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九次双周考试题.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31638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九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九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九次双周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九次双周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学者认为,政治与伦理合二为一是先秦儒学的特质。下列思想中能体现这一特质的是A.“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C.“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D.“祸,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2.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3.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以下关于太学的说法正确的有()汉武帝时期设立其教学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A. B. C. D. 4.如表是宋代至清代中国书院性质状况表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014.03元代17.2361.130.3321.28明代57.2129.840.2412.71清代56.6724.110.5618.39如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学而优则仕观念渐趋淡化 B.书院的办学主体渐趋单一C.书院的办学体制渐趋僵化 D.思想文化的专制渐趋强化5.有学者认为明末至清初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因为“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些最敏锐的心灵”是指A. 顾炎武黄宗羲李贽 B. 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C. 罗贯中施耐庵吴敬梓 D. 林则徐魏源姚莹6.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 上面是大而无当的文官集团,下面是缺乏组织的农民。文官和农民两层面包的融合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A.君主专制在特定背景下削弱B.官僚体制失去对社会的控制C.儒家伦理观念深入民间社会D.社会各阶层间流通渠道畅通7.“一定时期的思想和文化是对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下列文化现象与所反映政治经济对应的表述正确的是()A.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B.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卢梭倡导君主立宪制C.大一统时代,市民阶层壮大-句式灵活的楚辞产生D.文艺复兴后基督教神学受到冲击-启蒙及生物进化思想形成8.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雎、蒹葭等篇。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A.仁爱至上 B.人文关怀 C.强调民本 D.批判怀疑9.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0.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D.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11.根据洛克的看法,人若过着个体状态的生活,各行其是,他们个人的天赋权利便完全无法获得普遍的尊重,人无法凭各自的努力来保护自己的财产。为避免这种状态,人们把对他人进行惩罚的权力让渡给政府,保障大家的权利。这说明洛克主张()A.天赋人权说 B.人民主权理论 C.社会契约论 D.三权分立理论12.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D.科举、四民(士农工商)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14.明清以来,我国民间有许多保护神,如玉皇、如来、姜太公、诸葛亮、关羽、观音、樊梨花、刘金定之类。这些保护神的确立主要来自于戏剧形象。这表明A民间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深受戏剧影响 B戏剧演出影响民间价值观的内容C古代和近代的法律不保护下层民众 D下层民众价值观与儒家背道而驰15.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上的排斥;然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 )A.思想领域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政策调整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C.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 D.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基本确立16.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17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上述材料体现出宋代书法() A开始成为自觉的艺术B书风抱残守缺 C强调我书意造本无法D注重规范法度18.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19.生物学家弗朗西斯科J阿亚拉曾用“没有设计者的设计”来解释生物进化理论。这种“设计”应该是( )A.实验研究方法B.物种起源学说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D.自然选择学说20.根据1720世纪自然科学与科技成果统计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17世纪18世纪19世纪20世纪上半期20世纪50-80年代成果数量106项756项546项961项xx多项重大成果牛顿力学体系瓦特改良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莱特兄弟的飞机电脑、网络科技发展史上美国创新能力始终领先于英国 科技成果都直接运用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力 20世纪下半期的成果数量有超过前300多年总和的趋势 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A.B.C.D.21.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贵宾参观此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应邀参观。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本质的是()A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 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C崇厚对外情茫然无知 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22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23.1936年,毛泽东告诉斯诺:“我们努力解放中国肯定不是为了把本国交给莫斯科!”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毛泽东主张A.实行城市武装暴动 B.不与苏联签订不平等条约 C.否定苏联的革命经验 D.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4.历史学家萧功秦评述邓小平模式时说:“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极左思潮导致新中国从成立后就陷入绝境从而形成“路径障碍”B.邓小平模式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按照预设的蓝图施工而成C.走出“路径障碍”的标志是抛弃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政治资源D.邓小平模式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调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而形成的25.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1977年,我国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科教兴国战略正式实施B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C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xx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A.AB.BC.CD.D26.陆定一于1956年5月发表的讲话中提到:“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在内是没有阶级性的,它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某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是( )应该区分政治观点问题与科学技术问题 提倡科学研究中独立思考和批评的自由“双百”方针出台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际“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加速科技发展A.B.C.D.27.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是同文馆,它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B.北大红楼是新思想传播基地,主要是以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C.远程教育是我国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制教育的唯一渠道D.中国教育历经了向西方学习再到以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为主,再到教育面向现代化的轨迹28.斯达尔夫人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碍创作自由的法则,她提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下列作品体现了她的文学艺术思想的是( )A B C D29.以下是花木兰和功夫熊猫2的剧照,它们是美国拍摄的风靡中国的两部动画片。这一文化现象带给我们的启示,最恰当的表述是( )A.二战后电影艺术得到迅速发展B.电影艺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广泛的影响C.好莱坞电影特别注重中国元素D.依靠现代科技进步,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30.1915年,中国观众开始迷上一位汉译名叫做“哑波林”的电影演员,亲切地称他为“滑稽大王”“快活大王”。这位演员在当时大获成功的秘诀有( )电影技术的成熟与传播中的优势 默片形式彰显其哑剧表演的才能作品的通俗性和批判现实精神 电视的普及推动艺术走向大众化A.B.C.D.二综合题(共3题,40分)31(18分).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下面摘录了其中的部分展览作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展览一 中外思想集锦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展览一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6分)展览二 中外文学荟萃(2)下表体现了当时中西文化重要的两部著作,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4分)项目书名清朝红楼梦意大利十日谈时代特征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专制。主要思想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展览三 中外名画欣赏(3)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上面两幅名画,写出解说词。(内容必须包括:作者、时代特征、艺术风格或流派)(6分)(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2分)33(9分).20世纪以来的三大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三大理论的探究任务。(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列知识结构中字母代表的历史意义。 (4分) (2)根据下列材料,简述三大理论间依次“继承”的主要表现。邓小平是怎样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 (3分)材料一 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二日)材料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理论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在军阀割据的时候,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了政权。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就要在每一时期,处理各种方针政策问题时,都坚持从实际出发。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九七八年九月十六日)(3)20世纪以来的三大理论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思想领域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2分)33(13分). 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反抗罗马教会的宗教改革还有更为深层的社会根源教会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以来发展了一种政治世俗主义,削弱了其精神凝聚力,卷入了外交和军事纷争;教会信仰的极度虔诚和神灵与经常非宗教的、世俗的,以及唯利是图的教士阶层形成了鲜明对照;王室力量的兴起、民族主义和德意志的地方叛乱此起彼伏,与教皇和哈布斯堡神圣罗马帝国的普世野心针锋相对。 塔纳斯西方思想史材料二 一些知名人士在讨论,谁是最伟大的人物是恺撒、亚历山大、成吉思汗、还是克伦威尔?有人回答:毫无疑问是艾萨克牛顿。非常正确,因为我们应该尊敬推崇的正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帅我们头脑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伏尔泰哲学通信材料三 事实上,大批群众是被他们中的一个人或多个人领着走的说社会的进步是由于历史上某个时期的社会思想条件自然而然发生的,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它实际上只是在这个社会已下定决心进行实验之后才一蹴而就的。这就是说,这个社会必须要自信,或无论怎样要允许自己受到震撼,而这种震撼始终是由某个人赋予的。 亨利伯格森道德和宗教的来源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宗教改革发生的社会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在这场改革中的核心主张。(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认识宇宙方面的伟大理论成果。(1分)(3)结合材料一、二和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相关史实,撰写一篇小论文,评述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00字左右)(9分)第九次周测 1-5CAADA 6-10CDBAD 11-15CDDBB 16-20DCADD 21-25CBDDD 26-30AAADB31.答案:(1)共同之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地提出民主思想。(2分)不同之处:阶级属性不同:法国的卢梭等人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黄宗羲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历史作用不同:法国的启蒙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中国的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并没有打破儒家思想的统治,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4分) (2)时代特征: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教会腐败、宗教神学的束缚。(2分)主要思想: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对明清社会展开深入地揭露和批判。(2分)(3)图1:北宋画家张择端 宋代城市经济发展,风俗画。图2: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勃兴,作品重表现人的美及人的丰富思想感情,体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6分)(4)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2分)32.(1)A:新三民主义;B: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4分)(2)继承:毛泽东思想继承新三民主义精神,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邓小平理论继承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解决:提出一一国两制方针。(3分)(3)规律:应有利于解决现实重大问题;具有继承与发展特征等。(2分)33.【答案】(1)社会根源:教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教士阶层堕落;王室力量的兴起;民族主义和德意志的地方叛乱的兴起.核心主张:信仰即可得救。(3分)(2)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创立经典力学体系(1分)(3)(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