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27989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花鸟画,是中国画中最富于民族文化特性的表现门类之一。其描绘对象包括花卉、蔬果、草虫、六畜、走兽等各种动植物。花鸟画的题材起源很早,在远古时代就随着人类文明的孕育而产生。如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纹样已有各式的花叶、鸟兽、虫鱼等。商周时,青铜器、玉石雕刻上出现了龙凤玉蝉等更为复杂的形象。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出现了一般认为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双鸦栖树图。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花鸟画逐渐独立成科,晚唐五代时已形成不同流派。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的成熟和鼎盛期。北宋前期,崔白对写意技法的拓展,让花鸟画得以进一步表达艺术家的灵性。北宋后期,花鸟画进一步向工笔写实方向发展,笔法细腻娴熟,格调高雅,工笔花鸟画达到巅峰。宋代在理学、文学、科技等领域的拓展,推动着艺术创作、人文交流与艺术鉴赏。一方面,“格物”精神的倡扬,促进画家探究四时花草变化及自然形象背后所蕴含的生命意蕴;另一方面,苏轼、文同等文人士大夫社会地位提升、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水墨花鸟因人文情怀的注入初步形成独特体系。元代,诗、书、画、印开始融合,“作画贵有古意”“书画同源”的艺术主张,推动了花鸟画向更为注重笔墨、追求意趣的方向发展。明清时期,徐渭、八大山人等将中国花鸟画的写意精神推向巅峰,加之逐渐形成的书画市场以及大众的审美需要,使花鸟画呈现出雅俗共赏的面貌。花鸟画的民族文化原动力,是以花鸟拟人、表情的寓意性。在它的推动下,中国花鸟画不断发展,在题材之外不断深化其原有的精神内蕴。一方面不断充实自身以造应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另一方面又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和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花鸟画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通过主观的诗性和文学性审美方式抒情达意、托物言志,形象地展现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我们的先民还曾将自然中的花鸟变幻为图腾,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拜。后来图腾信仰逐渐演化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让生活充满文化寓意。这也影响着花鸟画的发展。如花鸟画中常见的石榴、葫芦、蝙蝠等,具有“多子多福”“福禄”等吉祥寓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花鸟画中的题材除了祝福寓意外,也抒发着中国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操守,满足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0世纪以来,中国花鸟画经历了形式、语言和文化观念的现代演变,但其笔墨与写意精神始终没有改变这其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内涵,更是民族文化精神不断正本清源的体现。花鸟画的写意精神,不仅是中国画的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是跟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法则相统一的。我们向世界展示的中国艺术,应该体现这种具有民族风骨、正大气象的中国精神。也只有当我们树立起足够的文化自信,才能够构建起一种基于中华文明底色、具有中国文化基因的花鸟画现代样式,中国花鸟画才能对世界艺术的发展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摘编自马新林清气满乾坤花鸟画的中国精神,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花鸟画的描绘对象很广,除了花卉、禽鸟外,还包括畜兽、虫鱼等动物,以及树木、蔬果等植物。B随着人类文明的孕育而产生的花鸟画起源于远古时期,东汉壁画双鸦栖树图被认为是最早的花鸟画。C民族文化赋予花鸟画“以花鸟拟人、表情的寓意性”的原动力,这也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内蕴。D花鸟画虽经近百年的现代演变,但其笔墨与写意精神始终没有改变,依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文章先简单介绍了花鸟画的基本概念,然后介绍了花鸟画的发展历程,但对各发展阶段的介绍详略不一。B文章探寻了花鸟画写意精神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花鸟画的民族文化精神及常用的艺术手法等内容。C文章具体分析了20世纪以来中国花鸟画的演变情况,并肯定了其对世界艺术发展已有的影响与贡献。D本文为艺术评论,基本按照层进式的结构谋篇布局,引资料与举例子相结合,材料翔实,论证有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北宋后期花鸟画向工笔写实方向发展,而八大山人等承袭元代的写意精神,他们的绘画技法也与北宋的完全不同了。B如果没有理学、文学、科技等的拓展、推动以及士大夫的积极参与,花鸟画很难在宋代走向成熟、鼎盛。C花鸟画运用托物言志等手法,借丰富的题材抒发了中国文人的生活情趣,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D充足的文化自信能帮助我们创作出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现代花鸟画,使其继续对世界艺术的发展作出贡献。(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琥珀手串 宗璞祝小凤当护工已经六七年了,照顾的大多是老太太。她做事细心,手脚又麻利,是上等的护工。这一次,祝小凤照顾的这位老太太,姓林。老太太只有一个女儿,在一家大公司做事,人称林总,母女俩相依为命。祝小凤心里羡慕林老太的女儿。林总的衣着,那真是千变万化。有时毛衣上开几个洞,像是怕风钻不进去;有时靴子上挂两个球,走起路来乱甩。跟着她的人对老太太说:“林总经常出现在各种场合,报道中总少不了介绍她的服装。”老太太叹一口气,摇摇头。这一天,林总来了。她穿了一件黑毛衣,完整的,没有窟窿;胸前有一件蜜色挂坠,非常光润;手上戴了同样颜色的手串,随意套在毛衣袖子外面,发着幽幽的光。小凤只觉得好看,不知道是什么材质。林老太看着女儿说:“今天穿得还算正规,黄和黑这两种颜色搭配,很典雅。”女儿便把手串褪下来,说:“这叫蜜蜡,琥珀中的上品,做工也好。”林老太随手模了摸,说:“戴首饰越简单越好。好在你不太喜欢这些东西。”祝小凤照顾林老太吃晚饭,问了一句:“琥珀很贵吗?”林老太说:“要看质地”说着便呛咳起来。祝小凤忙倒水、捶背,不敢再多话。过了几天,祝小凤的丈夫来看她。二人去逛市场,忽然看到一个小摊。祝小凤站住了,她的目光落在一件饰物上,那俨然是一件琥珀手串。她拿起手串,摸了又摸,看了又看,看不出和林总的有什么不一样,几次放下,又拿起来。丈夫善解人意,和摊主讨价还价,花了五块钱,把手串买下了。小凤明知这钱是自己挣的,心里还是荡漾过一阵暖意。回到医院,小凤指着手腕上的手串,请林老太猜值多少钱。林老太说:“做得真像。十块?二十块?”小凤道:“您出个价,我卖给您。”二人都笑了。晚饭后,护工们议论起小凤新戴的手串。一个说,一看就是假的,玻璃珠子罢了;另一个说,别看是假的,做得真像呢;还有一个说,管它真的假的,好看就行。晚上,林总来了,祝小凤拿起自己的手串请她过目。林老太忽然说:“小凤这么喜欢这样的手串,你们两个换着戴几天。”女儿笑着把手串褪下来。小凤不敢接,林总说:“换着戴吧,怕什么,只要妈妈高兴。”说着,她把手串放在桌上。小凤便也把自己那串放在桌上,取了林总那串戴上。林老太拿起祝小凤的手串,仔细端详着说:“真像,只是光泽不一样,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林老太看了看女儿,不由得叹道:“东西戴在你手上,假的也是真的。”说着又摇了摇头。林总出了医院,回到办公室,随手把手串扔在桌上。次日,一个半生不熟求林总办事的人来,见了说:“这么贵重的东西,就丢在这里?”回去物色了一个精致的盒子送过来,说:“好东西要有好穿戴,原来一定有的,添一个是我的心意。”秘书收了盒子,林总瞥了一眼,心想,可以给妈妈看,证明妈妈的话。祝小凤戴上真的琥珀手串,有些飘飘然。护士长来了,看着祝小凤戴的手串说:“呀,这么好看!”祝小凤觉得护士长识货,便抬起手让护士长看。不料她说:“做得真像,看上去很贵重似的。”祝小凤说:“你仔细看看,这是真的呀!”护士长笑着说:“戴在你身上,真的也是假的。”林总去美国出差,几天没有来医院,病房里很平静。凌晨时分,祝小凤听到林老太哼了几声,没有在意。等她起来梳洗后,见老太太没有动静,过去看时,见她双目微合,神态安详,叫了几声都不应,已经停止了呼吸。后来,祝小凤想起她拿着林总的真琥珀手串,应该去把自己的那件换回来。她不愿意用自己不值钱的东西去换别人值钱的东西,况且她的手串是丈夫给她买的。听她说明来意后,林总拿出那精致的盒子,递给她。祝小凤去取盒子里的手串。林总按住盒子,向前推了推,示意祝小凤连盒子收下。她戴上自己的真琥珀手串,喃喃道:“妈妈说这样很好看。”林总明亮的眼睛里装满了泪,一滴滴落在衣服上。那天她穿了一身黑衣服。时间流逝,祝小凤的生活也一如往常,送走旧病人,迎接新病人。她把手串连同盒子放在箱子里,再想到取出来戴时,已是次年暮春了。这时,她的病人仍是一位老太太,见了说“好看”。祝小凤故意说:“这是琥珀手串。”老太太疑惑地上下打量着她,慢慢地说:“假的吧?(有删减)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林老太是一个有思想、有审美品位的老人,她对女儿平时的衣着打扮不太满意;在女儿和小凤交换手串后她立即就猜到人们对手串的看法。B“心里荡漾过一阵暖意”运用了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将小凤内心的暖意描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知,让读者可以感受到小凤内心的感动之情。C“喃喃道:妈妈说这样很好看”,写出了林总对母亲的思念,她忙于事业,无暇照顾母亲,说这句话意在表明她理解了母亲晚年的凄凉和孤寂。D文章结尾处“老太太疑惑地上下打量着她”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并和前文“戴在你身上真的也是假的”相照应,引人深思。5祝小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6小说用“琥珀手串”做题目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决向污染宣战,相继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解决了一批重大环境问题。总体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稳中向好,但成效并不稳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时期。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老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与此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历史机遇。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逐渐推进。此外,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和积累,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为生态环境保护增添了强大动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已经进入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的阶段。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根本上解决需要一个较长的努力过程。(摘编自人民日报,xx6月25日)材料二因为10多年前堆放工业固废造成环境污染,浙江衢州的瑞力杰公司日前被法院判决支付124万元生态环境修复费用。这家公司的污染行为,最早是县环保局在环境大整治中发现的,环保部门要求企业将工业固废运走。固废是运走了,但留下的污染远远没有消除。当地检察院发现这一线索后,又对该公司提起了民事公益诉讼。以往,由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缺乏明确受损利益主体,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机关和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企业欠下的环境债就没法追讨,很多都不了了之。xx7月民事诉讼法修改,检察机关可以对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行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污染行为构成了极大的震慑。据媒体报道,浙江、江西、山东等地,均有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针对的都是污染环境行为。而以往,涉及国有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缺乏明确索赔主体,导致企业留下的污染,往往要政府埋单治理。而现在,这些情况都大有改观。(摘编自智春丽环境债,休想赖,人民网)材料三在海口,很多党员干部对“三句话”耳熟能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舍河是海口的“母亲河”,全长约16公里,穿城而过,流域面积19.4平方公里。上世纪90年代前,美舍河也曾是一条美丽的河流,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美舍河的河水受到严重污染,变成“臭水河”,不仅影响了沿岸居民生活,也影响到海口的发展和城市形象。多年来,海口对美舍河的治理一直在进行,主要通过末端截污、硬化河道和清淤等传统模式,但效果始终有限。xx年底,海口市全面启动美舍河综合治理工程,综合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摒弃过去人工化、“三面光”的河道硬化渠化治理方式,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的治理路径。美舍河,逐步恢复了本来的“颜色”,再现了水清、景美、白鹭飞,不仅贏得市民的良好口碑,还赢得各界的广泛点赞。xx8月,美舍河获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近日又荣登由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开展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第一批专项督查“光荣榜”,成为海口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在海口,越来越美的不仅有美舍河。位于三角池片区的东西湖,享有“海口之眸”的美誉。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初,不少“闯海人”都聚集于此开始他们的闯海梦。后因长期受污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xx5月,海口全面展开东西湖水体治理,采取“控源截污、水生态建设”等方法,重建东西湖水生态。同年11月,启动三角池片区综合环境整治项目,仅用了120天左右的时间就取得了明显成效,修复了城市记忆,打造了一个“最海口”的休闲文化体验圈。(摘编自海口日报,xx6月26日)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我国经济发展向好,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物质、技术和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着有力保障。B近些年来,我国在重大环境污染治理方面虽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但是生态环境面临的重污染等状况并没得到根本转变。C瑞力杰公司由于之前对环境造成污染,被法院判决支付高达124万元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这一案件对促进企业保护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D与美舍河相似,享有“海口之眸”美誉的东西湖也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最终都焕发出生机活力,恢复了昔日的美丽,堪称生态治理的典范。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在我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B过去那种由于缺乏明确的受损利益主体和公益诉讼主体而导致欠下环境债的企业没法被追讨的现象,在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将会得到极大改变。C由“臭水河”到海口生态名片,美舍河的变化说明治理河流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综合考虑多种生态要素,摒弃不合理的治理方式。D海口的“母亲河”美舍河和中国其他城市的河流一样,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遭到严重污染,还给沿岸居民生活、地区发展带来过不利影响。9以上三则材料都围绕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展开报道,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着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仰慕前世高士,而为四皓以来二十四人作颂。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疾且困,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子于嬴博之间,不归乡里,慎勿令我子持丧归去。”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选自后汉书梁鸿传,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简斥数妇 斥:疏远B肃宗闻而非之 非:认为不一般C又去适吴 去:离开D妻为具食 具:准备1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B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C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D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梁鸿遭逢乱世,父亲寓居北地并死在那里,年幼的他用席子把父亲卷着埋葬,后来到太学读书,学成之后却在上林苑中放牧。B梁鸿为人清高,不慕富贵,不少有势力的人家敬慕他的高尚节操,都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全都拒绝了。C梁鸿的妻子孟光貌丑而却有心计,刚嫁给梁鸿时,她用盛装丽服试探梁鸿的喜好,得知梁鸿喜质朴后,就换上已经准备好的布衣。D梁鸿对妻子十分满意,给她起了名和字,在妻子对他隐居有所质疑后携妻子进入霸陵山中,耕田纺织,读书弹琴。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2)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第1415题。村居书喜陆游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A首联中“红”“白”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描绘出早春乡间清新的风貌。B“花气袭人”中“袭”运用拟人手法,从嗅觉角度描绘了春天香气芬芳扑面而来的景象。C“鹊声穿树”中“穿”将无形的鸟鹊叫声描写得生动可感,突出了林中幽深静谧的环境。D“老亦耕”写出农夫年老仍在泥深难以行走的田地里耕作,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心。E同是隐居,诗人“经年无吏叩柴荆”的安静与陶渊明的“而无车马喧”的安静还是不同的。15诗中写了诗人村居生活中哪些可喜之事?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 , ”。(2)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3)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说的“ , ”,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荣辱不惊心态,大致相当。第卷(表达题 共79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人体自燃并不是什么_,而是有先例可查的,也是有科学根据的,我们可以把一个穿着衣服的人,设想为里外反转的蜡烛,衣服是烛芯,人体脂肪就是蜡。日常生活中,当_降临在自己头上的时候,不妨抬头看看天外,把眼光投向海洋,把心系于远方,不斤斤计较一时一事之长短,更不要想方设法去报复。当年,他系统地研究了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可惜被人们认为是_,有违马克思主义理论,受到了错误的批判。A无稽之谈流言蜚语 不经之谈 B不经之谈 流言蜚语 无稽之谈 C不经之谈 无稽之谈 流言蜚语 D流言蜚语 不经之谈 无稽之谈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彼得辛格的新作如何看待全球化是以作者在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专题演讲为基础,认真听取听众意见,进行多次修改完成的。B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看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C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D故宫运用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张教授:您好!我是记者小王,发邮件是想跟您预约一个访谈。收到您 的大作,连夜 ,深为您深刻的思考、透辟的见解 ,所以想就您书中谈到的家风建设的话题做一下深度交流,希望您 。冒昧打扰,敬请 !A赠予速读感动知无不言海涵B惠赠拜读折服不吝赐教谅解C赠予赏读叹服万勿自谦原谅D惠赠捧读打动指点斧正宽恕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 。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 。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 ,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21观看下面的漫画买卖双方,描述漫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5分)(1)内容(3分): (2)寓意(2分):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调查显示,和科学家受到的关注相比,演艺明星受到的关注更多。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悲哀,因为和前几代人相比,科学家在当今青少年心中的地位下降了许多,加之社会的发展与国力的提升必须得有科研作为支撑,因此,社会需要积极的价值导向;也有人认为,在多元的社会结构里,曝光度由其所从事的职业特征决定,再者关注娱乐新闻符合普通人的心理需求,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将从事不同职业的群体放在一起比较关注度。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字。xx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1.B。B项,偷换概念。“花鸟画起源于远古时期”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花鸟画的题材起源很早,在远古时代就随着人类文明的孕育而产生”,并非是“花鸟画”。2.C。C项,曲解文意。“具体分析了20世纪以来中国花鸟画的演变情况”错误,文中只是简单提及,并没有具体分析。3.A。北宋前期,崔白对写意技法已有有拓展。 4.C 5工作认真、优秀。她细心,做事麻利,是一个优秀的护工,她和病人相处得很融洽。爱美却不虚荣。她经常关注林总的衣服,并在喜欢上林总的琥珀手串后,自己也买了一个相仿的赝品。纯洁、善良、重情。在林老太去世后,她主动找林总将琥珀手串换回,不贪图便宜,珍惜夫妻真情。6“琥珀手串”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全文,使文章内容结构严谨。小说主要情节都与“琥珀手串”有关,以此为题紧扣文章内容。小说通过“琥珀手串”来突显主题。祝小凤的丈夫买手串和祝小凤主动换回自己的琥珀手串,表现了平凡夫妻间的真情;林老太主动要求女儿和小凤交换琥珀手串,表现了林老太对祝小凤的关爱之情;通过“琥珀手串”揭露了一些人迷惑于钱势,以人看物,不辨真假。7.A。“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分析不正确,由材料来看,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现处于较好的发展阶段,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且材料一中提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逐渐推进”,并不是“居于主导地位”。8.D。“和中国其他城市的河流一样”无中生有,表述绝对。材料中只提到美舍河的污染情况,并没有提到“中国其他城市的河流”都污染严重并且影响了居民生活及城市形象。况且“中国其他城市的河流不仅遭到严重污染,还给沿岸居民生活、地区发展带来过不利影响”也不符合客观现实。9. 材料侧重从国家层面对我国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总体介绍,强调了当前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历史机遇。材料二以瑞力杰公司为反面材料,侧重从法律方面介绍了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中民事公益诉讼主体不明确的情况大有改观。材料三以美舍河、东西湖为例,侧重从正面介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典型案例以及取得的显著成绩。(一点2分,三点6分)10.B。非,讨厌。11.D。12.C。妻子是试探他的品性。13.(1)邻家老人见梁鸿不是普通人,于是一起责备这家主人,称梁鸿为德高望重的人。到这时这家主人才对他敬重起来,将他赔付的猪全部归还给他。(耆老:老人;让:责备;长者:德行高的人。各1分,句意2分。)(2)我想要的是穿粗布衣服的人,可以和我一起隐居在深山。现在你穿着华丽的丝织物,敷粉描眉,哪里是我梁鸿想要的?(裘褐:偏义复词,穿布衣;“与”后省略“我”;衣,穿。各1分,句意2分。)14.C、D15.(1)春水已生,天气骤暖,雨后新晴。(2)农忙时节忙碌悠闲的乡村生活。(3)官赋已交,整年不会有小吏催租。16.(1)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 (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7.A。 18.C。(A语序不当,改为“作者以”;B句式杂糅;D搭配不当,“理解魅力”) 19.B20.参考答案: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血液中的浓度会逐渐升高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21.内容:在特价品的柜台旁背对背站着经营者和消费者,经营者拿着钞票在想“是真的吗”,消费者拿着放大镜辨别商品也在想“是真 的吗”。(3分)寓意:这则漫画折射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危机,呼吁社会加强诚信建设。(2分)22.本次作文虽然新材料作文,但是却暗含一个任务:对核心事件有何看法,所以审题立意的关键是明确核心事件,并表明自己的态度,可以赞同、否定,或是辩证地看待。参考译文:梁鸿字伯鸾,扶风郡平陵县人。父亲梁让,王莽时期曾为城门校尉,被封为修远伯,居住在北地郡并在那里去世。当时梁鸿年龄还小,因为遭遇动荡的乱世,于是只好用席子卷起来埋葬了父亲。梁鸿后来在太学跟从老师学习,家境虽然贫寒但为人崇尚气节和操守,博览群书,无所不通,却不愿意做离章析句类的注疏之事。学业结束后,就在上林苑中放牧猪群。曾经不小心遗落了火种引起火灾,火势蔓延烧毁了他人的房舍,梁鸿于是就寻访被烧的人家。询问他们所丢失的物件,悉数用所畜养的生猪来赔付他们。有一家房主还嫌赔偿少了。梁鸿说:“我已经没有别的财物了,希望亲自到你家做佣工。”这家主人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梁鸿为他做事,做事勤快,早起晚睡从不懈怠,周围邻家的老人们见梁鸿不是普通人,于是在一起责备这家主人,而尊奉梁鸿为德高望重的人。到这时这家主人对他才开始敬重起来,将他赔付的猪悉数归还给他。梁鸿没有接受就离开这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有权势的人家仰慕梁鸿高尚的节操,很多人都想将女儿嫁给他,梁鸿一概谢绝不娶。同县的孟家有个女儿,形貌肥胖丑陋并且肤色黝黑,一发力可举起舂米的石臼,还在挑选对象而未曾出嫁,年龄已到30岁了。父母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女儿回答说:“希望嫁得像梁伯鸾那样贤能的人。”梁鸿听说后就向她家下了聘礼。孟女向父母要求制作布衣和麻鞋,并编织放物的筐子、制作纺织的器具。等到出嫁的时候,才以打扮修饰之身进入梁门。过门七天而梁鸿都没有答理她,妻子就跪在床前询问他:“私下里听说您行义高尚,已经拒斥了数位女子的求婚,而为妾也怠慢过数位男子的求婚。现如今被您所看中,怎敢不向您请罪呢。”梁鸿说:“我需要的是穿粗布衣服的人,是可以和我一起隐居在深山老林的。现在你却穿着华丽的丝织,白粉涂敷、黛墨描画,哪里是我梁鸿所希望的?”妻子说:“(这样打扮)是为了试探一下先生的意愿罢了。为妾另外备有隐居的衣服呢。”于是梁妻重新梳了一个椎形的发髻,穿上了粗布制的衣服,然后一边做着事情一边来到梁鸿跟前。梁鸿极为高兴地说:“这才真正是我梁鸿的妻子了。这样就可以侍奉我了!”便替她取表字为“德曜”,取名字为“孟光”。过了一段时间,妻子说:“常常听说先生想隐居山林来躲避祸害,为什么现在却了无声息了?恐怕是向世俗卑顺低头、屈服迁就了吧?”梁鸿说:“好吧。”就和妻子一起进入霸陵县的山中,以种田和纺织作为谋生的职业,吟诵诗书,弹奏琴声来自以为乐。由于仰慕前代那些志行高尚的人,而给汉初四皓以来的24位隐士作了颂赞的诗文。梁鸿后来向东出函谷关,路过京城洛阳,作了一首五噫之歌,肃宗皇帝(明帝)听说后很讨厌这首诗,派人搜捕梁鸿,结果没有抓到。梁鸿于是改姓为“运期”,取名为“耀”,取字为“侯光”,和妻子隐居在齐鲁一带。又过了一段时间,梁鸿离开了齐鲁地区去了吴国,梁鸿托身于富家大室皋伯通,住在堂下的大屋,受雇为人家舂捣谷物。每天回到家里时,妻子都为他准备好了饭食,她不敢在梁鸿面前抬头,而是将盛食案盘举到和眉毛平齐的位置。皋伯通细察这一切而感到奇怪,说:“他一个佣人能使自己的妻子敬重他到这种程度,一定不是普通人。”于是让他和自己一样住在家里。梁鸿潜心闭门、撰写了十多篇著作。后来梁鸿患了疾病并且日见危重,对居所的主人皋伯通说:“从前延陵季子(吴季札)将儿子埋在嬴、博两地之间,不把灵柩运回乡里,千万不要让我的儿子护送我的灵柩归葬故乡。”在他死后,皋伯通等人在吴要离墓冢旁边为他求得一块墓地。众人都说:“要离是品格刚直之人,而伯鸾品节清白高洁,可以让他们葬在一起。”安葬了梁鸿后,他的妻子和子女都回扶风郡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