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6126550 上传时间:2020-02-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普通班,含解析)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 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该点是( )A. 经度0、纬度0 B. 经度180、纬度0C. 160E、纬度0 D. 20W、纬度0【答案】D【解析】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W和160E,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据题干知,东边是东半球西边是西半球的经线是20W;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 南半球的纬线是赤道,因此该点的地理位置是20W、纬度0。故选D。读如下四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2. 四幅经纬网图中,A. B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是( )A. 甲、乙B. 甲、丁C. 乙、丙D. 丙、丁3. 站在四幅图中的A、B两点上环顾四周,只指示一个方向的是 ( )A. 甲图中的A点和B点 B. 乙图中的A点C. 丙图中的A点和B点 D. 丁图中的A点【答案】2. B 3. D【解析】试题考查经度和纬度【2题详解】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递减,图中图中AB两点经度差都是45,但因纬度不同,长度不同;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纬度差45,两地距离为45111千米;图中AB两点位于赤道上,两地距离为45111千米,图中AB两点距离相等,C正确。【3题详解】图中A点位于北极点,环顾四周都只指示南方,D正确。4. 读下图“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读图可知,坐标(30S,30W),坐标(0,0),坐标(30N,30E),坐标(30S,30W);坐标(60N,90E),所以坐标相同的是,B项正确。下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等,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 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 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C. 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 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6. 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丙甲乙丁C. 丁乙甲丙 D. 丙丁甲乙【答案】5. C 6. B【解析】【5题详解】该图不能显示地势高低,A错误;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大。据图可知,丙图比例尺最小,反映的区域面积最大,B错误;丁图比例尺最大,内容最详细,C正确;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2.5倍,D错误。故选C。【6题详解】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面积越大。图中比例尺大小关系为丙最小,丁最大;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为丙甲乙丁,故选B。7. 读下面四幅图,判断四幅图中面积最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四幅图经纬度跨度一样,但是纬度越高,纬线越短,因此实际面积越小。据图可知,纬度最低,因此实际面积应最大。故选C。读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回答下列各题。8. 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 B. C. D. 9. 若图中等高距为200 m,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A. 1 100 1 250 B. 1 100 1 350C. 1 500 1 250 D. 1 500 1 350【答案】8. A 9. C【解析】【8题详解】图中L为河流,河流出现在山谷中,山谷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河流集水方向箭头垂直于等高线指向海拔低处,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A对。根据等值线递变趋势,b处海拔比周围低,水流不能流向高处,、错,B、C错。流向与等高线不垂直,D错。【9题详解】河流出现在山谷中,山谷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若图中等高距为200 m,则a的数值为1500,A、B错。b处海拔比周围低,b的数值范围是1100-1300之间,可能是1 250 ,C对,D错。点睛:河流出现在山谷中,山谷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河流集水方向箭头垂直于等高线指向海拔低处。若图中等高距为200 m,则a的数值为1500。根据等值线递变趋势,b处海拔比周围低,水流不能流向高处。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D是山谷,EF是山脊B. 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为2400米C. A在东南坡上,阳光充足D. A地比B地降水多11. 该处山脉走向为( )A.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C. 东北-西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12. 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最大高差可能有( )A. 599米 B. 101米 C. 198米 D. 298米【答案】10. D 11. C 12. A【解析】【10题详解】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和递变、弯曲可知。CD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值区,为山脊,EF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值区,为山谷,A错误;据图可知,甲山峰海拔1100米,乙山峰海拔1300米,相对高差为200米,B错误;据图中指向标可知,A在西北坡上,C错误;A坡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B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D正确。故选D。【11题详解】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该处山脉的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故选C。【12题详解】陡崖崖顶和崖低的高差为(n为重合的等高线,d等高距),依此,图中陡崖的高差在200600米之间,因此最大高差应接近600米,故选A。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3. 为正确显示K地的地形起伏,沿图中MN、PQ线作地形剖面图,表示K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 )A. B. C. D. 14. 旅游通过爬山涉水,求真求质。沿AB、CD、MN、PQ四条登山路线中到达K点,最符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悠然意境的线路是 ( )A. PK或QK B. MK或NK C. AK或BK D. CK或DK【答案】13. C 14. B【解析】试题分析:【13题详解】读图,根据图中示坡线方向,MK、KN是山谷,K点要MN线上是最高点,对应剖面图错、对。PK、QK是山脊,K在PQ线上是最低点,对应剖面图错、对。所以D对。【14题详解】行到水穷处,说明是沿山谷河流逆流而上,只有MK或NK是河谷地区,另两线是山脊,没有河流,不会出现逆水前行的情况。A对。B、C、D错。考点:等高线图判读,地形剖面图。15. 当北京时间为9:00时,金砖国家之一南非的比勒陀利亚所在时区(中央经线经度为30E)的区时是( )A. 3:00 B. 4:00 C. 6:00 D. 15:0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30E为东二区中央经线,计算可知北京时间为900时,比勒陀利亚区时为300,所以A正确。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6. 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9月17日18时30分从北京起飞,飞往夏威夷某岛(西十区),飞行时间为18小时,到达时当地时间是( )A. 9月16日18时30分 B. 9月17日0时30分C. 9月18日1 8时30分 D. 9月17日l 8时30分【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时的计算。飞机起飞时当地时间为9月17日18:30-(10+8)=9月17日0:30。飞行18小时后,飞机到达当地时间为9月17日18:30,所以A选项正确。17. 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 )A. 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 B. 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C. 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 水能丰富,利于发电【答案】D【解析】该题的题干中有“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的信息,因此可知日本水能资源比较丰富,落差大,利于发电。因为其多山,落差大,所以不利于航运,故A错误;濑户内海沿岸处于冬季风和夏季风的背风坡,全年降水较少,所以B错误;日本的河流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气候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所以冬季无断流现象,故C错误;正确答案选D。18. 日本IT工业集中在“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环境洁净 海运便利 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劳动力丰富 科技发达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硅岛”即电子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电子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是技术、交通运输条件和环境,正确答案选B。考点:工业区位因素。19. 关于东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马来群岛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中南半岛上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属热带季风气候菲律宾群岛北部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东南亚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沿海多雨,内陆少雨A. B. C. D. 【答案】B【解析】关于东南亚气候的叙述,马来群岛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中南半岛上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东南亚各地降水量不是很大,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和印度洋水汽的影。正确的是。20. 一艘货轮正在位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港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可能是( )A. 锡、天然橡胶、油棕 B. 锡、稻谷、石油C. 锡、椰子、石油 D. 天然橡胶、油棕、稻谷【答案】A【解析】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的主要国家,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橡胶、油棕的生产国,而且马来西亚的锡矿十分丰富,A对,BCD错。故选A。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马来西亚的重要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难点是掌握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橡胶、油棕的生产国。21. 关于南亚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北部为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 B. 中部为印度河和恒河平原C. 南部为德干高原 D. 德干高原东高西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南亚的三大地形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德干高原的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孟加拉湾,地势西高东低。考点:世界主要地区下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2. 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 )A. 甲、乙、丙 B. 甲、丙、乙C. 乙、甲、丙 D. 乙、丙、甲23. 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土壤 C. 降水 D. 热量24. 恒河汛期出现在( )A. 10月-次年3月 B. 3月-5月C. 5月-10月 D. 11月-次年2月【答案】22. B 23. C 24. C【解析】【22题详解】据图中作物的分布位置可知,甲农作物分布于印度半岛沿海和恒河平原,为水稻;乙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北部和印度河沿岸,为小麦;丙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为棉花。故选B。【23题详解】水稻需水量最大,故分布在降水最丰富的地区,而小麦需水量最少,故分布在德干高原内部,降水少,因此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故选C。【24题详解】南亚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每年5月10月为雨季,因此恒河汛期出现在5月10月。故选C。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5. 下列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两国人口增长模式都属于现代型 B. 两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C. 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 D. 两国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北部26. 两国阴影区气候分布面积差异大的原因是()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甲国比乙国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国比甲国小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乙国比甲国大国土面积甲国比乙国大A. B. C. D. 【答案】25. D 26. D【解析】试题分析:【25题详解】读图,甲是澳大利亚,乙是美国,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A正确。两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B正确。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C正确。甲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部,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北部,D错误,选D。【26题详解】两国阴影区气候分布面积差异大的原因是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甲国比乙国显著,所以范围狭小,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国比甲国大,错。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乙国比甲国大,对。国土面积甲国比乙国小,错。D对。考点:世界主要国家,不同区域地理特征差异及原因。下图示意1992xx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回答下列各题。27. 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A. 非洲东部 B. 非洲中部 C. 非洲西部 D. 非洲北部28. 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最主要原因是()A. 交通更加便捷 B. 非洲位置靠近中国C. 中国需求扩大 D. 非洲农业技术提高【答案】27. A 28. C【解析】【27题详解】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图中显示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情况为非洲东部的索马里等地由出口为主地区变为进口为主地区,马达加斯加由进口为主地区变为出口为主地区;非洲中部和西部变化较小,非洲北部基本无变化。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28题详解】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影响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国内市场的变化,中国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对非洲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中国与非洲距离遥远,所以A、B选项错误;非洲农业技术较为落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读美国工农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2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形成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位于(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30. 图中A、B两农业带内的种类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种植习惯 B. 热量条件 C. 地形条件 D. 灌溉条件【答案】29. C 30. B【解析】【29题详解】圣弗朗西斯科又称旧金山,是美国太平洋沿岸重要的金融、贸易和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的天然良港。以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硅谷”,是全球闻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旧金山位于美国本土西部,西临太平洋,根据图中地理位置可知,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区旧金山市位于丙处。故答案选C。【30题详解】本题考查影响美国农业作物种类分布的因素。读图分析可知, A地区为美国的乳畜带,因该区域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B地区是棉花带,因该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耕作,且河流众多,灌溉水源丰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适合棉花生长。因此影响美国农业带内作物种类的因素是热量条件。故选B。读下面某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31. 图中M山地南、北两侧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均为热带草原气候 B. 北为热带雨林气候,南为热带草原气候C. 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D. 北为热带草原气候,南为热带荒漠气候32. M山地北坡山麓地带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B. 处于东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C. 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D. 地势低,且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33. 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地位于( )A.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 B. 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C.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消亡边界 D.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答案】31. B 32. B 33. B【解析】试题分析:【31题详解】M位于北美低纬度地区,而M北侧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流经起增温增湿的作用,故M北侧形成热带雨林气候,M南侧降水相对较少,应为热带草原气候,故选D。【32题详解】M山山麓地带主要是地处东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且沿岸有暖流流经,起到增湿增温的作用,故选C。【33题详解】M山地应为南极洲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位于消亡边界,故选A。考点:气候类型的判断及板块构造学说的考查。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吸引旅游者前来参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4. 喀斯特地貌属于( )A. 地文景观 B. 水域风光 C. 遗址遗迹 D. 生物景观35. 喀斯特地貌作为旅游资源能够吸引游客到此旅游,是因为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科学价值 经济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A. B. C. D. 【答案】34. A 35. A【解析】【34题详解】喀斯特地貌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地文景观,A项正确。【35题详解】喀斯特地貌作为自然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吸引游客前去游览,对,故A项正确。“断桥残雪”“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二。结合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36. 欣赏“断桥残雪”时最重要的是()A. 选择观赏位置 B. 把握观赏时机C. 以情观景 D.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37. 欣赏图中“平湖秋月”中的“月”时应该()A. 平视 B. 俯视 C. 远眺 D. 仰视【答案】36. B 37. D【解析】【36题详解】“断桥残雪”,“残雪”只有在雪后才能欣赏到,故应当把握观赏时机,B 项正确。【37题详解】“平湖秋月”,欣赏天空中的月亮应仰视,D项正确。选择合适的旅游地是实现旅游娱乐性的重要条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8. 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有()A. 旅游者的动机和偏好 B. 旅游地的美学价值C. 旅游者的出游方式 D. 家庭成员的意见39. 设计“一日游”活动方案时,旅游地的选择最好是()A. 距离较近的旅游景点 B. 大家都熟悉的热点景点C. 报刊中提到的景点 D. 选择较远的景点40. 下列说法中,属于旅游活动线路设计要求的是()符合自身特点选择最佳路径景观丰富多样注意劳逸结合只选择汽车A. B. C. D. 【答案】38. A 39. A 40. C【解析】【38题详解】旅游者的兴趣和爱好是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重要因素,A项正确。【39题详解】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一日游”只能选择距离较近的景点,A项正确。【40题详解】旅游活动线路设计要求交通便捷,并非只能选择汽车,错,对,故C项正确。二、综合题(共40分)41.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 E为 (地形部位),疗养院位于 (南或北)坡。(2) 图中a、b、c中, 不属于河流的支流,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 ,原因是 。(3)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计划路线、, 更合理,理由是_。(4)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是 ,甲乙两村,_处更容易形成城市,其优势自然地理条件是 。【答案】(1)鞍部 南 (2)c a支流 流经处等高线稠密,坡陡水急 (3) 从渠引水,河流从高处向低处自流 (4) 甲村 甲村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冲积扇,地形较平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的综合判读和应用。(1)根据等高线分布规律可知E南侧为山顶,根据北侧示坡线可以知道北侧也为山顶,从而可知E处为两山顶之间的鞍部。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疗养院向北等高线数值增大为山地,可知疗养院在山南坡。 (2)河流发育在河谷,等高线弯向数值增大的方向说明为河谷,c线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应为山脊线,不能发育成河流,所以C不属于河流的支流。从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a处较b处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3)将小河水引到疗养院,从渠引水,河流从高处向低处可自流;从渠引水,河流从低处向高处不易引水。故选线路。 (4)从甲村向乙村修建公路,选择线路较为合理,、两条线路比较,虽然线路较长,但沿线地势起伏较小,坡度平缓,工程量小,道路质量好,投资省;线路虽然较短,但道路沿线地势起伏大,坡度大,施工难度较大,行车不安全。甲村在河流出山口,位于山麓冲积扇,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城市形成;乙村地处山坡,地形崎岖,坡度大,自然条件不如甲村。点睛: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1)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2)确定铁路、公路线。一般情况下,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3)工厂区位的选择。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在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方、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从而确定工业部门的布局。(4)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等情况,再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5)判读分析与地形有关的地理知识。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6)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结合河流流向可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可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42. 下面是乌兰巴托、平壤、东京三城市的气候资料,读后回答问题。(1)A城市名称是 , B城市名称是 。 (2)城市A的气候类型是 ,其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说明该地气候受 的影响较大。 (3)城市C的气候类型是 ,其气温的年较最 ,降水量最 ,说明该地的气候受 的影响较大。 (4)从城市A经城市B到城市C,其气候具有从 性向 性过渡的特点。【答案】(1)东京 平壤 (2)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洋 (3)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 小 大陆 (4)海洋 大陆【解析】【分析】本题以城市气候资料为材料背景,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分布与成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乌兰巴托、平壤、东京三城市中,东京受海洋影响最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高于0,故A为东京;乌兰巴托纬度高,位于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最小,大陆性最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且接近冬季风源地,冬寒夏热,干旱少雨,故C城市为乌兰巴托;则B为平壤,为温带季风气候。(2)A是东京,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说明该地气候受海洋的影响较大。(3)C是乌兰巴托,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气温的年较差最大,降水量最小,说明该地的气候受大陆的影响最大。(4)A是东京,B是平壤,C是乌兰巴托,从A经B到C,其气候具有从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特点。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农业旅游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形态。我国农业旅游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大城市的乡村地区开始的。材料二我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我国农业旅游类型结构示意图。(1)有关农业旅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产业 B其季节性不明显,四季皆宜C其市场目标主要是城市居民 D既有经济功能,又有社会功能(2)由图说出我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最多的省区,并分析其发展农业旅游的有利条件。(3)据图指出我国当前农业旅游的主流,并说明发展农业旅游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意义。【答案】(1)B (2)山东省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旅游资源丰富;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客源市场近(3)农业观光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解析】【分析】本题以农业旅游为材料背景,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业的作用,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详解】(1)农业是第一产业,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A项正确;农业旅游资源大部分分布在亚热带、温带地区,四季明显,并非每个季节都适合,B项错误;农业旅游资源不会对农村人有太大吸引力,对城市居民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C项正确;农业旅游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会带来社会效益,D项正确,故答案为B项。(2)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最多,其开发的有利条件:一方面农业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地处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客源市场广阔。(3)从图中可以看出,农业观光所占比例最大。发展农业旅游能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4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境内,有一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奇异土林,它是在几十万年的运动中,地表裂隙经雨水冲刷、风化搬运而使裂隙加深加宽形成多个土柱,土柱中有多个时期的化石,如恐龙化石。如今元谋土林与路南石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并称为“云南三林”。充满神奇魅力的元谋土林也吸引了众多的摄影家、地质学家、知名导演前来参观取景,在这里拍摄的电影有无极、千里走单骑、大兵小将、十二生肖等。(1)作为旅游资源土林的价值有哪些? (2)到该地旅游需注意哪些方面?【答案】(1)经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 (2)当地紫外线较强,注意防晒;当地早晚温差较大注意保暖防寒;景区范围较大,请勿单独离开团队;忌在风景区乱涂乱画;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徒步注意防水防沙,尽量穿高帮鞋(任答四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发展旅游业,能够增加区域的收入,具有经济价值。区域景观的独特,具有美学价值,吸引导演参观取景。有化石,具有科学价值。(2)根据材料,当地纬度低,紫外线较强,要注意防晒。当地早晚温差较大注意保暖防寒。景区范围较大,为防止迷路不能单独离开团队。忌在风景区乱涂乱画,要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徒步注意防水防沙,尽量穿高帮鞋 。【考点定位】区域旅游资源的价值,旅游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名师点睛】区域发展旅游业,首先资源本身要具有旅游价值,要根据材料中信息,分析区域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给人以审美享受,有科学价值的原因。旅游活动中,要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准备相应的物品。要注意保护景区的资源,尊重当地的习俗。旅游是一种户外活动,要有一定的户外知识,注意旅游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