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二 第1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27068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二 第1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二 第1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二 第1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秦朝的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1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2皇帝制度的弊端3汉朝的政治制度汉代察举制度4刺史制度与地方管理5汉代君主专制的加强6综合7一、选择题1.(2018山东济宁月考)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A.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B.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C.“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D.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解析:C“太尉”设是为削弱丞相军权,而不授他人,是为掌握军权加强皇权服务,C项与材料信息相符,故正确。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解析:C秦朝时期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这是中国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故C项正确。A项从属于C项;西周时代并不是君主专制,秦代也不是君民共治更不是现代法治,故B、D两项错误。3.宦官专权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现象,随侍君侧的宦官操纵皇帝,便控制了国家的政柄。历史上,宦官专权往往出现在皇帝昏庸、幼主临朝、母后主政之时。宦官是皇帝的奴才,不受监察,他们专权往往比官僚专权为祸更烈。中国古代出现宦官专权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皇权至高无上,唯我独尊B.皇帝年幼昏庸,母后主政C.宦官比大臣更接近权力中心D.宦官得到皇帝信任,不受监督解析:A结合题干中关键信息“宦官操纵皇帝,便控制了国家的政柄”可知宦官操纵国家权力在于其将皇帝掌控为自己手中的工具,四个选项都属于其原因,但最主要的是皇帝大权独揽,一旦皇帝被人控制,就会出现大权旁落的弊端。4.(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检)汉代天子下诏举贤,名目极多,例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学高第者”“孝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等。汉代天子下诏举贤()A.运用了名目众多的选举方法B.推动选贤举能的制度产生C.利于士人依据标准自由报名D.形成了有规模的选官制度解析:D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其选举方式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地方推荐,并没有所谓的“名目众多”,故A项排除;汉代天子下诏是察举制的体现而不是推动了这种制度的产生,故B项排除;士人可自由报考为科举制,排除C项;汉代察举制为主要的选官制度,名目极多,广泛搜罗人才,D项正确。5.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分天下郡县为13州,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每年巡查其辖下郡县,奉“六条问事”。“六条问事”中有五条是针对“二千石”的郡守、国(地方王国)相。这说明刺史制度重在()A.完善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制度B.解决诸侯王国问题C.消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察举选才之弊端D.加强对地方的治理解析:D西汉时的州刺史不是一个地方官职,故A项错误;刺史巡查的对象既有郡,也有王国,不仅仅只为解决诸侯国问题,故B项错误;消除世家大族垄断人才的根本制度是科举制,故C项错误;通过刺史对地方官监察,从而达到促进他们对地方的治理,故D项正确。6.(2017吉林长春三模)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掌管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始让其省阅奏章参与政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书台”,“天下枢要,在于尚书”,但仍为内侍机构;隋唐时设置“尚书省”掌管六部,成为执行全国政务的机构。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C.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D.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解析:B中央集权是指中央控制地方,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中尚书是中央机构不符,故A项错误;“尚书”的发展体现了秦汉至隋唐中央机构的演变,反映了君主专制与相权的矛盾,本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故B项正确;内外朝是汉代中央机构,与材料中从汉代到隋唐尚书的职责变化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君主利用尚书机构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不能说明相的行政级别降低,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2017河北石家庄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秦在中央设立了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其长官是御史大夫。在御史大夫之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史等各级监察官员,而以监察史负责地方各郡的监察事务,汉承秦制,以御史大夫为全国最高长官,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亦称御史府,又称御史大夫寺,别号“宪台”。汉代在御史大夫之下设有御史中丞和中丞,其具体的职务是内掌图书秘籍,外督十三部刺史,举劾案章,居殿中察举非法。御史中丞之下设御史、侍御史,其具体职责是监察违法、举劾违失、受理中央诸公卿奏事,典法度、掌律令、督察部刺史等。汉代在完善中央御史府机构的基础上,还先后设立了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司直系丞相,司隶则直属皇帝。汉代在地方设立监察区,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州部,各州部均设刺史一名,直接听命于皇帝及皇帝属下的中央御史府。从秦到明清监察制度的变迁(1)根据材料,归纳秦汉监察体系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汉监察体系的作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直属皇帝”“直接听命于皇帝”等信息归纳出以皇权为中心和相对独立;据材料中各层不同级别及各自职责的分工,归纳为层次分明、相对完备。第(2)问,根据材料中“直属皇帝”“直接听命于皇帝”等信息并结合教材所学,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角度进行论述,根据“直属”“直接听命”等意思归纳出权力实行过程中的相对独立,结合教材所学从限制权力膨胀的角度来概括。答案:(1)特点:以皇权为中心;相对独立,垂直体系;层次分明,相对完备。(2)作用: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确保了监察权运作的相对独立性,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权力的滥用与地方势力的膨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