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0《三味书屋》教案1 浙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27434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0《三味书屋》教案1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0《三味书屋》教案1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0《三味书屋》教案1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0三味书屋教案1 浙教版教材分析:1.背景知识(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是浙江绍兴人。(2)上篇课文学习了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阅读方法,这篇课文进一步学习这一种阅读方法。(3)本课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2.教材特点课文共有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指明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第2自然段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按方位顺序具体讲了三味书屋的样子。第3自然段讲了鲁迅从小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事迹。这一段从鲁迅书桌上的一个“早字,引出鲁迅小时候一个学习的故事,具体写了“早”字的来历和它的激励作用。通过教学,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2学会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能找出表示方位的词。3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内部的样子。4能说出第3自然段中两个句子的意思:“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能用“一面一面”和“默默地”造句。5了解鲁迅小时候勤奋好学的事迹,初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按方位顺序理清课文第2自然段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教学难点:理解句子“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和“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的意思。教学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文录音。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教学过程:一、简介鲁迅,引人课题。1.出示鲁迅头像,简介鲁迅。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爷爷吗?他是大文学家鲁迅。鲁迅爷爷写过许多世界闻名的书,我们以后将会学到他的许多文章,他是我们浙江绍兴人,从小就在绍兴读书。2.引入课题。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叫“三味书屋”。(出示课题)“三味书屋”现在是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它是个怎样的地方?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去看看三味书屋。二、学生自由试读课文,要求:1.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词语想想意思。2.标好自然段序号。3.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三、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卡片,轮读新词。2.圈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浙(zh zh)江笔墨(m m)东北角(jio ju) 来历(l li)当(dn dn)铺3.“卧”字字形结构书写指导。4.比一比组词。 研( )药( )幅( )历( ) 现( )约( )福( )厉( )5.学生质疑。四、指名分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1.说说每个自然段个写了什么。2.课文讲了谁的事?着重讲了一件什么事?五、作业。1.抄写新词。2.完成作业本。3.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学会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段。2.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教学检查:一、复习检查。1.出示词语卡片读词语。2.完成作业本第2题:读拼音写词语。二、学习第1自然段。1.齐读这一段。2.谁能用上“浙江绍兴”、“三味书屋”、“鲁迅”、“上学”这些词语,简单介绍三味书屋。(小黑板出示)引导学生多种角度去思考。如:“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在浙江绍兴。”“鲁迅小时候在浙江绍兴的三味书屋上学。”(让学生明白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三、学习第2自然段。1.谁能说说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回顾学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我们有什么方法?(小黑板出示学法)3.默读课文,划出本段中表示方位的词语。师生讨论。(正中墙上。画前面正中。周围。东北角上)4.课堂作业。(小黑板或投影出示)什么方位有些什么5.朗读指导。师生串读。(教师读方位词,学生读与之对应的内容。)6.按方位顺序进行说话训练。打出投影片。指名优秀生简要说说什么方位有什么。同桌互说。互评。指名比较具体他说说什么方位有些什么。7.小结:本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样子。四、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五、作业。完成作业本第2题、第6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两个重点句子的意思。2.练习用“一面一面”、“默默地”写句子。3朗读全文,学习鲁迅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品格。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第1、2自然段。1.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2.出示投影,指名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二、学习第3自然段。1.打出投影片,让学生观察鲁迅的书桌。(上面有个“早”字)2.学习“早”字的来历。默读第3自然段,想想“早”字是怎么来的。用引读法理解“早”字的来历。(教师读1、2句,学生读3、4、5句)读句子:“鲁迅一面上学,一面帮着料理家务。”理解并仿写。(板书:一面一面)a“一面一面”说明什么?(鲁迅同时干两件事,说明上学不容易。)b.“一面一面”仿说。(前后两件事要有可能在同一时间里进行的。如:“小燕一面唱着歌,一面跳起了舞。”)理解句子:“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投影或小黑板出示)a“当铺”、“药铺”是什么?b.“奔走”什么意思?“于”什么意思?(在)c联系上下文想想,鲁迅为什么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当时鲁迅家里穷,无钱给父亲治病,只好把家里的东西送进当铺换钱,再去药铺买药,然后去上学。)设想一下,那大鲁迅可能什么原因迟到了?面对寿老师的严厉批评,鲁迅怎么做了?小黑板出示句子“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a读句子想想,“默默地”是什么意思?(板书:默默地)b.想想,鲁迅当时为什么不向老师作说明?选择:(1)因为寿老师很严厉,鲁迅不敢作说明。(2)鲁迅觉得迟到总是不对的,不必作说明。c从中说明什么?(鲁迅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d谁能用“默默地”说一句话?3.读课文最后两句,想想这个“早”字对鲁迅起什么作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句子:“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读后想想,这里为什么用上“也”字?(“也”表示同样性质的两件事连在一起说或一起写,后面一句要用上,“也”)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鲁迅把这个“早”字牢牢地记在心里,下决心不再迟到了。)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第7题。4.齐读本段后小结:这段课文讲了鲁迅小时候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学生学习这段文章后,有可能也在课桌上刻一个什么字,教师要注意引导。)三、朗读、总结全文。1.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2.鲁迅为什么在他那张旧书桌上刻一个“早”字?3.这个“早”字对鲁迅起了什么作用?4.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