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练案42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6127649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练案42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练案42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练案42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2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D)晚明时期会社简表 名称地点描述匡社苏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复社吴江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岭南会馆苏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讲学会无锡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以“八股文”禁锢人们的思想,况且材料图表中没有涉及文化政策和社会舆论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虽然出现了几个城市,但是不足以说明中小市镇大量兴起,材料强调的是实用之学,并未出现反传统舆论,故B项错误;四民结构是指士农工商四个阶层,材料仅涉及士商阶层,未提及农工,而且没有社会分化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晚明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达,根据材料“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可知,经世致用思潮兴起,故D项正确。2. (2018湖北四地七校联盟联考) 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的传播,从内容来看是相差无几的,从形式来看也没有明显的变化。明清两代充分继承了前代的政治文化,又显现出一些其时代的特征。下列属于明清独特政治文化的是(B)A君权神授皇权至上B推崇理学剪除异端C忠孝伦理家国同构D先富后教开明统治解析君权神授、皇权至上是历代政治文化的共性,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文化专制加强,理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凸显,日益成为束缚思想的桎梏,而具有进步思想的思想家则被视为异端而遭受打击,故B项正确;忠孝伦理、家国同构并非明清独有,汉代以后历代都存在,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不存在开明统治,故D项错误。3. (2018湖北武汉调研)李贽在藏书中说:“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他的这一观点(C)A摆脱了“天理人欲”束缚 B抨击封建专制制度C体现了客观务实的历史观 D大力倡导经世致用解析题干信息反映出李贽对女皇武则天的称赞,与摆脱理学对人性的压抑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信息反映出李贽对女皇武则天的称赞,没有涉及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故B项错误;李贽称赞女皇武则天“知人”“爱养人才”,符合历史事实,体现了客观务实的历史观,故C项正确;李贽对女皇武则天的称赞,与倡导经国济世、学以致用无关,故D项错误。4. (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下表为顺治朝、康熙朝、乾隆朝八旗子弟科举取中人数统计情况表(录取总名额基本稳定)。据此可知(A)朝代科数八旗举人人数顺治朝2112康熙朝16635乾隆朝271090A.儒学影响得以扩展B满洲贵族垄断国家政权C选官注意地域平衡D政府崇尚以文抑武政策解析由材料可知,清朝八旗举人人数不断增加,说明满洲民族逐步接受以儒学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也说明儒学影响在满洲民族中得以扩展,故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八旗举人人数的增加,未提供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组成情况,故B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八旗举人人数的增加,未体现八旗举人来自哪些地区,故C项错误;材料未对文官武官的数量进行比较,D项无从得出,故D项错误。5. (2018山西太原期中)从明代后期开始,一些儒生一改“束手谈心性”, 转而研究外国史、蒙元史、科技史,一大批关于农业技术、军事武器、医学制药的著作问世。这反映了(D)A儒家开始关注现实问题 B有识之士批判君主专制C程朱理学失去主流地位 D时代特征推动学风转变解析材料中儒家在关注现实问题,但不能据此推断是其开始,故A项错误;材料中儒生在研究“农业技术、军事武器、医学制药”等内容,与批判君主专制无关,故B项错误;儒家在关注现实问题,但程朱理学仍然是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明代后期的内忧外患推动儒生转而关注现实问题,强调实学,时代特征推动学风转变,故D项正确。6. (2018广西梧州、柳州摸底)王夫之说“理欲皆自然”“理”与“欲”都存在于人的自然状态之中。即“理”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属性,而“欲”则为人的主观欲求。由此可知,他(B)A要求明确工商业合法地位B反对宋明理学“禁欲”思想C具有民主启蒙的意识导向D全面阐述了主客观辩证关系解析材料说的“理”与“欲”,没有关于工商业地位的任何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理欲皆自然理与欲都存在于人的自然状态之中。即理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属性,而欲则为人的主观欲求”可知王夫之反对宋明理学“禁欲”思想,故B项正确;王夫之有民主启蒙思想,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理”与“欲”的存在和表现,没有阐述主客观辩证关系,故D项错误。7. (2018云南师大附中月考)长期以来,儒学是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王良提出“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圣人经典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既是圣人条理处。”这说明王良(D)A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B反对儒家传统思想C利于儒学“思辨化” D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解析“百姓日用条理处,既是圣人条理处”没有涉及抨击君主专制的言论,故A项错误;“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不是反对儒家思想,只是将其推广到民间,故B项错误;儒学“思辨化”始于理学的兴起,到明代已经完成了这一过程,故C项错误;“长期以来,儒学是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王良提出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圣人经典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既是圣人条理处”,实际上让儒学从士大夫之学到百姓自觉的过程,是一种继承和发展,故D项正确。8. (2018四川资阳一模)“夫道者,路也,不止一途;性者,心所生也,亦非止一种已也。”对李贽此语理解最准确的是(A)A追求个性与人格独立 B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C受到读书人普遍赞誉 D基本否定了程朱理学解析根据题目中“性者,心所生也,亦非止一种已也”,强调的是个人的独立和个性的释放,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明清之际中国还未出现资产阶级,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明清之际的读书人均沉迷于程朱理学和科举取士,李贽的思想属于异端,并不被看好,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此时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学,李贽属于对程朱理学的挑战,并非基本否定,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0分)9(2017河南安阳调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农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农业劳动力农民的“安居乐业”。农民得以安居乐业,“盛世”便有保障。反之,当饥寒交迫的民众“揭竿而起”之时,专政手段再强大的王朝也难逃土崩瓦解的厄运。这类事实的反复出现,使得统治阶级中富于远见的人士认识到民众不可侮。基于这类考察,中国的“圣君”“贤臣”们很早就提出“知人”“安民”,时至晚周,民本思想渐趋盛大。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顺应民意;孔子指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并有“修己以安百姓”的主张。在孔子身后,左传孟子荀子等书更对民本思想加以发挥。总之,“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民本命题是中华农业社会的一种传统政治思想,“仁政”“王道”学说由此派生出来。材料二到了皇权社会末世,传统的民本主义在某些具有异端倾向的论者(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傅山、唐甄等)那里提升到新阶段。明末清初的“新民本”超越固有民本主义的所在颇多,而关健点在于摆脱了尊君论羁绊,将批判锋芒指向全体专制君主。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明清之际的“新民本”思想家,是在没有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情况下,将先秦以来受制于君权的民本思想推进到“新民本”高度。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民本思想出现的背景。(8分)(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民本思想呈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12分)答案(1)背景:农业社会的国情;民众力量的显现;阶级结构的变动;维护统治的需要;知识分子的作用。(2)变化:由受制、服务于君权到批判、否定君主专制。原因:传统民本思想与明清社会不符;君主专制的加强及弊害的显现;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意识的初步觉醒。解析(1)根据材料一“农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农业劳动力农民的安居乐业”得出我国是农业社会,根据材一“农民得以安居乐业,盛世便有保障。反之,当饥寒交迫的民众揭竿而起之时,专政手段再强大的王朝也难逃土崩瓦解的厄运”得出民众的力量对于社会的统治有重要意义,根据材料一老子、孔子等主张及其后著作的描述,得出知识分子的推动,根据材料一“仁政”“王道”说明统治者重视。(2)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为君主服务到材料二中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提出否定君主专制。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人民的思想观念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