16S(3)K(4)NH4Cl解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其原子序数为13;(2)由元素周期表中规律可推知X应为16S;(3)19号元素为K,核外电子数比核电荷数少1,为K;(4)1号元素为H,7号元素为N,17号元素为Cl,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为NH4Cl。32(每空4分,共计12分)答案:(1)CH42O2CO22H2O(2)O24e2H2O=4OH CH48e10OH=CO7H2O解析甲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2)若用甲烷氧气构成燃料电池,则通入甲烷的电极为负极,由于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该电极的反应式是CH48e10OH=CO7H2O;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该电极的反应式是O24e2H2O=4OH33.(每空4分,共计12分)答案:(1)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 kJmol1(2)上下搅动(或轻轻搅动) Cu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解析:可得2CH4(g)4NO2(g)=2N2(g)2CO2(g)4H2O(g) H1734 kJmol1,也可写成CH4(g)2NO2(g)=N2(g)CO2(g)2H2O(g) H867 kJmo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