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二)7 正反歌教案 语文S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27685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二)7 正反歌教案 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二)7 正反歌教案 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二)7 正反歌教案 语文S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反、退”等14个生字,会写“失、旧”等8个生字。认识新偏旁“”“”“丷”。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对子的意思,在学习中感受汉字的趣味性。试着自己编一编正反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编正反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祖国文字的热爱。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熟读成诵。2.了解对子的意思,尝试自编正反歌。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激趣导入1.出示两支长短、粗细不一的铅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甲:一支粗,一支细。生乙:一支长,一支短。2.结合实物,体会长短、粗细。3.师小结:大家说得真好。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反义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对对歌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反义词。二、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不丢字、不添字。2.对照课后的生字表画出本课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3.检查识字,交流识字方法。(1)教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采用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男女生赛读、齐读等。(2)去掉拼音指名读。(3)识记指导。加一加:月+生=胜亲+斤=新比一比:困团减一减:铁失饭反1.看拼音,写字词。=D2(=D2(=D2( =a难三、整体学习,理解感悟1.自由读,四人小组互读儿歌,纠正、评价。2.一人读,一人对读。(如:一人读“明对”,另一人答“暗”)3.教师出示字的对子,结合实际讲解。如:明暗(出示光束进入屋内的光线变化的图片,理解“明”就是“亮”。)正反(可以通过衣服的正反面,作业本的正反面来说明。)新旧,长短,粗细,深浅(用实物对比引导感知)4.关于词语的对子可结合词语的意思和造句来理解。如,容易:做起来不费事的。困难:事情复杂,阻碍多。造句:这道应用题看起来容易,做起来有点困难。5.男女分组背诵儿歌。2.填一填,再读一读。进对(),开对(),()对骄傲,容易对()。四、拓展实践1.游戏:找反义词,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黑板(黑)粉笔(白)冬天(冷)夏天(热)2.“我会编正反歌”。引导学生尝试自编正反歌。课下互相交流。3.我会填。多对(),大对()。教学反思教学伊始,我巧妙地创设情景,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还原为学生容易感知的事物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分析字形时,我提出了识字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识字,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尝试让学生自主、合作分析字形,我再给予适当指导,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形成独立阅读能力”。在这节课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让学生悟出了对对子的规律,感受到了语文独特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