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28809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后院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A. 嫡长子继承制B.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C.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D. “国”与“家”结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特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主要反映的是政治制度为宗法制,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利用血缘关系,使“国”与“家”的紧密结合,所以特点不包括“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故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2. 唐代,皇帝诏书由中书省详拟定稿,皇帝批览后降出奉行。宋初,则先草拟,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这一变化使得A. 决策机制更加完善B. 政务处理更为快捷C. 皇帝权威有所加强D. 官僚机构急剧膨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材料主要阐释的是皇帝诏书在唐宋时期不同的草拟与颁行,与决策机制无关,故A项排除;材料中阐释的诏书的制定到实行的过程与政务处理速度无关,故B项排除;材料表明,唐时诏书主要由丞相草拟,皇帝最后批准通过,丞相有较大的提议参政权,而宋代虽然丞相草拟,但“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说明要完全按皇帝的要求才能发诏,体现皇帝在发诏中的决定权提高,皇帝权威提高,故C项正确;官僚机构急剧膨胀在题干中无体现,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的不断加强3.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据此可知“行中书省”是A. 中央的派出机构B. 皇帝的顾问机构C. 地方的自治机构D. 中央的直属机构【答案】A【解析】材料“行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说明行中书省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故A项正确,CD项错误;B项是指内阁,排除。点睛:材料“行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是解题的关键。4.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相权三分,互相牵制B.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 分工明确,独立施政D. 完善机构,皇权顶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这一题实际是考查隋唐政治制度革新的表现,熟悉教材知识不难得出答案。隋唐时期在政治制度革新方面的表现主要有二,即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选项A说的是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5. “国初沿五代之制。量使以总国计,应四方供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宋史)文中的“”应为A. 通判B. 中书门下C. 枢密院D. 三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目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大意:北宋建国初期沿用五代的制度,就是将四方所纳的税计入国库时由三司直接管理,其中也包括盐和一些金属因为全国的供奉朝廷都不干预,都归三司管。结合所学,设立三司是为了在保证中央集权的政治手段中减少皇帝内务,加强重要机构权力的同时使皇权得以维护。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三司制6. 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28日皇宫共收到奏章1160件,“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皇帝下令A. 令六部尚书辅佐全国政务B. 建中书门下处理军国要务C.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D. 设军机处参与机要事务【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384年为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根据材料中政务繁多的情形,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故选C。A项是秦朝时期创立的三公九卿制;B是宋代设立二府三司制;D是清朝时期的军机处。点睛:公元1384年是明朝,“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由此可见,皇帝自己统治一切,不可没有辅佐的大臣。因此,明朝设殿阁大学士,朱元璋废除丞相后,废除丞相。丞相被废除以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明太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开交,于是他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7. 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描述:“公元前594年,他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就任以后第一件重大的改革就是拔除在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作为债务抵押品的土地无偿归还原主,保障小块农地的水源;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因债务流落异邦的人,也都回来了。”材料中的“他”是指A. 苏格拉底B. 梭伦C. 伯利克里D. 克利斯提尼【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中信息“公元前594年,他被选为首席执政官”“拔除在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执政官指的是梭伦。故选B项。克利斯提尼是公元前506年,故排除D。伯里克利是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49年,故排除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8. 伯利克里曾自豪地说:“我们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 轮番而治B. 直接民主C. 法律至上D. 主权在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来看,雅典民生政治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的,故材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法律至上的特点,C项符合题意。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法律至上9.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该法令说明古罗马A. 利用法律调解公民之间的纠纷B. 不能通过法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C. 用法律维护市容市貌D. 用法律维护平民的利益【答案】A【解析】题中材料体现出十二铜表法对公民用地的规定,用于避免公民之间因筑篱笆、筑围墙、挖沟等引起的用地纠纷,说明古罗马利用法律规范社会行为,调解公民之间的纠纷,故答案为A。B项“保护公民私有财产”,不是材料主旨的体现,具有片面性。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不得越过”、“多个应留”等规定,材料的主旨,即体现古罗马法律对民众系列民事纠纷的调解。据此,排除CD两项无关项。点睛:本题易错项为B。考生可能没有注意材料细节,解题的关键就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材料不涉及关于公民私有财产的内容。10.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B. 孕育了现代西方文明C.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D. 维护了西欧统治秩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对西方现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故B项正确;ACD项说法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罗马法罗马法影响11. 内容丰富、体系完备,为后世法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被尊称为“法律圣经”的古代法律文献是A.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 英国权利法案D. 美国1787年宪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A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CD都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确立的典型代表,不是古代法律文献,所以B正确。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古罗马民法大全12.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 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B. 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答案】B【解析】权利法案只是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并未剥夺,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前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王,革命后议会的权力不断扩大,国家权力的中心转移到了议会,这里的“转折点”即是指此种现象的发生,故B项正确。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议会的权力不断扩大,并未实现平衡,故C项错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该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13. 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的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从上述现象中可以显示出的是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英王仍然是国家权力中心之一英王已经“统而不治”了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当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中形成责任内阁制时,国王“统而不治”,形式上成为国家的象征,故不再是国家权力中心之一,故错误,排除;而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故答案选C。14. 权利法案全称为国民权利与自由和王位继承宣言,由威廉三世于1689年签署。威廉三世被确立为“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前提,就是必须接受由议会提出的这部权利法案。这部法案A. 以明确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利B.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C. 平息了长期以来国王与议会的权力之争D. 标志着君主“统而不治”【答案】A.15. 四名高一学生参观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时,讨论英国与上海世博会,你觉得他们的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A. 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B. 在英国,首相掌握立法权,是国家权力的中心C. 英国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统而不治D. 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对上海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A正确;根据英国政体,议会掌握着立法权,而不是首相,首相掌握着行政权,B错误;英国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统而不治”,C正确;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客观上加快了上海的发展,D正确。本题要求选错误的一项,故答案选B。16. “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英国的这种状况被根本改变是在A. 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期B. 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C. 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D.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答案】B【解析】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期是1688年光荣革命后,此时议会主要代表大贵族的利益,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此情形并没有被改变,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时期,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和商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工业和商业的利益有了较多的代表,议会主要代表的是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故B项正确。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是18世纪中叶,此时议会主要代表的还是大贵族的利益,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只是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而并不是最初根本改变上述情形的事件,故D项错误。点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工业和商业的利益”是由于工业革命的顺利进展,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17. 美国独立之初,富兰克林作了一幅漫画(图三),寓意是A. 希望13州联合起来,防止英国新的侵略B. 改变松散的邦联政体,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C. 请求南北各州统一政见,废除奴隶制度D. 向往一种权力相互制衡的政治模式【答案】B【解析】1776年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时,13州结成的是松散联盟。中央政府权力很小,各州享有独立与主权,富兰克林的漫画寓意是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而不是防止英国新的侵略,排除A;由材料可知,华盛顿认为邦联制不利于国家统一,应该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故答案选B;废除奴隶制度是南北战争后,排除C;D指的是政府机构内部的分权制衡,不符合题意,排除。18. 美国总统是国家机器的中坚,政府权力的中心,身兼国家元首、行政首领、三军总司令等职,并拥有一定程度上影响立法和司法的权力。总统制是美国民主政治的特色。美国总统拥有的大权包括:立法权行政权统帅军队权立法否决权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国总统是国家机器的中坚,政府权力的中心,身兼国家元首、行政首领、三军总司令等职”可知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和统帅军队权。根据所学可知美国的立法权属于国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故说法错误,说法正确,答案选C。19. 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A. 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B. 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C. 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D.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答案】D【解析】材料意在强调要用权力来制约权力,即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美国也是需要政府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政府权力是要受到其他力量的控制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开明君主制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考查的是权力的制约与均衡。20.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选项中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推论A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利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首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C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法兰西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D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第一个联邦制共和国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英国责任制内阁开始于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故A项错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是君主权力至高无上,故B项正确;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的原则,故D项错误。21.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部分内容:“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国;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上述材料最能表明A. 德国本质上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B. 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确立C. 帝国宪法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宪法D. 帝国宪法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的说法错误;“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说明当时的德意志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C,故错误;“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等信息可以说明D符合题意。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22. 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让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到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A. 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地B. 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C. 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D. 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海外市场,而林则徐虎门销烟只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所以把中国变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是适应工业革命的要求,这是鸦片战争的根本意图,A正确;武力冲破清政府的闭关锁国障碍,只是英国打开中国市场的手段,排除B;结合史实,我们可以知道鸦片战争以后签订的是不平等条约,所以英国的意图不是要与中国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排除C;英国统治者主观上不会推广先进的工业文明,只是客观上起到了这样的效果,排除D。点睛:根据题干信息“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到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不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19世纪3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商品市场,英国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23.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B. 广东人民抵制洋货C.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D. 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答案】C【解析】材料中只体现了广州一地的贸易缩减,不能看出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故A项错误。24. 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的对等优惠,就是片面协定关税。中国的片面协定关税开始于A. 中英北京条约B. 中法天津条约C. 中美望厦条约D. 中英南京条约【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最后一项内容,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故答案选D。其他三项均制定于南京条约之后,排除ABC三项。25.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主要表现在A. 背景方面B. 侵略方式方C. 目的方面D. 发动战争的国家方面【答案】C【解析】两次战争的方式、背景和发动战争的国家虽然有相似之处,但都不能体现这次战争的内在联系。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都带有侵略性质。故答案选C。第II卷(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26题25分,27题25分,共50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国内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在当时雅典40多万人口中,只有4.2万人享有公民权,其中经常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1/6左右,其余9/10的居民,包括11.5万奴隶、2.85万外邦人和占人口一半的妇女,都被剥夺了民主权利,据此,该观点认定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从而给予了否定和批判。很显然,这种以现代普选制民主为参照系的结论是有悖于历史主义原则的。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看,民主本是一个逐步扩大的长期缓慢的过程,即使作为民主宪政先行国的英国,晚至1831年时也只有土地贵族和商业贵族才拥有选举权,人数仅占全国人口的4.4%。选民比率还不及古代雅典的一半。因此客观地说,在2500年前能有1/10以上的居民享有民主权利已经难能可贵了,确信雅典是19世纪以前世界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程汉大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材料二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是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遇上这种情况,适用什么法律呢?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雅典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写出一种观点的理由即可)(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二铜表法制定的原因。罗马人怎样解决“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的问题?简述罗马法对近代的影响。【答案】(1)观点一:雅典民主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观点二:雅典是民主19世纪以前世界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观点一理由:公民参政积极性低(经常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公民总数的六分之一左右);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外邦人等,不享有民主权利;观点二的理由:以现代民主制为标准来评价雅典民主有悖历史主义原则;民主是一个逐步扩大的长期缓慢的发展过程。(写出一种观点的理由即可)(2)原因:在制定十二铜表法之前,罗马贵族按习惯法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的利益;引起平民的强烈不满和不断斗争。措施:制定万民法;影响: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代时期,资产阶级利用罗马法作为反封建的有力武器。【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相关内容的认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从材料中可获取信息,即“认定雅典民主仅仅是奴隶主阶级的少数人民主,从而给予了否定和批判”;而后面材料则认为它是当时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依据的材料都是公民的人数及比例;分歧原因是第一种观点着眼于阶级性,而第二种观点则着眼于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对观点进行总结归纳,并结合史实得出理由即可。(2)考查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和万民法的制定。从材料看原先的法律不能满足需要,这里的需要指的是罗马帝国疆域扩大后,非罗马公民的人口越来越多,原先的罗马公民法不能适用于非罗马公民,故要求新的万民法体建立。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十二铜表法和万民法27. 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材料三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3)根据材料三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比较该国皇帝与英国的国王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答案】(1)政体:确立君主立宪制。制度:议会制度(代议制)、内阁制度、政党制度等。影响:保证了英国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文明建设影响深远。(2)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又相互制约;实行两党制。(3)政体: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特点: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或答君主是实,立宪为虚)和军国主义色彩。比较: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解析】(1)根据材料一“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结合其他国家代议制情况可知所公认的制度;影响从政治、经济、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分析。(2)根据材料二围绕权利的制衡归纳美国实行的政治原则。(3)从材料三“联邦的主席职位皇帝的尊称”可知德国的政体;从材料三“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退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从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英国的权力法案的内容分析权利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