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128858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的新陈代谢 专题指导1专题知识网络外界条件:光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内部条件:叶绿素含量酶结果:将CO2和H2O转变为氧气和有机物过程:光反应暗反应ATP场所:叶绿体光合作用条件:O2浓度温度过程糖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分解为CO2;氢与氧结合产生水H与O2结合成水结果:在氧气参与下糖分解成CO2和H2O产生ATP2专题知识要点:2019-2020年高考生物植物的新陈代谢word教案场所:主要在线粒体有氧呼吸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条件:缺氧温度结果:糖被分解成酒精或乳酸,产生ATP过程:糖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还原成酒精或乳酸场所:细胞质基质中无氧呼吸利用:调节、构成植物体过程:主动运输分布整个植物体矿质代谢根茎叶的导管植物根尖的根毛区利用:99%蒸腾1%参与代谢、构成植物体方式:吸胀吸水渗透吸水水分代谢酶2专题知识要点:(2)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叶绿体中的色素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它们在光合作用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吸收、传递光能(大多数叶绿素a,以及全部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吸收光能,并转换成电能(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比较项目能量转换物质变化完成场所光反应光能电能酶在光的照射下,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连续不断的丢失电子和获得电子,形成电子流。囊状结构的薄膜上电能活跃的化学能酶NADP+2e+H+ NADPHADP+Pi+能量 ATP暗反应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三碳化合物在酶的催化下,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被NADPH还原,经一系列变化,最终形成糖类等富含稳定化学能的有机物叶绿体基质中(3)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结构的区别植物种类特点C3植物叶片C4植物叶片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细胞比较大,含有无基粒的叶绿体(数目多,个体大)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含有正常的叶绿体,部分叶肉细胞与维管束鞘细胞共同围绕维管束(4)影响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生产上应用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在生产上的应用内部因素不同种类的植物体内所含叶绿体色素的种类、数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发育时期,光合作用强度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光合作用强度不同同一植物的同一器官的不同发育时期,光合作用强度不同选择优良品种,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从而提高粮食产量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期、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适当修剪去除植物衰老叶片外部因素光光照强度:光照弱时减慢,光照逐步增强时光合作用随之加快。但是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光合作用速度不再增加光质不同影响光合速率:白光为复色光,光合作用能力最强,单色光中红光作用最快,蓝紫光次之,绿光最差日变化:光合速率在一天中的变化一般与太阳辐射进程相符合。但也有例外,如炎热的夏天,中午前后光合速率下降(气孔关闭,CO2供给不足)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套种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或薄膜若要降低光合作用则用有色玻璃或薄膜有无光均可进行温度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酶促反应,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速率。温度过高,影响植物叶片气孔开放,影响CO2供应,进而影响暗反应,从而影响光合速率适时播种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植物“午休”现象的原因之一如图所示,细胞呼吸在最适温度(20-35)时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呼吸受抑制;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呼吸受抑制在低温下贮存蔬菜、水果,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CO2或O2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明显影响光合速率。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到达一定程度时再增加CO2浓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温室栽培植物时适当提高室内CO2的浓度,如放一定量的干冰或多施有机肥,使温室中CO2增多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一般浓度为10%以下,既进行有氧呼吸,一般浓度为10%以上,只进行有氧呼吸中耕松土利用降低氧的浓度能够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矿质元素和H2O矿质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N、Mg、Fe、Mn、Cu、P(与酶、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有关)产生直接影响;K、P、B对光合产物的运输和转化起促进作用,对光合作用产生间接影响;水分是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缺少时光合速率下降合理施肥合理灌溉有些矿质元素是酶的激活剂,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弱种子贮藏必须晒干(5)水分、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与利用植物细胞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差,或者说取决于根细胞液与土壤溶液的浓度差。通常情况下,土壤溶液的浓度比根毛区表皮细胞液浓度低,土壤溶液中的水分通过皮层细胞间的渗透和细胞间隙的扩散两条途径进入根的导管,在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下,依次进入茎、叶导管,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只有1%5%被植物体各部分利用。矿质元素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矿质元素的吸收与根细胞的呼吸作用、细胞膜上的载体有关,载体的不同决定了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选择吸收。矿质元素进入植物体后随水分运输到植物体各个组织、器官后,在植物体内有两种利用情况:重复利用(如N、P、K、Mg等)和不重复利用(如Ca、Fe等)。如果某植物体内(或土壤中)缺乏了前者,衰老部位的矿质元素可以转移到幼嫩部位,而使衰老部位的组织细胞中缺乏这种矿质元素而首先受到伤害;如果植物体内(或土壤中)缺乏不能被再度利用的矿质元素,植物原有组织中的这些元素不能转移,所以首先受伤害的是幼嫩部位。根对矿质元素和水分的吸收的比较如下表:吸收水分吸收矿质元素独立性动力蒸腾拉力、细胞液与土壤溶液浓度差ATP方式渗透作用主动运输特点无选择性有选择性相关性 矿质元素只有溶解在水中以离子形式被吸收 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体导管内随水运输 矿质元素被根吸收后影响根细胞液浓度,从而影响对水的吸收 土壤溶液中矿质元素离子在水中扩散到根细胞表面 吸收部位主要是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