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卷 (I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33599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卷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卷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卷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卷 (II)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太阳系中的三类行星在某些方面存在共性,其中不包括()A 绕日公转的方向B 绕日公转的轨道面C 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D 绕日公转的周期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以下两题。2.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丁甲读“太阳系局部图”,C为小行星带,据此完成以下三题。3.图中共有_类天体()A 2B 3C 4D 5xx 年9 月3 日,我国政府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阅兵式,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在非国庆节举行大规模阅兵,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据此回答以下三题。4.阅兵当日,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A 昼长夜短B 昼短夜长C 昼夜等长D 无法判断5.每年春分日到秋分日()A 极昼地区先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再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B 南半球为夏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C 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南回归线,再移回赤道D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6.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的地点的区时不可能的是()A 29日11时5分B 29日12时5分C 30日12时5分D 31日12时5分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以下三题。7.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A 春分B 秋分C 冬至D 夏至某同学用地球仪(作为地球)和灯泡(作为太阳)演示地球的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现象。据此回答以下两题。8.地球仪放置在桌面上,轴XY与桌面的夹角应是()A 90B 2326C 6634D 609.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的行星是()A 土星B 水星C 火星D 金星10.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下题。当太阳光线为时,该日浙江()A 正处梅雨季节B 全省冰雪覆盖C 盛行东南信风D 各地昼夜等长下图为“某沿海地带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1.下列哪类岩石是由图示岩石经内力作用转化而形成的()A 板岩B 玄武岩C 花岗岩D 石灰岩读图,完成以下三题。12.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 B C D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剖面图,回答以下两题。13.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 侵蚀、搬运、沉积B 侵蚀、沉积、搬运C 沉积、搬运、侵蚀D 搬运、沉积、侵蚀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塑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以下两题。14.在干旱环境下形成的是()A B C D 读“某地区等压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5.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6.甲、乙两处海域等温线凸出方向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不同B 洋流的影响C 气候的影响D 降水不同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据此回答以下两题。17.该地质剖面景观图的地质构造类型是()A 背斜 B 向斜C 断层 D 褶皱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的试点建设工作。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一块海绵,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为“海绵城市水循环收集与释放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18.图示地理事物的主要作用是()A 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B 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增强排水防涝能力C 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D 城市小区的绿色屋顶、拦水坝可以增加蒸发量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9.如果此地为北半球,则地的风向为()A 偏北风B 偏南风C 偏东风D 偏西风北京时间xx10月26日17时09分,在阿富汗若都库什地区(北纬36.5度,东经70.8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10千米。据此回答以下两题。20.若在地震发生地地下3千米处有大型油气田分布,则该次地震产生的横波()A 速度保持不变B 速度逐渐变小C 速度逐渐增大D 遇到油气层会消失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也是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据此完成以下两题。21.读图,判断方框内、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土壤水增多库区蒸发量增大蒸腾加强植被覆盖率增大A B C D 22.我国南方低山丘陵,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A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 南方环境的独特性D 自然景观的复杂性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三题。23.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 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 地理要素的独立性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24.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A B C D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5.图示过程的意义在于()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位置 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A B C D 读“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下列问题。26.A山脉自然带带谱基带是热带荒漠带,山腰却见森林带,原因是()A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B 基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 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D 受赤道低气压控制读图1和图2,回答下面两题。27.据各自然带在图1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B 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C 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 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28.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题。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A 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 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C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D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草原、荒漠浙江省某中学的地理研究小组同学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考查研究后得出了下图,完成以下两题。29.同学们发现当地山区的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原因可能是()A “之”字形公路便于山区排洪泄涝B “之”字形修路可以连接更多聚落C “之”字形有利于降低公路的坡度D “之”字形可以增加山区的公路密度读下图“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30.、两处森林遭破坏,会使下游湖泊淤积萎缩加剧。这种联系反映地理环境的()A 整体性特征B 垂直地域分异C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D 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的海水,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读图,完成以下两题。31.“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A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B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D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下图是某城市渍水内涝次数的季节变化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32.为防止城市渍水内涝发生,该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优化城市道路 改扩建城市的排水设施增加城市的地形坡度 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A B C D xx我国钢铁业进口铁矿石数量持续增加,我国铁矿原料对外依存度超过80%,进口铁矿石达到9.5272亿吨。结合材料,完成以下三题。33.下面关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对非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关键是适度开发,循环利用,促进其恢复、更新的问题B 对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关键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其恢复、更新的问题C 在利用过程中首先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D 全世界应减少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努力勘探开发更多的矿物能源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xx年年初由于倒春寒的影响,皖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34.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 增大茶园的通风条件B 用塑料薄膜覆盖C 给茶树培土D 大量施肥、施药合掌造是某地的一种木造建筑物(见下图)。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据此回答以下两题。35.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A a地B b地C c地D d地判读卫星遥感图像时常使用对比分析法,具体说就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面物体的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如下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在不同时间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程度(图中符号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强度)。读图,回答以下两题。36.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A 江汉平原B 洞庭湖平原C 松嫩平原D 太湖平原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以下三题。37.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A 地震B 泥石流C 洪涝D 塌方38.下图漫画倡导大家应该( )A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B 保护植被,抑制全球变暖C 治理污水,人人有责D 保护海洋,维持生物多样性下图为“我国两个时段年等温线()变化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9.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最可能有()A 甜菜种植区域南移B 小麦种植海拔降低C 水稻种植北界北移D 油菜开花期滞后读下图,完成以下两题。40.图中内容说明航天遥感的什么特点()A 探测范围广B 时效快,精度高C 连续性强D 准确定位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40分) 4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g_,h_。(2)写出代表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的字母:_、_。(3)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_向_,而且轨道面几乎在_,它们_,使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42.读下图所示的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各题。(1)该锋是_锋,判断依据是_ _。A、B两处属于暖气团的是_。(2)下面的示意图中,接近丙乙天气实际状况的是()(3)若锋面以30 km/h的速度移动,那么24小时后,甲、乙、丙三地的天气会怎样?43.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xx7月21日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1)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处为_(高压、低压);(2)丙处的风向为_。丙、戊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试说明理由_。(3)在下图中画出甲、乙天气系统中心区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4)甲、乙两地温差较大的是_;理由是_。4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图为该地区某城市年内各月降水量与气温图,试判断其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点。(2)根据甲图,判断该地区的突出地貌类型是_。在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3)试述该地的气候条件对地貌形成的作用。(4)该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45.气候、石油、粮食等是近年来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制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材料二xx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而xx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1)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_和_,其所在的地形区是_,该地形区的气候类型是_气候,形成原因是_。(2)引起乞力马扎罗山“雪冠”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气候、石油、粮食等是近年来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写出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甲:_;乙:_。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材料二由于大部分核电站处于停运状态,日本xx年1月至10月从非洲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和从美国进口的液化石油气同比增长3成以上。材料三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开始重视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1)从材料一可看出将来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三是日本针对它的什么能源安全问题而做出的努力?(3)读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地理角度思考我国可以从日本能源安全情况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特点。2.【答案】A【解析】从图中看出P点是地球在近日点附近。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甲乙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3.【答案】B【解析】图示有恒星、行星(包括小行星)和彗星。4.【答案】A【解析】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3月21日到9月23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9月3日在该时间段内,所以此时北京昼长夜短,故选项A正确。5.【答案】A【解析】春分日到秋分日,直射点始终位于北半球,为北半球夏半年。6.【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越过180经线有三种可能: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180经线),日期必须减去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180经线),日期必须加上一天;越过180经线但没有跨越日界线,日期没有改变。7.【答案】D【解析】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A、B、C、D依次为冬至、春分、夏至、秋分。8.【答案】C【解析】显然图中的桌面代表黄道平面,地轴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634。9.【答案】C【解析】地球公转轨道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的行星是火星。10.【答案】D【解析】当太阳光线为时,该日为春(秋)分日,浙江各地昼夜等长。11.【答案】A【解析】图示岩石为沉积岩,沉积岩中的页岩可经内力作用变质为板岩,故选A。12.【答案】B【解析】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判断出表示太阳辐射“暖”地面;表示地面辐射“暖”大气;表示大气以逆辐射形式“还”大地;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3.【答案】A【解析】河流上中下游对应的外力作用主要是侵蚀、搬运、沉积。14.【答案】D【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在干旱环境下形成的是风蚀蘑菇,D对。是黄土桥,分布在黄土地貌区,属于半湿润区,A错。明显是湿润区,B、C错。15.【答案】A【解析】根据气压值判断,图中,甲地位于高、低气压中心之间,也是冷暖气团之间,最容易形成锋面雨。乙地受单一气团影响,且是下沉气流,不可能出现降雨。丙、丁两地位于低压中心边缘,根据等压线凸出方向分析,可能是高压脊的位置,降水可能性不大。16.【答案】B【解析】甲处有加那利寒流流经,使得等温线向南凸出,乙处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使得等温线向北凸出。17.【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可知甲、乙原为同一岩层,后发生断裂,并产生显著的位移,为断层。18.【答案】D【解析】树木、草坪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降水,涵养水源,增加下渗;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等均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河流、湖泊主要调蓄地表径流量;城市小区地面硬化,下渗少,而拦水坝减缓地表径流汇水速度,可增加下渗和蒸发量。19.【答案】A【解析】先标出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偏,画出风向,则为偏北风。20.【答案】D【解析】横波波速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而油气是液态和气态的,横波不能通过,因此该次地震产生的横波遇到油气层会消失,D正确。21.【答案】C【解析】根据图表中的逻辑关系,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关键。22.【答案】A【解析】题干信息显示的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了该区域的地理环境,这体现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3.【答案】B【解析】由于植被破坏,引起水文等其他要素也发生相应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4.【答案】D【解析】沙丘景观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属于气候对地貌的影响。25.【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它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位置,把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26.【答案】B【解析】从纬度可看出,A山脉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基带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难以凝结,降水稀少,形成热带荒漠带。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随着海拔的升高水汽可凝结,降水较多,可形成森林带,故B正确。27.【答案】D【解析】从图1中可知,oa自然带由荒漠带到热带草原带到热带季雨林带到热带雨林带,降水越来越多,且均在热带,这种自然带分布态势应该主要是由大气环流因素决定,故排除A、B项;ob自然带由荒漠带到温带草原带到针叶林带到苔原带,可以得知温度带由热带到温带到寒带,但降水并不是越来越多,只能表明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故排除C项。28.【答案】D【解析】从成都经宝鸡向西北到兰州由我国亚热带进入了暖温带地区,植被由常绿阔叶林变成了落叶阔叶林,再由兰州向西北到酒泉,受夏季风影响渐小,随水分的减少,植被也由森林渐变为草原、荒漠,故D项正确29.【答案】C【解析】山区地形崎岖,交通线路的修建受地形影响较大,山区公路为减缓坡度,道路呈“之”字型沿等高线来修筑,故选C。30.【答案】A【解析】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入湖泥沙多;人为大规模围湖造田。上游山区植被破坏引起下游湖泊淤积,这反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性特征。31.【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被称为“北极放大” 现象,也就是北极气温升高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随着气候变暖,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的海水,海冰面积减少,反射率降低,可能导致北极地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所以A正确。32.【答案】D【解析】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有: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等。33.【答案】B【解析】非可再生资源不存在恢复和更新的问题;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首先强调的是适度开发,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要努力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34.【答案】B【解析】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可以用塑料薄膜覆盖,产生温室效应保温,B对。增大通风条件,会加重冻害,A错。培土不能防止叶片冻害,C错。施肥、施药与防冻害无关,D错。35.【答案】C【解析】读右图,日本的西部沿海地区,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多暴雪天气,最可能有合掌造,C对。a、b 、d地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降雪少,可能性小,A、B、D错。36.【答案】C【解析】由农作物为大豆和玉米,可推知该卫星图象可能拍自松嫩平原。37.【答案】B【解析】破坏植被,使地表稳定性下降,易诱发泥石流灾害。38.【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水资源的浪费导致地球的悲哀,而节约用水,地球快乐,从而提醒人们应当节约利用水资源,故选A。39.【答案】C【解析】气候变暖,甜菜种植区域将北移,小麦种植海拔升高,水稻种植北界北移,油菜开花期提前。40.【答案】A【解析】由图中“我一次就可以把半个地球照进去”可知,航天遥感的特点是探测范围广。41.【答案】(1)天王星海王星(2)bd(3)西东同一平面上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解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八大行星从里到外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42.【答案】(1)冷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B(2)B(3)甲地气温较低,气压较高;乙地冷锋过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丙地锋面过境,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解析】第(1)题,A侧冷气团主动移动,B侧暖气团抬升,可判断为冷锋。A处位于冷气团一侧,B处位于暖气团一侧。第(2)题,丙地为暖气团,乙地为冷气团,故由丙到乙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锋面处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应最大;云量在锋面处应是最多。第(3)题,据冷锋前进的特点可判断锋面系统由东向西移动,24小时后,甲地仍在冷气团控制下,乙地冷锋已完全过境,而丙地正处于冷锋控制下。43.【答案】(1)高压(2)东南风丙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3)略(甲是高压中心,气流下沉。乙是低压中心,气流上升。)(4)甲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解析】(1)读图,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处为高压。(2)水平方向上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所以丙处的风向为东南风,丙、戊两地相比,丙等压线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力较大的是丙。(3)甲是高压中心,气流下沉。乙是低压中心,气流上升。(4)甲乙两地温差较大的是甲 。甲是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大气保温效应弱,所以温差较大。44.【答案】(1)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温和湿润,雨热同期。(2)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破碎,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地表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3)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湿热多雨,使地表水、地下水流动性强,利于对岩石的溶蚀和侵蚀。(4)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典型,多岩溶洞穴、明暗河相连,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的能力低,地表水容易流失。【解析】45.【答案】(1)气温降水量东非高原热带疏林草原地势高,气温低,空气对流弱,降水较少(2)全球气候变暖。(3)CO2大量排放石油资源的短缺【解析】根据题意,可判断乞力马扎罗山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全球气候变暖。46.【答案】(1)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2)石油来源过分依赖中东(或石油来源单一化)。(3)促进能源结构多元化、能源来源多元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解析】对照材料一,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的比例在下降,天然气的比例在上升,天然气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因为天然气的环境效益比石油高。日本的石油来源主要是中东地区。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为解决石油来源单一化而作出的努力。我国可以借鉴的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促进能源结构多元化、来源多元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