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时期单元综合训练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31419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时期单元综合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时期单元综合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时期单元综合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时期单元综合训练(四)一、选择题1.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最有可能的是 ()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C.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D.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唐宋时期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威胁到皇权,因此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尤为突出,故C项正确;唐宋时期实行的仍然是君主专制政体,故A项错误;宰相参与讨论军国大事,皇帝是国家的实际决策者,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故D项错误。2.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A.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C.西北边患的威胁得到了缓解D.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答案B解析“名若不正”“任若不久”“三岁一易”说明中央为遏制地方官专权的野心和地方势力的抬头,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故B项正确。3.(2018揭阳测试)“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益兵无穷;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答案C解析首先判断,材料提及的制度是宋代的二府三司制,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中枢权力机构设置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最后由材料得出,它的设置使得“财已匮”“民已困”却仍旧“不已”,由此得出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4.(2018桂林、百色高三联合模拟,26)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这反映出宋代()A.皇帝权力的过度膨胀 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 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答案D解析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派文臣做地方官,并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的权力实施,本题考查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通判拥有监督权,但是最终是对皇帝负责,故B项错误;C项体现不出题目中的“无通判处”,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故D项正确。5.(2017湖南十校联考)北宋时,欧阳修等主持重修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司马光则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统治者还对官僚制度和科举制进行改革。这反映出当时北宋()A.统治者注重吸取历史教训B.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政策C.政治体制未形成完整体系D.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完善答案A解析根据提供的这几本书新唐书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都侧重于对历史的总结反思,故A项正确;几部史书的编修,不能确定是否重文轻武,故B项错误;材料既然有改革的说法,说明是对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故C项错误;宋代的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但从材料的三部史书无法证明,故D项错误。6.(2018益阳调研)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 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 980处。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这反映了()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D.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答案C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连年暴雨和严重涝灾,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官员的擢升,故B项错误;题干中“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 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 980处。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说明江南地区的水利建设情况较好,而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人口增加,故D项错误。7.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宋高宗认为:“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当时的海外贸易()A.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B.重视买卖船舶获利C.主要服务于皇帝享乐D.是国库最重要的财源答案A解析根据史料“宋高宗认为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可以得出最高统治者支持海外贸易的结论,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8.(2017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三,25)据记载,宋神宗时,(汴京)工商业者与居民杂处,商店可以随处开设,市民面街而居京城内各种手工作坊、商店、货摊林立,车马拥挤,行人不能驻足。每一交易,动辄千万。这表明北宋汴京()A.商业税收是政府主要财政来源B.商业交易额为古都市商业之最C.市场上汇集了世界各国的商品D.商业活动打破了唐代坊市的界限答案D解析据材料“宋神宗时,(汴京)工商业者与居民杂处,商店可以随处开设,市民面街而居京城内各种手工作坊、商店、货摊林立”可知商业活动打破了唐代坊市的界限,故D项正确。9.(2018昆明一中第八次高考适应性训练,26)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臣僚言以金银博买,泄之远夷为可惜。乃命有司止以绢帛、锦绮、瓷漆之属博易”。该项政策()A.推动了官营丝织业的发展B.导致了对外贸易的萎缩C.刺激了民营陶瓷业的发展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松动答案C10.(2017桂林二模)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朝廷赐“朱熹谥曰:文”;淳祐元年(1241年)正月,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和朱熹从祀孔庙,而将王安石排挤出从祀的行列。这些做法()A.反映理学逐步成为官方统治思想B.旨在恢复孔孟儒学的正统地位C.表明理学已完成神圣化和宗教化D.使儒学从理本论转向了心本论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对朱熹的谥号以及周敦颐、张载和二程及朱熹的地位描述,可以看出当时程朱理学逐渐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故A项正确。11.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一思想流派时说:“这种思路把知识领域的事情,都归入了人格涵养和心灵境界,于是更加强化了传统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一个传统,即学术的终极意义在于为己,因此它也特别影响了中国士人对于形而下的、自然现象世界的无端轻蔑和对形而上的、道德理想世界的过度崇尚。”此学者论述的应该是()A.孔孟儒学 B.老庄道学C.董仲舒儒学 D.程朱理学答案D解析材料中“把知识领域的事情”体现出的是格物致知,材料意思是,要求人们通过格物、居静、以“敬”的心境引导自己的心灵,从“人心”转向“道心”,这是朱熹观点,选择D项符合题意。12.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据此可知,元行省()A.军国重事,无不领之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C.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不是行省的权力,而是其权力受到节制,故A项错误;元代行省的权力较大,故B项错误;元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指的是在行省制下,中央政府牵制地方重臣,防止其割据一方,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故C项错误;元行省尽管权力很大,但受中央政府节制,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7乌鲁木齐三模,4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 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 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今重庆奉节县)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材料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给印刷广告创造了条件,印刷品广告开始出现。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时期济南制造细针的刘家针铺的一块广告铜版,铜版半尺见方,上面刻有“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字样,中间是月宫白兔捣药图案,右边有“认门前白”、左边有“兔儿为记”8个字,下面还有说商品质量和购买办法的7列28字,这是我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保留下来的广告铜版。摘编自吴凯北宋时期汴梁的商业广告材料三早在殖民地时期,新大陆的人民在广告事业上就表现出一种在陈旧的欧洲所无法比拟的创新激情。在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率先完成了对传统广告的突破。世界上最早专业广告公司、最早的广告代理制度和现代经营模式都出现在美国。20世纪20年代以后,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洗礼后的美国,迎来了第一次决定命运的经济腾飞,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随着经济腾飞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美国的广告事业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摘编自美杰克逊李尔斯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解读宋代进士人数与各地印书种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印刷术在当时的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北宋和美国广告出现和发展的背景。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北宋和美国出现商业广告的条件。综上所述,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答案(1)关系:宋代进士人数与印书种数呈现正相关关系。作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推动了书籍的普及与发展,促进了学术的繁荣;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留存,有利于知识与技术的推广,满足了教育发展的需要。(2)背景: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印刷术的进步。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推动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印刷技术发展;商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发展的需要;传媒条件的推动。相互作用:社会需要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14.(2017威海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书法、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宋代录取名额大量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1: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释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示例2: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示例3: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解析开放型的论述题,从材料表格中唐代至明代“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三方面都可进行作答,“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等都是可以的,然后辅以相关的史实论据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